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民间故事>

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

时间: 燕青16 分享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那你知道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五百罗汉渡海

  蓝田县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古寺,名叫水陆庵,其所以闻名于世,是由于他的大殿内布满了很多罕见的彩色泥塑像,尤其是五百罗汉过海的大型泥塑群像,各俱姿态,传神逼真,使人赞叹不已。

  唐朝时开园元勋鄂国公尉迟敬德,奉旨在蓝田水岸边监修大型佛寺水陆庵。他调集京兆一带能工巧匠,很快就在蓝水河分叉的鱼形岛上修建起了金碧辉煌的大殿和雄伟高耸的山门、钟、鼓楼……,一座庞大寺院建起来了。尉迟敬德又启奏唐皇,调当时天下最著名的雕塑大师杨惠之到水陆庵雕塑神像。杨惠之不愧是塑像名师,他不用蓝本模特,便在水陆庵大殿内塑造出大型佛像,助侍佛象,阿难、迦叶二大弟子像多尊。在南北墙上,还以连环画的形式,塑造了表现释迦牟尼传略的本生故事,并夹杂了一些民间故事传说内容的塑像,如佛、菩萨、供养人、飞天、飞龙、舞凤、狮子、麒麟、牛和象等等,简直是应有尽有,丰富多彩。看得尉迟敬德眼花缭乱,摸不着头脑,但他仔仔细细地看过两、三遍后,却皱起了浓眉,心里若有所失。

  他把杨惠之叫到眼前,先表彰杨惠之塑像的功劳,然后直接了当地说出自己感到的不足:“我是个粗人,看不出啥门道,但总感到这里边少点啥,到底少点啥呢?我也说不清楚,嗯,有了!我总觉得,这些佛也好,菩萨也好,佛本生故事也好,没有一个看了能给人以教益,使人如照铜镜。你能不能再给咱补塑一些有意思的泥像?

  尉迟敬德的这一席话,把天下闻名的塑像大师给难住了!只见他抓耳挠腮,急得满脸通红,也没有想出一个补塑的内容来。他陪笑地对尉迟敬德说:“请国公爷出个题止,小可依样画葫芦地雕塑就是……”

  尉迟敬德打发走了杨惠之,自己动开了心思,但想啊,想啊,却怎么也想不出一个“题目”来,因为他是一员武将,对佛教既不笃信,也不熟悉佛教故事。想着想着,他大喊一声:“有了”,猛地把大腿一拍,跳起来奔过水陆庵大殿,连喊侍从“快快备马”!

  尉迟敬德快马加鞭地奔出出门,向京城长安方向飞奔而去。他既未回府,也未进宫面圣,而是直奔大慈恩寺,去向西天取经回来的玄奘法师求教。玄奘法师闻言,微微一笑,向尉迟敬德讲述了一个他在天竺诸国游史取经时听来的故事。

  传说天竺诸国中的摩揭陀国有一千名佛僧,其中,有五百个是已修成正果的罗汉僧,另五百个是入佛门不久的凡夫僧。国王无忧王虽然笃信佛教,却分不清他们那些是罗汉僧,哪些是凡夫僧,他对他们一视同仁,都很敬仰。之五百罗汉僧呢,平时也不露真相,更不显示自己的高贵和与众不同。在五百凡夫僧中,有一个名叫摩河提婆的,经常发表一些违背教规的言伦,影响了一大批僧众,吃喝玩乐,惹事生非,甚至危害到无忧王的统治。无忧王非常生气,想把这一千个佛僧全部淹死,于是他们念动咒语,调集大海洋里的水冲淹一千佛僧的住处,霎时间,佛僧们的住处墙倒殿塌,变成了一片汪洋大海!五百作了恶的凡夫曾全部葬身海底淹死了。而这时那五百罗汉僧才各显相相,腾云驾雾前往迦湿弥罗国的一条山谷里隐居起来。无忧王知道后,又悔恨又惧怕,因为他知道:“罗汉僧已修成了最高果位,长生不死,法术高强,他们如要报复,只须一人便可在顷刻间灭绝整个王国。再者,细想起来,他们平日作了许许多多的好事,而自己却……”他亲自到罗汉僧们隐居的地方,向他们承认自己的过错,并真情实意地请他们回去,说他将为他们重建更为雄伟壮观的寺院和佛塔。罗汉僧们虽然表示宽恕了无忧王的罪过,但却不愿再回摩揭陀国。他们要周游天下,广传佛法。无忧王无奈,只好回到中国中。为了纪念五百罗汉僧在摩揭陀国所立的功绩,更为了记取这次沉痛的教训,无忧王便邀请国内最好的雕塑家们,在专门为五百罗汉而新建的宏伟寺院中,按照五百罗汉像的音容笑貌塑了像,并不时礼拜供奉。从此五百罗汉像就流传了下来。

