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近现代历史战争>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是什么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美国作为近代史上一大列强,少有国家能够对其领土构成威胁或是直接攻击。二战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希望你喜欢。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

  时代背景

  1941年12月7日,日本帝国海军偷袭美国,轰炸了夏威夷珍珠港的战舰和军事目标。350余架日本飞机对珍珠港海军基地实施了两波攻击,投下穿甲炸弹,并向美国的战列舰和巡洋舰发射鱼雷。美军毫无防备,他们在爆炸的巨响中醒来,仓促进行自卫。整场先发制人的袭击在90分钟内结束,彼时,日本炸沉了四艘战列舰和两艘驱逐舰,炸毁188架飞机,受损的建筑、船只和飞机则更多。攻击中约有2400名美国人丧生;另有1250人受伤,这是对美国一个巨大的震骇。攻击过后,日本正式向美国宣战,次日,美国总统罗斯福发表了著名的“国耻”演讲,他随后签署了对日本帝国的正式宣战声明。几日之内,纳粹德国与意大利向美国宣战,而美国也迅即予以了宣战回应。

  日本背景

  1939年,日本拟定了两个作战取向,分别为“南下”“北上”两个作战计划。日本起初看重苏联丰富的战争资源,拟定了入侵苏联,占领西伯利亚。

  1939年5月至9月,日本按计划,向位于中蒙边境海拉尔以南200公里的诺门罕地区的苏蒙联军发动了大规模试探性战略进攻。双方动用了数十万精锐部队和先进军事装备,在杂草丛生、沙丘连绵起伏的荒原上进行了一场长达4个多月激烈的交锋。日本由于军事思想和战术技术落后,遭到了自日俄战争以来首次最惨重的失败。

  “北上”吃了败仗后,进攻苏联占领西伯利亚的梦想化为泡影,就掉头策划“南下”,夺取更大的战争资源(石油)等,以便日后吞并世界储备后继资源。南洋,当时有英国,荷兰,美国的殖民地,这就给日本南下的计划增加了困难。同时由于日美两国奉行完全对立的东亚政策,日美在东亚必然发生利益碰撞。

  1940年春夏南进论在日本有过两次高涨。从1940年春夏南进论的初次高涨到1941年底日本偷袭珍珠港、导致太平洋战争的爆发,其间一年有半。日本迟迟不敢对美开战,多次取消或推迟南进的预定时间主要原因是中国人民的抗日斗争打乱了日军的侵略部署,迫使日本法西斯不得不多次推迟南进时间。加上石油短缺,不惜冒险一掷,炸掉美国珍珠港。

  1940年希特勒策划了对英国的“海狮行动”,要求日军和德国同时对英作战,日军驱除了所有在华的英国侨民,夺取了英国在华利益。日军的做法直接影响了英美两国的利益。

  日本从1941年中就开始向东南亚的扩张,引起了这个地区主要强国的不满,为了给日军一点警戒,美国冻结了对日的贸易,其中重要的是高辛烷石油。没有石油,日军的战斗装备就无法行驶,舰艇抛锚,等于无法继续侵略,为了确保正常侵略,掠夺石油,日军决定冒险一掷。

  1941年12月7日,日军成功实施了珍珠港突袭。可就是日军的这一场成功的突袭,让日军在二战中更显得锐气十足。也就是这场突袭,美国大兵奉陪日军玩到底,从太平洋上成功的踢开了法西斯日本的大门。

  加上日本的石油只能维持半年的时间,日本明白,要么从中国撤兵,停止对外扩张,外交上向美国靠拢。要么自组旗帜,南下夺取战略资源,继续加强对外侵略。南洋有美国,英国,荷兰的殖民地,进军南洋就等于向美英荷三国宣战。

  太平洋上的珍珠港是交通的主要枢纽,夏威夷东距美国西海岸,西距日本,西南到诸岛群,北到阿拉斯加和白令海峡,都在2000海里到3000海里之间,跨越太平洋南来北往的飞机,都以夏威夷为中续站。日本认为先在太平洋上夺取制空制海权就意味着南下的道路畅通无阻,必须先摧毁珍珠港,于是日本策划了珍珠港突袭。

