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礼仪知识>

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文庙,又叫孔庙,是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象征,主要用来祭祀孔子及历代贤儒。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介绍,希望你喜欢。

  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

  文庙祭祀时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国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孔子去世那年(鲁哀公十六年,即公元前479年)。此后,它逐渐从中国走向世界,至今仍在海外盛行,堪称历史上中国文化“走出去”的成功范例。

  公元3世纪左右,朝鲜就开始举行文庙祭祀。11世纪,越南开始兴建孔庙祭祀孔子。15世纪起,日本在江户时期建立了大量孔子庙。有庙就有祭祀,这就是文庙释奠礼。

  2005年,中国(曲阜)国际孔子文化节期间,举行了“全球联合祭孔”活动。9月28日上午,祭孔活动在曲阜、上海、衢州、建水、武威、长春、香港、台湾、韩国首尔、日本足利、新加坡韮菜芭、美国旧金山、德国科隆等地同步隆重举行,反响巨大。如今,在中国大陆及港台地区、韩日欧美等国家,每年都有释奠礼等纪念孔子的活动。

  文庙释奠礼为何能在海外传播千年而不绝?

  首先,是因为孔子学说有世界性意义。

  孔子心中有一片圣洁的天地,他孜孜以求的是天下为公,讲信修睦,奸谋闭而不兴,盗窃乱贼不作。他主张从调适自我、完善人格出发,以和睦家庭,均衡社会,平治天下。有学者将孔子与苏格拉底、释迦牟尼、耶稣并称为“人类思维范式的奠定者”、“人类文化史里的四大智慧巨星”。

  孔子所创立的儒家文化,体大思精,作为一种实践性文明,有跨越时空的穿透力,对中国周边地区产生了极大的辐射效应,逐渐形成一个“儒家文化圈”。孔子学说对东亚人的价值观、思维方式、行为模式、伦理观念、政治制度、教育体系所产生的广泛而深入的影响,并不亚于其在中国的影响力。这些国家尊奉孔子为圣人,在日常生活中遵循孔子的教导;又“祭神如神在”,建立孔庙,按时祭祀孔子。

  其次,是因为文庙释奠礼可以因地因时而变。

  在孔子看来,每个历史时期的制度都有继承和创新的问题,世事变迁,礼法自有损益。外在的礼仪虽每代有变,而其实质内容即礼义应该保持连续性。

  事实上,文庙释奠礼作为一种祭祀礼制,自形成之日以来,就有一个“变”与“不变”的辨证发展过程,其在海外传播的过程中更是如此。各国的释奠礼既保持了其原有的文化内涵,对孔子及儒家文化表达尊崇之意,在具体操作中又体现出接受国本身的民族文化特色。以韩国为例,在从祀人物方面,韩国文庙多从中国之制,但配享圣贤并非与中国文庙全部相同,其中东国十八贤从祀是其主要特色。东国十八贤是朝鲜历代的18位儒学家。以本国儒贤从祀文庙,闪烁着“与时偕行”的智慧光芒。

  最后,是因为文庙释奠礼提供了一条联系全球华人的精神纽带。

  文庙释奠礼从本质上讲,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传承。甲午战争后,清政府因战败而割让台湾,但日据时期,文庙释奠礼乐的传习表演活动仍在台岛一些地方进行。据文献记载:“1907年宜兰春祭特地邀请台南乐局董事蔡国琳担任指导,1922年嘉义并派员向台南见习,1931年台北孔庙新建落成时还特地自彰化聘乐师北上教习。”

  时至今日,文庙释奠礼依然在全球华人中有着广泛影响。1968年,台湾地区组织专家学者成立“祭孔礼乐工作”小组,由蒋复璁先生担任主任委员,分别设立礼仪、服装、乐舞、祭器四个研究小组,对文庙释奠礼仪进行研究规划的工作。经试行后,于1970年正式定案,在台湾地区正式实行,至今已40多年。

  儒家思想为中国人构筑了精致的精神家园,孔子也就成为了中华民族的“伟大导师”。基于对孔子与儒家文化的尊崇,文庙释奠礼得以在中国及海外各地广泛传播,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现在,推动中华文化“走出去”已成为一种社会共识。释奠礼在海外的传播无疑为我们提供了可资借鉴的重要经验

  释奠礼典礼由来

  释奠原为古代学校的祭祀典礼。荀子《礼论》把“礼”最核心的内容归结为“天地”“先祖”“君师”三项,他说:“礼有三本:天地者,上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故礼,上事天,下事地,尊先祖而隆君师,是礼之三本也。”释奠属于“三礼”中的“君师”之礼。早在商周之时,我国就已有官学的设置,周代礼制分国学和乡学两类:国学设于都城,称作辟雍和泮宫;乡学设于地方,称为庠、序。周代的官学中,就有释奠先圣先师的礼仪,《礼记·文王世子》记载:“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 周礼中的祀典,有释奠、释菜和释币等名目。释奠是设荐俎馔酌而祭,有音乐而没有尸;释菜是以菜蔬设祭,为始立学堂或学子入学的仪节;释币即有事之前的告祭,以币(或帛)奠享,不是常行固定的礼仪。释奠释菜礼,最初只是入学的一项仪式,先圣先师到底是哪些人,也没有具体的确指。

  西汉初年,汉高祖刘邦过阙里以太牢礼祀孔子,当时还只是将孔子当作一个杰出的思想家和教育家来纪念。汉武帝以后,由于“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家学说一跃而成为官方的统治思想,师也就由儒者担任了。到东汉时,孔子被称为“先师”, 后来,又被尊为先圣,成了帝王们尊崇膜拜的对象。古代人们认为,不仅君主是接受天命而立;师,也是天之所命。邵雍《观物篇》道,圣人,“能以一心观万心,以一身观万身,以一物观万物,以一世观万世”。又谓其 “心代天意,口代天言,手代天工,身代天事”。因此,先师也享受如同神灵一样的祭祀。曲阜孔庙汉代时由孔子嫡长孙四时祭祀,而官方祭祀则一年只有两次,“春秋飨礼,财出王家钱,给犬酒直”(东汉《乙瑛碑》)。晋泰始三年(267年)命鲁国四时备三牲奉祀,至清代仍于每年四仲月举行。

