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礼仪知识>

古代礼仪的实质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古老的礼仪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实质是什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仪的实质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仪的实质

  从原始礼仪的起源及其以德入礼的社会规定性看,原始礼仪的基本属性是“德”,本质是“敬” 。

  礼一方面继承了这种社群团体内部秩序规定的传统,另一方面发展为各种具体的行为规范和各种人际关系的行为仪节 随着阶级和国家的产生,原始的礼仪也就逐渐演变成为社会的行为规范体系,礼的本质体现为 “分”和“别”,即主要是维护等级制度。

  当礼从神事扩展到人事,尤其是被统治阶级运用于政治统治时,礼的本质就脱离了原始的朴素的敬天敬神,而演化为体现和维护人与人之间的“分”和“别”

  在古代社会,礼的本质在于“分”,在于维护宗法等级制,这在社会生活中表现得很明显。

  “分”、“别”的根源当然是私有制,而强化这种“分”和“别”的目的,则是要维护这种不合理的私有制和等级制度。礼在这里就充当了确认和维护等级制的角色。因此,因此,在古代,礼的本质就在于“分”。

  礼的本质在于“分”,然而只强调“分”,则势必激发不同等级间的对立,于是儒家又提出“仁”、“和”来补充。“仁”就是爱人,“和”就是和谐、协调,它们对于“分”起到了缓和、制约、补充的作用,预防“分”走向极端和破裂。

  (三)当代社会礼的本质又体现为“敬”,“德”的属性得以保留和恢复,但“分”的属性并没有完全消除。

  首先,等级制度被消灭后,取而代之的是人人平等的民主的政治法律制度。礼的本质发生了质的变化,即它已摒弃了维护等级制度的本质,成为协调广大民众人际关系的润滑剂,它为人们艺术地处理各种复杂关系,避免摩擦,减少冲突,化解纠纷和矛盾,提供了手段和方法。同时,为人们提供了表现个人价值和树立自身良好形象的最佳形式。

  但在社会的现实生活中,制度上的平等和事实上的不平等是同时存在的。礼的“分”的本质作用并没有从根本上消除,它还在充当着体现等级分差的角色。当然,这种体现,更多的是以外在形式的方式。

  另外,在人类文明发展史上无论文明程度高低,人类共同的美德如尊老敬贤、崇尚真善美,以及维护和体现自然人伦关系等方面,人们都是通过礼仪的形式表现的,即通过一定规范的态度、动作、物品及程式,表现出自身对人对己的尊重和敬意。

  因此即便是现代,社会生活依然离不开礼。礼的“分”的本质并没有被彻底改变,而只是以一种更能为人接受的、令交往双方都愉悦的形式表现着相互间的尊重和敬意。

  古代礼仪常识

  一、谦称

  1. 自称:愚、敝、卑、臣、仆、蒙、不才、在下、下走、下官、鄙人

  2. 帝王自称:孤、寡、朕、不谷

  3. 古代官吏自称:下官、末官、小吏

  4. 读书人自称:小生、晚生、晚学、不才、不肖

  5.对他人称自己的妻子一般为拙荆、贱内、内人、山荆

  6. 称自己的儿子为小儿、犬子、小犬

  7. 称女儿为息女、小女等

  8. 女子自称一般用妾、奴等

  很多谦称是有规律的,例如:

  “家”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高或年纪大的亲戚。如,称父亲为家父、家尊、家严、家君;称母亲为家母、家慈;称兄长:家兄;称姐姐家姐;家叔:称叔叔。

  “舍”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辈分低或年纪小的亲戚。如,称弟弟:舍弟;称妹妹:舍妹;舍侄:称侄子;称亲戚:舍亲。

  “小”字。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人或事物。如男性在朋友或熟人之间的谦称自己为小弟;地位低的人自称:小人;谦称自己的商店:小店。

  “老”字。用于谦称自己或与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没有文化:老粗;老年人谦称自己:老朽;年老人指自己的面子:老脸;老年妇女谦称自己:老身。

