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百科 > 历史常识 > 战史 > 近现代历史战争 >

中日近代著名战役

时间: 晓明0 分享

  近代史上有过两次中日民族矛盾尖锐爆发的时期,即1894—1895年的甲午战争和1937年—1945年的抗日战争。两次战争都是由日本挑起,战争基本形式都是敌强我弱,但结局和影响完全不同:甲午战争是中国战败,列强乘机掀起瓜分中国的狂潮。而抗日战争是中国取胜,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奠定了基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日近代著名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中日近代著名战役

  .甲午战争

  (一).甲午战争特点1.由国外打到国内。即朝鲜战场(如平壤战役)到中国战场(如辽东半岛战役)。2.海战和陆战同时进行。3.战争的起因是清政府扶持朝鲜政府的政策与日本征服东亚的政策相矛盾而引发民族矛盾激化。4.战争可以明显划分为四大战役。即1894年7—9月的平壤战役和黄海海战,10月的辽东半岛战役,和1895年初的威海卫战役。5.日军施行了惨无人道的旅顺大屠杀,显示了特殊的野蛮和凶残。6.战争的整个过程显示了日军侵略的非正义性和清政府消极避战,积极求和的指导思想。7.战争以清政府军事上失利,政治上被迫签订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告终。

  (二).甲午战争中国的败因分析1.领导方面,甲午战争前后清政府国势衰败,官僚机构腐败无能,军备荒驰,以李鸿章为代表的军事思想是消极避战,积极求和,慈禧太后挪用海军军费筹备“万世盛典”,置国家和民族安危于不顾。2.民众方面,甲午战争时,中国民众尚未觉醒,仅一些清军爱国将士进行了坚决抵抗,但受压制。3.军事方面,在战略战术上,清军陆军先定守势,坐失战机,北洋舰队避战保船,放弃制海权,最后全军覆没。4.国际上,甲午战争时中国处于任人宰割的地位。

  二。日俄战争

  日俄战争是指日本帝国与俄罗斯帝国为了侵占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在中国东北的土地上进行的一场战争。以沙皇俄国的失败而告终。日俄战争促成日本在东北亚取得军事优势,并取得在朝鲜半岛、中国东北驻军的权利,令俄国于此的扩张受到阻挠。日俄战争的陆上战场是清朝本土的东北地区,而清朝政府却被逼迫宣布中立,甚至为这场战争专门划出了一块交战区。

  三。袁世凯卖国十一条

  袁世凯由于历史恩怨一直与日本交恶,因此在其掌权后就竭力抵制日本,日本对袁世凯也颇多不满。辛亥后,袁世凯大权在握,日本要想在中国获得更多的权益,始终绕不开袁氏,但袁氏在外交上一直是依赖欧美抵制日本,这对日本谋求在华利益始终是一大障碍。而正是在此背景下,一战爆发了,一直被袁世凯凭借用以制衡日本的英俄德等国深陷欧洲战场无力东顾,日本看到了宰割中国的大好机会。日本政界元老井上馨认为欧洲大战“对日本国运发展乃大正年代之天佑”,主张趁机“确立日本对东洋之利权”。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认为一战是“对中国提出要求之良机”。1914年9月,日本借英日同盟之名,向德国宣战,出兵占领胶济路及青岛,同时日本内阁决定,在欧战未结束前青岛及山东战区一律实行军事管制,各级官吏由日本委派,山东省路矿均由日本监督,海关也派日人管理。之后,中国就日本撤出山东问题与日本展开外交谈判,但日本非但没有撤出之意,反而希望利用战争的有利机会向中国提出更多权益要求。正是在这样的背景下,1915年1月18日日本驻华公使日置益违背外交惯例,越过外交部直接向袁世凯递交“二十一条”密约,分为五号,旨在将中国变为日本的附庸国,其详细内容如下:

  “第一号,关于山东省四款:一、日本政府拟向德国政府协定之所有德国关于山东省依据条约或其他关系对中国政府享有一切权力利益让与等项处分,中国政府概行承认。二、凡山东省内并沿海一带土地及各岛屿,无论以何项名目,概不让与或租借与他国。……”

  第二号,关于”日本国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享有优越地位”,共七款:一、两订约国互相约定,将旅顺、大连租借期限并南满洲及安奉两铁路期限,均展至九十九年为期。……六、如中国政府在南满洲及东部内蒙古聘用政治、财政、军事各顾问教习,必须先向日本商议。七、中国政府允将吉长铁路管理经营事宜委任日本政府,其年限自本约画押之日起,以九十九年为限。

  “第三号,关于汉冶萍公司,共二款:一、俟将来机会相当,将汉冶萍公司作为两国合办事业,未经日本政府之同意,所有该公司一切权力产业,中国政府不得自行处分,亦不得使该公司任意处分。二、所有属于汉冶萍公司各矿之附近矿山,如未经该公司同意,一概不准该公司以外之人开采。”

  第四号,关于“切实保全中国领土”一款:中国政府允准,所有中国沿岸港湾及岛屿,概不让与或租与他国。

  “第五号,共七款:一、在中国中央政府,须聘用有力之日本人充当政治、财政、军事等项顾问。……

  三、须将必要地方之警察作为中日合办,或在此等地方之警察署内须聘用多数日本人,以资全面筹画改良中国警察机关。四、由日本采办一定数量之军械(譬如在中国政府所需军械之半数以上),或在中国设立日中合办之军械厂、聘用日本技师,并采买日本材料。……”

