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百科 > 历史常识 > 战史 > 近现代历史战争 >

二战中阿拉曼战役

时间: 晓明0 分享

  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有“沙漠之狐”之称的德国陆军元帅隆美尔与英国元帅蒙 哥马利,这两员赫赫有名的二战名将,在北非的大漠深处各显神通,分别统帅着他们 各自的精兵强将,进行了一场规模空前的大血战,从而演奏了一出精彩绝伦的“大漠 进行曲”——阿拉曼之战。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二战中阿拉曼战役,希望能帮到你。

  二战中阿拉曼战役

  “沙漠之狐”

  苍茫无垠的撒哈拉大沙漠在北非静静地躺着,并且散发着使人烦躁的阵阵热浪。 1941年 2月12日,在的黎波里意军司令部里。一个白白胖胖的意大利人正在气急 败坏地对着话筒里大声喊道:“你们一定要给我守住,组织部队反攻,夺回阵地,这 是领袖的命令,必须坚决执行。” 喊完后,他放下了话筒,无力地瘫软在身后的大木椅子上。 这就是意大利的北非军总司令——加里波第。 就在他被英军打得节节败退、束手无策的关键时刻,希特勒给他派来了“大救星”。 这就是曾经统率“魔鬼之师”在法国所向披靡的埃尔温·隆美尔。 这位素以阴险、狡诈而闻名的“沙漠之狐”果然是名不虚传,他一到任即率领他 的北非军团取得了赫赫战功,并很快从旷日持久的被动“拉锯战”中反过手来,使英 军第8军团节节后退,夺得了战场主动权。 1942年的夏天,对于英国人来说局势日趋严重。隆美尔率领他的北非军团步步紧 逼,而英军则是毫无还手之力。德军的装甲部队以极快的速度向前推进,使英军根本 不可能期望做丝毫的抵抗,德军一直把战线推进到距离埃及的亚历山大港仅有 150多 公里的阿拉曼地区。这里离尼罗河三角洲还不到 100公里。此时,古老的金字塔已是 遥遥相望。隆美尔激动地给他的娇妻露茜写信说道:“离亚历山大只有 100多英 里了!” 这一天是1942年 6月30日。隆美尔的信发出的傍晚,他的军团又向前推进了60多 公里。现在,只要他的装甲部队再向前稍微推进一些,占领了亚历山大港,就能拿到 通往埃及的最后一把“钥匙”。 就好像上帝有意要成全隆美尔的功名一样,此时的英军第 8军团司令奥金莱克为 了保存实力,正准备撤出埃及。可以说,只要隆美尔隆隆的装甲履带再向东前进一步, 亚历山大港、开罗即垂手可得。而希特勒一旦占领了中东,那必将对整个世界战局造 成严重影响,纳粹的触角就会伸进印度洋,并与西进印度的日军会师,从而就会使半 个地球划入法西斯的版图。

  隆美尔所取得的巨大胜利,不仅使他赢得了无比的荣誉,也使得整个德国都沉醉 在来自北非的胜利之中。一座新落成的桥以隆美尔的名字命名;电影院里天天晚上放 映新闻纪录片《隆美尔在北非》。从到都纷纷把贺电贺信寄往维也纳— —塔伊斯塔特·露茜的住所。维也纳附近的驻防军司令官施特莱西乌斯甚至假借 希特勒的名义给露茜写信说:“隆美尔的名字将被列入历史上最伟大的军事家的行列!” 一时之间,露茜的住所几乎整个被鲜花淹没了。 然而,就在整个纳粹德国举国欢庆之时,隆美尔却正在北非的大漠深处他的指挥 车里呼呼地睡大觉。因为持续不断的作战使他疲劳到了极点,以至于他不能和他的参 谋们一起围在收音机旁,收听来自柏林的特别广播。9 时45分,隆美尔突然被一名参 谋喊醒,这时,喇叭里响着嘹亮的歌声,一会儿,播音员兴奋地说道:“元首大本营, 6月22日。元首晋升非洲军团司令官隆美尔为陆军元帅。” 陆军元帅隆美尔! 隆美尔真是兴奋极了,他马上给他的妻子露茜写信说道:“对我来说,当上陆军 元帅真像做梦一样,过去几个星期来发生的重大事件就好比一场梦。” 能够晋升为陆军元帅,这对于一名普鲁士军人来说,无疑是一个巨大的荣誉。因 为在普鲁士,陆军元帅永远也不退休或被解职,他们将终身都担任这一职务,并有资 格配备秘书、马匹或小汽车,还有专职司机和其他额外津贴。这对那些曾经征服一个 要塞或赢得一场伟大战役胜利的勇士来说,是一种传统的奖赏。另外,在普鲁士,一 旦成为一名陆军元帅,那就意味着可以流芳千古了。