  玄奘法师讲的故事,使尉迟敬德茅塞顿开,大有所悟,他叫道:“好,好!我也叫杨惠之师傅在水陆庵中塑五百罗汉像!”

  率奘闻言,含笑合十,说:“如能在水陆庵中塑五百罗汉像,功德不小,教益无量,愿好自为之!”

  慰迟敬德快马马加鞭地赶回水陆庵中,立命杨惠之在大殿中塑五百罗汉过海的形象。为啥不塑五百罗汉的单个像,而要塑五百罗汉过海时的形象呢?这是粗中有细的慰迟敬德的一大创造,显示了他的聪明过人之处,因为他觉得塑造五百罗汉过海时各自的超群法术和神通,不但能显示他们各自的独特才能,更能引起人们的深思:“无忧王为何没有看到他们的本事和本相呢?……”

  但尉迟敬德的这一指令,却叫大雕塑家杨惠之作起难来了:因为还从未听说大唐万里疆域内的哪座庙宇中雕有五百罗汉的像,更不要说五百罗汉过海的大型群雕像了!自己依据什么来雕塑这么多的各具性格、形态、气质的雕塑呢!凭空捏造不行,找五百活人来照着雕吧,也不行,因为天竺摩揭陀国有他们的“生肖”呢,不一样怎么能行?那么,自己干脆西游到摩揭陀国去一趟,把五百罗汉的形象一一临摹回来,然后一一照着雕塑吧!但是一想也不现实,因为天竺摩揭陀国距长安有数万里之遥,且隔有流沙,葱岭千般限险,去一趟需数年时光不说,能否到达和能否回来都在两可之间啊!那么,到底怎么办呢?

  尉迟敬德看出杨惠之的难处,便建议他到大慈恩寺去向玄奘法师求教,玄奘西天取经时到过摩揭陀国,瞻仰过五百罗汉塑像,说不定还带来五百罗汉的临摹一像哩!

  杨惠之听了大喜,急忙乘迟敬德的战马,快马加鞭地奔到大慈恩寺,向正在译经的玄奘法师求教并借用五百罗汉画像。

  玄奘法师只临摹了十八罗汉像,把他们全数送给了杨惠之,并详尽地向他描述了自己所能记起的五百罗汉的姓名、特点、貌相和心性。这些对杨惠之非常有益,但却不能解决根本问题,于是杨惠之把牙一咬,下了西行去摩揭陀国临摹五百罗汉像的决心。他默默地准备了盘费行李、笔墨纸砚,和二老及妻子女儿诀别,安排好了一切后事,准备第二天即出发西行。这天夜里,他筹划着西行摩揭陀国的事,辗转反侧,不能成眠。突然看到自己的身边变成了滔滔的蓝水,倾刻间又变成了汹涌澎湃的汪洋大海,这时,只见一片金光由西往东而来,来到自己的面前时,金光一晃,现出了各施异法过海的五百罗汉来!他们的音容笑貌,毫厘不差地显现在杨惠之眼前,而且一个个在经过他面前时还自报家门,并放慢了速度,让他临摹于心。当他在心中临摹完最后一个罗汉像时,忍不住感谢地问道:“请问罗汉大师,你们是专程来解我杨惠之的难场的么?弟子这里多谢了!”

