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图腾文化>

朝鲜族民俗图腾

时间: 蓝俊22 分享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国旗,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代表自己的图腾。图腾包含了许多的意义,代表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朝鲜族民俗图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朝鲜族民俗图腾

  鹤的心态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动律,是朝鲜民族内在美与舞姿美的融合,是通过特有的节奏形式与呼吸方法协调、升华的结果,展示出他们崇鹤的心态与风韵。朝鲜族民间舞蹈中,模拟鹤自然形态的物质因素有“鹤步”“鹤飞翔”等舞蹈形象。高跷这种民间舞蹈看起来似乎与鹤、与朝鲜民间舞蹈无关,但在《高句丽文化》一书中,八清里古坟与水山里古坟曲艺人物壁画上有踩高跷表演杂技的画像,为古代朝鲜族鹤图腾崇拜有关的物质直观模拟。而舞蹈中有鹤的神态、鹤的意境、鹤的舞姿,典雅、飘逸、满洒的风韵,则是仙鹤心态、观念和心理的艺术升华。可见当时鹤对朝鲜民族文化与精神生活的影响。鹤与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如此密切,究其源与朝鲜先民鸟图腾崇拜有关,与远古流传的巫俗活动有关,又和儒家的清高、道家的神仙思想分不开,这些因素交织、融合在一起,遂形成特有崇鹤的审美情趣,并在民间舞蹈中展示出来。

  朝鲜民族各氏族的图腾信仰中有熊、虎、鸟的信仰,与鸟图腾(卵生)崇拜的资料很多。扶余、高句丽都曾在东北建立过早期的国家,其统治阶级鸟图腾崇拜的观念直接影响本氏族。以三国、两晋时代高句丽诸王古坟(吉林集安)的壁画中两幅主人乘鹤飞升的画像作推断,高句丽王族是崇拜鹤的,乘鹤飞升、飞仙羽化的观念早已形成。朝鲜民族的崇鹤心理,还可从巫俗中找到依据。巫俗源于母系社会的图腾崇拜,巫党在妇女中传承,所唱的《帝释神歌》“……门前的宾朋贵客,都是乘鹤往来的神仙。”反映出鹤与神仙为伍,人可以乘鹤飞升,称为仙鹤的思想观念。朝鲜民族民俗中关于鹤的说法也很多,如鹤不能吃,食之必死,尤其是丹顶鹤。科举时代认为鹤落之处为福地,是有人中举的先兆。“松鹤延年”以祝白头偕老,新郎的礼服上“双鹤飞舞”寓意爱情纯真夫妇比翼双飞。崇拜仙鹤的观念逐渐成为朝鲜民族的重要心理因素。

  由民间艺术所表现出来的文化现象,积淀着一个民族的历史与深层的意识。正因为鹤在朝鲜民族的观念中是最普遍的心理影象,所以不论是在艺术舞蹈或自娱性舞蹈里,这一影象都会自然地流露而习以为常。不会追寻由来,不会称为鹤舞。而本民族以外的观赏者却从中看到了鹤的艺术形象和朝鲜族崇敬鹤的心态。这种现象在中国其他少数民族中也常见。如我们常称为鹰舞的塔吉克族自娱性民间舞蹈,塔吉克族却从不称它鹰舞,藏族也有模拟鹰的形象与气势的自娱性民间舞蹈,但也不称作鹰舞。我们以“朝鲜舞基本上是仙鹤式的步调和杨柳式的身条灿”来形容和启发学员对朝鲜舞蹈风格特点的掌握。

  朝鲜族文化特色

  朝鲜族能歌善舞,农乐舞是代表朝鲜族民俗活动特点的娱乐活动之一。在喜庆节日或劳动之余,人们常常敲起长鼓,跳起象帽舞。象帽的长飘带形成长白山的轮廓,与长鼓、象帽共同组成一幅象征性图案,表现了节日气氛和民族特色。

  朝鲜族主要分布在吉林省,其次是黑龙江、辽宁、内蒙古等省(区),其余散居在内地的一些城市。最大的聚居区是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这里的朝鲜族居民占了朝鲜族总人口的近一半。此外还有位于长白山怀抱中的长白朝鲜族自治县,也是朝鲜族的主要聚居区。

  朝鲜族以能歌善舞而着称于世。男子喜欢摔跤、踢足球,女子喜欢压跳板和荡秋千。朝鲜舞蹈包括长鼓舞、刀舞、扇舞、巫舞等。

朝鲜族民俗图腾

每个国家都有着自己的国旗,不同的民族也有着代表自己的图腾。图腾包含了许多的意义,代表了这是个什么样的民族。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朝鲜族民俗图腾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朝鲜族民俗图腾 鹤的心态在民间舞蹈中的体现朝鲜族民间舞蹈的动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藏族的图腾文化

下一篇:楚国动物图腾

精选文章

  • 藏族的图腾文化
    藏族的图腾文化

    图腾是各个民族的崇拜,代表着他们的神明。古代的原始部落也都有着自己的图腾。现在的少数民族也大都有着代表自己的图腾。图腾是各个民族的崇拜,

  • 布依族的图腾
    布依族的图腾

    每个民族都有自己的图腾,正如布依族也有自己的图腾。布依族文化形成于高原,因此布依族人民对大自然有一种特殊的崇拜之情。为了延续自己的信仰,

  • 百家姓田氏图腾
    百家姓田氏图腾

    田氏出自妫氏,舜帝之后陈国公族妫完(田完)奔齐后遂以田为氏。公元前十一世纪,周武王封舜嫡裔33世妫满为陈侯与公爵同等,史称胡公满。传到胡公满十

  • 百家姓孙氏图腾
    百家姓孙氏图腾

    孙姓,中华姓氏之一,东吴国姓,是一个典型的多民族、多源流姓氏,据史书记载,主要源自姬 姓、妫 姓和姚姓、芈姓及少数民族改姓等,最早可追溯到

195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