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瓷器>

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介绍,希望你喜欢。

  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

  看青料

  看青料呈色可以框住大的时代分期。拿到一件青花瓷,首先依青料看是国产钴料还是进口钴料;是元代的还是明清时期的,是明永乐、宣德的苏泥麻青料,还是明中期的平等青料。

  看纹饰

  时代特征中,纹饰特征是最敏感的因素。在纹饰中,许多辅助纹饰是鉴定的重要因素,如空白期前后纹样上用大片云,而晚明清初时期纹样中都绘括号云。

  看胎釉

  对完整器来说,当然主要是看釉。鉴定真伪时,要特别注意看是否有化学处理或人工糊泥的现象。化学处理过的釉发死,涂上去的泥,用手抠易掉;但是,如果用胶水粘上去,就特别难以弄下来。现在有人用化学方法作假,很不自然。可以手眼并用,用手摸也是一种鉴定方法。手摸器物,要注意手感,重量过轻过重都不对。有些情况,眼不能及,而手可触。

  看造型

  用被鉴定之物对照典型造型,看是否对得上。青花瓷品种再多,但从比例上讲,重复品更多。各个时代的器物,在造型上都有其时代特征。抓住造型、口沿、圈足等细部分析,尤其底足最容易看出破绽。

  看款识

  具体说是看字体结构、笔画安排及内容。有干支年号纪年款的,可立即查出具体时间以备考。

  看工艺

  各时代的工艺特征是不同的,要记住、分清。比如,明代器物露胎处一般都有火石红,太过和没有均不对。

  听声音

  一件好的完整的瓷器,敲起来声音清脆,有璺裂,则声哑。要注意德化瓷和日本瓷的声音特别清脆,与景德镇产品截然不同。听声音是鉴定德化青花瓷和日本青花瓷的重要方法之一。

  以上几种方法,使用时要融会贯通,综合运用,如有一点疑问,也不能放过。但是要注意,青花瓷鉴定中,青料色泽的变化和装饰纹样始终是首要因素。

  青花瓷的年代鉴别

  任何一种瓷器都有着他要诉说的历史语言,那么如何读懂这种历史语言,就需要我们来鉴别,嘉靖、隆庆、万历三朝长达百年,属于明代后期,国家的政治、经济开始走向衰落,景德镇瓷业的发展也受到了很大的影响。嘉靖青花使用回青,高锰低铁,的色泽呈现出的是一种蓝中泛紫红的鲜艳色调,多是以回青和石子青配合使用,青花呈色浓重,蓝色鲜艳。隆庆一朝只有六年,传世品较少,隆庆青花使用的是回青料,由于选料精细,烧制技术纯熟,回青料已经被运用得炉火纯青,青花颜色浓艳泛紫,非常漂亮。可以说隆庆时的青花瓷,色泽鲜艳,制作精细,可居三朝之首。明万历朝历四十八年,烧制的瓷器数量多,流传下来的也多。万历初期主要继承嘉靖时期,混合使用回青和石子青,青花的呈色与嘉靖青花也较接近。到了万历二十四年(1596年)以后,因回青料的枯竭,采用浙料绘制。这种钴料也需要提炼,有级别之分。它的使用一直延续到清朝后期。万历青花的呈色没有嘉靖青花那样浓艳,有一种蓝中微微泛灰的色调,而青花晕染也是万历青花的普遍现象。

  天启一朝仅有八年,官窑瓷器很少,其特点也不太突出,但造型规整。此时期青料以石子青为主,少量回青。耿宝昌先生把天启一朝青料呈色分为四类:一是青花色泽不稳定,有深浅不一和晕散现象,纹饰的线条往往与釉面混淆不清,与万历民窑的青花器基本相同,所见这类青花器多属佛前供器;二是青花色泽清淡,呈色稳定,青中闪浅灰,构图严谨、线条细腻;三是青花色调浓重,泛黑蓝或黑灰的一类,常见于厚重青花器;四是青花色调浅蓝,鲜艳,稳定。崇祯一朝社会动荡、朝廷腐败、内忧外患、民不聊生,政府已无力支持瓷器的烧造,传世的官窑较少,多是民窑及一些外销瓷。青花料采用石子青,发色多样。一种青花颜色纯正,色泽鲜亮明快、青翠欲滴、浓淡分明、层次清晰,这与崇祯时改用火煅法提取青料,大大提高了青料纯度有关。此时期还有一种青花呈色,显得比较沉闷灰青,略有一些晕散,纹饰线条大多数会溢出轮廓线,纹饰显得模糊不清。