  那罗汉停下来回答道:“我等在巡天时,被你西行天竺学艺的诚心所感动。又想你就是到了天竺摩揭陀,也只能看到无忧王凭记忆为我等所塑之像,却都是静止的,显不出渡海时各自的本相风资,为助你完成水陆庵的塑像,我等便冒昧前来,有扰清梦了!后会有期。”说完飘然而逝。杨惠之叩头拜谢,谁知头碰在床上,痛得他睁开眼睛,但见窗外月朗星稀,晨鸡初啼,原来是南柯一梦!所喜的是:五百罗汉的音容笑貌,心性特点全部烂熟与新,呼之欲出。

  不等天色放亮,杨惠之便来到大殿,在南北山墙的下方,塑造起五百罗汉过海的群像来。

  赶来为杨惠之西征送行的尉迟敬德,在杨惠之住处未找到人,偶尔来到大殿,见杨惠之已在塑罗汉渡海之像,不胜惊讶。张口正要问个水落石出,但见杨惠之的背后默默地看着,在心里暗暗赞叹着。

  杨惠之呢,虽然知道鄂国公尉迟敬德来了,又有许多话要问自己,却是连头都不回一下,一个招呼也不打,只顾自己默默地埋头塑像。为了不打扰杨惠之塑像,敬德亲自给他送饭,但晚饭送来时,却见午饭仍纹丝不动地放在原处哩!就这样,杨惠之废寝忘食的一口气干了七天七夜,五百罗汉渡海的群塑终于完成了。

  水陆庵“开光盛典”这天,尉迟敬德把唐太宗的圣驾也搬来了,陪君王前来的魏征和程知节等文武大臣。唐太宗仔细的瞻仰了庙宇、佛像、壁塑,一言未发,乃至观看了“五百罗汉渡海”群塑,不由得抚掌赞道:“此雕塑,也是朕的明镜啊!”于是给监修官尉迟敬德加官进爵,重加赏赐,敬德不受,推说全系杨惠之之功。太宗又升赏杨惠之,谁知杨惠之说,自己得到报偿了。太宗惊问:“谁在朕之前已重赏了惠之?”无人回答。杨惠之指指五百罗汉说:“众罗汉大师已‘重赏’了微臣,使微臣学得了雕塑的真传。”

  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古华胥国

  现今蓝田县城北三十里的华胥乡,就是五千多年前“古华胥国”的地盘。“华胥国”之名何来?有一段离奇的千古传闻。

  “华胥”本来是一位妙龄女郎的名字,她住在一个四面环水,中为陆地的渚滩之上。一日,雨雾天晴,她温步渚边,偶然发现一行巨大的男人脚印,便好奇地踏着脚印跟踪,走进一条森林茂密,杂草丛生的沟里(今之华胥沟),来到一个四面环水的小渚旁,却怎么也找不到那个巨大的男人脚迹了。突然,天空出现一道彩虹,五颜六色,十分好看。她顿觉全身麻木,打了一个冷颤。又环顾四周,感到阴森可怕,便大步流星跑回家中。从此,身怀六甲。几个月后生下了一男一女,也就是传说的伏羲和女娲。

  伏羲、女娲原是一母所生的孪生兄弟,在地广人稀遍地洪荒的时代,为了繁衍生息,接宗传代,兄妹二人有必要结为夫妻,但双方都感到尴尬和害羞。他俩商定,从骊山顶一合石磨滚向山沟,如果两扇吻合,即天意所为,否则各干其业,了却心事。试测的结果,两扇石磨从山上滚到沟底,恰恰吻合。于是便大大方方结为终身侣伴。谓之“天作之合”。至今临潼山下磨子沟的“婆父圣凯"就是印证.在滚磨的地方,后代修祠祭祀,取名叫“人祖庙”。每年七月十五,四乡后嗣集中于此,举行祭仪。以后小两口过得热热火火,冬去春来,经过了十多个春秋,生了五男五女,就是《仙海经》上所载:“有神十人,名曰女娲肠”。

  为了养儿育女,伏羲常年在外狩猎,女娲操持家务。一天,十个逐渐长大的孩子,问母亲“我们是哪儿来的?”女娲不好意思实言,又为了这五对兄妹也像他们一样,不要因系同胞不再结合,便顺口说:“你们十人是妈用泥捏的,放在炕上暖了个时间变成了娃娃”。正说间,伏羲从外边回来,一个孩子指着伏羲问女娲:“他是谁?”这一问女娲作难了,既不好说是妈妈的哥哥,也不好说是她的丈夫,只是看了孩子,斜睨丈夫,一个字吐不出来。伏羲见到这种局面,悄悄溜到黄河下游某生去了,再也没有回来。

  由于五对男女的生育繁衍,女娲族人口不断发展,有了第一个母系部落的国家雏型。女娲氏为了纪念她的母亲“华胥”,便把自己的部落命名为“华胥国”。这就是“华胥国”的由来。

