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正史>

于谦的轶事典故有什么

时间: 邱惠844 分享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在历史上有过不少的功绩,虽然结局悲惨,但是他的功劳后人永记。而与他诸多历史功绩相对的是,关于他本人的轶事典故也并不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于谦的轶事典故,希望你喜欢。

  于谦的轶事典故

  一、救时之相

  于谦小的时候,他母亲最爱给他梳两角之髻。有一日一位名叫兰古春的和尚看见于谦,便戏称:“牛头喜得生龙角。”哪知于谦机敏异常,当下便脱 口说道:“狗口何曾出象牙。”虽然回了和尚,但是年幼的于谦回到家中,还是让母亲不要再给自己梳两角髻了。过了没几天,竖着三角之髻的于谦 与兰古春再次相遇,兰古春又开玩笑道:“三角如鼓架。”于谦愤愤回了句:“一秃似擂槌。”两个对子让兰古春极为惊异,细观于谦长相,回到佛 寺对其师傅说:“此儿救时之相也。”而后来于谦在“土木堡之变”的应对,也正应了“救时之相”的箴语。

  二、八岁成对

  于谦少有大志,从小的时候就处于不凡。他八九岁的时候穿着红衣骑马,正是鲜衣怒马,有邻长呼其名戏之曰:“红孩儿,骑马游街。”公应声曰: “赤帝子,斩蛇当道。”这个对子不仅工整,而且其中所代表的志向也不小,闻者无不惊叹异常。

  三、志惊鬼魂

  于谦为诸生时,每日里读书都读到深夜。这一晚于谦照例秉烛夜读,窗户外突然出现了一个巨人,举着扇子希望于谦能给他题一首诗。那时候于谦喝 了点小酒,有些微醉,也不觉此事惊异,接过扇子,便大笔挥就:“大造乾坤手,重扶社稷时。”巨人大惊,悲跃而去,却原来巨人是一个鬼魂,他 所持的扇子实际上就是一片芭蕉叶。

  四、秀才智对

  于谦为弟子员时,接巡按三司坐一寺中,有人指责殿中大佛说:“三尊大佛,坐狮坐象坐莲花。可以为对。”于谦对曰:“一介书生,攀凤攀龙攀桂 子。”等出了寺庙,兵士问他对了什么,他回到:“两卫小军,偷狗偷鸡偷苋菜。”实在有趣。

  于谦不仅文治武功均得,能机智成对,还著有许多诗篇遗世。其中最为出名的便是那首《石灰吟》。

  于谦救时宰相称号的来源

  于谦是明朝名臣,民族英雄。与岳飞、张苍水并称“西湖三杰”。与他最有名的事是“土木堡之变”。拯救国家于危难之时、力挽狂澜的人,却是一位书生--于谦。这场战争成为于谦人生中的一次壮举、一个巅峰。也成就了他“救时宰相”的美誉。

  于谦从小学习刻苦,志向远大。相传有一天,他信步走到一座石灰窑前,观看师傅们煅烧石灰。只见一堆堆青黑色的山石,经过熊熊的烈火焚烧之后,都变成了白色的石灰。他深有感触,略加思索之后便吟出了《石灰吟》诗篇:“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骨碎身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12岁的于谦写下的这首诗,不只是石灰形象的写照,更写出了他人生的追求。

  正统十四年秋,明京军主力在土木堡之战中溃败,明英宗被俘,蒙古瓦剌军乘胜进攻京师。在此关头,于谦反对迁都,力主抗战,升任兵部尚书,率军击败瓦剌军,取得北京保卫战的胜利。战后,他首创团营军制,加强边戍,委任名将镇守。主张以战求和,多次击败瓦剌军的进攻,迫使其首领也先释放英宗回朝。景泰八年正月中旬,英宗借夺门之变重登帝位。二十二日,于谦遭诬陷被害。后沉冤昭雪,赠太傅,谥肃愍,又改谥忠肃。遗有《于忠肃集》。