  青花瓷用料区别

  青花瓷作为我国十分受到青睐的一种瓷器,在用料上与其他瓷器有所区别,多种青花料的使用,为明代瓷器的断代提供了重要依据。青花料的主要成分为氧化钴,明代瓷器所用青花料按产地可以分进口料与国产、料两种。

  进口青料为产于西亚的苏麻离青,是高铁低锰型青料,烧成后青花上局部有黑色结晶斑,绘制的图案线条有晕散的特点,有下沉并渗入胎骨的特点,看上去好像用工具在胎上雕刻后填色一般,用手抚摸有凹凸不平的感觉。

  国产青料种类较多,包括平等青、回青、石子青、浙料、珠明料等,都属于低铁型青料,其中的回青属于低铁高锰型。国产料绘制的青花,一般线条精细而稳定,不易晕散,图案不仅没有往胎骨渗入下沉的现象,反而有非常明显的往釉上漂浮之感,时代越晚越明显。但不同品种成色也有差异。平等青产于江西的乐平,又称陂塘青,发色淡雅、秀气;回青产于西域,又称佛头青,色泽紫艳、蓝中泛红,使用时常和石子青按比例相配;石子青产于江西高安、宜丰、上高一带,发色特点是清淡无华,但也有个别比较鲜艳的。

  明代瓷器的生产和特征大致可以分为六个时期,各期青花的青料情况不尽相同。第一个时期为洪武、建文两朝,青花使用进口料苏麻离青;第二个时期为永乐、宣德两朝,青花也用苏麻离青;第三个时期为明正统、景泰、天顺三朝,以使用苏麻离青为主,同时使用国产青料;第四个时期为成化、弘治、正德三朝,主要使用平等青;第五个时期为嘉靖、隆庆、万历三朝,嘉靖多用回青,万历开始使用浙料;第六个时期为天启、崇祯两朝,主要使用国产青料。

  明代洪武青花瓷特征具有承前启后的特征。洪武瓷器尽管使用苏麻离青,但青花呈色不是偏灰就是偏黑,并不漂亮,主要与烧窑温度及烧成气氛都有关。

  青花瓷发展到了明代永乐、宣德时期,已成为景德镇乃至全国瓷器制造的主流产品,是明代瓷器发展史上的第一个高峰。永乐青花使用的青料一般较厚,呈色浓艳,线条粗犷,不仅有较浓的黑色结晶斑,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铁锈斑”,而且还有较为严重的晕散与流淌现象,往往渗入胎骨,表现出的一种天然成趣的青花特征。宣德朝青花成色与永乐青花特征一致,且器形图案也有很大的相似性,即俗称的永宣不分。但二者在某些方面也略有不同。永乐青花的呈色较深,而且流淌大,黑色结晶斑过重,线条晕散比较严重,纹饰也不太清晰,青料凹入胎骨的现象也是最为明显的。尽管宣德青花也有上述特征,但要轻微得多。因线条稳定,除花卉、装饰外,人物纹样也逐渐增多。纹饰风格上,同样的青花图案,永乐的纹样略显柔弱,宣德更显粗犷。

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介绍相关文章:

1.青花瓷鉴定技巧和方法

2.青花瓷的收藏价值

3.青花瓷

4.如何鉴别清代雍正青花瓷

5.青花瓷说明文阅读原文附答案

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介绍

青花瓷又称白地青花瓷,常简称青花,是中国瓷器的主流品种之一,属釉下彩瓷。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介绍,希望你喜欢。 青花瓷的具体鉴定方法 看青料 看青料呈色可以框住大的时代分期。拿到一件青花瓷,首先依青料看是国产钴料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柴窑的特点有哪些
    柴窑的特点有哪些

    柴窑,本是后周世宗帝柴荣的御窑,所以从北宋开始称为柴窑。但是至今未发现实物及窑址,故不在当代公认的五大名窑(钧窑、汝窑、官窑、哥窑、定窑

  • 建窑的工艺特色
    建窑的工艺特色

    建窑亦称建安窑、乌泥窑。窑址在福建建阳县水吉镇。以烧黑釉瓷闻名于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建窑的工艺特色,希望你喜欢。 建窑的工艺

  • 定窑的历史背景
    定窑的历史背景

    定窑是汉族传统制瓷工艺中的珍品,宋代六大窑系之一,它是继唐代的邢窑白瓷之后兴起的一大瓷窑体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定窑的历史背

  • 钧窑的基本介绍
    钧窑的基本介绍

    钧窑是中国汉族传统制瓷工艺的珍品,为宋元时期北方瓷窑,为宋五大名窑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钧窑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钧窑的

35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