  女娲氏是传说中精明干练的女性领袖,是母系社会里,许多女酋长中的佼佼者。她治国有方,处事井井有条,头头是道。在她的国度里,各个在员同劳动,共享用,没剥削,没压迫,安乐无忧,比起当时其它部落,“华胥国”可算得上屈指为首的乐土,凡有雄心壮志的治国者,无不向往,梦寐以求。

  黄帝是中华民族杰出的祖先,战败炎帝,开拓国土,奠基于黄河流域。他建宫室,造舟车,发明掼针……对当时的社会发展贡献极大,为了治理好自己的国家和培养教育自己的臣下,他非常仰慕“华胥国”治世策略和风土人情,日有所思,夜有所梦,从而留下了“黄帝梦游古华胥”的佳话。

  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牛兆濂的传说

  一、游华山

  清末民初,陕西出了四大才子,其中之一就是蓝田华胥乡鸣鹤沟的牛兆濂。牛兆濂字蓝川,老百姓称他“牛才子”。

  牛才子自幼刻苦好学,热爱祖国山川。一天,他同几位同窗好友去游华山,适逢几日天雨,几个人身上的盘费都花光了。天晴以后又不甘心半途而废,便硬着头皮向山上爬去。忽然抬头一看,有一老道飘然而至。牛才子等人上前叩拜,请求老道解囊相助。老道原是翰林出身,看着面前这一少年风流俊秀,定是博学之士,心中暗喜。便向牛才子等人道:“贫道虽无万贯积资,但身上零星,也足够尔等三五日用度,但我得出个题目,答对了,解囊相助;否则,萍水相逢,各自西东。”牛才子等饥饿难挨,只得答应。老道开言:“啥啥喜?啥啥恼?啥啥多?啥啥少?”几个同窗好友,你看看我,我看看你,无言以对。只见牛才子不慌不忙,上前施礼答道:“借钱喜,还钱恼,小人多,君子少。”老道听了“抚掌大笑,赞不绝口,立即拿出数十枚铜钱,赠给他们。牛才子智破迹底,得到资助,便与他的同窗好友兴致勃勃地游览了东岳华山。

  二、待客

  民国十五年(1926年)农历二月间,北洋军督军刘镇华,起兵围攻西安,直困得古城西安方园四十里水泄不通,但驻守西安的国民革命军在杨虎城、李虎臣指挥下,森严壁垒,众志成城,拼死固守,决心与古城共存亡。

  刘镇华把部队由河南开到陕西,折腾了数月,未能攻下西安,眼看粮草难以接济,急得他如坐针毡,肝火上升,动不动就发脾气。他有个副官,是他的堂弟,原来在牛才子跟前念过几天书。见哥哥为攻城不下而焦急,建议他去向牛才子请教。

  刘镇华对牛才子原来久已仰慕。近日一心只想着如何攻打,忘了这位足智高人,经副官一提,一下子从太师椅上跳起来,大喊:“备马!”

  刘镇华带领随从直奔蓝田,到了吕祠庵,学生说:先生回去了。他调转马头,又赶到鸣鹤沟,来到牛家门前,一只黄狗蹲在门道,见来生人,倏地立起来,呲牙咧嘴,狺狺狂吠;刘镇华瞅瞅院内,空无一人;喊人挡狗,不见应声。只好站立门外,耐心等待,权当学一回他的先祖刘备,也来个“三顾茅庐”。

  等了两个时辰,一个农夫挑担而过,一打听,说牛才子在窑背地里哩。刘镇华又赶快来到地里。一见面,牛才子就问他:“驾临寒舍,为什么不去家里,却跑到这儿来了?”刘镇华笑着答道:“贵府大门,有恶犬守卫,我等不得入内,才寻到这里。”牛才子连连打躬:“不知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方望海涵!”刘镇华陪笑说道:“只因求教心切,未曾事先通报,乃卑职之过。”牛才子拦过话在问道:“这么急着见我,不知有何见教?”刘镇华一听,连忙叩问:“先生能掐会算,料事如神,请问我军何日能克西安?”牛才子一笑答曰:“我一土窑,仅一犬守之,尚不得入,而西安砖城高垒,又有二虎守卫,君何能入焉?”刘镇华一听,心先凉了半截,半天说不出话来。但攻占西安、独吞中华的野心不甘就此罢全。又央求道:“先生通晓天文地理,兵法对策,若能助我攻克西安,当以重金酬谢!”牛才子见他心无灵犀不通,但不从正面回答。只说:“远道而来,总不能站在这荒坡野岭说话,请到寒舍一叙。”

