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环肥燕瘦的典故_环肥燕瘦中的燕指谁

时间: 蓝俊22 分享

  环肥燕瘦,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那么环肥燕瘦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肥燕瘦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环肥燕瘦的典故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户杨玄琰的女儿。唐玄宗李隆基的贵妃。杨氏姿质丰艳,善歌舞,通音律。

  赵飞燕,是我国古代最为杰出的著名舞蹈家,汉成帝刘骜最宠幸的皇后,又是身材最为苗条,姿容最为秀丽的绝色美人。

  原名宜主,和她妹妹合德是一对双胞胎,姊妹都姿色超人,从小就是一对逗人喜爱的小美人。她家有“彭祖分脉”之书,“善行气术”,大概就是现在盛为称诵和推广的气功和特异功能,相传她穿着单薄的衣服,在风雪严寒的夜晚,站在露天,闭上眼睛“顺气”,不但毫无冷缩之态,还全身热乎乎的。

  她姊妹生长在这样一个音乐世家,自然从小受了音乐薰陶,况且有胎胚中带来的遗传音乐细胞,自然与歌舞容易结缘,且难分难解。

  宜主长大以后,身材窈窕,体态轻盈,风度翩翩,格外招人注目。她妹妹合德擅长音乐,歌声轻柔动听富于抒情。她们姊妹二人都聪明从伶俐,容貌美丽。

  汉成帝因她腰肢纤细,体态轻盈,当她迎风而舞时,好象要乘风飞去一样,于是成帝将她赐名“飞燕”,意即春暖花开,迎风欲飞的春燕。

  杨贵妃肥,赵飞燕能做掌上舞,所以传说她瘦小。故有环肥燕瘦之说。

  环肥燕瘦解析

  成语词目:环肥燕瘦

  成语发音:huán féi yàn shòu

  成语解释: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

  成语出处:宋·苏轼《孙莘老求墨妙亭诗》:“杜陵评书贵瘦硬,此论未公吾不凭。短长肥瘦各有态,玉环飞燕谁敢憎。”

  环肥燕瘦造句

  1 、选美会上,五十多个国家的美女云集,环肥燕瘦,目不暇给。

  2、 没有布种天下的滥情,只想拥有一个环肥燕瘦的11!

  3 、不过,现实中的传奇剑客似乎身边并没有左搂右抱环肥燕瘦燕燕莺莺啊。

  4、 念歌莺舞燕,常环肥燕瘦,纵五雀六燕,恐鹰拿燕雀;想虎头燕颔,自鼎鱼幕燕,拥燕侣莺俦,更燕翼贻谋。

  5、 虽然穿着都一样,但是却长得各有各的特色,可谓是环肥燕瘦,交映生辉。

  6、 这是一个男子,从命犯天煞孤星的萧瑟人生,到环肥燕瘦围绕的香艳之旅。

  7、 没多久,梁诗诗身旁就聚集了四位美女,环肥燕瘦的,一时间,梁诗诗有些眼晕。

  8 、好一个环肥燕瘦各有千秋!但见四女轻轻放下吉服,宛然一笑公子,奴婢们替你沐浴更衣。

  9 、他掉入海中,却被如花美眷救上一个环肥燕瘦,满是美女的如意岛。

  10、 周遭几个女孩子,也是环肥燕瘦,各有各的特点。

  11、 只见几条小母狗一个个环肥燕瘦,身上弥漫着一股香气,抬头,挺胸,提臀,这伙小母狗气质不俗啊!不用想,这肯定是公主贵妃的宠物。

  12 、会所里的美女各个都惊为天人,环肥燕瘦、姿态万千。

  13 、瞧着门口熙熙攘攘的花红柳绿,环肥燕瘦,段绮丝捏了捏自己发疼的额头,走了过去。

  14 、所以要学会知足。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每段时光都是最好的时光。环肥燕瘦,胸大的茁壮,胸小的跌宕,每个女人都是最美的美人。

  15 、走过风,走过雨,走过阴霾泥泞坎坷崎岖;赏过兰,赏过菊,赏过环肥燕瘦花红柳绿,心里只有你。125要爱我,亲爱的,一定要爱我哦,我用生命爱你!

  16 、亮起诡异的绯红色,晦涩的霓虹灯招牌下站立着一个个,价钱各异,骚首弄姿,环肥燕瘦的失足妇女,她们热情的招徕着客人,“声色犬马”。

  17、 有一香艳版答案,说是王大人撒豆成兵,此兵是女兵,是很女人很女人的女兵,环肥燕瘦,美波肥臀;杏脸桃腮,烈焰红唇;艳如桃李,妖若魅魑。

猜你喜欢:

1.环肥燕瘦的成语意思是什么

2.一个胖人和一个瘦人在咬牙切齿打一成语的答案

3.赵飞燕简介及故事

4.河北省2016年中考语文试卷(2)

5.中考语文古代散文专项练习题及答案

环肥燕瘦的典故_环肥燕瘦中的燕指谁

环肥燕瘦,形容女子形态不同,各有各好看的地方。也借喻艺术作品风格不同,而各有所长。那么环肥燕瘦的典故是什么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环肥燕瘦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环肥燕瘦的典故 杨玉环(719756),号太真,蒲州永乐(今山西省永济)人,蜀州司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画蛇添足成语典故_画蛇添足的故事
    画蛇添足成语典故_画蛇添足的故事

    画蛇添足,比喻有的人自作聪明,常做多余的事,反而弄巧成拙,把事情办糟了。那么你知道画蛇添足的典故是什么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画蛇

  • 画龙点睛的历史典故_画龙点睛的意思
    画龙点睛的历史典故_画龙点睛的意思

    画龙点睛,比喻在关键地方简明扼要地点明要旨;使内容生动传神。也比喻在整体中突出重点。那么大家知道画龙点睛有什么典故吗?接下来学习啦小编给大

  • 画获教子的典故_画获教子的故事
    画获教子的典故_画获教子的故事

    画荻教子,是指用荻在地上书画教育儿子读书。用以称赞母亲教子有方。那么大家想知道画荻教子的典故是什么吗?下面学习啦给大家整理了画获教子的典故

  • 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_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_化干戈为玉帛的故事

    化干戈为玉帛,比喻使战争转变为和平。那么大家知道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是什么吗?接下来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化干戈为玉帛的典故,希望大家喜欢

298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