  日本政府决定占据东南亚的资源作为对禁运的回答。他们不能假设,假如他们开始行动了,美国会在一旁袖手旁观?这是山本五十六考虑事前消灭美国在太平洋的力量的原因。日本联合舰队司令山本五十六袭击珍珠港的海军基地的计划是实现这个战略目的中的一个战术步骤。日本资料显示山本于1941年初开始考虑袭击珍珠港。数月后,在做了一些预先考察后,他被批准开始准备这个行动。日本海军内部有强烈的反对这样一个行动的力量。山本威胁,假如这个行动被中止的话,他将引退。1941年夏,在一次由日本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这个行动正式被批准。11月,在另一次天皇亲自出席的御前会议上,出兵太平洋的决定被批准。在11月的会议上还决定,只有在美国完全同意日本主要要求的情况下才放弃这次行动。

  美国背景

  日本计划的一部分是在袭击前(而且必须在袭击前)中止与美国的协商。到12月7日为止,日本驻华盛顿大使中的外交官一直在与美国外交部进行很广泛的讨论,包括美国对日本在1941年夏入侵东南亚的反应。袭击前日本大使从日本外交部获得了一封很长的电报,并受令在袭击前(华盛顿时间下午一时)将它递交国务卿科德尔·赫尔。但大使人员未能及时解码和打印这篇很长的国书。最后这篇宣战书在袭击后才递交给美国。这个延迟增加了美国对这次袭击的愤怒,它是罗斯福总统将这天称为“一个无耻的日子”的主要原因。山本似乎同意这个观点。

  在日美合拍的电影《虎!虎!虎!》中他被引用说:“我恐怕我们将一个沉睡的巨人唤醒了,现在他充满了愤怒。”(这句话山本本人可能从未说过,即使如此他似乎的确如此感觉)。

  实际上这篇国书在日本递交美国前就已经被美国解码了。乔治·卡特利特·马歇尔在读过这篇国书后立刻向夏威夷发送了一张紧急警告,(可发送时没带'紧急"两字。)但由于美军内部传送系统的混乱这篇电报不得不通过民用电信局来传达。袭击数小时后一个年轻的日裔美国邮递员才将这张电报送到美军司令部。

  在1940年的一次春季演习中,当山本看到航空兵在训练中取得理想成绩时,对他的参谋长说:“训练很成功,我想进攻夏威夷是可能的。”从这时候起,山本就着手设想珍珠港之战了。他以东乡平八郎的一举成功的战略思想为基础,认为要与实力雄厚的美、英开战而操胜券,必须突然袭击,先发制人,开战之初就使对方崩溃。偷袭珍珠港的大胆设想的出笼,正是山本战略思想的必然产物。

  日军偷袭珍珠港不炸油库的原因

  尽管偷袭珍珠港取得了成功,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力在瞬间被炸个五马分尸。但是,日本联合舰队司令长官山本五十六海军大将的心里却非常不痛快,这位精于战略突袭的海军名将仔细分析了袭击珍珠港的过程和战况,发现这次作战行动有一重大疏忽——南云忠一没有将美军在港内的船坞与油库炸掉。

  南云忠一是联合舰队第一机动舰队司令官,具体负责指挥珍珠港作战行动。这个人毕业于江田岛海军学校,他的舰队有6艘航空母舰,旗舰是“加贺”号。南云原来想,偷袭珍珠港即使成功,自己也会损失一两艘航空母舰。

  但是没有想到作战太顺利了,6艘航母毫发未损,这个时候他头脑中产生了一个想法,就是保全自己的舰队,而不是如何扩大战果了。用老百姓的话说见好就收吧。所以,为了使整个舰队保持完好无损,他下达了撤退命令。这道命令也使得原计划中要出动第3攻击波次继续轰炸美军的另两个重要目标——装了1800万升油料的机油库和珍珠港的船坞码头的计划破产。而山本五十六最担心的就是这两个目标没有被炸毁。他认为,让这两个目标完好无损地保留下来,很可能为美国太平洋舰队迅速恢复战斗力提供了平台和机会。

  山本越想越害怕,他感到这个疏忽很可能是致命的,心里不禁责备南云:“如小贼入室:初时,志在必得,胆大包天;一旦得手,胆小如鼠,赶紧就溜。”山本五十六决定尽一切可能继续寻求与美军舰队决战,弥补珍珠港作战行动留下的这个致命的疏忽。

