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文学>

辽史的基本介绍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辽史为元朝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1344年)三月成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辽史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辽史的内容

  《辽史》记载的是辽朝的历史,很简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部、东北部以至西北部辽阔地区建立的强大王朝。契丹的名字,最早见于《魏书》,它的含意,据《金史》上说是“辽以宾铁为号,取其坚也。”现代史学界虽有不同看法,但多数仍持此说。契丹族的祖先属东胡的一支。后又为鲜卑一部分。原居辽河上游一带,在悠长的岁月里,纵横于千里草原上,“草居野次,靡有所定”,“生生之资,仰给畜牧”。从东晋到隋唐之际,契丹有八个部落;到唐朝末年,契丹势力开始强大起来;十世纪初,契丹领袖耶律阿保机称帝,建立契丹国,都城设在上京(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南)。到辽朝第二代皇帝耶律德光时,改国号为辽,以后有时称辽,有时称契丹。辽朝与北宋、西夏并立,比北宋的疆域还要大。

  辽史的条件

  阿保机建国后。任用汉人韩延徽等,接受了汉族文化。受中原皇朝重视史学的传统的影响,在政府机构中,设有国史院,置监修国史、史馆学士、史馆修撰、起居部、起居舍人等史官。像辽景宗耶律贤统治时期,就以枢密使、北府宰相室防监修国史。室防修“实录”二十卷,受到辽圣宗的表扬。辽兴宗耶律宗真时的史家萧韩家奴,能坚持我国史学的优良传统,秉笔直书。有一次,辽兴宗出去打猎,跟从他的人中有几十个被熊、虎咬死咬伤,萧韩家奴如实记载了这件事。辽兴宗看到后,命令他删去这个内容。萧韩家奴删去这个内容后,重又写上去。几天后,辽兴宗看到萧韩家奴的记载说:“史笔当如是。”正是由于辽朝统治者重视修史,因此辽朝的史料能够保存下来,为以后修辽史提供了有利条件。

  辽朝受汉族文化影响很大。早在辽太祖时,就设有“监修国史”的官职。从辽圣宗时起。仿照五代和宋朝,编修了“实录”。辽末天祚帝时,又让监修国史的耶律俨修太祖诸帝“实录”。辽朝时,也沿用唐及五代各国的制度,设立有国史馆,修纂有起居注、日历、实录、国史等,但这些原始材料大部分已经散佚。元后期修《辽史》依据的主要是辽、金、宋人的著作中的第二手资料。

  辽史的原始文献

  主要只有以下几种:

  一、辽耶律俨的《辽实录》70卷。

  二、金陈大任的《辽史》。金灭辽之后,曾两次下令纂修《辽史》。一次是在熙宗皇统年间(1141—1149年)由耶律固主持修纂,由其弟子萧永琪最后完成的《辽史》75卷,但未刊行;一次是在完颜璟(章宗)时期,因为皇帝的重视和支持,这次修《辽史》颇花了些功夫,时间长达17年之久,参加的史官除陈大任之外,还有党怀英、郝俣,移刺益、赵沨等十二人,最后泰和七年(公元1207年)由陈大任最后完成。后人一般称此书为陈大任《辽史》。当时由于修史的所谓“义例”未定,主要是金朝继承哪一朝的“帝统”问题还未解决。所以陈大任辽史也没有经金朝批准刊行。到元修辽史时稿本已散佚无存。

  三、南宋叶隆礼的《契丹国志》。

  辽史的特点

  《辽史》的特点是列表较多,共有八表,仅次于《史记》和《汉书》。《辽史》的表多,减少了立传之繁,省却了许多篇幅,弥补了纪、志、传记载的不足。其中的《游幸》、《部族》、《属国》三表,是《辽史》的创新。通过列表,使读者对各部族、各属国的情况,以及与辽朝中央的关系,都一目了然。减省了不少笔墨。当然,表里记载的材料难免与纪、志、传中的重复,但列表多弥补了《辽史》过于简略的缺点,从而使“一代之事迹亦略备”。

  在《辽史》的志书中,新创《营卫志》,记载了契丹营卫概况、各部族的建置和分布等;把《兵志》改为《兵卫志》,记述了辽的军事组织情况,包括御帐亲军、宫卫骑军、大首领部族军、众部族军、五京乡丁、属国军、边境戍兵等等。这两种志书对了解和研究辽代的政治、军事和民族情况有很大帮助。

  另外,《辽史》的最后有《国语解》一卷,对书中用契丹语记载的官制、宫卫、部族、地名等分别加以注释,为阅读《辽史》提供很大方便。不过译音有不少错误,后来清朝时敕撰的《辽金元三史国语解》,弥补了这一不足。

  辽史的史学价值

  《辽史》的缺陷虽多,《辽史》作为现存唯一的一部比较系统、完整地记载了辽朝历史事实的著作,其珍贵和重要性是不言而喻的。而且《辽史》保存了许多由耶律俨的《辽实录》和陈大任的《辽史》二书所记载的许多材料,因而其史料价值还是比较高的。

  由于耶律俨实录和陈大任辽史都已失传,元修辽史成了现存唯一的一部比较系统、完整地记载辽的官修史书。它提供了一些研究当时阶级斗争、生产斗争、民族关系等问题的材料。

  例如,天祚纪反映出,当辽朝对女真的战争节节失败的时候,汉族农民和各族人民纷纷起义,其中由安生儿、张高儿领导的起义军多达二十万人。又如营卫志、礼志提供了契丹部落的建置、分布,以及游牧民族风俗习惯的材料。地理志和百官志记录了当时的地理建置和农牧区统治机构的概况。本纪、部族表、属国表、二国外纪等部分还保存了一些研究契丹以外各族历史以及中外关系史的参考资料。从辽史里还可以看到,当时草原上由于农业的发展,手工业人口的增加,逐步出现了一些农业聚落和城市。特别是先后建立的上京和中京,与南京(今北京)有着密切的联系,从而沟通了这一广阔地区的经济和文化。

辽史的基本介绍相关文章:

1.辽史的历史简介

2.宋史的作者介绍

3.关于夏至的资料

4.萧姓的来源介绍

辽史的基本介绍

辽史为元朝脱脱等人所撰之纪传体史书。由元至正三年(1343年)四月开始修撰,翌年(1344年)三月成书。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辽史的基本介绍,希望你喜欢。 辽史的内容 《辽史》记载的是辽朝的历史,很简略。辽朝是十世纪至十二世纪前期契丹族在我国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喻世明言的基本信息大全
    喻世明言的基本信息大全

    《喻世明言》,白话短篇小说集,初刻用名《古今小说》,又称《全像古今小说》。明末冯梦龙纂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喻世明言的基本信

  • 初刻拍案惊奇的基本信息
    初刻拍案惊奇的基本信息

    初刻拍案惊奇是明朝末年凌濛初编著的拟话本小说集。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初刻拍案惊奇的基本信息,希望你喜欢。 初刻拍案惊奇的内容梗概

  •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介绍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介绍

    《大戴礼记》,亦名《大戴礼》、《大戴记》。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希望你喜欢。 大戴礼记的成书年代 《大戴 礼记》

  • 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
    洪范口义的基本内容

    《洪范》为《尚书》篇名,洪即大;范也即法、规范。旧传为商末箕于向周武王陈述的天地之大法,近人或疑其出自战国,但其思想内容却属商代无疑。以下

78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