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官职>

古代尚书的基本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尚书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尚书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

  the book of history

  作品名称

  《尚书》

  作品出处

  五经

  作品别名

  《书》、《书经》

  作 者

  未知

  文学体裁

  历史文献汇编

  创作年代

  中国战国时期

  尚书概述简介

  战国时亦作“掌书”,齐、秦均置。秦属少府,秩六百石,为低级官员,在殿中主发布文书。秦及汉初与尚冠、尚衣、尚食、尚浴、尚席,称“六尚”。武帝时,选拔尚书、中书、侍中组成“中朝”(或称内朝),成为实际上的中央决策机关,因系近臣,地位渐高。和御史、史书令史等都是由太史选拔。在汉宣帝时期权势就已经很高,《汉书》盖宽饶传记载,担任卫司马的盖宽饶向尚书投诉卫尉不合理差遣,尚书责成卫尉废除弊端。卫尉是中二千石,仅次于三公的品秩,尚书在当时已经是有实权的职务了。《后汉书》光武帝本纪注解:《汉官仪》曰:“尚书四员,武帝置,成帝加一为五。有常侍曹尚书,主丞相御史事。二千石尚书,主刺史、二千石事。户曹尚书,主人庶上书事。主客尚书,主外国四夷事。成帝加三公尚书,主断狱事。”成帝置尚书五人,秩六百石,分掌三公曹、常侍曹、二千石曹、户曹、主客曹,职权始重。东汉政悉归尚书台,各曹尚书地位更见重要,其主客尚书令至成为总揽事权的贵官。时尚书分掌各曹,官名只称尚书,不冠以某曹名义。汉灵帝任梁鹄为选部尚书,始用曹名。魏有五曹,晋增为六曹。后尚书台改名尚书省,曹改称部,列曹(各部)尚书遂为贵官。隋以后尚书为六部长官,是古代中央政府部级长官(相当于现代的中央政府的部长)。尚书在隋、唐正三品。尚书在明正二品。

  尚书相关记载

  尚书六人,六百石。本注曰:成帝初置尚书四人,韦昭曰:“尚,奉也。”分为四曹:《汉旧仪》曰:“初置五曹,有三公曹,主断狱。”蔡质《汉仪》曰:“典天下岁尽集课事。三公尚书二人,典三公文书。吏曹尚书典选举斋祀,属三公曹。灵帝末,梁鹄为选部尚书。”常侍曹尚书主公卿事;蔡质《汉仪》曰:“主常侍黄门御史事,世祖改曰吏曹。”二千石曹尚书主郡国二千石事;《汉旧仪》曰:“亦云主刺史。”蔡质《汉仪》曰:“掌中都官水火、盗贼、辞讼、罪眚。”民曹尚书主凡吏上书事;蔡质《汉旧仪》曰:“典缮治功作,监池、苑、囿、盗贼事。”客曹尚书主外国夷狄事。《尚书》:“龙作纳言,出入帝命。”应劭曰:“今尚书官,王之喉舌。”世祖承遵,后分二千石曹,又分客曹为南主客曹、北主客曹,蔡质《汉仪》曰:“天子出猎,驾,御府曹郎属之。”凡六曹。

