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清缅战争有什么历史影响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清缅战争发生于公元1762年至1769年的中缅边境,历时七年,最终清军战败。清缅战争有什么历史影响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缅战争的历史影响,希望对你有用!

  清缅战争历史影响

  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的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刚灭了暹罗就遇上清朝军队进攻。国内空虚的缅甸被迫只留下九千兵力驻扎暹罗,全军归国抵御清朝进攻。暹罗的郑信由此得以击败国内其他割据势力,击退缅兵,重建暹罗。当然清朝政府很长时间都不知道是它造成中南半岛上这一大变局,既削弱了缅甸,又挽救了暹罗,而是耿耿于怀在全盛时期无法打服“南荒小夷”。缅甸战后十年主动求贡,重新被纳入东亚朝贡体系。

  一些参加过清缅战争的将领,目睹了部分缅兵所持火器威力之大,有感自身的火器技术落后。返回后曾上书乾隆皇帝,提议向西方购置先进的枪支,雇佣西方军事技术人员,仿制枪支,增强自身国力。但乾隆皇帝受“骑射乃建州之本”祖训的影响,认为发展火器将会导致本来入关后因腐化导致骑射和冷兵器作战技艺松弛的八旗军依赖火器,其该方面技艺进一步松弛,所以未予以重视。

  清缅战争的评价

  十八世纪中缅战争,总体而言,是中国败了。自称十全老人的乾隆皇帝在晚年也承认,“五十多年八桩战事,就征缅这桩不算成功。”但此战造成东南亚一大变局,暹罗因此而复国;缅甸也重新认识到中国的力量,由此建立了与中国绵延二百多年的睦邻关系。这又是当事者所始料不及的。

  虽然清缅战争以缅甸入侵中国为开端,但却是一场双方以争夺地区利益与霸权为目的的战争,战争以中缅议和、缅甸名义上对中国称臣为结局,两个国家都没能达到自己的期望,清朝在这场战争中损失了大量兵员,耗费大量白银,最终也没能征服缅甸,而当时在东南亚称霸一方的缅甸也因为这场战争元气大伤,整个国家的路线发生了变化,对泰国的吞并战争也因为清帝国的巨大军事压力由接近完成最终化为泡影,而这也是清帝国对缅战争对东南亚产生的深远影响之一, 对缅战争没能为清帝国自身带来直接和眼前的利益,可是给东南亚地区带来的一系列连锁反应让研究这个东亚强权的史学家们产生很多思绪,而这也颇值得对这段历史有兴趣的我们玩味!

  清缅战争的背景

  缅甸方面

  缅甸贡榜王朝建立后,凭着其军力,迅速压服中缅边境上的诸多土司。在对原缅属各掸族土司确立统治后,开始派出小股部队配合这些掸族土司的部队以军事威胁向中国管辖的内地土司强制要求征收传统的“花马礼”(即为贡赋钱粮,处于中缅两国边境上的各掸族土司在历史上为谋求自身安全曾向两国都缴纳这贡赋)。这些内地土司有些屈服于缅甸的兵威,有些并不屈服。这些不屈服的土司派人向云南地方官府请求军事支援。但当时乾隆皇帝忙于平定准噶尔,无暇南顾,不愿与周边国家发生军事冲突,因此云南地方官府对此事一直是奉行偏向绥靖政策。而当乾隆皇帝从平定新疆这一事情脱身后,开始对缅甸这种压迫我国边疆少数民族和挑衅中国国威的行为采取强硬态度,中缅边境局势逐渐紧张。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缅甸方面再次向这些内地土司征收贡赋未果, 遂出兵入侵中国。正式点燃了中缅两国边境冲突的导火线。

  入境骚扰

  清乾隆二十七年(1762年)冬,缅甸木邦的土司率领自己的部队以及贡榜王朝的军队约2000人侵入中国孟定和耿马两内地土司的管辖区域,劫持了孟定的土司,焚烧了耿马土司的衙署和一些当地的民居。当时清朝在当地的军事驻扎力量有三种:一为云南地方官府派驻的绿营兵,二为各地土司自己掌控的土练,三为边境一些矿场为自保建立的场练。

  耿马土司逃出后,立即率领土练和场练反击追杀缅兵,于滚弄江畔击败缅兵,先后斩杀约200人。但为了息事宁人,耿马土司随后还是通过木邦土司向贡榜王朝缴纳了“花马礼”。虽然那时云南地方官府沿滚弄江一带布防,但仍偏向于绥靖,不想多事。所以在第2年,边境一矿场场长带兵过江擒杀缅兵,却被认为是“杀良冒功”而处死。