  “丘吉尔说——怪隆美尔”

  随着隆美尔的节节胜利,英国首相丘吉尔的日子越来越不好过。在英国本土,失 败的论调再次笼罩着这个孤立无援的岛国。这天一大早,丘吉尔步履艰难地走进议会 大厅,已经做好了应付那些尖刻议员们对他各种非难的准备。 威尔士议员安尔林·贝万一点不客气地说:“丘吉尔首相虽然在辩论中一次又一 次赢得胜利,但却在战场上一次又一次地失败。”约翰·瓦德洛·米尔恩爵士责问道: “首相阁下,这两年来,我们接二连三地失败,这些失败的根本原因该如何解释呢?” 面对如此刻薄的责难,虽然丘吉尔一向以其雄辩的口才而著称于世,这时也不禁 汗湿后背。因为,现在几乎全世界报刊上的英雄都是那个戴着有机玻璃眼镜、佩着橡 树叶功勋奖章的“沙漠之狐”,并且几乎都把北非失利的责任归之于他。 丘吉尔在回答中避开那些令人伤感的细节,只叙述了北非失败的经过,他说:“ 在北非,我们的第 8集团军已经尽了最大的努力。我们虽然从人员装备和空中力量方 面占有一定的优势,但对方的指挥官是个十分大胆而又精通战术的人。假如撇开战争 的灾难来说,隆美尔确实是一位杰出的军事天才。” 第二天,《柏林经济报》用大标题报道说:“丘吉尔说——怪隆美尔!”这是德 国人对丘吉尔的一种最大嘲笑。

  一个坐失良机,一个走马换将

  6 月30日,德军一面等待着意军的到来,一面慢慢地向阿拉曼防线逼近。隆美尔 之所以在高速前进的时候轻轻地踩了一下制动,这一方面是因为他的部队在抵达阿拉 曼时,已经接近了能量的极限,有许多士兵在光天化日之下就睡着了。另一个主要原 因就是情报不准。他在制订7月1日的进攻计划时,根本不知道英军的装甲部队在败退 时已经被他的进攻部队所超越。他的估计是:英军已调到南面去掩护他们的侧翼。根 据这个估计,他打算先向南面发动一次牵制性攻击,然后再迅速转向北面,在阿拉曼 和巴卜塔腊之间“撕开”一个大口子。 隆美尔的这一决定,无疑使他坐失良机。因为就在那天早晨,英军装甲旅的残余 部队仍旧驻在滨海公路以南的大沙漠里,他们根本不知道隆美尔的装甲部队已在他们 败退时赶过他们。仅仅因为隆美尔的暂停进攻,才使得他们得已在回到阿拉曼之前没 有落入陷阱,从而使他们从被封在口袋里而侥幸逃脱。每一个精通沙漠作战的人都知 道,在沙漠里作战最重要的就是坦克,所以隆美尔的这次失误给以后种下了恶果。 就在隆美尔的钢铁洪流聚集阿拉曼随时准备发起攻击的时候,英军的前方与后方 却呈现了截然不同的两种情景。一方面前方是恶战,坦克与坦克之间来往冲突,用大 炮互相射击,战场上被击毁的坦克在燃烧,滚滚浓烟弥漫在沙漠上空。而后方,则被 隆美尔到达阿拉曼的消息搞得人心惶惶,到处都是撤退的人群。

