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百科>历史常识>战史>古代著名战役>

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是怎样的

时间: 卫文34 分享

  大小和卓之乱即清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乾隆二十四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大小和卓叛乱经过

  大小和卓叛乱指的是清朝时期新疆的两位领袖带领自己的军队反抗清朝的一次叛乱,之所以发挥谁生这样的叛乱,与清朝对大小和卓的过于放松有很大的关系。那么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是怎样的呢?

  其实小和卓叛乱的想法在很早之前就有了,小和卓为了摆脱清朝的管理,便私下开始密谋着叛乱的策略,他集合了当时比较有名气的头目,准备反叛,可是大和卓因为心怀感激,不同意小和卓的这个想法,于是他们之间出现了不和。可小和卓在不久之后就占领了新疆的大片地区。

  清政府官员便准备给当时的回人进行适当的补偿,当然税收也是不能少的。此时小和卓带领的部队就开始与清朝军队出现了对峙的局面。之后小和卓带着伪装的诚意还来朝见当时的清朝皇帝乾隆,因为乾隆没有意识到问题的严重性,对小和卓仍十分信任。在清军的大部队撤离的时候,叛乱便正式开始了,小和卓带领的部队把清朝将领率领的部队打败了。之后乾隆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便又发令派军队前去新疆,在主要头目意外去世后,乾隆皇帝便专心攻打小和卓的部队。在库车战斗中,小和卓成功逃脱了清朝军队。这中间又经过了多次的战斗,到了后期因为清朝军力的增多,大小和卓带领的军队处于弱势地位,加上长期的战斗让当地的民众十分厌倦了,便对他们失去了信心,许多人都离开了大小和卓的部队。

  经过了大小和卓叛乱之后,清政府统治下的新疆在以后的几十年都没有再发生过叛乱。

  大小和卓叛乱背景

  大小和卓叛乱指的是清朝时期新疆的两位领袖带领自己的军队反抗清朝的一次叛乱。之所以出现此次叛乱,肯定是有背景的。大小和卓叛乱的背景一共归结为以下三个。

  大小和卓叛乱的第一个背景,在清朝之前,新疆就有了两个派系分别对立,其中一个派系黑山派得到当时一个少数民族王室的支持,发展壮大起来。另一个白山派则被驱赶出来了,到了西藏以后也得到了主持,于是便主动向黑山派发起攻击,最后黑山派被打败了。白山派领导人占据了新疆的更多地方。不久白山派领导人去世了,又陷入了一片混乱,在稳定之后,这两个派系的民众都被转移到其他地方。其中大小和卓也被关起来了,因为大小和卓就是白山派代表人物的后代。

  大小和卓叛乱的第二个背景就是清朝军队在去往新疆的路上,目的就是把新疆稳定下来并由清朝管理。在途中,大小和卓分别都向清朝派来的将军表示衷心,接受清朝的收复,可之后黑山派的后代又挑起了战事,为了平定战事,大和卓就被送到了战区,指明他是清朝派来的将领,也就表面此片区域已成为清朝的领地。最后黑山派后代也都被消灭了。

  大小和卓叛乱的第三个背景就是清朝顺利把新疆伊犁占领以后,因为过于自信,在此地就留有很少的军力来看守。可是没过多久就出现了叛乱,小和卓带领着当地的民众都逃离了此地,在战事平定后,小和卓又以投降的名义向清朝打探各种消息。

  大小和卓叛乱结果

  虽然大小和卓发起叛乱,与清军持续抗衡了很长时间。但最后终究会有一方是赢家,一方是败者。那么大小和卓叛乱结果是什么呢?

  其实在与清军对抗的后期,大小和卓的内部就出现了一系列问题,在持续了几场抗衡后,大小和卓终究没有敌得过清朝的军队,大小和卓叛乱的结果也就以失败结束了。

  大小和卓在看到情况很不利的时候,便开始逃跑,逃到了现在的阿富汗附近才被捉住,此时其他跟随大小和卓叛乱的部队知道情况后,也准备逃跑,可是他们没逃多远就被清朝抓获了。清朝军队把这些人都关押到一起后,把他们手中的许多武器也都没收了。此时小和卓已经没有任何优势了,他仍然提各种要求,因为没有答应他的条件,小和卓还侵略附近的村庄,最后被围困起来,因为受伤被抓获了。大小和卓都被抓获以后,则意味着这场叛乱正式结束了。大小和卓在被抓捕后被关在了牢房里面,而且他俩还被分开关押着。因为大小和卓不是清政府人员亲手抓获的,所以清政府要亲自见到这两个人,可是在中途大小和卓就被杀掉了,也就是说清政府只见到他俩的首级。

  在平定了此次叛乱后,清政府大大的奖励了一番有功劳的人。因为大和卓死之前就说不要和弟弟埋在一起,于是大小和卓便被分开埋葬了。其中大和卓还有一个儿子,最后送到了北京由皇帝抚养着。可是据说这个送到北京的孩子并非大和卓的亲生儿子,只是同名的一个人,他的亲儿子仍然在新疆过着十分艰辛的生活。

  大小和卓叛乱的影响

  大小和卓在发动叛乱以后,便向西逃走了,虽然最后清政府结束了这场叛乱,可这场叛乱对当时的社会上却产生了不小的影响。那么大小和卓叛乱的影响有哪些呢?