  上列“二十一条”要求,以第五号最为严重,它是想完全剥夺中国政府管理自己事物的实权,因此被国人视为“亡国灭种”的条款,正如曹汝霖、顾维钧所说:第五号“直以朝鲜埃及待我”。同时,为了避免英美等国的干预并逼袁世凯就范,日置益在递约时使用了三种方式威胁袁世凯:1、要求中国政府“严守秘密”并尽快答复,不得将内容泄露出去,否则将出现严重后果;2、“二十一条要求照会所用之纸,有无畏舰及机关枪之水印”,以示威胁之意;3、日置益还威胁袁世凯说:中国革命党“与政府外之有力日人有密切之关系,除非中国政府给予友谊证明,日本政府直不能阻止此辈之扰乱中国。”面对如此威逼,袁世凯态度是不是真如教科书中所说主动接受“二十一条”了呢?

  四。巴黎和会

  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1919年1月,英、美、法、日、意等27个帝国主义国家在巴黎召开所谓“和平会议”,实质上是一个帝国主义的分赃会议,其目的是为了重新分配殖民地和划分势力范围。中国曾经在战争期间对德宣战,也算是战胜国之一,因而也派外交总长陆征祥率领代表团6人出席了会议。在巴黎和会上,年轻的中国代表、著名的外交官顾维钧向帝国主义列强据理力争,作了强硬发言,提出废弃势力范围,撤退外国军队、巡警,裁撤外国邮局及有线无线电报机关,撤销领事裁判权,归还租借地,归还租界,关税自主等七项条件。接着,在中国旅欧学生要求下,又提出取消“二十一条”和要求收回大战时被日本乘机夺去的德国在山东的权利的陈述书。

  当时,帝国主义根本不理睬中国人民的正当要求,竟无理地决定把德国在山东的各种特权,全部让给日本,至于日本强加在中国人民头上的“二十一条”,又借口不在会议的讨论范围之内而置之不理。中国不仅没能收回山东的权利,反被日本帝国主义将它在山东的侵略用《凡尔赛和约》规定了下来。顾维钧不惧日美英法勾结欺侮弱国的淫威,为维护中国山东大义凛然,挺身而出,怒斥列强,拒签和约。1919年5月4日,五四运动爆发巴黎和会彻底暴露了帝国主义的狰狞面目,巴黎和会关于山东问题的无理决定,极大地震怒了中国人民,1919年5月4日,北京学生在天安门前集会,吹响了反帝爱国的战斗号角,“废除二十一条”的吼声传遍中国。6月3日以后,中国工人阶级以巨大的声势,以政治大罢工的形式,参加了反帝爱国斗争,狠很地教训了帝国主义和北洋军阀。五四运动是中国近代史上第一次由学生、工人和其他群众掀起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军阀卖国的全国规模的爱国民主运动,成为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开端。

  五。九一八事变

  九一八事变(又称奉天事变、柳条湖事件)是日本在中国东北蓄意制造并发动的一场侵华战争,是日本帝国主义侵华的开端。1931年9月18日夜,在日本关东军安排下,铁道“守备队”炸毁沈阳柳条湖附近日本修筑的南满铁路路轨,并栽赃嫁祸于中国军队。日军以此为借口,炮轰沈阳北大营,是为“九一八事变”。次日,日军侵占沈阳,又陆续侵占了东北三省。1932年2月,东北全境沦陷。此后,日本在中国东北建立了伪满洲国傀儡政权,开始了对东北人民长达14年之久的奴役和殖民统治。“九一八事变”是日本帝国主义长期以来推行对华侵略扩张政策的必然的结果,也是企图把中国变为其独占的殖民地而采取的重要步骤。它同时标志着世界反法西斯战争的开始,揭开了第二次世界大战东方战场的序幕。

  六。抗日战争

  (一).抗日战争的特点1.是落后的大国反对帝国主义强国入侵并取得最后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2.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世界中,反法西斯同盟的领导下和背景下,亚洲大陆反法西斯战争的主战场。3.二战范围内,中日战争是战争开始最早,坚持时间最长,牺牲和贡献最大的战争。4.正面战场和敌后战场长期并存,是中国抗战与其他反法西斯战场的不同点。5.抗战具有双重性。它既是民族解放战争也是反法西斯战争;既是日本侵华活动达到极盛和走向败亡的过程,又是中华民族近百年来第一次取得反侵略完全胜利的战争。

  (二).抗日战争取得胜利的主要原因分析1.抗战取胜的客观条件:中国抗日是正义的、进步的,中国地大物博,人多兵多,在资源和空间上能够支持长期的持久战。2.组织领导方面,在国共合作的基础上,以两党军队为主力,实现了全民族的抗战,这是抗战取得胜利的最主要原因。3.战略战术上:坚持持久战的战略和游击战、运动战的军事原则,抓住了日本的弱点(速战,地狭人少),发挥了中国的长处,最后取得胜利。4.民众方面国内各族人民空前团结和觉醒,使日军在人民战争的汪洋大海中寸步难行,无法速战速决。5.广大爱国华侨的支援。6.反法西斯同盟的支持(如苏联出兵东北,美国进攻日本本土,加速了抗战胜利)。

270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