  英国舰队已经撤入红 海;开罗作战指挥所的烟囱里冒着销毁档案文件而产生的淡黑色烟尘直上云天。开罗 人看到这一切,都认为这是英军要逃离埃及的信号。一时之间,火车站上挤得人山人 海,全都急于逃离这一是非之地。 普遍的失败情绪,使人们不由得都把 6月惨败的责任归于指挥失误。这样,为了 恢复士气,更换高级指挥官就成了必然的选择。在这样的情况下,丘吉尔便决定由亚 历山大接替奥金莱克任中东的英军总司令,戈特为第8集团军司令。戈特,中衔, 3 年来一直指挥一个军苦战在大沙漠之中,这时仍在阿拉曼附近同隆美尔苦战。也许 是命中注定,在戈特乘一架运输机从前线返回开罗准备走马上任的途中,却被一架从 高空追来的德军战斗机击中,造成机毁人亡。于是,交了好运的蒙哥马利就被丘吉尔 紧急从英国国内调来补了这个空缺。 蒙哥马利生于1887年10月17日,毕业于桑赫斯特军事学院,参加过第一次世界大 战,第二次世界大战初期任步兵第 3师师长。在阿拉曼战役之前,他本来被安排担任 参加代号“火炬”的北非登陆计划的第1集团军司令。然而,他被任命为第1集团军司 令还不到24小时,就被调任第8集团军司令。这是他军旅生涯中最走运的一件事。

  第8 集团军是当时盟军中编制最大的一个集团军,而他的对手又是早已名扬天下的“沙漠 之狐”隆美尔,如果他能凭借第 8集团军打败一个著名的对手,自然就会名扬天下, 成为一颗光芒四射的将星。 蒙哥马利是在8月8日大约早晨7时接到陆军部的电话通知。这位矮小结实的, 长着一副鸟一样的相貌,他那高昂并略微带点鼻音的嗓子使人听起来不仅刺耳又有点 不友善。他和隆美尔有许多相似的地方,一方面两人性格都很孤僻,在自己同行的将 军中,敌人多于朋友;他们两人都很专横、傲慢,具有职业军人所特有的秉性。另一 方面他们两人在受到约束的情况下,都是既难以对付而又抗上的军官,可是在放手让 他们自由发挥的时候,却又是最优秀和最有独到见解的指挥官。两人都不吸烟、不喝 烈性酒,都喜欢冬天的运动和注意保持身体健康。 更为有趣的是,他们两人还都有一两件独具特色的装饰物。隆美尔的装饰物是他 的有机玻璃眼镜,而蒙哥马利的装饰物则是上面缀有团队徽章的澳大利亚丛林帽。两 人都曾有过一段不太好的名声,隆美尔在孩提时代曾用放了辣椒的食物喂天鹅,并以 欣赏他们的痛苦为乐;蒙哥马利则在其军校生涯中享有典型恶霸名声。 然而,在战场上,作为一名军人,他们两人的相同点已不复存在。隆美尔是一名 正统的职业军人,并以随机应变的眼光和其深邃的洞察力而著称;蒙哥马利则是行为 古怪的人,他给他的士兵下达的命令是:“不论在哪里,发现德国人就打死他们。” 在作战中隆美尔完全依靠自己的才智,而蒙哥马利却善于运用别人的智慧,依靠军事 力量来弥补任何计划中的缺陷。

  初战告捷

  8 月的开罗,骄阳似火。由于天气实在太热,到开罗时蒙哥马利还穿着在英国时 的军服,所以他到饭店后的第一件事就是先差副官去买了一套适合沙漠气候的行头, 然后就痛痛快快地洗了个热水澡。 蒙哥马利在过去没有任何沙漠地区作战的经验,他是来到这里以后才算是真正体 会到沙漠的独特个性。火辣辣的太阳炙烤着起伏的沙丘,只有多刺的驼峰荆棘丛在烈 日下苦苦地挣扎并且不屈地生长在这贫瘠的沙漠中。沙漠的气候就像小孩的脸,中午 还是热得透不过气儿的天气,到了夜晚当冷空气袭来时,竟能在一小时之内骤然降至 零摄氏度以下。另外,这里除了毒蛇、蝎子以外,还有令人讨厌的苍蝇大军。然而, 熟悉沙漠的人都知道,在沙漠里最大的危险还不是这些,而是那突然刮来的沙漠风暴, 开始时只是一小点古怪的旋风在灌木丛之间旋转,转瞬间就会变成时速达 130公里以 上的狂飙,搅起的数百吨滚烫细小的红沙,铺天盖地地压将过来,细小的沙粒渗进发 动机的过滤器里,涌入帐篷钻入人的眼睛、鼻子和嘴巴里,像大雨一般遮住挡风玻璃, 切断人的视线。 不过,沙漠里平坦的地面却成了现代机械化战争的理想战场,任凭那些钢铁猛兽 纵横驰骋。当然,在荒凉的沙漠作战,坦克是最主要的武器,那暴露在大太阳底下的 坦克舱内就像一个加压之后的大火炉,里面充满了燃料、炮油和臭汗的混合气味,实 在难闻至极。

