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文明古国>古印度文明>

古印度身毒的介绍大全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身毒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印度身毒简介

  印度河流域古国名。始见于《史记》,为中国对印度的最早译名,原文为梵语Sindhu,古波斯语讹为Hindhu,古希腊语更转为Indus。其后中国古文献中亦作申毒﹑辛头﹑信度﹑身度﹑天竺﹑贤豆﹑印度等,皆同音异译。其领域有时亦包括印度河以东的南亚次大陆地区。汉武帝时张骞出使西域,公元前128年左右到达帕米尔以西的大夏,听说在大夏东南数千里有身毒国,并在大夏看到从身毒国贩运来的邛竹杖和蜀布。张骞认为大夏在汉西南,而身毒在大夏东南,则身毒应距中国蜀郡不远。汉武帝听信此言,从蜀郡四道出使,企图从中国的西南地区经身毒通往大夏,但因当地少数民族的阻拦没有成功。据《后汉书西域传》所载,中国在2世纪时对身毒的地理﹑物产﹑宗教﹑政治情况已有初步了解;且知当时身毒许多地区皆属“月氏”,即早期贵霜帝国(即贵霜)。这是由于东汉时佛教已传入中国的缘故。

  印度的古译名之一。《史记.大宛列传》:“﹝大夏﹞东南有身毒国 。”司马贞索隐引孟康曰:“即天竺也,所谓 浮图胡也。” 清严允肇《洗象行》:“雄姿几耐身毒战,猛力可代苍梧耕。”

  西南丝绸之路是中国和南亚、东南亚商贸交往的重要陆上通道。从《史记》的记述中,了解到西汉时通过“蜀-身毒道”交易到印度的商品至少有邛竹杖和蜀布。随着历史的发展,沿西南丝绸之路进行的商贸往来愈加频繁,商品种类不断丰富,中国和南亚、东南亚诸国的经济联系更加紧密。元明之际,缅北玉石珠宝厂已具规模,大量缅甸玉石珠宝通过德宏古道运往内地,而这一时期沿西南丝绸之路进行的中缅贸易中,最大宗的货物是食盐和棉花。清朝年间,中国仍沿西南丝绸之路从缅输入大量棉花,而输出的主要商品不再是食盐,而是生丝。由中国商人出资,在缅甸古都曼德勒(即瓦城)捐建的观音寺碑文上记有:“瓦城观音寺,溯自乾隆三十八年汉兵奏凯后,继以两国修睦商人渐进,丝棉往来,裕国通商”,明确提出当时中缅间的大宗贸易货物是生丝和棉花。

  古印度身毒的文化

  印度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公元前2000年左右,创造了灿烂的古代文明。公元前1500年至前1200年,雅利安人迁入,他们带来了雅利安文化,成为印度教以及印度文学、哲学和艺术的源头,开始了恒河谷地文明。约公元前6世纪,出现了婆罗门、刹帝利、吠舍和首陀罗四大种性,为奴隶制度的萌芽时期。公元前6世纪至前5世纪是印度文化史上灿烂的阶段,形形色色的哲学流派和社会理论蓬勃涌现,产生了世界三大宗教之一的佛教。公元前325年,形成统一的奴隶制国家。公元8世纪阿拉伯人入侵,带来了伊斯兰文化。16世纪欧洲殖民主义开始进入印度。1600年英国建立东印度公司,对印度进行经济掠夺。1849年英占领印度全镜,开始了残酷的殖民统治。1947年8月15日印度宣布独立,成立自治领。1950年1月26日宣布成立印度共和国,但仍为“英联邦”成员国。  印度文化在世界上曾经产生过巨大影响,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印度文化具有十分鲜明而又强烈的宗教性、多样性和包容性。

  印度是个宗教国家,历史上曾先后产生并流行多种宗教,对其他主要的世界宗教如伊斯兰教、__、犹太教等也拥有广泛的信徒。多种宗教在印度的长期共存和印度人民对宗教的虔诚信仰,形成了印度文化浓郁的宗教性。宗教渗透于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国家政治法律的制定,人的道德观念的形成,以及各民族传统的风俗习惯,也都是在宗教的影响下发展起来的。宗教也融入印度的文化之中,其民族语言、文学、艺术、音乐、舞蹈雕刻等等更是以宗教为中心。

  在印度文化体系中不难看出其他文化成分如希腊文化、伊斯兰文化、波斯文化、英语文化和中国文化的特点。形成印度文化多样性的原因主要有两点,一是历史上的外族入侵,二是和平方式的文化交流。此外,印度有数以百计的民族和众多的部落,这些民族和部落都有自己的语言、宗教信仰和文化传统。因此,印度文化就是在不断吸收异族文化的过程中丰富和发展起来的,呈现出举世罕见的多样性。

  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印度对所有的外来文化均采取兼容并蓄的方式,所以,印度所有的不同类型的地域文化、语言文化和宗教文化里,既或多或少地保留着各种不同的外来文化成分,又与身毒外来文化融为一体。

  古印度身毒的考证

  身毒(国名)即天竺也。山海经曰:“身毒之国,轩辕氏居之。郭注,天竺国也。”(此为佛教徒为了抬高印度身份逐伪作《周书异记》、《汉法本内传》、《释迦氏谱》等书欲证明印度比华夏天朝诸民更正统,意为褒蛮陬为中土,贬诸夏为偏方。务在乎噬儒吞道,一直是后世的诟病,然而此举也让华夏历代对印度尊敬有加,除了王玄策与不信佛的初期蒙古,其他朝代都不敢对其兴兵,为两国做出了友好贡献。)