  然而,他的想法却遭到日本陆军的反对。

  日本陆军认为,既然已经攻占了东南亚地区,就应当根据自己的国力,采取“稳健”的方针,在已占领区保持守势。尽管这种方针存在着不能在短时间内结束战争的弱点,但是对于不可能进攻美国本土,迫使美国屈服的日本来说,也不失为一种上策。

  山本五十六得知后,认为陆军鼠目寸光,他认为如果美国在太平洋上的军事力量消灭不了,日本就不可能在已占领区保持持久不败之势。他坚决主张对澳大利亚、夏威夷、印度等地区尽可能地逐次实施进攻作战,通过舰队决战来摧毁美军。山本说:“我们要以经常性的压制行动,不让美国海军抬头。”

  就在日本陆海军发生战略分歧的时候,美国很快从珍珠港事件的巨痛中清醒过来。太平洋战争爆发后,美国很快对日本宣战,并立即进行了战略协调和人力、物力的动员工作。在确保“先欧后亚”战略方针不动摇的前提下,美国在太平洋进行了几个大的举措。一是建立一条从美国西海岸到澳大利亚的交通线,确保澳大利亚成为一反攻基地,为尔后反攻作准备;二是重新划分太平洋战区,太平洋舰队采取“打了就跑”战术,不断奇袭敌人;三是派遣杜立特中队,轰炸日本东京,打击敌人的嚣张气焰。

  1941年12月16日,富兰克林·罗斯福总统任命切斯特·尼米兹担任太平洋舰队司令。罗斯福对他只讲了一句话:“到珍珠港收拾我们都不愿意看到的残局,然后留在那里,直到战争胜利!”

  切斯特·尼米兹的祖先是德意志人,曾经在著名军事家、瑞典国王古斯塔夫二世的部队作战。19世纪时,他们家败落了,1844年,来到了美国。尼米兹的爷爷名叫亨利,曾经在商船队做过工。到美国后,他开了一家小旅店。他非常喜欢海,于是也把自己的小旅店装饰成像船一样,人家称他的旅店为“汽船旅店”。

  亨利有一个特点,就是愿意说,喜欢给客人讲故事。晚上,他没事儿就和客人们聊天,讲他在海上的经历。不过,这个人记性不太好,讲过后就忘。一次,他在讲述自己有海上差一点被风暴吞没的经历后,说:“真他妈的见鬼,我再也不去海上旅行了。”没有想到,这个客人听过亨利讲过他是如何如何喜欢海的故事,于是马上说:“亲爱的老板,上次你可不是这样讲的,你说你最喜欢大海,一辈子也离不开海洋!”

  亨利一见,有点不好意思,自己打个圆场说:“哎呀,我这不正在乞求上帝饶恕,答应把我一个孙子献给大海,去当海军!”

  人的一生,其实挺有意思的。有时候,你所遇到的一些事情,近似宿命一般的怪。亨利这个不经意的自我圆场,不想真的被他言中了。1885年2月24日,在亨利的儿子伯纳德死去5个月后,儿媳安娜生了一个儿子,这个浅黄头发的男孩,就是后来大名鼎鼎的切斯特·尼米兹。

  作为遗腹子,尼米兹童年最为亲近的两个人,一个是母亲,一个是爷爷。爷爷也给他讲大海的故事,不过,对于小尼米兹来说,他听大海的故事,可不是听听就完了。他自己后来回忆:“我的那位花白胡子的爷爷干瘪嘴里流出的蔚蓝色的海洋,促使我产生了有一天在海洋上指挥一艘战舰的愿望。”

  青年时,尼米兹进入安纳波利斯海军军官学校学习。他的那个班有学员131人,是这所海军学校自1845年创立以来人数最多的一个。他这个班的许多同学,都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美国著名的海军将领:威廉·哈尔西、雷蒙德·斯普鲁恩斯、弗兰克·弗莱彻、凯利·特纳、托马斯·金凯德等等。尼米兹在班上一直名列前茅。1905年,他在114名毕业生中,名列第7,拿到了毕业证,被授予海军军衔。毕业后,他就分配到“俄亥俄”号战列舰任职。