  坦克手们平时只穿短裤,他们的身上被太阳晒得脱了几层皮而变得如黑 漆一般。 蒙哥马利到任后,亚历山大总司令给他下达了相当简单的命令:歼灭隆美尔和他 的非洲军团! 受命于危难之时的蒙哥马利很清楚,现在整个第 8集团军的人都在盯着他,都在 希望他能摆脱被动的局面,所以蒙哥马利给自己定的第一个目标就是:在与隆美尔的 首次交战中,不仅必须要打胜,而且还要打得能使官兵们恢复对高级指挥官的信心, 以便在以后所发动攻势行动时,他们能够以高昂的士气投入严峻的战斗。 第 8集团军的士兵虽然来自不同的国家,但却是一支久经沙场,且具有很强战斗 力的部队。现在,官兵们还没有完全从前面的失败阴影中走出来,丘吉尔曾形象地称 呼他们为“勇敢的,但是困惑的”人们。 蒙哥马利虽然很理解这些长期战斗在荒无人烟的沙漠里、忍受着恶劣气候的煎熬 且与家人长期分离的痛苦,但他更知道,丧失信心对于一支作战部队来说,无疑是一 个危险的信号,他必须要尽快改变这种状况,否则不仅不会打胜仗,还有可能陷入更 大的被动之中。现在,蒙哥马利不仅要和势头正盛的德军交战,而且还要和部队普遍 存在的情绪不振打仗。蒙哥马利在心里说:与隆美尔的首次交锋必须打得漂漂亮亮, 一定要狠狠刹一刹这个德国佬的锐气。

  蒙哥马利一上任就给他的部下一种和其前任不一样的感觉,他在给司令部全体人 员的第一次训话中说:“埃及的防御就在阿拉曼,就在这里,我们要站住脚,要战斗, 决不许再往后退半步。所有以前关于退却的计划和指令统统烧掉,而且要立刻烧掉。 所有的运输工具必须撤回后方。弹药、水和口粮等必须贮藏在前方地域。如果有人害 怕了,他可以立即走开。我们不怕隆美尔,我们已经作好了准备,正等待着他的进攻!” 由于,蒙哥马利非常善于调动其部下的积极性,使他们在作战中为完成他的计划 而玩命地去拼。所以,为了树立自己的威望,让第 8集团军的官兵们都能认出他来, 都能知道他——第 8集团军的司令官时时刻刻在第一线。蒙哥马利扔掉了英军的制式 军帽,戴上了那顶使他名扬世界的缀有徽章的澳大利亚丛林帽。 蒙哥马利充分发挥自己出众的口才,不断地深入到士兵中间去,以唤起他们的信 心。他每到一处,便让士兵们坐在沙地上,自己则跳到坦克上面,用他那坚定、沉着、 充满自信并且富有煽动性的语言发表讲话:“我不太喜欢这里的气氛。