  首先乾隆皇帝知道大小和卓叛乱后,便立即将新疆地区的世袭制彻底废除了,因为乾隆虽然原本对这个区域比较信任,但最后还是出现了这样的情况,便下定决心将世袭制彻底废除了。废除了这种世袭,于是这些世袭阶层就成为了清朝政府地方上的一些小官员,也就是说清朝皇帝将新疆官员的权利都缩小了很多。这是大小合作叛乱在体制上所产生的影响。

  在军事上的影响就是乾隆在新疆设立了多个军营用来镇守当地,防止再次发生叛乱,于是军府制就这样慢慢确立起来了。这样西部地区也有了防线,可以很好的维持新疆的各项事务。

  在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后,清政府做了一系列措施,对税收也实施了宽松的政策,还有其他经济上的一些束缚也都放宽了,这样便为新疆的发展带来了更多的好处,当地的农业发展也随之加快,人民开垦了许多荒地用来种植,而且通过各种办法解决了灌溉农田的问题。

  大小合作叛乱的最大影响就是开通了前往西部地区以及境外地区的路线,可以将中国的各种农产品都运输到境外,经济发展有了明显的增速。其中新疆的玉石也恢复了对清朝的供应。总之大小和卓叛乱被平定后产生的积极影响占到了很大比例。

  大小和卓叛乱的评价

  大小和卓叛乱是发生在清政府与回部白山派之间的叛乱。该战乱从1757年开始,总共历时两年。期间大小战役无数,最终该叛乱以大小和卓失败、新疆伊斯兰教归降告终。那么人们对大小和卓叛乱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要说人们对大小和卓叛乱的评价,还要从清政府平定大小和卓叛乱开始说起。大小和卓是中国西北地区历史上两位著名的伊斯兰教领袖。在他们统治下的新疆有着严重的赋税,封闭落后,并且大小和卓企图联络周边的小国,脱离中国版图,自立成国。清政府与大小和卓之间的战役是清政府统一中国领土的最后一个战役。大小和卓叛乱胜利之后,天山南路重新纳入中国版图,使清朝的疆域领土达到最大。周边的伊斯兰教小国也向清政府臣服纳税,使清朝进入政治、军事、经济最鼎盛时期。大小和卓叛乱使清政府收复了新疆天山南路,完善了清政府在伊犁的统治机构,设立伊犁将军,废除了世袭的统治制度,将贵族直接转变为清政府官员,确立“军府制”。

  同时广辟屯田、治水灌溉,恢复并加强新疆农业的发展;减免沉重的赋税,开通中国与西亚、南亚的贸易流通,让中国的丝绸以及茶叶流入西南亚,使新疆的经济得到恢复和发展。这是从康熙年间准噶尔东侵,康熙皇帝亲征准噶尔以来,七十余年的西北边疆战乱终于宣告结束,并且在此后的六十多年中新疆没有发生大的动乱。这使清政府的经济得到发展,成就了著名的康乾盛世。


猜你喜欢:

1.历史上的十大军团

2.中国历史上统治时间最久的朝代排行榜

3.中国历史上消失的古国

4.世界帝国的实力排名

5.清初屠城到底杀了多少人

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是怎样的

大小和卓之乱即清乾隆二十二年新疆回部白山派首领霍集占兄弟所发动的叛乱。乾隆二十四年,大小和卓兵败西逃,经葱岭进入巴达克山,被巴达克山首领素勒坦沙擒杀,叛乱遂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小和卓叛乱的经过是怎样的,希望大家喜欢! 大小和卓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七和卓之乱的经过是怎样的
    七和卓之乱的经过是怎样的

    七和卓之乱,是清道光二十七年流亡于浩罕的白山派和卓后裔入侵中国新疆西南部的事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七和卓之乱的经过是怎样的,希

  • 姊川合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姊川合战的经过是怎么样的

    姊川之战是日本战国时代的一场战役,织田、德川联军与浅井、朝仓联军于元龟元年6月28日在近江国浅井郡姊川河原会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

  • 五国攻秦之战经过简介
    五国攻秦之战经过简介

    五国攻秦之战是前241年赵、楚、魏、韩、燕五国联合进攻秦国的战争。此战五国战败,从此,六国更加无法抵御秦国的兼并,秦国最终统一六国,建立秦朝

  • 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简介
    秦灭六国之战的经过简介

    春秋战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最混乱的几个时期之一,在这长达几百年的混乱时期中最著名的一场战役就是秦灭六国之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秦

502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