  于谦外出巡江西,昭雪了被冤枉的几百个囚犯。他上疏奏报陕西各处官僚骚扰百姓,诏令派御史逮捕他们。皇帝知道于谦可以承担重任,当时刚要增设各部右侍郎为直接派驻省的巡抚,于是亲手写了于谦的名字交给吏部,越级提升为兵部右侍郎,巡抚河南、山西。于谦到任后,轻装骑马走遍了所管辖的地区,访问父老,考察当时各项应该兴办或者革新的事,并立即上书提出。一年上书几次,稍有水旱灾害,马上上报。

  正统年间,宦官王振专权,作威作福,肆无忌惮地招权纳贿。百官大臣争相献金求媚。每逢朝会期间,进见王振者,必须献纳白银百两;若能献白银千两,始得款待酒食,醉饱而归。而于谦每次进京奏事,从不带任何礼品。有人劝他说:"您不肯送金银财宝,难道不能带点土产去吗?"于谦潇洒一笑,甩了甩他的两只袖子,说:"只有清风。"还特意写诗《入京》以明志:

  手帕蘑菇与线香,本资民用反为殃。

  清风两袖朝天去,免得闾阎话短长!

  “两袖清风”的成语就是这样来的。闾阎就是里巷的意思,此句的意思是免得被人说长道短。此诗写成后远近传诵,成为一时佳话。

  于谦的死因

  公元1448年,于谦到北京任兵部左侍郎。第二年,就赶上瓦剌入侵与土木堡之变。八月下旬,从土木堡逃回京城的残兵败将,带回大军惨败、皇帝被俘、瓦剌军很快要打来的坏消息,上自皇室,下至百姓,都惊呆了,不知如何应付。愁云惨雾,笼罩着京城。

  皇太后匆忙让明英宗的弟弟郕(chéng)王朱祁钰监国(暂代皇帝管理国家),召集大臣商议守卫京城的事。侍讲学士徐有贞迫不及待地发言,说是他观察天象的变化,明朝气数已尽,不是瓦剌的对手。不如迁都南京。

  于谦非常气愤,大声斥责道:“谁说迁都,就先砍掉他的头!京城是国家的根基,一旦放弃,整个国家就完了。大家不记得南宋灭亡的惨痛教训了吗?”

  于谦的话义正词严。他坚守北京的主张得到了许多大臣的拥护。

  但人心还没有安定,局面仍然混乱。一天,王召集朝臣议事,大伙儿痛哭流涕,要求宣布王振颠覆国家的罪行。王没有明确表态,却转身走进内宫。大臣们则越说越激动,跟着拥入宫门。王不得不同意抄王振的家,却派王振的同党、也是宦官的马顺去执行。马顺这时还狐假虎威,吆喝着要将大臣们赶出宫去。愤怒的人群抓住马顺就是一顿痛打,不一会就把他打死了。但愤怒的大臣们仍然大喊大叫,局面大乱。王面色惨白,可又脱不了身。

  这时,于谦挡住众人,挺身而出,说:“殿下不要走。王振是罪魁祸首,不严惩不足以平民愤。群臣也是一颗为国家的心。请殿下明确宣布王振的罪恶。”王依从于谦的话做了。众人这才满意地散去。

  为消除群龙无首的混乱局面,于谦与群臣一道劝王赶快登基,皇太后也是这个意思。九月,王做了新皇帝,称代宗,年号景泰。于谦升任兵部尚书,负责守卫京城。

  于谦迅速采取措施,迅速加强京城的防务。同时调取辽东、山东、河南、南京等地的明军,火速赶到北京参加守卫。又命令工部急速调集粮草物资,赶造衣甲器械,做为准备。

  也先想以送回英宗皇帝为诱饵,引诱明朝讲和。于谦力排众议,没有上也先的当。十月间,也先再也等不住了,挟持着明英宗,攻破紫荆关,打到北京城下。大营就安在西直门外。

  于谦立即召开军事会议,讨论对策。大将石亨主张避开敌兵的锐气,军队全部撤进城里,城外坚壁清野。等敌军疲惫了再去打他。

  于谦表示反对,他说:“我军退缩,敌军会更加轻视我军。现在各地征调来的勤王大军已有二十多万,应该乘敌军立脚未稳,主动出击,打掉他的骄气。”