  “敢”字。表示冒昧地请求别人。如用于问对方问题:敢问;用于请求对方做某事:敢请;用于麻烦对方做某事:敢烦。

  “愚”字。用于自称的谦称。如向比自己年轻的人称自己:愚兄;称自己的见解:愚见。

  “拙”字。用于对别人称自己的东西。如谦称自己的文字或书画:拙笔;谦称自己的文章:拙著、拙作;谦称自己的见解:拙见。

  “敝”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敝人;谦称自己的姓:敝姓;谦称自己的房屋、处所:敝处;谦称自己所在的学校:敝校。

  “鄙”字。用于谦称自己或跟自己有关的事物。如谦称自己:鄙人;谦称自己的意见:鄙:;谦称自己的见解:鄙见。

  二、敬称

  1. 对帝王:万岁、圣上、天子、圣驾、陛下、大王

  2. 对:麾下

  3. 对于对方或对方亲属的敬称用令、尊、贤

  令:令尊(对方父亲)令堂(对方母亲)令兄(对方哥哥)令郎(对方儿子)令爱(对方女儿) 尊:用来称与对方有关的人和物。

  尊上(对方父母)尊公、尊君、尊府(对方父亲)

  尊堂(对方母亲)尊亲(对方的亲戚)尊命(对方的吩咐)尊意(对方的意思) 贤:称平辈或晚辈。

  贤家(指对方)贤郎(对方儿子)贤弟(对方弟弟)

  仁:称同辈友人中长于自己的人为仁兄。称地位高的人为仁公。

  4.称年老的人为丈,丈人。唐以后称岳父为丈人,又称泰山。妻母为丈母,又称泰水。

  5.称谓前加“先”表已死,用于敬称地位高的人或年长的人。 称死去的父亲:先考、先父。 称死去的母亲:先妣、先慈。 已死的有才德的人:先贤。 死去的帝王:先帝。

  6.君对臣敬称:卿、爱卿。

  7.对品格高尚、智慧超群的人用“圣”表敬称,“孔子”为“圣人”,“孟子”为“亚圣”“杜甫”为“诗圣”,后来“圣”多用于帝王,如“圣上”、“圣驾”。

  三、特殊的称谓

  1.百姓的称谓:布衣、黎民、庶民、苍生、氓。

  2.伯(孟)仲叔季:兄弟行辈中长幼排行的次序。 伯(孟)是老大,仲是老二,叔是老三,季是老四。

  3.不同的朋友关系之间的称谓:

  贫贱之交:贱而地位低下的时结交的朋友。

  金兰之交:情谊契合,亲如兄弟的朋友。

  刎颈之交:同生死,共患难的朋友。

  忘年之交:辈份不同,年龄相差较大的朋友。

  竹马之交:从小一块长大的异性朋友。

  布衣之交:以平民身份的相交往的朋友。

  患难之交:在遇到磨难时结成的朋友。

古代礼仪的实质

古老的礼仪文化,在五千年的历史长河中,创造了灿烂的文化,其实质是什么?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礼仪的实质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仪的实质 从原始礼仪的起源及其以德入礼的社会规定性看,原始礼仪的基本属性是德,本质是敬 。 礼一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古代礼貌故事
    古代礼貌故事

    我国被称为礼仪之邦,流传了很多礼貌故事。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代礼貌故事相关知识,希望可以帮到大家! 古代礼貌故事:子避席 曾子避席

  • 古代礼乐有哪些
    古代礼乐有哪些

    礼乐文明是中国古代的一种文明特征,通过制礼作乐,利用礼教与乐教,形成一套完善的礼乐制度,维护封建等级秩序。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古

  • 中国古代礼制要求
    中国古代礼制要求

    中国自古就是一个讲究礼仪的国度,礼仪在我国社会政治文化生活中占有很重要的位置。早在先秦时代,我们先人就建立了一套完备的礼仪。周公的制礼作

  • 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影响
    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影响

    礼仪是人们在各个交际圈子里的行为准则和规范,一个懂礼仪的人往往能够得到他人的青睐。下面由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了中国古代礼制文化的影响相关

229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