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百科 > 历史常识 > 战史 > 近现代历史战争 >

第一次巴尔干战役

时间: 晓明0 分享

  巴尔干战役的目的在于建立进攻苏联的南方战略基地和保障地中海区域的战役实施。德国军政当局早在1940年底,即意大利军队在希腊作战失利之后就已制定了夺取希腊的计划。在准备这次进攻时德军最初指望南斯拉夫会俯首听命,并企图将南斯拉夫和保加利亚拉入法西斯联盟。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第一次巴尔干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第一次巴尔干战役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巴尔干同盟”反对土耳其的控制和压迫所进行的战争。“巴尔干同盟”由于向奥斯曼帝国提出给予马其顿和色雷斯自治权的要求遭到拒绝,在沙皇俄国支持下于1912年10月9日对土耳其宣战。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军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1913年5月30日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战争简介

  经过激战,塞、门两军进占马其顿和亚得里亚海沿岸;保军控制伊斯坦布尔以西地区;希军进占爱琴海诸岛;土军败退到埃迪尔内、约阿尼纳和斯库台等地。11月3日土耳其被迫请求欧洲列强进行和平调处。由于盟国得到俄国支持,土耳其得到德国和奥匈帝国支持,在大国影响下,直到1913年5月30日才签订《伦敦条约》,战争宣告结束。战败国土耳其丧失了在欧洲的大部领土。

  战争原因

  巴尔干半岛民族繁多,自从土耳其人在科索沃战役中击败巴尔干联军,以武力征服整个巴尔干半岛后,南斯拉夫民族便长期受鄂图曼土耳其帝国统治。19世纪,塞尔维亚民族主义者不断发动武装起义,力图摆脱土耳其帝国独立。1830年希腊独立大大鼓舞了南斯拉夫各民族,至于俄国也一直为了夺取地中海出海口,而发动第八次俄土战争,土耳其战败求和,签订《圣斯特凡诺条约》当中获准塞尔维亚,黑山独立,罗马尼亚则与瓦拉几亚及摩尔多瓦合并,另外建立一个大保加利亚公国,波斯尼亚获得‘自治’(实际上由奥匈帝国托管)。

  战争过程

  在俄国支持下,泛斯拉夫主义成为巴尔干半岛主流思想,巴尔干半岛诸国也积极扩军及进行外交工作,谋求得到西方列强的支持,希望夺取土耳其在巴尔干半岛的领土。1912年3月,塞尔维亚和保加利亚结盟,5月,黑山和希腊也参加,组成巴尔干同盟。1912年10月8日,黑山向土耳其宣战,10月4日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希腊联合向土耳其帝国发出最后通牒,10月17日土耳其向保加利亚和塞尔维亚宣战,18日希腊向土耳其宣战。结果土耳其战败。由于列强干涉,1913年5月30日双方在伦敦召开和会,原属土耳其的马其顿被塞尔维亚,保加利亚及希腊瓜分,塞萨洛尼基则被并入希腊,随后奥匈帝国加入和会,奥匈恐怕塞尔维亚得到塞国西南面的阿尔巴尼亚后会变得更加强大,坚持阿尔巴尼亚必须独立,奥匈的动议正与塞尔维亚一直希望透过夺取土耳其在欧洲的领土建立一个包含塞尔维亚,黑山,波斯尼亚,黑塞哥维那及阿尔巴尼亚的‘大塞尔维亚’梦想违背。此后,塞尔维亚国内更加仇视奥匈,成为奥塞战争以至第一次世界大战的主因。

  历史作用

  ·第一次巴尔干战争是20世纪初期,欧洲地区的军事冲突及对抗的开端,标志着解决东方问题的第一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半岛各国人民摆脱了土耳其的长期封建统治,具有进步的民族解放的性质。第二次巴尔干战争的结果,使巴尔干各国重新分化,罗马尼亚与英、法、俄协约国靠近,保加利亚则加入德奥同盟国。·战争中,由于新式武器和军事技术装备(飞机、装甲车、无线电)的使用,作战方法也有新的变化:战斗队形更加疏开;军队行动更注意隐蔽;进攻多采取机动作战和迂回包围;防御多采取阵地作战。巴尔干战争导致欧洲列强之间的矛盾进一步激化,加速了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

  战争概述

  1912年10月9日,第一次巴尔干战争爆发。

274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