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古代文化知识>古代文化大全>

古代饮食中的养生智慧

时间: 蓝俊22 分享

  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脑溢血的发病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中的养生智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饮食中的养生智慧

  五谷为养,五果为助,五畜为益,五菜为充。

  这十六个字堪称中国最早的“膳食指南”。吃什么?怎么吃?古人有智慧,将天下食物分为几大类,并以一个数字“五”来代指数量众多,是古人养生智慧的精华,也是现代社会提倡的“食物多样化”的古老诠释。今天就介绍下被我们当成主食的五谷杂粮。

  五谷为养:

  五谷的说法不一,主要有以下两种:

  1、稷(小米)、黍(黄米)、麦(有大麦和小麦之分)、菽(豆)、麻(大麻子)

  2、稻、黍、稷、麦、菽

  3、禾、稷、菽、麦、稻

  虽然提到的食物种类略有差别,却都是同时含有谷类和豆类的,说明古人非常重视把谷类和豆类一起来食用。而这一做法也特别符合现代营养学中“蛋白质互补”的饮食原则。因为谷类和豆类的蛋白质氨基酸含量各有不足,而这二者一起搭配食用,则可取长补短、互相补充,使得蛋白质的利用率提高。比如中国饮食中传统的豆饭、豆粥、青菜豆腐搭配米饭、面条,都是特别好的吃法。在食物种类不太丰富,动物性食物较少的古代中国,这些智慧的食物组合搭配给国人提供了较充足而优质的营养素来源。

  金黄色的小米和黄米:

  谷其实就是百谷的总称,包括所有可以食用的粮食类作物。而在这些粮食中,小米和黄米是特别受到古人喜爱的。因为相对来说,小米和黄米不需过多加工就很柔软美味,这在粮食加工技术不太发达的古代,就是古人眼中的“细粮”了。从上古到先秦时代,小米都是北方首要的粮食作物。在古代,小米还曾作为工资的一种支付给官员,这种方式一直施行到新中国成立之前。可见从古至今,小米都是特别受到重视的粮食作物。

  小米和黄米不需过多的精细加工就可以享用,维生素和矿物质都保留较多,比如维生素B1的含量是大米白面的2-6倍,它们金黄的美丽颜色源于类胡萝卜素,可以在体内转化为维生素A;膳食纤维的含量也比较丰富。

  小米和黄米中的矿物质含量也较丰富,尤其是铁含量分别达到每百克中5.1mg和5.7mg,是精白米面的2-3倍。中国北方传统中会给生产后的女性吃小米粥,确实是很符合营养学的习俗。

  黄米不仅口感软糯可口,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饱腹感非常强,吃下去非常耐饿,血糖生成指数比较低,很适合糖尿病人和肥胖人士食用。

  五颜六色的豆子:

  豆子分为大豆和杂豆两类,大豆包括黄豆、黑豆、青豆三种,杂豆则包括其他各种淀粉类含量高的豆子,如:红豆、绿豆、黑小豆、白芸豆、红芸豆、花芸豆、蚕豆等。

  中国是豆子的故乡,豆子也是中国人最喜爱也最善于烹调的一类食物了。大豆可以打豆浆、做豆腐,可以发芽、发酵,可以做酱油、做豆豉、做酱、做腐乳,更可以当零食作蔬菜。古人食物单调,豆豉和酱是当时人们不可缺少的调味品。各种花色豆子则可煮饭、煮粥,做豆包,做甜品、小吃。

  大豆含有丰富的优质蛋白质和脂肪,被称为“植物肉”。大豆的蛋白质中赖氨酸含量特别丰富,正好可与缺乏赖氨酸的谷类互补。大豆中的各种B族维生素、钙等矿物质含量也丰富。经过发酵后的豆豉、酱油、豆酱等还含有一般植物性食物不含有的维生素B12。做成豆腐、豆腐干后更是不常饮奶的中国人补充钙的好途径。

  更各种花色的杂豆因为富含淀粉,可以当作主食的一部分,其蛋白质含量也达20%左右,与牛肉相当。且富含赖氨酸,非常适合与与各种谷物搭配食用。

  豆类的膳食纤维含量也非常丰富,对预防便秘很有帮助。豆类的升糖指数都比较低,有益保持餐后血糖的稳定。豆类还有一个优点就是钾含量很高,对高血压的病人也有一定益处。

  燕麦和莜面

  燕麦是禾本科燕麦属的植物,种子带壳与否,分为皮燕麦和裸燕麦两大类,其中的祼燕麦在中国的种植历史约有三千多年了,在中国西部地区广泛种植,被称为莜麦。不过因为模样不太起眼,以前对它的营养价值也不太了解,所以除了西北一些地区会把它当成主食,大部分地区对其很不了解。直到前些年,它以燕麦片、西式早餐的形像出现,才引起大家的重视。但莜面的知名度仍是比较低的。

  燕麦有啥好处呢?

