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揭秘>历史纪事>

档案解密准海战役相关介绍

时间: 世芳35 分享

  我国经历了八年的抗日战争,大小小的战役有很多,每一场战役都是惊心动魄,其中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准海战役,欢迎阅读!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中原野战军在以徐州为中心,东起海州(连云港),西至商丘,北起临城(今枣庄市薛城),南达淮河的广大地区,对国民党军进行的战略性进攻战役。

  战役于1948年11月6日开始,1949年1月10日结束,徐州剿匪总司令部刘峙指挥中华民国国军五个兵团部、22个军部、56个师及一个绥靖区共55.5万人被消灭及改编,解放军总共伤亡13.4万人。

  淮海战役是三大战役中解放军牺牲最重,歼敌数量最多,政治影响最大、战争样式最复杂的战役。

  淮海战役是中国人民解放战争中具有决定意义的三大战役的第二个战役

  1948年下半年,国内形势愈发对国军不利,8月初,国民党在南京召开军事检讨会议,提出了东北求稳定,华北求巩固,在西北阻匪扩张,在华东华中加强进剿的战略。从下半年开始,国军开始实施重点防御,重兵坚守战略要点,编练强大机动兵团,造成共军对战略要点“吃不掉”,对增援兵团“嚼不烂”。

  一个月后,中共在西柏坡召开政治局会议,确立了“由游击战争过渡到正规战争,建军五百万,歼敌五百个旅,五年左右从根本上打倒国民党反动派”的任务。

  9月间中共发起济南战役,攻克济南,这是中共首次攻克国军重兵设防的坚固城池,也宣示了重点防御计划的失败。在战役中,尽管蒋介石命令集结在徐州地区的国民党黄百韬、邱清泉、李弥三个兵团北上解围,但摄于中共华东野战军的强大阻援部队,三个兵团17万余人,在华野阻援打援部队阵地前面徘徊,直至济南城破,黄、李两兵团尚未集结完毕 。新华社在1948年10月24日播发了济南战役的战果:毙伤国民党军22423人,俘王耀武以下61873人,其中将官23人,战场起义2万余人,缴获辎重弹药无数 。美联社对此评论:“自今而后,共产党要到何处,就到何处,要攻何城,就攻何城,再没有什么阻挡了 。

  济南攻克后,菏泽、临沂、烟台等地国军纷纷弃城,山东境内只剩除青岛等少数据点,使得共军南下作战再无负担,同时,鉴于邱黄李三兵团的犹豫,由此,当济南城内巷战仍在激烈进行,粟裕就于1948年9月24日7时发电报给中共中央军委,“建议即进行淮海战役”。中共中央军委经过慎重考虑,于1948年9月25日19时复电,同意粟裕的建议:“我们认为举行淮海战役,甚为必要。”

  是谁指挥了淮海战役

  1.从战略角度

  淮海战役其实是三大战役中规模最大、伤亡最重、影响最为深远的战役,是国共双方真正意义上的战略决战,从战略上讲,指挥者是毛泽东和蒋介石。虽然,两人并未参与前线具体部署,但是如此巨大规模的决战,都是两人进行决策后的结果,前方即使是方面军的司令也没有进行这种最终决战的决定权,而且最重要的决策,比如黄维兵团加入战场,杜聿明前进指挥部改变计划停止西进,攻占宿县都是两个最高领导人的决策,对于战局有着深刻的影响,此外蒋介石还多次插手指挥,造成局势复杂化和国军的被动,所以战略上指挥者是毛泽东和蒋介石。

  2.从战役指挥角度

  毛主席为了给予前方将领足够的处置权,并协调两支野战军,成立了淮海战役总前委。名义上战役指挥由总前委负责,总前委拥有可以先斩后奏的权力,战局紧急时可以不上报立即做出决策。总前委一共5人,分别是邓小平、陈毅、粟裕、刘伯承、谭震林。名义上5个人都是战役的实际指挥者,只是分工不同。总前委书记由邓小平担任,总前委协调两支野战军,并具有最高决断权。

  但是实际上总前委5人,只在战役第三阶段会面过一次,留下了那张著名的照片。在实际前线指挥中发挥作用并不很大,我个人觉得,最主要的两个战役指挥者是:粟裕、刘伯承。

  粟裕是华东野战军代司令,陈毅在中原野战军,粟裕实际上是华东野战军最高指挥官,淮海战役80%的歼敌任务是由华野完成的,所以粟裕毫无疑问是前线主要指挥者之一。

  刘伯承貌似往往被忽略,中野虽然歼敌较少,但是是实力所决定的。中野自从挺近大别山之后,路过黄泛区丢弃了所有重武器,进入华中后又被黄维兵团、白崇禧集团追着碾,实力受挫不少,所以在淮海战役前队伍规模和武器装备远远不如华野,但是发挥作用并不小:首先,先出击徐州西面,分散注意力,为歼击黄百韬兵团提供条件;随后,也是淮海战役最为重要的神来之笔——攻占宿县!切断了徐州和南京的联系,为日后歼灭战进行铺垫,也迫使蒋介石从华中掉来最后的王牌——十八军为基础的十二兵团,从小淮海打成了大淮海。最后,双堆集包围黄维,阻击李延年和刘汝明兵团北进。实际上,中野发挥的作用不比华野小,然而受到装备、人员的限制,战果远远不如华野。