  到了家里,刚吃毕茶,饭就端上来了。牛才子招待的不是山珍海味,也非几盘几碗,而是当地家常便饭“米儿面。”

  牛才子端起碗,呼噜呼噜往肚里倒,刘镇华的一碗饭却只吃不见少。一来是他心中有事,二来是他这么大的官,那里吃过这种饭,好容易吃完,牛才子叫人给他再添,他连忙摆手说:“好了!好了!”牛才子风趣地说:“不是我今日慢待,这家常便饭有——意——思!”虽然牛才子将“有意思”三个字间得很开。咬得很重,怎奈刘镇华一介武夫,那能品出话中之意?忙客客气气地说:“很好很好!如今茶足饭饱,请先生收拾,随我启程。”牛才子见他仍未醒悟,说了声:“少坐!”抱拳一揖,走出门去。

  刘镇华只等不见牛才子回来,便吩咐副官:“快去请你先生!”副官说:“启禀兄长,我先生可能不回来了。”刘镇华“啊”了一声问道:“为什么?”副官说:“兄长知道先生为什么给我们吃这种饭吗?”刘镇华摇摇头,副官说:“我跟先生读书时,常听学童们喊:糁糁面,大家饭,米儿面,大家散……”还没等副官把话说完,刘镇华“唉”了一声,命令

  回营!

  后来,刘镇华用尽了千方百计,终于没有攻开西安,牛才子“米面儿待客”的故事从此也就传开了。

  寻牛

  民国十七年,农历八月间,一日牛兆濂在院湘读书,众学生亦各自温学功课,偶尔,一位农夫满头大汗,状甚焦急,由围墙缺口处伸头向院内张望,兆濂即问农夫:“你是丢了牛吧?”那农夫连声回答:“是!是!乞求先生神卜能否寻回?”兆濂掐指推算说:“向东北走五里左右,可以寻着。”农夫依言而行,果然找到了牛。诸学生对老师预知寻牛一节不明其妙,询问道理。兆濂说:“当时正值端午时,寻牛者伸头墙内,我灵机一动,午字出头正好是个牛字,因而试问,此属巧合,并非绝对。”诸学生听罢,叹服钦仰。

  夜观星象

  一日,牛兆濂读书到深夜,出房门上厕小解,偶观星象,自言自语地说:“今年黑豆好收成”。被屋内已出嫁的姑娘牛××听着,回婆屋后告诉家人,其家把肥田数十亩一律安种黑豆,今年果然大获丰收。人们都觉奇之。事后,兆濂试问其女:“你家何故纯种黑豆?”其女实言告之,兆濂非常懊悔,并斥责其女:“怎能泄漏天机,”此后严令不准上门。

猜你感兴趣

1.陕西民间传说故事

2.陕西民间故事

3.陕西民间故事概括

4.陕西蓝田民间故事

5.西安历史传说故事

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

陕西自古是帝王建都之地。那你知道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陕西的历史民间故事:五百罗汉渡海 蓝田县有一座著名的佛教古寺,名叫水陆庵,其所以闻名于世,是由于他的大殿内布满了很多罕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陕西的民间故事
    陕西的民间故事

    陕西历史悠久,是中华文明的重要发祥地之一。那你知道陕西的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陕西的民间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陕西

  • 睡前故事民间故事
    睡前故事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通常是口耳相传、代代传承、逐步增添而成的,代表一个民族真正的文化背景、民风特色和价值观。那你知道睡前故事民间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

  • 适合儿童看的民间故事
    适合儿童看的民间故事

    民间故事作为文化体裁之一,是民间文化的综合表现,是民间智慧、艺术、知识的混合体,它折射出民众生活的镜像并孕育出了众多高雅艺术。那你知道适合儿

  • 乾隆的历史民间故事
    乾隆的历史民间故事

    乾隆皇帝是清朝定都北京以后的第四代皇帝,他雄图大略,颇有作为,在长达六十余年的统治期间创造了中国历史上最辉煌的时代。那你知道乾隆的历史民间

25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