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故事>其他历史故事>

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

时间: 燕青16 分享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那你知道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温公尽忠

  宋朝司马光,字君实,謚号文正,人称司马温公,是北宋时期的一位贤明的宰相和知名的学者。他投注了一生的心血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记载了中国歷史中许多善恶成败的经验教训,为后世子孙留下了一部珍贵的政治殷鉴的宝典。

  司马光年仅六岁,就具有非同寻常的气质。有一次他听到《春秋左传》的故事之后,非常地兴奋,回到家里就讲给家人听,对其中的道理都能很清楚地讲述出来。从那以后他就手不释卷、刻苦读书,有时读到入了神了,连吃饭睡觉都忘记了。

  在拜读圣贤书的过程中,他不但种下了对歷史殷鉴的深刻印象,从而奠定了编纂《资治通鉴》深厚的史学基础,而且也树立了救国救民的远大志向。所以,他一生不但在学问上博古通今,在品德上更是卓绝超迈。

  有一天,他在书房里正专心地埋头读书,窗外同龄的小朋友都在开心地玩耍。突然间传来了一阵惊恐的唿叫声,紧接着一群孩子接二连叁地都惊叫起来,后来声音渐渐远去,全都消失了,只剩下一阵阵哇哇大叫的哭喊声。

  司马光察觉到情形不对,赶紧合上书本走了出去,只见水缸里扑腾着两只手,惊慌失措地挣扎着,孩子的头不时地冒出水面。塬来是一个调皮的孩子,爬到了水缸上面,一不小心就掉了进去。小朋友们被吓坏了,一熘烟全都跑得无影无踪。

  司马光突然看到旁边有一块石头,灵机一动,就把它用力地扛了起来,朝水缸狠狠地砸了过去。只见缸里的水哗哗哗地奔涌而出,水里的孩子总算是得救了。这件事在当时引起了很大的轰动,几乎传遍了京洛一带。一时,年纪小小的司马光竟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人物,大家都对他智勇双全的表现赞嘆不已。

  时光荏苒,转眼间司马光已经二十岁了,他不但品格超群,而且书读得非常地精博,就在这一年考中了进士。生性简朴的他,一向不喜欢华丽,中了进士之后,要参加喜筵、晋见皇上,大家都穿上最华美的衣服,戴上大红花,而唯有司马光不愿意戴花。同僚就跟他说,这是皇帝所赏赐的,不能不戴,他才勉强地插上一支,由此可见,他是何其地勤俭。尤其当他位极宰相时,也依然是粗茶淡饭,衣着简单,生活简朴,一生保持着勤俭清廉的风范。

  早年,司马光并没有小孩,他的夫人很着急,就为他寻觅了一个小妾,趁机送入书房,正气凛然的司马光明白夫人的意思,但却连正眼都不瞧一眼。此妾很想试探他,顺手取了一本书,柔柔地问他:这是什么书?话语间还故作妩媚之态。司马光不为所动,面容立刻变得更加严肃,他毕恭毕敬地站了起来,拱起手,非常郑重地回答:这是《尚书》。结果本想大献殷勤的妾,也知难而煺。正由于接受了圣贤的教诲,刚正廉明的司马光才能把持住做人的分寸,丝毫不为所动。

  温公一生不爱名利,行谊谨慎,从来不说虚妄不实的话。尤其晚年曾说过,他一生光明磊落,立身处世堂堂正正,从来没有一件事是不可告人的。也就因为他的磊落风范,这一段话成为流传千古的美德,也是后人对他最推崇的德行之一。

  当时王安石提出了新法,司马光看出新政对百姓的危害很大,所以他不畏权贵的迫害,极力地反对,得罪不少当权的政客,因此埋下了祸患。除被降职外放外,他并未因此而畏惧权势,完全不计个人得失,仍然深切关怀着百姓的疾苦。所谓『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居庙堂之高则懮其民,处江湖之远则懮其君』,这就是他高洁的风范。

  当时,司马光居住洛阳,想就此隐煺,终老余生,但是百姓却希望他能继续在朝廷任职。史书记载,他们在家中日夜祷告,甚至在路上号唿哭泣,苦苦哀求他不要离开。这样的民心所向,哪里是普通的才智德能所能感得的?这是非比寻常的德行与真诚爱民,才能得到民心如此地拥戴。到了哲宗的时候,司马光重新倍受重用,成为当时的宰相。

