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瓷器>

大清乾隆缠枝莲纹青花瓷鉴定

时间: 伟坤29 分享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鉴定吧,仅供大家参考。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鉴定要点

  一.从工艺角度看:

  1、造型规整,比例适宜,外观曲线虽不及雍正时的优美,但仍比嘉、道时期的隽秀,小件器物尤为精致。前期器型和雍正时一样恰到好处,后期则显呆滞。此后各朝的造型风格,除嘉庆初尚能恪守乾隆样式,余者皆为依次递减,每况愈下。

  2、前期胎体细润,后期渐趋粗糙。乾隆青花瓷质早期与雍正基本一样,胎质洁白细润,晚期略显逊色,官窑与民窑无多大区别。釉面仍以青白色为主,匀净光润,也有呈粉白色的釉面,民窑中多见。微度的波浪釉偶有出现。浆胎青花康、雍、乾三朝均有。浆胎是指明、清两代用瓷土淘洗后的细泥浆制成的胎体轻薄、色如米浆的一种瓷胎。康、雍、乾浆胎青花自成一体。康熙时胎体微泛土黄色,釉面多为粉白或浆白色,有细碎纹片,纹饰较一般青花细腻,底款"大明成化年制"、"大明嘉靖年制"或秋叶等图记款识。雍正、乾隆时浆胎青花胎釉与康熙无大差别,少数有釉面不太平整的,青花纹饰则渐趋规矩图案化。清晚期多仿康熙浆胎青花,但胎质粗松,呈灰白色,釉面多有杂质斑点,似感硬度不如真物而欠莹润。

  3、青花呈色虽有多种表现,但以稳定的纯正兰色居多。初期有黑褐、青灰、淡兰各色,色调均沉着,纹饰清晰。 乾隆青花呈色稳定,早期与雍正时无甚区别,常有晕散出廓的现象,中期则形成正蓝呈色明快的风格,晚期则呈色略显青灰。民窑中落斋堂款的,无论工艺或青花呈色,均可与官窑比美。

  4、器足较前朝宽厚、足脊滚圆,有的涂以黄色或黑色釉。足器近釉处,多有刮削胎体留下一圈小锯齿痕。

  5、官窑年款,多数是篆书体“大清乾隆年制”六字篆书图章款,个别也有“乾隆年制”四字篆书图章款。楷书款比较少。民窑器物上的家藏款不大盛行。

  6、制作工艺水平极高、精巧、秀丽、无奇不有,为制瓷史上所罕见。

  7,乾隆青花六字款有明显的针眼感,青料部分仿拂针刺一样.

  8,乾隆青花釉面大多有橘皮纹.

  二.从纹饰角度看:

  图案纹饰,时代特征鲜明,绘画工细、层次清晰,画凤严谨而细腻。 乾隆青花纹饰题材丰富多彩,传统的人物、动物植物均有,古祥图案到此时已规范化和普遍化,福、禄、寿寓意画及多子、登科、见喜等祈求美好愿望的心理,完全融于各种寓意的图案中,成为以后各代工匠创作的楷模。其他赞颂和粉饰太平的纹饰,如歌舞升平、安居乐业、人寿年丰等,则是乾隆统治60年的必然产物。因乾隆喜欢作诗,不少瓷器上也有他的诗作。但以青花书诗者较少,多是釉上彩作品.

  1,乾隆青花往往在果实,叶瓣部位用点青法上色,深浅层次差别鲜明.

  2,乾隆青花云纹大多采用勾边拔白绘法,葡萄叶则采用勾边填色拔白绘法.

  3,乾隆青花的松树大多为挺拔高耸的巨松,并且针状叶非常棉密,很少象康雍青花那样的片叶矮松.

  4,乾隆青花中的鹤,大多为栖息松枝或漫步松下的懒鹤.

  5,乾隆青花中的鱼尾巴极少开叉,象一块梯形木板,木板后面吊两根尾线.

  6,乾隆青花中的鹿纹,大多在身上留有白点斑,仿拂梅花似的.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胎釉

  官窑和民窑中高档瓷器的胎土淘洗精细,在中小器物的胎骨中找不到未粉碎的瓷石颗粒。胎骨洁白致密,胎釉交界处无火石红。胎壁比雍正青花略厚。

  中高档瓷釉色白中泛青,气泡细小,釉面光洁莹润,也有一些制作不够成功的作品,釉呈浆白和灰青色。有部分官窑和民窑瓷器圈足上涂抹一层护胎釉,多数呈黑色,也有酱色、褐色等。乾隆以后圈足上涂抹护胎釉的现象就比较少见了。

  官窑和民窑中高档瓷器的圈足有多种,一般而言,盘碗仍采用滚圆的泥鳅背圈足,但不再像雍正朝圈足着地面小,而是略有一个比较宽的着地面;瓶尊类器物圈足有一个明显的着地面,平面两边经打磨,呈一个无棱角的倒梯形;坛罐类器物圈足呈倒梯形,打磨粗糙。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造型

  乾隆青花既有继承前朝康熙、雍正青花式样,也有仿制明代永乐、宣德青花式样,仿古铜器式样,外销式样,还有创新式样,造型千姿百态,应有尽有。主要是日常生活用瓷、陈设观赏瓷、文房用具等。整体讲究上下对称、规矩。由于创意追求精、奇、巧,所以浑厚古拙程度不如康熙青花柔媚、俊秀程度不如雍正青花,但在工艺技巧上远远超过了康、雍青花。

