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典故>

萧统的顾山红豆典故是怎么来的

时间: 卫文34 分享

  萧统的轶事典故中,顾山红豆是关于萧统爱情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典故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萧统的顾山红豆典故是怎么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萧统顾山红豆的典故

  萧统的轶事典故中,顾山红豆是关于萧统爱情的。萧统笃信佛教,在一处佛寺中认识了一位叫慧如的尼姑。慧如很懂佛法,经常与萧统谈论佛法。萧统渐渐与慧如产生了情愫。但是两人间的爱情得不到当时人们的认可,慧如郁郁而终。慧如送给萧统的红豆被萧统种下,长成了一颗大树。

  衣冠冢太子庙也是萧统的轶事典故。萧统深受池州人民爱戴,有一年池州大旱,萧统上书给皇帝,请求皇帝给池州赈灾。萧统的善举得到了池州百姓的爱戴。萧统去世后,池州百姓将萧统的衣冠请到池州,为萧统建立了衣冠冢太子庙。古玄圃是昭明太子的私园,昭明太子经常在园中与自己的幕僚举行宴会,他们在举行宴会的过程中还会谈论诗词。古玄圃到现在还保存着,里面的历史遗址显示出皇家园林的气派。

  昭明钓台也是萧统的轶事典故。贵池有一年发生了旱灾,颗粒无收,百姓无法生存下去了。昭明太子闻讯后,亲自赶到池州,为当地的百姓祈雨。当时昭明太子所建的祈雨台就是昭明钓台。

  萧统读书招隐山也是萧统的轶事典故。萧统在招隐山曾经读过书,招隐山山清水秀,萧统在这里读书。并且在山上修建了馆舍,萧统在馆舍里跟随老师沈约在这里读书。萧统是一位文人,他的典故多是和文学有关。而他又是一位太子,因此典故中还有政治方面的。

  萧统与慧娘

  萧统与慧娘是在路边的茶摊上认识的,萧统从小喜欢文学,在顾山有一处宅子,萧统经常在顾山隐居,醉心写作。萧统在一次去顾山的路上,在茶摊上喝茶,遇上了慧娘。慧娘是卖茶女,萧统却喜欢上了卖茶女。

  萧统与慧娘的身份有很大差别,但是他们两个却相爱了。慧娘是卖茶女,经常接触到很多的过路客人,这些客人讲述了很多奇闻异事。慧娘将这些奇闻异事告诉了萧统。萧统将这些事情编纂进了自己的文选中。

  萧统和慧娘是互相吸引。萧统来自皇室,身上有着一种贵气,并且喜爱文学,很儒雅,慧娘见惯了乡间的粗野汉子,非常喜欢这个翩翩贵公子。萧统在宫中见到的女性都是温顺的,而慧娘生活在民间,性格爽朗,让萧统眼前一亮。

  萧统与慧娘相爱了,但是他们受到了封建礼教的桎梏。萧统与慧娘间的身份差距太大,萧统的父亲萧衍不允许自己的儿子和一个民间女子结合。而作为太子的萧统,在朝堂上也受到很多大臣的发难。

  萧统最终赢得了斗争,萧衍答应了萧统的请求,可以将慧娘接入宫中。但是萧统在见到慧娘的时候,慧娘已经香消玉殒了。萧统非常伤心,看到慧娘留下的红豆,想起了自己和慧娘的点点滴滴,心中悲痛万分。萧统回到宫中后,心情忧郁,不久萧统就去世了。萧统和慧娘的爱情是非常凄美的。

  萧统生平简介

  齐中兴元年(501年),萧统生于襄阳。萧衍时任雍州刺史,镇守襄阳,后乘齐内乱,起兵夺取帝位,在建康(今南京)建立梁朝。天监元年(502年)十一月,被立为皇太子。末年以蜡鹅厌祷事件与父亲有嫌隙,中大通三年(531年)三月,游后池,乘船摘芙蓉,姬人荡舟,落水后被救出,伤到大腿,未及即位而卒,谥昭明,世称昭明太子。葬安宁陵。有子萧欢、萧誉、萧察、萧譬、萧鉴。