  释奠是孔庙祭礼中规格最高的一种。曲阜孔庙举行释奠礼,除有皇帝亲临或御遣钦差外,例由衍圣公主祭孔子、四配,属官分祭十二哲、先贤、先儒、启圣祠、崇圣祠、寝殿、家庙等。

  释奠礼发展状况

  祭祀先圣先师的大型礼仪。释奠礼最早见于《礼记·文王世子》:“凡学,春,官释奠于其先师,秋冬亦如之。凡始立学者,必释奠于先圣先师。”天子出征返国,或天子视学,都须行释奠礼。

  中国历来重视礼仪对民众的教化与训导作用。释奠礼对国家意识形态与民众的思想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然而,释奠礼的具体行礼过程,《礼记》中并无明确的详细记载。

  早至汉代,儒家学派在移风易俗方面的功用已被社会广泛重视。汉高祖出行经过鲁国,特意用太牢祭祀孔子。西汉武帝始立太学。东汉明帝又立辟雍,并于辟雍亲行大射礼、养老礼。《后汉书》记载:“礼毕,帝正坐自讲,诸儒执经问难于前。”虽然亦为一时之大观,但释奠礼却阙而不备。

  魏晋之际,皇太子学通一经之后,即于辟雍行释奠礼,以太牢祀孔子,颜渊配享。刘宋元嘉二十二年,太子释奠,采用晋的旧制,并撰写释奠仪注。礼毕,皇帝亲临,宴会群臣。释奠礼一直延续到陈朝。梁陈之间,礼毕后皇帝会举行宴会,太子与群臣吟诗作赋。《隋书经籍志》上有“齐释奠会诗一十卷”。

  北方少数民族政权亦行释奠之礼,但风俗与南方有所不同。据《十六国春秋辑补》,前秦建元七年,“坚行礼于辟雍,祀先师孔子,其太子及公侯卿大夫之元子,皆束脩释奠焉。”束脩是学生入学时所行之礼,与释奠毫不相干,苻坚将二者混为一谈。可见前秦文化虽盛,到底是战乱中的少数民族政权,对汉地礼制还不十分熟悉。此后,北魏亦多次行释奠礼,主要延请大儒为皇帝讲经。这是北魏统治者学习汉族文化、提升政治素养的表现,并不重视礼仪本身。北周武帝下诏:“诸胄子入学,但束脩于师,不劳释奠。释奠者,学成之祭。自今即为恒式。”显见是学习南朝的制度。然而,北周释奠礼杂祀苍颉,不伦不类。北齐通例,给皇帝讲经后、或皇太子学通一经后,须释奠于孔庙。此外,新立学校与春秋二仲,都须行释奠礼。这种规定,融合了当时南北方的风俗与经书的记载,全面而精当。《隋书》记载,“隋制,国子寺每岁以四仲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先师。州郡学则以春秋仲月释奠。”

  唐代的释奠礼在北齐与隋的基础上有所损益,在具体的细节上则糅合了南朝的制度。《唐六典》国子监条:“凡春秋二分之月,上丁,释奠于先圣孔宣父,以先师颜回配。七十二弟子及先儒二十二贤从祀焉。祭以太牢,乐用登歌,轩县,六佾之舞。”这些规定,与汉地原有的礼制并不抵牾,甚至更详尽精密。与前代相比,唐代释奠礼的特点之一是:不仅讲论儒家经典,而且兼及佛道两家,三家辩论经义。唐以前的讲经还是限于儒家经典。唐代释奠礼的另一特点是:不仅奏陈雅乐,而且有京兆府供食、教坊杂乐倡优助兴。这种用教坊杂乐的风俗,一直延续到宋朝。宋徽宗大观年间下诏:“今学校所用,不过春秋释奠。如赐宴辟雍,乃用郑卫之音,杂以俳优之戏,非所以示多士。其自今用雅乐。”

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介绍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礼仪介绍大全

2.中国的个人礼仪

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介绍

文庙,又叫孔庙,是儒家文化的物质载体和象征,主要用来祭祀孔子及历代贤儒。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介绍,希望你喜欢。 文庙祭祀时的释奠礼 文庙祭祀时所采用的礼仪称为释奠礼,是中国传统社会的国祭。其雏形可以追溯到孔子去世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
    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

    我国传统成年礼称为冠礼、笄礼,可以上溯到夏、商二朝,备于周朝。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成年礼的意义介绍,希望你喜欢。 古代成年礼

  • 祭祖礼仪介绍
    祭祖礼仪介绍

    祭祖是春节期间的一项隆重的民俗活动,是根据宗教或者社会习俗的要求进行的具有象征意义的一系列行动或仪式。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祭祖

  • 人生礼仪与鞋介绍
    人生礼仪与鞋介绍

    在人生礼仪中,对穿鞋也有许多约定俗成的惯例,有些也成为礼仪的规范,如满月为婴儿送鞋;婚宴时必穿婚鞋;寿诞为寿翁送福字履;丧葬时穿孝鞋和以鞋殉

  • 潮州人的诞生礼介绍
    潮州人的诞生礼介绍

    人一生的礼仪主要有诞生礼、冠礼、婚礼、寿礼、葬礼。五大人生礼仪,潮州人除冠礼外至今还颇盛行。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潮州人的诞生礼

331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