  这是一种怀疑 的气氛,是向后寻找增援部队,挑选下一个撤退地点的气氛。你们应该改变想法,让 我们重新建立起一种积极向上的、崭新的气氛。 “我们的防线就在这里——阿拉曼,如果我们失去阿拉曼,我们就将失去整个埃 及,法西斯就会更加嚣张。为了我们的国家,为了我们的人民,为了自由,我们一定 要在此战斗下去,决不后退半步。” 最后,蒙哥马利慷慨激昂地大声说道:“如果我们不能在此生存,那就让我们一 起在此为国献身吧!” 在不长的时间,蒙哥马利几乎走遍了第 8集团军所属的每一个战斗小组,用他那 火一样的激情,重新唤起了士兵们失去的信心。 然而,就在蒙哥马利精心策划他的下一步行动时,他的对手隆美尔也正在积极地 进行着新的进攻准备。在巨大的消耗面前,隆美尔感到再也不能拖下去了,他决定必 须要赶快发起进攻,最后好好地大赌一把。两个人都把他们的目光盯向了阿拉姆哈勒 法山。因此,蒙哥马利与“沙漠之狐”的首次交锋即将在阿拉姆哈勒法山地展开。 阿拉姆哈勒法位于阿拉曼战线后方几公里处,是整个阿拉曼阵地的关键之所在。 蒙哥马利在视察布防情况的时候,发现他的前任不知出于什么考虑,并没有在这一关 键之处设防。蒙哥马利认为这是一个重大失误,必须要赶紧弥补,特别是在他得到大 量情报都说明,隆美尔很可能会在近期调动他的装甲部队向阿拉姆哈勒法发起大规模 的进攻。于是,蒙哥马利紧急进行了如下部署调整: 以新西兰师箱形阵地的南翼为基地,在箱形阵地与阿拉姆哈勒法山之间的缺口内 部署了第22装甲旅,该旅的所有坦克都在隐蔽的阵地上掘壕固守。他把刚刚从尼罗河 三角洲调来的第44师的两个旅配置在阿拉姆哈勒法的山背,把第23装甲旅作为预备队 配置在第22装甲旅后面。第 8装甲旅部署在阿拉姆哈勒法山脊以南一个略微靠后的阵 地上,而第 7装甲师的机动分队则担负小规模战斗任务,并负责保卫地雷场和向南的 开放翼侧。 蒙哥马利认为,不论隆美尔如何发起进攻,这一部署都能将他截住。如隆美尔朝 正东方向攻击,那他将被第 8装甲旅堵住,而第22装甲旅和两个师的炮兵将从其左侧 猛击。如果隆美尔突破地雷场后向左侧出击,那他将面对处于隐蔽状态的第22装甲旅 的迎头痛击,而在他的右面则是严阵以待的第 8装甲旅。总之,蒙哥马利觉得,只要 隆美尔发起进攻,他就会身陷重围,而一旦隆美尔被英军困住,那他将立即命令英空 军以密集队形对其实施地毯式轰炸。现在,蒙哥马利已布好了一个结实的大口袋,就 等着隆美尔来钻了。

  8 月31日晚上10时,一轮苍白的月亮照着盖塔拉低地波浪起伏的沙漠。隆美尔的 装甲部队开始朝东向着英军的布雷区推进。非洲军团的左翼是意大利的装甲部队,右 翼是第90轻装甲师。士兵们晃动着小型的手灯,传达着把他们带往自己布雷区缺口的 信号,随后便踏上了危险的征程。 隆美尔指挥着他的装甲部队发动了强大的进攻,他投入了 200多辆坦克,这几乎 是他现在所有的家底。只见这些坦克车怒吼着,喷着火焰隆隆驶过一道道战壕和灌木 丛,步兵冒着灼热的气浪和腾飞的沙尘,快速向前冲击。然而,一向算计正确的隆美 尔这次却错了,他原以为英军的布雷区和防御都很薄弱,但实际上却很密集。在英军 各种火力的猛烈射击下,德军的装甲先头部队被死死地挤在布雷区狭小地域里。 凌晨 3时,德军正在排雷开辟通路时,隆美尔最害怕出现的情况还是出现了。英 军的重型轰炸机首次在夜里对德军发起了大规模的空袭,德军装甲部队被密密地挤在 布雷区不能动弹,成了英军飞机轰炸的活靶子。尽管德军的工兵们在英机的轰炸下拼 命地在雷区打开了一条狭窄的通路,但德军的卡车、运兵车和坦克还是纷纷被英军的 炮弹击中,燃起熊熊大火。一时之间,在英军的雷区内,火焰和照明弹把整个战场照 得如同白昼;爆炸声、叫喊声和重机枪的嗒嗒声响成一片。 当隆美尔得知上述情况后,他经过考虑,决定改变原作战计划。命令部队不要按 原计划向东推进20英里到达阿拉姆哈勒法山脊后,再迂回到山脊的背后从后方进攻英 军的主力,而是相反地让全部兵力尽快转为横跨山脊。他把目标直指蒙哥马利的枪口 ——阿拉姆哈勒法。隆美尔的这一修改正是蒙哥马利所求之不得的。 阿拉姆哈勒法山脊,这时已经变成了德军装甲军团非常危险的地带。

  下午1时至2 时间,隆美尔的坦克车开始按照新的计划发起冲击,但不幸却接二连三地降临到非洲 军团的头上,这时沙漠上刮起了昏天黑地的大风暴,虽然他们千辛万苦地避开了风暴 的袭击和英空军的威胁,但在开始向北攻击前进时,却走进了一片松软的沙漠,不得 不停下来,此时,他们面对着的却是山脊的制高点——131 高地。他们踏进了“死亡 地带”。坚守131高地的英军凭借着地形的优势,以各种火力给非洲军团以重大杀伤。 不久,随着天慢慢地开始放晴,更大的厄运便降临了。山脊上的英军坦克和大炮 一齐发出了惊天动地的吼声。