  它的膳食纤维是精白米面的10倍左右。而且燕麦的膳食纤维同时拥有可溶性和不可溶性两种。这些纤维特别适合肥胖者和糖尿病病人。

  蛋白质含量达15%,有些品种和肉类接近,而且氨基酸比例构成合理,利用价值比其他谷类高。

  脂肪含量略高于其他谷类,但脂肪酸的构成好,单不饱和脂肪酸——油酸(橄榄油的主要成分)达一半以上,所以燕麦的脂肪不会升高血脂,反而具有一定的降血脂的效果。

  燕麦矿物质、维生素的含量都比一般的谷类更丰富,还含有不少可以帮助人体预防衰老的植物化学物质。

  对于想减肥的人来说,燕麦是特别好的主食选择,过去西北地区流行着一句俗语叫:三十里的莜面,四十里的黄米糕。莜面就是燕麦粉,意思是吃了莜面走三十里路都不会觉得饿。这对于需要控制含量、增强饱腹感的减肥人士来说绝对是福音哦。

  古代饮食养生文化

  不偏荤。洪昭光先生在谈及这个道理的时候,常常举例说,人有28~32颗牙齿,犬齿4颗,是吃肉用的,能撕能咬。门齿8颗,叫切牙,像刀,用来切蔬菜水果。人还有磨牙,就是臼齿,16颗,这臼齿像磨,用来磨五谷杂粮。也就是说,吃肉的牙少,吃菜和五谷杂粮的牙多。所以,人的饮食结构应该是荤素搭配,以素为主。现在有些人饮食结构欧美化,高脂肪、高蛋白质的食物摄入过量,于是出现了无数肥胖儿、脂肪肝患者。尤其是许多30多岁的青年人已经挺起了啤酒肚,这是很危险的。

  要多吃蔬菜。世界卫生组织和世界癌症研究基金会建议每人每日食用蔬菜400~800克,但是我国人的平均摄入量是276.2克,明显偏低。许多蔬菜不仅可口,而且有保健功效。如菊花脑、蒌蒿,无论凉拌爆炒,无不清香味美,可清热败毒。洋葱、大蒜开胃化浊、通便降脂,芹菜清热散风、通便降压,西红柿、胡萝卜等红黄色蔬菜,含有番茄红素、胡萝卜素等对人体有益的营养物质,这些都是适宜现代人的保健蔬菜。

  豆类也要多吃。大豆是人类理想的蛋白质来源,其氨基酸配比合理,最易被人体吸收利用,并含有较高的钙、磷、铁、胡萝卜素、烟酸、大豆卵磷脂、大豆异黄酮等,保健功效卓著。

  不偏成。饮食偏咸不利健康。日本高血压发病率最高的地方是东北部秋田县和北海道,那里的人常吃咸鱼、咸菜,而冲绳人高血压的发病率低,那里的人多吃新鲜蔬菜,吃新鲜鱼,而且口味偏淡。中国营养学家建议每人每天食盐不超过5克,也就是盛满一啤酒瓶盖的量。我国人吃菜品种多,虽然单道菜肴不算咸,但品种吃多了,食盐总量就上去了。除严格控制烹饪食盐用量以外,对那些用盐加工的咸豆、咸肉、咸蛋、腐乳、酱等,均应少吃。

古代饮食中的养生智慧

古人说,夜饭减一口,活到九十九。若要安,常带三分饥和寒。临床上发现,许多急性胰腺炎、胆石症急性发作、心肌梗死、脑溢血的发病与暴饮暴食、饮食过量有关。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中的养生智慧相关的知识,希望对大家有用。 古代饮食中的养生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上一篇:古代饮食之道

下一篇:古人饮食规律

精选文章

  • 古代饮食之道
    古代饮食之道

    古往今来,饮食都是人们重要的日常活动。饮食之道,人各不同,然而古代一些名人的饮食之道则显得有点怪异,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之

  • 古代饮食用具
    古代饮食用具

    中国饮食文化跟器具的发展也是离不开的,毕竟没有器具,纵使你的食物再美味,你也无从下手。随着器具的越发精美,更是反映了古人对美的追求,足见

  • 古代饮食原则思想根源
    古代饮食原则思想根源

    中国饮食文化是最具中国特色的文化门类之一也是长期居于世界领先地位的一种文化。下面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了古代饮食原则思想根源相关的知识,希

  • 古代饮食养生
    古代饮食养生

    人们在生产生活斗争中,由于采食植物和狩猎,逐渐了解和认识到许多物品既是食物又是药物。我国最早的一部《黄帝内经》明确指出:五谷为养,五果为

1978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