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礼仪知识>

古代稽首的基本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也是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稽首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稽首之跪拜礼

  ①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头至地须停留一段时间,手在膝前,头在手后。这是九拜中最隆重的拜礼,常为臣子拜见君王时所用。后来,子拜父,拜天拜神,新婚夫妇拜天地父母,拜祖拜庙,拜师,拜墓等,也都用此大礼。

  《周礼·春官·大祝》: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贾公彦疏:“一曰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此三者(空首、顿首、稽首)正拜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

  《国语·晋语》:宣子拜稽首焉。

  《左传·僖公三十二年》:孟明稽首曰。

  《三国演义》:于是关公恍然大悟,稽首皈依而去。

  《公羊传·宣公六年》:“灵公望见赵盾,愬而再拜;赵盾逡巡北面再拜稽首,趋而出。”

  《史记·赵世家》:“公子成再拜稽首曰:‘臣固闻王之胡服也。’”

  《雷电颂》:“光明呀,我景仰你,我景仰你,我要向你拜手,我要向你稽首。”(郭沫若)

  明·王铎《太子少保兵部尚书节寰袁公神道碑》:“子户部员外枢稽首曰:‘是惟先君(袁可立)治行,徼惠吾子以重先君之灵。’”明冯梦龙《东周列国志》第二回:“乃召老臣尹吉甫、召虎托孤。二臣直至榻前,稽首问安。”

  稽首之出家人常礼

  ②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

  道士行礼时,双手上不过眉,下不过膝。端身正立,二目垂帘,平心静气,二足离跪势约五寸,二足跟距离约二寸,足尖相距约八寸,形成外八字状。双手于腹前相交,左手大拇指指右手无名指根节,右手大拇指掐右手中指梢节,左手其余四指抱右手,躬身一礼,行礼时手与鼻相平,不可高于鼻。掌心向内,掌背向外画弧,滑落于胸口上,右手画弧线向下右环绕,同时躬身。

  元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三折:“只打个稽首,权充拜礼。”

  《水浒传》第十回:“那先生看了道:‘保正休怪,贫道稽首。’”

  《老残游记续集遗稿》第一回:“只见那两个老姑子上前打了一个稽首。”

  《金瓶梅》:神仙见西门庆,长揖稽首就坐。

  稽首之赔罪

  ③犹赔罪。

  郭沫若《奴隶制时代·殷代是奴隶制》:“匡廼稽首于曶,用五田,用众一夫曰益,用臣曰疐,(曰)朏,曰奠,曰:‘用兹四夫,稽首’……‘稽首’,在这儿是赔罪的意思。”

  古代九拜之一。《周礼·春官·大祝》:“辨九拜:一曰稽首,二曰顿首,三曰空首,四曰振动,五曰吉拜,六曰凶拜,七曰奇拜,八曰褒拜,九曰肃拜。”郑玄注:“稽首,拜头至地也。”贾公彦疏:“稽首,其稽,稽留之字。头至地多时则为稽首也。……稽首,拜中最重,臣拜君之拜。”古时诸侯对天子、大夫对诸侯,均行稽首之礼。但《礼纪·郊特牲》则指出“大夫之臣不稽首,非尊家臣,以避君也。”也就是说,因为稽首是臣拜君之礼,而一国之中不可有二君,故家臣不行此礼。古代对稽首之礼非常看重。《左传》僖公二十三年:当秦伯设宴招待晋公子重耳时,”公子赋《河水》,公赋《六月》。赵衰曰:‘重耳拜赐。’公子降,拜,稽首。公降一级而辞焉。”襄公三年:“公如晋,始朝也。夏,盟于长樗,孟献子相公稽首。知武子曰:‘天子在,而君辱稽首,寡君惧矣。’”二十四年:郑伯携重礼到晋国去请求伐陈。“郑伯稽首,宣子辞。子西相曰:‘以陈国之斤,恃大国而陵虐於敝邑,寡君是以请罪焉。敢不稽首。’”哀公十七年,“公会齐侯盟于蒙,孟武伯相。齐侯稽首,公拜,齐人怒。武伯曰:‘非天子,寡君无所稽首。’”《国语·周语上》:“襄王使召公过与内史过赐晋惠公命,吕甥,邰芮相晋侯不敬,晋侯执玉卑,拜不稽首。”内史过回去以后报告说:“夫执玉卑,替其贽也;拜不稽首,诬其王也。替贽无镇,诬王无民。”所以“晋不亡,其君必无后,且吕、却将不免。”这些事例都说明稽首之礼在古代是何等重要。