  天黑之后,英军的轰炸机也飞来了。双方展开了一场空 前规模的大厮杀,整整一夜,厮杀未曾间断。 9月1日拂晓,当隆美尔驱车来到战场,首先映入他眼帘的是在这片狭窄的地段上 铺满了一地的坦克残骸;许多坦克还在熊熊地燃烧着。这天早晨,隆美尔和他的部队 又先后遭到英军的 6次轰炸。呛人的硝烟夹着细沙,令人窒息;烧得火红的金属碎片 落得遍地都是。 蒙哥马利的第 8集团军使隆美尔的非洲军团遭到重创。9月2日,隆美尔感到再也 支持不住了,开始往回撤退,3 日,德军加快了撤退速度。此时,蒙哥马利才允许他 的装甲部队进行有限的追击,但他绝对禁止攻占德军坚守的希迈马特高地。他说,他 要让隆美尔保留下那里的观察哨,以便德军能够看到英军在准备下一个大战役时将要 采取的各种欺骗措施。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进行了整整一周,至9月7日,隆美尔的非洲军团才算是完全走 出了陷阱。 于是,蒙哥马利下令停止这次战役。因为他知道,凭目前的英军状况还无法全歼 “沙漠之狐”的部队。而且他也不愿意让自己宝贵的装甲部队像过去那样在追击中反 而被隆美尔吃掉。他毕竟还是对隆美尔这只狡猾的“沙漠之狐”心有余悸。 在奥金莱克连吃败仗的地方,蒙哥马利取得了重大胜利,这极大地鼓舞了英军将 士的信心,重新恢复了他们对自己指挥官的信任。当天,在亚特兰大港的一次晚宴上 蒙哥马利很坚定的说:“埃及已经没有危险了,我将最终消灭隆美尔,这是确定无疑 的。” 阿拉姆哈勒法之战是很关键的一战。当法西斯军队在苏联、希腊和远东等地正在 势不可挡之时,蒙哥马利却在阿拉曼止住了隆美尔刮起的沙漠旋风。战斗结束后,蒙 哥马利写信告诉在伦敦的朋友说:“我与隆美尔的初次交锋是饶有兴趣的,我幸好还 有时间收拾这个摊子,进行筹划,因而毫无困难地把他解决了,我感到我在这场球赛 中赢得了第一轮,这一轮是他发的球,下次该轮到我发球了。现在的比分是1∶0。”

  “魔鬼的乐园”

  阿拉姆哈勒法之战结束后,双方都在秣马厉兵,准备着下一次战斗。隆美尔的部 队撤退到卡塔腊盆地后开始进行防御。该地区地形复杂,装甲车无法通过,它的北面 是波浪凶涌的大海。隆美尔在这里占据着地理上的优势。为了阻止英军的进攻,他在 这里构筑了一条被人们称为“魔鬼的乐园”的坚固防御地带。这个所谓“魔鬼的乐园” 主要是由布雷区、步兵防御阵地及防御阵地后方作为机动后备力量的装甲和摩托化师 所组成。 布雷区是其阻止英军进攻的主要障碍,它虽然无人驻守,只有少量的前哨部队守 卫,但却布下了成千上万的地雷和陷阱,大多数地雷的威力足可以炸断坦克的履带或 者摧毁一辆卡车,其中有 3%的地雷具有多种毁灭性的杀伤力,或通过电线引爆,或 一触即发,接着这些地雷就会像玩具盒一样飞到空中爆炸开来,无数的钢球飞溅到四 面八方。在这里,德军埋设了约25万颗反坦克地雷和 1.5万多颗杀伤地雷,再加上南 线占领的英军布雷区,隆美尔的防线上共有44.5万多颗各种地雷。隆美尔的设想是以 其人之道还治其人之身,让英军的进攻部队陷在他的布雷区,然后再从南北两端发起 反攻,使蒙哥马利落入他的圈套。