  于是,北京九座城门之外,都建立起明军的阵地,将士们怀着报仇雪耻、保家卫国的决心,同仇敌忾,斗志昂扬地准备与入侵敌军作殊死战斗。

  于谦将兵部的事务交给副手,亲自率领人马,列阵于德胜门外,抵挡也先正面的大军。他下令:开战后,带队将领不顾部下率先后退的,斩将领。部属不听将领指挥擅自撤退的,由后队将士将前队官兵斩首。

  也先没有料到,他会遭到北京军民空前顽强的抵抗。在德胜门,也先遇到埋伏,损失了一万多骑兵。在西直门,瓦剌兵遭到都督孙镗与赶来的援兵的围攻,落荒而逃。好多地方,老百姓勇敢地参加了战斗,他们爬到房子上,用砖瓦投掷瓦剌兵。到处是英勇杀敌的悲壮场景。

  也先在北京城下硬撑了五天,吃了好多败仗,而明朝各地援军还源源不断地开来,形势对他变得非常不利。他只好挟持着朱祁镇,逃出关去。

  京城保卫战取得了辉煌胜利!于谦乘势收复了关内大片失地,并调兵遣将,加强了各边关的守卫力量。

  第二年八月,也先见明朝政治已经安定,明英宗在他手中再也没有用处了。便将明英宗放了回来。

  于谦性情刚烈,所以得罪的人不少。那个主张逃跑、被他斥责的徐有贞,还有企图讨好于谦反被于谦责备的大将石亨,都很痛恨于谦。

  公元1457年,明英宗在宫中不耐寂寞,在徐有贞、石亨等人的策划下,发动政变,重登皇位,废除了明代宗。明英宗对于支持朱祁钰做皇帝的大臣们,恨之入骨,加上徐有贞、石亨等人说了于谦很多坏话,竟将这位忠心耿耿、功勋卓着的忠臣杀害了。

于谦的轶事典故有什么相关文章:

1.于谦的故事及简介

2.古代爱国名人故事

3.两袖清风的主人公

4.中国有名的成语典故

5.常用历史典故故事

于谦的轶事典故有什么

于谦是明朝著名的民族英雄,在历史上有过不少的功绩,虽然结局悲惨,但是他的功劳后人永记。而与他诸多历史功绩相对的是,关于他本人的轶事典故也并不少。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精心整理的于谦的轶事典故,希望你喜欢。 于谦的轶事典故 一、救时之相 于谦小的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源赖朝的成就有什么
    源赖朝的成就有什么

    源赖朝是平安时代末期河内源氏源义朝的第三个儿子,是著名武将源义经同父异母的哥哥,源氏的人都那么厉害,想必源赖朝也是一个很厉害的角色,那么

  • 苏轼的守岁主要内容介绍
    苏轼的守岁主要内容介绍

    《守岁》,是苏轼的一首五言古诗,创作于1062年,当时苏轼在凤翔签判任上。同时创作《馈岁》《别岁》,将这三首诗一同寄与苏辙。主要当时恰逢年末,

  • 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是谁
    靖难之役朱棣的谋士是谁

    明朝朱棣发动了一场靖难之役,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鲜有的一次藩王造反成功了并且登上了皇位的事件,朱棣之所以能够登上皇位,可以说与靖难之役的胜

  • 火烧圆明园的真相是什么
    火烧圆明园的真相是什么

    对于英法联军火烧圆明园的真相,历史学家们一直存在着各种各样的猜测及争议,迄今为止,关于火烧圆明园真相存在着两种说法。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654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