  但是,国君对于神之至尊者或者向臣表示极度尊敬时,也行稽首礼。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二八《拜稽首》说:“陈氏礼书曰:稽首者,诸侯天子、士大夫于其君之礼也。然君于臣亦有稽首,《书》称太甲稽首于伊尹、成王稽首于周公是也。大夫于非其君,亦有稽首。《仪礼》:‘公劳宾,宾再拜稽首;劳介,介再拜稽首’是也。盖子行礼于其所敬者,无所不用其至。则君稽首于其臣者,尊德也;大夫士稽首于非其君者,尊主人也。”

  关于稽首时的具体施礼方法,姚鼐说:“《周礼》曰:稽首其仪,右手至地,左手加诸右手,首加诸左手,是为拜手稽首。《礼》曰:稽首,据掌致诸地,以稽留其首于手之上,故曰稽首。”(《日知录》卷二十八《稽首顿首》注引)这样,行礼者头要比屁股低,而地位相当的人相互行礼时,如振动,仅只是两手相击而后拜,头并不需要低到地面,故而头与屁股是差不多高的。所以《荀子·大略》说:“平衡曰拜,下衡曰稽首,至地曰稽颡。”唐·杨倞注:“稽首,亦头至手,而手至地,故曰下衡。稽颡,则头触地。”

  正因为稽首之礼在先秦时代特别重要,所以,用先秦历史为题材的通俗小说中常常写到。《东周列国志》第四十三回:“周襄王回至京师,群臣谒见称贺毕。先蔑稽首,致晋侯之命,乞以卫侯付司寇。”《封神演义》第五回:“道人左手携定花篮,右手执着拂坐,近到滴水檐前,执拂尘打个稽首”;第六十一回:“道人曰:‘稽首了!’广法天尊答礼,口称:‘道友何处来?有甚事见谕?”(来源:中国风俗辞典)

古代稽首的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1.中国古代礼仪介绍大全

2.中国古代的见面礼仪有哪些

3.古代礼仪大全

4.古人见面礼仪

5.古代古人礼仪

古代稽首的基本介绍

稽首,指古代跪拜礼。也是出家人所行的常礼,一般在见面时用。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稽首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稽首之跪拜礼 ①古代的一种跪拜礼,为九拜之一。行礼时,施礼者屈膝跪地,左手按右手(掌心向内),拱手于地,头也缓缓至于地。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古代虚左的基本介绍
    古代虚左的基本介绍

    古代座次以左为尊,空着左边的位置以待宾客称虚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虚左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虚左的简介 虚左自迎--魏公子

  • 古代磕头的基本介绍
    古代磕头的基本介绍

    磕头是古代的旧时礼节,跪在地上两手扶地,头挨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磕头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磕头的相关记载 宋 洪迈《夷

  • 古代顿首的基本介绍
    古代顿首的基本介绍

    顿首在古代是指磕头,叩头下拜。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古代顿首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顿首的词语介绍 词目顿首 拼音:dn shǒu 基本解释

  • 古代合十礼的基本介绍
    古代合十礼的基本介绍

    合十礼,又称合掌礼,原是印度古国的文化礼仪之一,后为各国佛教徒沿用为日常普通礼节。行礼时,双掌合于胸前,十指并拢,以示虔诚和尊敬。以下是

90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