  尼米兹在海军很快脱颖而出。1907年,他还戴着军衔时,就被任命为“德凯特”号驱逐舰舰长,当时,他22岁。在美国海军最有名的将领中,斯普鲁恩斯26岁任驱逐舰舰长、哈尔西是30岁,欧内斯特·金是36岁。

  接受任命后,尼米兹就琢磨着对日军发动攻势作战问题,在最困难的情况下,他力排反对意见,先打了一下日军占领的吉尔伯特岛和马绍尔群岛,美军航空母舰舰载机飞出甲板执行任务

  以损失13架飞机的代价,换取了击沉日军3艘军舰、击伤8艘军舰和几架飞机的战果,大大鼓舞了自珍珠港事件后大为低落的美军士气。

  接着,他又大胆地派遣杜立特飞行队冒险突袭东京,以一个战术行动,完成一次战略意图,明白无误地告诉日本人:美军飞机轰炸你们首都这不过是第一次!

  国民党曾破获偷袭珍珠港密电

  1941年5月开始,国民党军事技术委员会主任专员池步洲在破译的日本外交密电中,发现日本外务省与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的往来电报数量突然剧增。电报内容总的是,日本外务省多次要求檀香山日本总领事馆报告:美军舰艇在珍珠港的数量、舰名;停泊的位置;进、出港的时间;珍珠港内美军休息的时间和规律;夏威夷气候情况等。12月,他又截获一份日本特级密电,结合此前译出的军事情报,他推测日本袭击地点可能是珍珠港。他把译出的电报交给组长,组长也很重视,指示池步洲继续密切注意日本有关珍珠港的往来密电,一有破译立即上报,并且指示池步洲每月专就此事写出报告,上报侍从室。池步洲按指示每月写出报告,并将有关内容摘记在自己的笔记本上。不久,国民党方面将此情报告诉了美国方面,但没有引起美方的重视。

  1941年12月10日上午10时,军统成都、重庆两个侦听站监听到了日本侦察机与西贡日本空军基地的对话,说新加坡北方百余海里处发现英国的两艘大型兵舰,请求迅速派飞机轰炸。军统知道日本空军一直在寻找威尔斯亲王号,就立刻将这一重要情报通知英国驻华大使柯尔。但柯尔根本不相信军统有这样的破译能力,因此,未能及时通知军舰早作准备。当天近13时50分,威尔斯亲王号和同行的英舰抗拒号被炸沉。戴笠当时几乎在同步听取汇报,并命令军统第二处国际科科长代表蒋介石,把英国的两艘大型主力舰在激战近两个小时后沉没的不幸消息,用电话向英国驻华大使柯尔通报。第二天柯尔代表英国政府向中国政府致谢时,对情报的迅速与准确表示了很大的惊奇和钦佩。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是什么相关文章:

1.日军要偷袭珍珠港的原因

2.德黑兰会议背景是什么

3.珍珠港事件的原因

4.中途岛海战中途岛海战

5.中考历史试卷解析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是什么

美国作为近代史上一大列强,少有国家能够对其领土构成威胁或是直接攻击。二战中最著名的一次便是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它是继19世纪中墨西哥战争后第一次另一个国家对美国领土的攻击。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日本偷袭珍珠港的背景,希望你喜欢。 日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有哪些疑点
    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有哪些疑点

    如果说有一场战争是人们一说起二战就会顺便提及的,那么日本偷袭珍珠港一定是其中之一。此战规模不大,但意义重大,另外,战争的疑点也颇多,至今

  •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什么
    日本偷袭珍珠港的原因是什么

    偷袭珍珠港也称为珍珠港事件,它是太平洋战争爆发的导火索,此后美国正式参与第二次世界战争,第二次世界大战规模达到最大化。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

  • 偷袭珍珠港有什么影响
    偷袭珍珠港有什么影响

    珍珠港事件从短期和中期的角度来看是一次辉煌的胜利,它的结果远远超过了它的计划者最远的设想,在整个战争史上,这样的成果也是很罕见的。以下是

  • 日本偷袭珍珠港中犯下了什么致命错误
    日本偷袭珍珠港中犯下了什么致命错误

    美国为纪念珍珠港战役的失败,将1941年12月7日定为国耻日,由此足见日本偷袭珍珠港事件对于美国具有多麽重大的意义。事实上,此战中不仅仅美军犯了错

74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