  盘碗类:有圆口、敞口、花口、菱花口、板沿镂空、腰圆形、高足形,攒盘(9件)、暖盘、盖碗等。器足一般比雍正青花宽厚,足根有滚圆和矢状两种,前者居多,但不如雍正青花的足根圆滑。

  文房用具类:笔筒分直口和敞口两种,尺寸上没有康熙、雍正两朝高大,形体要小。笔洗有瓜式、叶式、双耳三足小洗、竹节式、海棠花式,墨床有书卷式、方形委角、六方委角。盒类一般上下结合紧密。此外,还有笔架、笔舔、水盛。这些文房用具虽然尺寸不大、但制作很精巧。

  瓶类:有玉壶春瓶、赏瓶、梅瓶(有带盖有不带盖两种),直颈瓶、长颈撇口瓶、棒槌瓶、盘口瓶、洗口瓶、蒜头瓶、胆瓶、马蹄瓶、琮式瓶、灯笼式瓶,双连瓶(创新式样)、六连瓶、七孔瓶、天球瓶、转心瓶(腹部多有镂空)、四方委角瓶、葫芦瓶、三孔葫芦瓶、绶带耳葫芦扁瓶、天圆地方葫芦瓶、活环葫芦瓶(创新式样,既在瓶的束腰处有一圆环,可左右移动)、壁瓶、葫芦式壁瓶、双耳壁瓶、宝月瓶、双耳宝月瓶、蝠耳扁瓶、折角方瓶、贯耳瓶、贯耳六方瓶、出戟八方瓶、兽耳衔环方瓶、双耳大扁瓶、凤耳瓶、象首耳瓶、甘露瓶等。赏瓶和壁瓶在当时大量出现,壁瓶又叫挂瓶、轿瓶,造型多呈扁平状,背面有孔可穿系。乾隆青花的各式瓷瓶最大特点是往往在颈部加双耳,它使器形更中匀称完美。这种造型风格对嘉庆以后各朝的瓷器制作有很大影响。

  壶类:有各式茶壶,壶形较雍正时期的壶大,盖面多数隆起。还有执壶、僧帽壶、葫芦壶式两截壶、各种形状的小鼻烟壶等。

  尊类:有双耳鹿头尊(因形似鹿头而得名)、兽耳衔环尊、鸠耳尊、贯耳大尊、敞口尊、灯笼尊、鱼篓尊、象耳尊、石榴尊、镂空交泰尊、三牺尊、包袱尊等等。尊胎体厚重,形体高大,造型古朴。

  仿明代永乐青花式样的有:青花描金缠枝花纹碗。

  仿明代宣德青花式样的有:青花锦纹壮罐、折枝花果纹执壶、人物图盘,后两种均六字篆书本朝官款“大清乾隆年制”。

  仿古铜器式样的有:爵杯、盉壶、炉、尊、花觚等。花觚造型普遍比雍正时期的高,较康熙时期的矮。

  乾隆青花还有一些常见造型:小酒蛊、高足蛊、杯、双耳方杯、镗锣洗、格碟、盏托、三足盆托、渣斗、盆奁、八方奁、七孔花插、八方花插、书灯、双半圆几、钵缸、盖缸、兽耳圆花盆、蟋蟀罐、绣墩等。

  总体上看,乾隆青花造型已达到无物不备的境地,秀巧的壁瓶、高雅的赏瓶、精湛的镂空转心瓶,以及成双成对的大型陈设瓷如瓶、尊等都非常华美壮观,小件器皿制作上有新意,大件器皿端庄古朴,华贵典雅。


看过“大清乾隆缠枝莲纹青花瓷鉴定”的人还看了:

1.描述青花瓷优美的句子

2.中国古代青花瓷作品图片

3.大明青花瓷图片

4.大明成化年青花瓷器图片有哪些

5.大明成化年制底款青花瓷盘图片

大清乾隆缠枝莲纹青花瓷鉴定

清乾隆一朝六十年,是清代封建社会发展的鼎盛时期,瓷器生产取得了空前的繁荣,青花瓷也达到了登峰造极的程度。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鉴定吧,仅供大家参考。 大清乾隆年制青花瓷的鉴定要点 一.从工艺角度看: 1、造型规整,比例适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大清康熙青花瓷器图片有哪些
    大清康熙青花瓷器图片有哪些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大清康熙青花瓷器图片。 大清康熙青花瓷器图片 大清康

  •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特点是什么

    康熙青花瓷以胎釉精细,青花鲜艳,造型古朴多样,纹饰优美而负盛名。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介绍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特点吧,仅供大家参考。 大清

  •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介绍
    大清康熙年制青花瓷的介绍

    清康熙青花瓷器(公元16621722年,清圣祖爱新觉罗玄烨年号),经济贸易发达,康熙十九年景德镇恢复御窑厂,青花瓷器取得了突出成就。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

  • 大清康熙青花瓷大碗图片欣赏
    大清康熙青花瓷大碗图片欣赏

    康熙时期的瓷器被公认为是整个清代瓷器之首。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整理的大清康熙青花瓷大碗图片。 大清康熙青花瓷大碗图片 大清康熙青花瓷大碗图片1

348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