  《周礼天官》有司会,郑玄曰“若今尚书”。左右丞各一人,四百石。本注曰:掌录文书期会。左丞主吏民章报及驺伯史。蔡质《汉仪》曰:“总典台中纲纪,无所不统。”右丞假署印绶,及纸笔墨诸财用库藏。蔡质《汉仪》曰:“右丞与仆射对掌授廪假钱谷,与左丞无所不统。凡中宫漏夜尽,鼓鸣则起,钟鸣则息。卫士甲乙徼相传,甲夜毕,传乙夜,相传尽五更。卫士传言五更,未明三刻后,鸡鸣,卫士踵丞郎趋严上台,不畜宫中鸡,汝南出《鸡鸣》,卫士候朱爵门外,专传《鸡鸣》于宫中。”应劭曰:“楚歌,今《鸡鸣》歌也。”晋太康地道记曰:“后汉固始、鲖阳、公安、细阳四县卫士,习此曲于阙下歌之,今鸡鸣是也。”侍郎三十六人,四百石。本注曰:一曹有六人,主作文书起草。蔡质《汉仪》曰:“尚书郎初从三署诣台试,初上台称守尚书郎,中岁满称尚书郎,三年称侍郎。客曹郎主治羌胡事,剧迁二千石或刺史,其公迁为县令,秩满自占县去,诏书赐钱三万与三台祖饯,余官则否。治严一月,准谒公卿陵庙乃发。御史中丞遇尚书丞、郎,避车执板住揖,丞、郎坐车举手礼之,车过远乃去。尚书言左右丞,敢告知如诏书律令。郎见左右丞,对揖无敬,称曰左右君。丞、郎见尚书,执板对揖,称曰明时。见令、仆射,执板拜,朝贺对揖。”令史十八人,二百石。本注曰:曹有三,主书。后增剧曹三人,合二十一人。

  《古今注》曰:“永元三年七月,增尚书令史员。功满未尝犯禁者,以补小县,墨绶。”蔡质曰:“皆选兰台、符节上称简精练有吏能为之。”《决录注》曰:“故事尚书郎以令史久缺补之,世祖始改用孝廉为郎,以孝廉丁邯补焉。邯称病不就。诏问:‘实病?羞为郎乎?’对曰:‘臣实不病,耻以孝廉为令史职耳!’世祖怒曰:‘虎贲灭头杖之数十。’诏曰:‘欲为郎不?’邯曰:‘能杀臣者陛下,不能为郎者臣。’中诏遣出,竟不为郎。邯字叔春,京兆阳陵人也。有高节,正直不挠,后拜汾阴令,治有名迹,迁汉中太守。妻弟为公孙述将,收妻送南郑狱,免冠徒跣自陈。诏曰:‘汉中太守妻乃系南郑狱,谁当搔其背垢者?悬牛头,卖马脯,盗跖行,孔子语。以邯服罪,且邯一妻,冠履勿谢。’治有异,卒于官。”

  官职名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在清朝,六部和理藩院等部门的主官称为尚书。 比如刑部尚书就是现如今的司法部、公安部、最高法院、最高检察院的首脑。一般分为六部,六部的主官为尚书,副官为侍郎,几乎涵盖了当时国家的主体职能,属于内阁官职,分割相权职能,间接的维护了君权的权威。魏晋南北朝至宋又称仆射。

古代尚书的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1.尚书古文疏证介绍

2.中国古代中央官职介绍

3.古代社交礼仪知识

4.中国西汉大臣孔光介绍

5.蓐收的基本介绍

古代尚书的基本介绍

尚书,是中国封建时代的政府高官名称,相当于现在各国家部委的部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尚书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尚书基本信息 外文名称 the book of history 作品名称 《尚书》 作品出处 五经 作品别名 《书》、《书经》 作 者 未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古代刑部的基本介绍
    古代刑部的基本介绍

    东汉尚书置二千石曹掌刑狱,三公曹掌决案。魏、晋以后,尚书之三公、比部、都官等曹均关刑狱,南朝之宋、梁、陈、北朝之北齐,均设都官尚书。以下

  • 古代兵部的基本介绍
    古代兵部的基本介绍

    兵部是中国古代官署名,六部之一,相当于如今的国防部。其长官为兵部尚书,相当于现在的国防部长。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兵部的基本

  • 古代礼部的基本介绍
    古代礼部的基本介绍

    长官为礼部尚书。考吉、嘉、军、宾、凶五礼之用;管理全国学校事务及科举考试及藩属和外国之往来事。礼部下设四司,明清皆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 古代户部的基本介绍
    古代户部的基本介绍

    户部起源源先于秦《周庄》记载此职为地官大司徒。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户部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户部基本简介 户部是中国古代

35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