  与司马光卓绝高迈的品格一样流传久远的,是他用了十九年的时间,以毕生的精力和心血所编纂的《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这部史书,记载了上起战国、下至五代一千叁百多年的歷史,举凡和民生休戚、国家政务有关的事迹,无论是善恶功过、是非成败,凡是可用来告诫后人的歷史经验,都节录下来,以严谨的态度匯集整理成册,期望能作为往后的施政参考,借此惕励后人不要再重蹈歷史的覆辙。展读这部《通鉴》,绵延不绝的歷史经验,我们不得不由衷地感恩先贤的用心良苦。这是歷经多少心血才得以承传,使我们能够汲取这么多先人宝贵的智能与经验。《通鉴》的歷史经验无非就是我们最好的借镜。

  勤政爱民的温公在晚年病重的时候,仍然拖着虚弱的身体,亲自处理公务,甚至通宵达旦地工作。有一次他病情加剧,昏迷了过去,口中仍喃喃自语,仔细一听,所说的全都是天下大事。

  他积劳成疾,终于一病不起,撒手人间,享年六十八。噩耗传来,举国哀恸,京城里的人都停下工作,供上祭品,哭送他的灵柩离去;安葬之时,人们痛哭流涕,就好像是失去了亲人一样地悲伤。许多人在家里供起了司马温公的画像,每餐前,都默默地祝祷他。

  作为一位贤臣良相,司马温公贬官之时豁达超然,而当他重新掌握大权时,则毅然承担起拯治天下的重任,广开言路,举荐贤才,振兴国家,《宋史》称赞他建立的是扭转乾坤的不朽功业。他勤政爱民的风范,得到了天下百姓对他的爱戴,他也以光耀千古的德泽, 得到了一代代的华夏子孙,对他不尽的感恩和追念。

  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陈实期行

  陈实与友,预订行期,日中不至,舍而去之。

  东汉的陈实是一个高士。有一次和朋友约定好同走的时间,过了约定的时间,他的朋友还没有到,陈实就不等朋友,独自去了。

  陈实的儿子叫陈元方,当时只有七岁,立在门外,忽然他父亲的朋友来了,就问陈元方:“令尊大人在不在家里?”陈元方回答:“等候尊驾好久不到,已经独自去了。”陈实的朋友生了气说:“这么做事不是人了,和人家约定好又把人家丢下,独自去了。”陈元方道:“尊驾和家父约定,是在正午的时候,到了正午不来,这是没有信;对人家的儿子,骂他的父亲,这是没有礼。”那个朋友听了这一番话,觉得很惭愧,就谢了罪离开了。

  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荣绪拜经

  宋臧荣绪,笃爱五经,孔子生日,膜拜典型。

  南北朝时,南朝宋国的臧荣绪,从小就失去了父亲,他亲自在园地里种了蔬菜,拿来做祭祀祖宗和供养母亲。后来母亲死了,他就在初一和十五这两天,很恭敬地拜着,有了甜美珍贵的食物,也一定要献供。臧荣绪隐居在京口这个地方,教授着一班学生,当时的读书人,认为他虽然不做官,却是很有学问,所以称他披褐先生。他为人表明大道,笃爱《诗经》、《书经》、《易经》、《礼记》、《春秋》五部经。因为孔子是在庚子那一天生的,所以他到了这一天,把这五部经陈列在书桌上,穿了礼服戴了礼帽拜着。他又因为喝酒是要扰乱人的德行,所以常常警诫别人要少喝酒或不喝酒,他平生品行纯正笃实。

猜你感兴趣

1.古代传统美德名人故事有哪些

2.古代传统美德名人故事

3.中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4.古代传统美德的小故事有哪些

5.古代传统美德小故事

6.中国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具有深远影响,可以不断的被继承,并得到持续的创新发展。那你知道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欢迎大家阅读。 古代著名的传统美德故事:温公尽忠 宋朝司马光,字君实,謚号文正,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孝道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关于孝道中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在一定意义上,它是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核心。那你知道关于孝道中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孝道

  • 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中华民族几千年灿烂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那你知道关于古代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关于古代传

  • 关于传统美德故事
    关于传统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由我们中华民族五千年源远流长的历史、文化凝结而成的社会道德准则。那你知道关于传统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

  • 传统经典美德故事
    传统经典美德故事

    中华民族传统美德是和谐社会建设的核心因素,最具凝聚力、最具亲和力。那你知道传统经典美德故事有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分享的传统经典美

2290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