  然缅甸方面却没有收敛的意思。孟定和耿马两内地土司稍微平静些时,但车里土司(今西双版纳)管辖地带却依旧不平静。乾隆二十七到二十九年(1762-1764年),缅属孟艮土司带领自己的部队和贡榜王朝的军队连年入界骚扰。特别是乾隆三十年(1765年),骚扰规模骤然升级,缅兵进入车里土司多处地方勒索钱粮和掳掠民众。其原因在于,当时缅甸正和其历史上的死敌暹罗交战,制定了沿清迈、万象一线进攻暹罗的方针,而车里正处于其进军路线的旁侧,需要大量的钱粮以及劳力为军队的进军做后勤保障。

  清缅战争的结局

  时隔18年后,即乾隆五十三年(公元1788年)四月,缅甸国王孟云为应付周边暹罗等国的压力,主动改善对华关系,派出使节奉表纳贡,此事才圆满结束。换句话来说,中缅关系又被重新纳入了东亚朝贡体系,中国得了面子,缅甸得了实惠。

  清缅临时和约的正式文本没有保留下来,而双方向各自国君禀报的内容又有出入,双方战后交涉还因此拖延了二十年。

  中国方面的记载:一、缅甸遵照古礼奉表进贡;二、缅甸永不犯天朝边境;三、缅甸将所有清朝战俘释放。

  缅甸方面的记载:一、逃往云南的所有缅属土司,清朝都要交还给缅甸,并承认缅甸对所属土司的主权;二、所有战俘一律释放;三、商道重开,准许两国商贩自由贸易;四、每隔十年两国君主交换使节,互通友善书信,并致送礼物。

  看来是缅方的记载比较靠谱些(大约只漏了不侵犯中国边境这条),而中方的内容明显是为了应付乾隆。

  不过,到最后,双方国君都对这份和约不满意。缅王孟驳撕掉前线送回来的和约文本,罚缅兵统帅及其他将领的家属头顶清兵馈送的礼物在王宫外跪了三天三夜。这时缅甸曼尼坡发生叛乱,老官屯缅兵不等孟驳命令,就直接进军曼尼坡平定了叛乱,这才平息了缅王的愤怒。中国因为缅甸没送贡表(对中国而言,这个面子的东西最重要),而缅甸因为清朝方面只放了孟拱土司,木邦和蛮暮土司安置内地没给回缅甸,又继续禁止双边贸易,别说贡表,连清朝方面的使者也扣押下来,还发了封出言不逊的文书过来,双方打起了漫长的外交战。乾隆皇帝虽然憋气,但也清楚要再次动兵很困难,单气候水土问题就非常头疼,像乾隆三十五年(公元1770年)七月,回到北京不久的傅恒就因此病死了。加上小金川再次叛乱,于是暂时押在一旁不理。


猜你喜欢:

1.清缅战争产生了多大影响

2.清缅战争简介

3.清缅战争为什么失败

4.清缅战争双方参战人数有多少

清缅战争有什么历史影响

清缅战争发生于公元1762年至1769年的中缅边境,历时七年,最终清军战败。清缅战争有什么历史影响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缅战争的历史影响,希望对你有用! 清缅战争历史影响 造成中南半岛上的重大政局变动:清缅战争爆发的时候,缅甸正和它历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清缅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清缅战争爆发的原因是什么

    清缅战争起因最早是因为缅甸贡榜王朝对中国云南等边境地区进行频频挑衅,当时乾隆正集中全力平定准噶尔,并没有将他们的挑衅放在眼里。下面就是学

  • 清缅战争清军装备如何
    清缅战争清军装备如何

    清军在清缅战争死亡人数是4000多人,其中包括大将明瑞和其他众多将领。清缅战争清军装备如何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清缅战争清军装备,

  • 布匿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布匿战争的目的是什么

    布匿战争中汉尼拔以劣势兵力围歼优势之敌和罗马海军创造的乌鸦吊,是古代战争史上的一大创新。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布匿战争的目的,希

  •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

    第二次布匿战争爆发的时间是什么时候?第二次布匿战争发生于公元前218至前201年,是三次布匿战争中最长也是最为人所熟知的一场战争,最后以罗马的胜利

26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