  《华阳国志.南中志.永昌郡》中记述永昌郡内民族时,明确指出永昌郡内有“身毒”人生活,这表明随着经贸交往的不断密切,在东汉时,西南丝绸之路上的永昌郡(包括今德宏)境内,已有身毒人(即印度人)长期居住生活。史记大宛传曰:“大夏东南有身毒国。”索隐曰:身音干,毒音笃。孟康曰:即天竺也。汉书西域传作天笃,后汉书杜笃传作天督。玄应一切经音义曰:“天竺或言身毒,或言贤豆,皆讹也。正言印度。印度名月,月有千名,斯一称也。”

  1994年,位于德宏段古道上的盈江县旧城的一个墓葬中出土了一批东汉文物。其中包括一把长1.3米的环首铁刀、一件铜洗、一件铜鍪和十多个陶罐。出土的铜洗和铜鍪经鉴定是滇东北东川、会泽、巧家一带生产的朱提堂狼洗,环首铁刀也是当时滇东一带产品。文物部门初步推测墓主人应是沿西南丝绸之路至印度经商的商人。这批出土文物,证实了在东汉时期,内地的金属制品已随着商贾传入德宏乃至更远的缅印地区,内地与东南亚、南亚身毒国的经济交往之路已完全畅通。

  唐代时,经过德宏古道在缅印与内地间进行商贸交易的商人更多,樊绰在《蛮书》中记有这样一段话:“弯赕,汤浪,毒暑酷热。河赕贾客在寻传羁离未还者,为之谣曰,冬时欲归来,高黎贡山雪,秋夏欲归来,无那穹赕热;春时欲归来,手中络赂绝”。其中河赕贾人,指今大理西洱河一带商人;寻传,指寻传人(今阿昌族,景颇族先民)居住在今缅北克钦邦一带;弯赕为白族语,指今德宏一带;络赂也是白族语,指财物。这段史料,说明唐朝时,不仅有汉族商人到缅印经商,也有白族商帮通过德宏古道前往缅甸做生意。当时从缅印输入中国的商品,《蛮书》骡国条记“骡国……有移信使到蛮界河赕,则以江猪,白毡及1000000琉璃罂贸易”,此外还有琥珀、海贝、光珠等,而中国主要输出绫罗绸缎。

  《明史.云南土司传.木邦条》载:“隆庆二年(公元1568年)兵梗往来,商旅不前,而已食盐亦乏绝”。这条史料说明,当时缅北各地均依赖从云南输入食盐,因战争等因素商人停止运盐,缅北必出现盐荒。

  从缅进口的棉花,是云南各地百姓织土布制衣的重要原料,伴着珠宝玉石和盐棉贸易的发展,到缅甸的华人数量不断增加,明朝隆庆进士朱孟震在《西南夷风土记》一文中说:“江头城(八莫以南)外大明街,闽、广、江、蜀居货游艺者数万,而三宣六尉被携者亦数万。”可见当时福建、广东、江浙、四川有许多商人和艺人到缅北发展,而在德宏地区也有许多人为中缅间的商贸服务。

  1782年入缅的意大利神父圣伽曼诺在其著《缅甸帝国》一书中说:“缅甸对外贸易,不单以一个国家为对象,云南的中国商人……到达缅都阿瓦(即曼德勒),带来他们家乡的土产,如丝调、纸张、茶叶、各种果子以及各种杂货,而将缅甸出产的棉花、盐、雀羽和黑漆(指生漆)运载回云南”。说明当时中缅商贸往来十分频繁,且交易商品种类很丰富。

  德宏古道开通于战国,一直是中国通往东南亚、南亚的身毒国重要陆上通道。这段古道在维护祖国疆土完整,巩固边防,捍卫内地方面发挥了巨大作用,同时也促进了中国与东南亚、南亚的商贸往来及文化交流。千百年来,中外使节、精明商旅、虔诚僧侣、忠勇军人就一直通过这条古老而漫长的道路传递着友谊,交流着经济,传扬着文化,捍卫着疆土。德宏段古道的历史,必将被更多的学者所研究,德宏段古道的贡献也必将为世人所了解。

古印度身毒的介绍大全相关文章:

1.古印度历史文化介绍大全

2.古印度文明

3.古印度有哪些文化

4.被中国人所误解的古印度

5.古代中原王朝的百姓怎么称呼古印度的

古印度身毒的介绍大全

古代印度,又译身毒、天竺。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身毒的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印度身毒简介 印度河流域古国名。始见于《史记》,为中国对印度的最早译名,原文为梵语Sindhu,古波斯语讹为H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古印度弓箭的基本介绍
    古印度弓箭的基本介绍

    在现已发掘出的考古材料中,发现过印度河文明时期 (约公元前2300一前1750年)的青铜箭头。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印度弓箭的基本介绍,希望

  • 古印度有哪些法律
    古印度有哪些法律

    古印度法指的其实是南亚次大陆,包括今天的印度、巴基斯坦、孟加拉三国,它是古代文明的发源地,拥有独特的法律文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

  • 古印度天文学有哪些内容
    古印度天文学有哪些内容

    印度是世界文明古国之一,印度的天文学起源很早,由于农业生产的需要,印度很早就创立了自己的阴阳历。例如在《梨俱吠陀》中就有十三月的记载。以

  • 古印度防御的介绍
    古印度防御的介绍

    这一布局在1938年之前少有人用.但从80年代起,它的价值逐步被人们发现,而被广为运用.现在,这一布局已经成为棋手们最喜爱的开局之一. 1.d4 Nf6 2.c4 g6 3.Nc3

71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