  萧统编有或著有《文集》二十卷,典诰类的《正序》十卷,五言诗精华《英华集》二十卷,历代诗文而成的总集《文选》三十卷。原有集,已散佚,后人辑有《昭明太子集》。萧统笃信佛教,著名的佛教大乘经典《金刚经》,其中“三十二分则”的编辑,即为他所作。原本长篇连贯的经文,经过他整理成为容易传诵理解的三十二个分则,各段并补充浓缩精要的副标题。

  萧统少时即有才气,且深通礼仪,性情纯孝仁厚,喜愠不形于色。他十六岁时,母亲病重,他就从东宫搬到永福省他母亲的住处,朝夕侍疾,衣不解带。母亲去世后,他悲切欲绝,饮食俱废。他父亲几次下旨劝逼,才勉强进食,但仍只肯吃水果、蔬食。他本来身材健壮,等守丧出服后已变得羸瘦不堪,官民们看了,无不感动 落泪。

  萧统极富同情心。他十二岁时,去观看审判犯人,他仔细研究案卷之后,说:“这人的过情有可原,我来判决可以吗?” 刑官答应了,于是他就作了从轻的判决。事后,刑官向梁武帝萧衍汇报了情况,萧衍对他表示嘉许。

  梁普通年间,由于战争爆发,京城粮价大涨。萧统就命令东宫的人员减衣缩食,每逢雨雪天寒,就派人把省下来的衣食拿去救济难民。他在主管军服事务时,每年都要多做三千件衣服,冬天分发给贫民。当时世风好奢,萧统“欲以己率物,服御朴素,身衣浣衣,膳不兼肉。”

  萧统性爱山水,不好音乐。曾经泛舟后池,番禺侯轨盛称宜奏女乐。萧统不答,咏左思招隐诗:“何必丝与竹,山水有清音”。

  萧统酷爱读书,记忆力极强。五岁就读遍儒家的“五经”,读书时,“数行并下,过目皆忆”。他更喜欢“引纳才学之士,赏爱无倦”。所以他身边团结了一大批有学识的知识分子,经常在一起“讨论坟籍,或与学士商榷古 今,继以文章着述,率以为常。”《南史》本传称“于时东宫有书几三万卷,名才并集,文学之盛,晋、宋以来未之有也。”


猜你喜欢:

1.爱心商业联盟倡议书

2.南朝梁代文学家萧统生平简介

3.花语表示表白的花大盘点

4.花语代表暗恋的花有哪些

5.词牌名的来源与典故

萧统的顾山红豆典故是怎么来的

萧统的轶事典故中,顾山红豆是关于萧统爱情的。不知大家有没有听说过这个典故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萧统的顾山红豆典故是怎么来的,希望大家喜欢! 萧统顾山红豆的典故 萧统的轶事典故中,顾山红豆是关于萧统爱情的。萧统笃信佛教,在一处佛寺中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萧统的轶事典故介绍
    萧统的轶事典故介绍

    萧统的轶事典故中,顾山红豆是关于萧统爱情的。萧统笃信佛教,在一处佛寺中认识了一位叫慧如的尼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萧统的轶事典

  • 佛教禅宗始祖达摩的传说故事
    佛教禅宗始祖达摩的传说故事

    达摩的生卒年月不详,是南天竺国香至王的第三个儿子,曾经跟随着佛教禅宗的第二十七代祖师班若多罗学习禅宗佛法,后来为了弘扬禅宗佛法来到了中土

  • 司马迁与史记的故事简介
    司马迁与史记的故事简介

    众所周知,《史记》是西汉著名的也是最杰出的史学家司马迁所写的著作,司马迁倾其一生,最终完成了这部经典的作品,对后世影响深远,而这其中也有

  • 明穆宗好色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明穆宗好色的典故是怎么来的

    明穆宗是明朝一位很有政绩的皇帝,俭朴爱民等美词都可以用在他的身上,可是明穆宗却也有另一个词可以来形容,那就是好色。在历史上明穆宗好色已经

498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