  “伯敌伦”计划

  然而,蒙哥马利却根本不上他的套。他并不急于进攻,他要把所有的准备工作都 做好以后再发动进攻,而且要发动一次彻底的进攻。 阿拉姆哈勒法战役的胜利,极大地鼓舞了英军士兵。同时,由于海上航道已完全 被英军所控制,英军的援兵正不断抵达。现在,第 8集团军已扩大到7个步兵师、3个 坦克师和7个旅;蒙哥马利已拥有1100多辆坦克,其中除了400多辆“格兰特”坦克外, 还有刚从美国运到的大批新式的“谢尔曼”坦克。而德军非洲军团则由于地中海上的 航道被英军切断,兵员、物资都不能得到有效的补充。隆美尔手里只有30辆新式装甲 4型坦克可以和这些新式坦克相匹敌。 在阿拉曼,英军已经占有了两倍多的数量优势。 制空权也完全掌握在英军手里。 胜利在握的蒙哥马利,现在决定发动一场大规模的进攻,他要在这次进攻中彻底 打垮隆美尔这只“沙漠之狐”和他的非洲军团。 为了不让德军摸清自己攻击的时间与地点,蒙哥马利决定采取欺骗措施。这就是 阿拉曼战役中比较有名的“伯敌伦”计划。 首先,蒙哥马利命令将前沿地区巨大的弹药库和其他作战物资的仓库进行巧妙的 伪装;在离阿拉曼车站不远处,有一个很大的货物堆集所,它可以储存补给品600吨、 油米2000吨和各种工程器材 420吨。虽然场地是在露天,但由于伪装极好,谁也看不 出来。 其次,采用车辆假扮坦克和装甲车在阵地上开来开去,使德军对大量部队集结在 前沿阵地逐渐习以为常。

  但在夜间则用突击师的真作战车辆把已经“在位”的假作战 车辆替换下来,并用专门伪装物把战斗岗位上的火炮和坦克掩蔽起来。 为了表明主要突击方向可能来自南面,蒙哥马利还从 9月下旬起在那里铺设了一 条假供水管,并好像真的一样沿着这条“水管”修建了假水泵房、假供水点和蓄水池。 施工表明到11月初才能竣工。另外,通信分队还模拟将在南面发动进攻的无线电信号, 并注意由工兵为新的道路作了各种路标等。 虽然蒙哥马利的“准备”可谓周密细致。但临战前的阿拉曼前线呈现出的却是一 派“和平”景象,以至于隆美尔后来说:“那一天与往日一样。” 为了搞清楚对方的情况,隆美尔可以说是使出了浑身解数。德军的情报部门和侦 察飞机频频出动,不断侦听英军的无线电通信及拍照英军的前沿阵地和后方设施。效 率极高的德军侦察部门,“发现”了英军的全部“准备”工作,隆美尔根据工程的进 展推算,英军的进攻极有可能在11月份。另外,疲劳过度的隆美尔还收到一个让他稍 稍放点心的情报,这就是蒙哥马利的身体也不尽人意。精明的隆美尔根据这些情报认 定英军不会很快发动进攻,便动身回国休假、疗养去了。不过,他怎么也没有想到他 所得到的这些情报,都是蒙哥马利的诈敌计划的一部分。他们发现的那些目标,全是 专门为他而精心准备的。现在,隆美尔这只狡猾的“沙漠之狐”一步步落入了蒙哥马 利的“圈套”之中。 然而,蒙哥马利并没有就此罢休,他还要把套在隆美尔脖子上的后勤供应这条要 命的“绞索”狠狠地再勒紧点。他把占据优势的空军主力调到地中海,严密封锁北非 运输线,使隆美尔几乎得不到所需的任何物资,特别是得不到燃油补充。因为坦克需 要燃油,部队需要物资补给,如果没有了这一切,那就等于自取灭亡。

  “大漠进行曲”

  一场事先排好的音乐会终于拉开了帷幕! 10月23日,星期五,蒙哥马利向第8集团军发表了一份私人文告:“第8集团军的 官兵们,你们是大英帝国的战狮,你们热烈期盼的一个光辉时刻即将来临了。我们即 将开始的战役将是决定性的一仗。它将是战争的转折点。全世界都注视着我们,关心 这一战役的进展。我们每一个人,不论是军官还是士兵,都必须下定决心投入战斗, 以战斗和杀敌的实际行动把战争进行到底,并取得最后胜利。” 23日晚上,随着夕阳缓缓下沉,沉入一片红色的沙丘中,月亮悄悄地移出了云层, 吐着幽幽的光,给沙漠镀上了一层银箔。前沿阵地一片静悄悄。 炮兵阵地上,一门门大炮威风凛凛、神气十足地高昂着炮管。黑洞洞的炮口直冲 天空,风从炮口擦过,发出了呜呜声。一辆辆坦克摆好了拼杀的架式,浅黄色的烤漆 在月光下闪着微光。沉重的履带凝聚着它那所向披靡的力量。战壕里,士兵们在静静 地等待着,随军牧师正在为他们进行战斗前的最后一次祷告…… 21时40分,大地发出了一阵剧烈的颤抖,英军阵地上的1000多门大炮,同时向德 军炮兵阵地、堑壕、碉堡、地雷场轰击,铺天盖地的炮弹冰雹似地砸向德军,炽热的 气浪把人的皮肤、脸庞都烤出了热气。 阿拉曼附近的沙漠上出现了波澜壮阔的激战场面。