  陈毅在中野实际协调两大野战军,邓小平和谭震林负责政治工作,都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是不可或缺的,也是前线主要指挥者,但是在军事指挥据决策上,貌似发挥的作用不如前两者那么大而已,但是仍然是重要的军事决策人之一。

  所以,综上所述,淮海战役战略面决策者是毛泽东以及中央军委,战术指挥层面由邓小平任书记的总前委负责,主要是军事负责人是粟裕、刘伯承。

  淮海战役失败的话会怎样

  国军当时有可能实现的真对徐蚌战场的方案里,结果最为理想的应该是杜聿明在从葫芦岛调回徐州后提出的方案。既然问题是淮海战役失败后的发展,那这里就假设杜的徐蚌会战方案所提的各目标均能实现。

  首先,以李弥兵团扼守徐州,邱清泉、孙元良两个兵团自徐州向西突袭中野主力。自蚌埠北进的李延年、刘汝明兵团需夺取宿县、打通南段交通线、牵制当面的华野南线阻援部队以保障邱、孙兵团歼灭中野已展开的六个纵队,解黄维兵团之围。【这第一步是很有希望能实现的,中野已在双堆集外围展开,在邱、孙两个兵团与黄维兵团夹击之下,即使不被全歼,也不可能全身而退。退一步讲,无论如何可解黄维兵团之围。这在时间、救援的兵力、黄维兵团自身战斗力上都是能达到的。变数在于中野遭受的损失有多大。】

  随后,邱、孙兵团需要迅速回击徐州以东,李弥兵团应提前出击。因第七兵团已经被围困多日,李及邱兵团必须迅速突破碾庄以西的华野阻击阵地,逼迫华野撤围。【但是这第二步几乎不可能实现:一方面是邱、孙兵团很大概率无法即时赶回徐州,即使中野主力与配属的华野部队一击即溃,邱、孙、黄兵团也不可能放心大胆地回徐州。另一方面,徐东阻击战之中的现实情况是邱李兵团即使在直接依托徐州向东攻击尚且未能突破华野的阻击阵地,那么按照杜聿明的方案在与中野交战且经过十数日的长途奔袭后,战斗力绝对不可能超过原有水平。也就是说邱、孙兵团应无法及时赶到徐东地区;就算赶到了,若华野部署不变,也打不通。不过,很有可能杜聿明的方案的潜台词本就是牺牲第七兵团,以实现保住嫡系的黄维兵团并重创中野主力与华野南线若干纵队这一有限的战役目的的。陈诚或许会支持,但是刘峙至少不愿意承担这个责任,所以不愿意执行这个方案。】仍然假设这一步可以实现,邱、李兵团突破阻击阵地,迫使华野放弃围歼第七兵团,撤回鲁南地区,与豫东战役的结局类似。杜聿明在济南战役时不增援王耀武虽是明智的,但不是没有代价:因为济南王耀武部已被歼灭,共军在北线有宽广腹地,故华野较中野回旋余地大。而中野会遭受非常大的损失,残部若可突围,或退至陇海路以北,或在鄂豫皖地区打游击,无法再影响战争进程。

  此时,徐州剿总可以依托津浦路进行攻势防御,此为何应钦、刘峙支持的国防部原本的徐蚌会战部署。那么局面将会是,国军徐州和华中剿总部队与共军华野(以及中野残部)在徐州地区大体沿陇海路对峙。但是,国军此时仍无法沿津浦路侧敌北上,所以在实现此方案的情况下,徐州部队仍无法直接支援平津作战。仍需先以至少四个兵团向北进剿山东的华野部队,收复济南,打通津浦路北段。这也就是此前杜聿明在徐州剿总于济南战役之后提出的但未能执行的作战方案。

  而胡宗南部形式并不乐观,甚至无暇顾及太原被围的阎部,所以傅部更是指望不上他了。反倒是华北剿总的战绩与局面此时仍占优势,当然了这是相对于共军华北部队而言的。阎锡山部主力被华北一兵团围在太原附近,虽说是主动收缩至太原,且徐向前部当前自身较难突破太原坚固城防,可其也无力增援傅作义部,或许其在大同方向能策应傅部在张家口的105军向西靠拢归绥的董其武部。

  而傅的晋绥系部队以及华中的桂系所部战力均说不上超过中央军,像35军与第7军等几支核心部队战斗力相对比较高。但是在平西战场上与衡宝战役前,傅作义与白崇禧的部队都是在竭力避免与共军正面接触。即使是在桂系部队“歼灭共军49军并击伤林彪”的青树坪战斗里,入关时有5万人的四野49军,在被合围的情况下遭受的伤亡在1500人左右。当然对于被围住的146师这个伤亡是十分严重的。在平西战场上,已被国军在塔山重创的东野四纵即使在没有大规模补充兵员的情况下,仍然能够在野战情况下于短时间内先后击溃中央系与晋绥系的二等部队16军与104军(欠一个师)。而华北第二兵团的三个纵队在加强了一个炮兵团之后,也能够在新保安的攻坚战中歼灭晋绥系的第35军。实际上,即使是这支晋绥系战斗意志最强的基本部队,35军在巷战的情况下仍有80%的官兵是被俘的。这说明,中央军之外实力较强的晋绥与桂系部队在正面会战中的战斗力并没有达到中央军主力各兵团的水平。

  而天津29小时失守说明华北剿总辖下中央军各部队的战斗力也一般,起码没有超过同是面对共军优势兵力作战的东北卫立煌部或山东王耀武部,当然这里有其他因素存在。北平城防四处漏风,若坚守则与天津结局不会有不同。当然仅这一点并不说明傅作义或其他华北将领的个人指挥能力有问题,毕竟傅作义守城、守土的能力是直奉战争和抗战里证明过的。

  所以推论是,一,即使打赢淮海战役,国军包括徐州剿总也没有机动兵力能够支援华北,且不得不收缩战线;二,仅凭傅作义部自身很难在平津一线对东野进行有意义的抵抗。

  华北剿总若能在更早的时候倾力援锦,尤其是把奔袭石家庄的部队投入北宁线方向,与葫芦岛的东进兵团夹击塔山、高桥一线的东野第4、11以及1纵等部。后与廖耀湘的西进兵团、锦州范汉杰部合力围歼林彪攻锦的五个纵队,一举消灭东野主力。或至少围歼东野南线三个纵队,迫使林彪主力放弃锦州,至少能扭转东北战局。而沈阳的周福成兵团甚至可突袭长沈间之十二纵,接应长春郑洞国部突围;或以一部出击辽西,侧击六纵(欠17师),牵制东野锦州以北的三个纵队,保障九兵团侧翼。

  也就是说想要扭转战局,需要既重创东野,又要歼灭华野主力,即不但要在关内,也要先在关外击溃共军。否则即使将华野击退至陇海线甚至济南以北,在东野入关后,其势必能歼灭至少部署在北平以西的晋绥系各军,而这之后包括徐蚌地区在内的关内其他战场的均势将无法维持。

  所以至少是在济南、锦州战役之后,长江以北的战局很难逆转了,如果美军不登陆的话。


猜你喜欢:

1.1945年山海关战役

2.2017小学生数学复习总结范文

3.二战香港战役

4.北非登陆战役

5.甲午战争的条约

6.中考历史模拟测试题及考点分析

档案解密准海战役相关介绍

我国经历了八年的抗日战争,大小小的战役有很多,每一场战役都是惊心动魄,其中淮海战役是解放战争三大战役之一。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准海战役,欢迎阅读! 淮海战役简介 淮海战役,国民党称徐蚌会战,是解放战争时期中国人民解放军华东野战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档案解密周恩来的一生相关介绍
    档案解密周恩来的一生相关介绍

    他是人民敬爱的周总理,他是中国的伟大战士。他鞠躬尽瘁,为人民横眉冷对千夫指,俯首甘为孺子牛。周恩来的故事说也说不完。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

  • 档案解密赵匡胤一生的故事
    档案解密赵匡胤一生的故事

    宋朝的开国皇帝赵匡胤,他骁勇善战,关于赵匡胤的故事一直是大家津津乐道的。接下来就和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赵匡胤一生的故事,欢迎阅读! 宋太

  • 档案解密裕仁天皇生平简介
    档案解密裕仁天皇生平简介

    裕仁天皇是昭和军阀集团的最高领袖,裕仁还是一个科学家,他以海洋生物学者而举世闻名。后世是怎样看待裕仁天皇的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裕仁天

  • 档案解密张作霖相关信息简介
    档案解密张作霖相关信息简介

    张作霖从流浪者到军阀首领,再到北洋政府的元首,他的一生具有传奇色彩,张作霖是个怎样的人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张作霖相关信息,欢迎大家一

548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