  只见在探照灯和曳光弹的照射 下,英军士兵纵身跃出隐蔽的战壕,沉没在令人窒息的烟幕尘雾之中。一支又一支的 部队投入战斗,战场上人山人海,数以万计的炮弹和炸弹不断的爆炸,滚滚的迷雾和 烟幕笼罩着整个战场。蒙哥马利终于从刀光剑影中看到了期盼已久的希望。 担任主攻任务的是英军第7装甲师。这是一支英勇善战的部队,号称“沙漠之鼠”, 是英军在北非的第一主力。 坦克如潮水般地滚过战场,履带搅起一缕浓密的沙雾。 在英军的猛烈攻击下,德军非洲军团节节败退,接替隆美尔的施登姆在24日 乘车到前线时,碰上一阵猛烈炮击,从车子里摔出来,心脏病突发而一命呜呼。虽然 根据希特勒的命令,在英军发起攻击48个小时隆美尔就回到了前线,重新接替了指挥 权,但这时的局势可以说是大势已去,纵使隆美尔有回天之力,也根本不可能挽回败 局。尽管经过激战,隆美尔的非洲军团使英军受到很大损失,但在艰苦的消耗战中, 蒙哥马利却很经得起消耗,而隆美尔的那一点家底根本经不起任何折腾。为避免全军 覆没,一向自负的隆美尔不得不下令全军撤退。隆美尔在给娇妻露茜的信中哀叹道: “我不相信,几乎也不再相信我们会胜利。我们的生死全操纵在上帝手里了。”

  隆美尔在经过激战后,特别是在他的装甲部队大量被歼灭的情况下,显然再也没 有能力施展他那惯用的、而且十分成功的战法——突然回马杀向追击敌军,一举反败 为胜。但是,路漫漫,沙漫漫。在英军的穷追猛打下,昔日只知道前进的隆美尔不愧 为“沙漠之狐”,他的名气也绝不是白给的,他在事先没有告知任何人的情况下,难 以置信地组织了一次精明的撤退。蒙哥马利没有能够及时察觉隆美尔的撤退行动,而 且察觉后也没有及时追击,因为隆美尔那公认的善于反击才能使他的心里疑虑重重而 不敢轻举妄动。以往的教训可能使一向谨慎的蒙哥马利愈加小心和按部就班。 第二天,就在蒙哥马利准备乘胜追击时,老天却出来帮了隆美尔的忙,突然下起 了沙漠中少见的大雨,使沙漠里坚硬的路面顿时变成了无法通行的泥泽,蒙哥马利不 得不下令停止追击。就这样,隆美尔在老天的帮助下,率领他的非洲军团逃出了蒙哥 马利的手掌,保住了自己的小命和非洲军团的残余部队。 阿拉曼大捷后,在丘吉尔的命令下,英国所有的教堂都在同一时间响起了欢快的 钟声,以庆祝阿拉曼大捷。一时之间,蒙哥马利成了英国人眼中的英雄,他为英国取 得了首次决定性的胜利,他的名字同阿拉曼战役胜利的消息一起,传遍了全世界。11 月11日,蒙哥马利被晋升为,同时被授予巴斯骑士勋章。战后,英国皇室晋封蒙 哥马利为“阿拉曼子爵”。 阿拉曼之战的巨大胜利,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具有历史性作用。它不仅成为北非 战局的转折点,而且还使盟军从此开始掌握战略主动权,加速了法西斯的灭亡。“阿 拉曼战役之后,我们再没有打过一次败仗。”英国首相丘吉尔不仅很自豪地说出这句 话,而且还把阿拉曼战役称为“命运的关键”。

275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