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趣闻>历史揭秘>死亡之谜>

林黛玉之死在第几回怎么死的

时间: 世芳35 分享

  红楼梦大家都知道,林黛玉之死有人认为写得好,也有人不同意。林黛玉是怎样死的?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林黛玉之死在第几回,欢迎阅读!

  林黛玉之死在第几回

  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话说宝玉见了贾政, 回至房中,更觉头昏脑闷,懒待动弹,连饭也没吃,便昏沉睡去. 仍旧延医诊治,服药不效,索性连人也认不明白了.大家扶着他坐起来,还是象个好人.一连闹了几天,那日恰是回九之期,若不过去,薛姨妈脸上过不去,若说去呢,宝玉这般光景. 贾母明知是为黛玉而起,欲要告诉明白,又恐气急生变.宝钗是新媳妇, 又难劝慰,必得姨妈过来才好.若不回九,姨妈嗔怪.便与王夫人凤姐商议道:"我看宝玉竟是魂不守舍,起动是不怕的.用两乘小轿叫人扶着从园里过去,应了回九的吉期, 以后请姨妈过来安慰宝钗, 咱们一心一意的调治宝玉,可不两全?"王夫人答应了,即刻预备. 幸亏宝钗是新媳妇,宝玉是个疯傻的,由人掇弄过去了.宝钗也明知其事,心里只怨母亲办得糊涂,事已至此,不肯多言.独有薛姨妈看见宝玉这般光景,心里懊悔 ,只得草草完事.

  到家, 宝玉越加沉重,次日连起坐都不能了.日重一日,甚至汤水不进.薛姨妈等忙了手脚, 各处遍请名医,皆不识病源.只有城外破寺中住着个穷医,姓毕,别号知庵的,诊得病源是悲喜激射,冷暖失调,饮食失时,忧忿滞中,正气壅闭:此内伤外感之症 .于是度量用药,至晚服了,二更后果然省些人事,便要水喝.贾母王夫人等才放了心, 请了薛姨妈带了宝钗都到贾母那里暂且歇息.

  宝玉片时清楚, 自料难保,见诸人散后,房中只有袭人,因唤袭人至跟前,拉着手哭道: "我问你,宝姐姐怎么来的?我记得老爷给我娶了林妹妹过来,怎么被宝姐姐赶了去了?他为什么霸占住在这里?我要说呢,又恐怕得罪了他.你们听见林妹妹哭得怎么样了?"袭人不敢明说,只得说道:"林姑娘病着呢."宝玉又道:"我瞧瞧他去."说着, 要起来. 岂知连日饮食不进,身子那能动转,便哭道:"我要死了!我有一句心里的话, 只求你回明老太太: 横竖林妹妹也是要死的,我如今也不能保.两处两个病人都要死的,死了越发难张罗.不如腾一处空房子,趁早将我同林妹妹两个抬在那里,活着也好一处医治伏侍, 死了也好一处停放.你依我这话,不枉了几年的情分."袭人听了这些话, 便哭的哽嗓气噎.宝钗恰好同了莺儿过来,也听见了,便说道:"你放着病不保养, 何苦说这些不吉利的话.老太太才安慰了些,你又生出事来.老太太一生疼你一个,如今八十多岁的人了,虽不图你的封诰,将来你成了人,老太太也看着乐一天,也不枉了老人家的苦心.太太更是不必说了,一生的心血精神,抚养了你这一个儿子,若是半途死了,太太将来怎么样呢.我虽是命薄,也不至于此.据此三件看来,你便要死,那天也不容你死的, 所以你是不得死的.只管安稳着,养个四五天后,风邪散了,太和正气一足, 自然这些邪病都没有了."宝玉听了,竟是无言可答,半晌方才嘻嘻的笑道:"你是好些时不和我说话了,这会子说这些大道理的话给谁听?"宝钗听了这话,便又说道:" 实告诉你说罢, 那两日你不知人事的时候,林妹妹已经亡故了."宝玉忽然坐起来,大声诧异道: "果真死了吗?"宝钗道:"果真死了.岂有红口白舌咒人死的呢.老太太,太太知道你姐妹和睦, 你听见他死了自然你也要死,所以不肯告诉你."宝玉听了,不禁放声大哭,倒在床上.

  忽然眼前漆黑,辨不出方向,心中正自恍惚,只见眼前好象有人走来,r宝玉茫然实篮"借问此是何处?"那人道:"此阴司泉路.你寿未终,何故至此?"r宝玉道:"适闻有一故人已死, 遂寻访至此,不觉迷途."那人道:"故人是谁?"r宝玉道:"姑苏林黛玉." 那人冷笑道:"林黛玉生不同人,死不同鬼,无魂无魄,何处寻访!凡人魂魄,聚而成形, 散而为气, 生前聚之,死则散焉.常人尚无可寻访,何况林黛玉呢.汝快回去罢."宝玉听了,呆了半晌道:"既云死者散也,又如何有这个阴司呢?"那人冷笑道:"那阴司说有便有, 说无就无.皆为世俗溺于生死之说,设言以警世,便道上天深怒愚人,或不守分安常, 或生禄未终自行夭折,或嗜淫欲尚气逞凶无故自陨者,特设此地狱,囚其魂魄, 受无边的苦, 以偿生前之罪.汝寻黛玉,是无故自陷也.且黛玉已归太虚幻境,汝若有心寻访,潜心修养,自然有时相见.如不安生,即以自行夭折之罪囚禁阴司,除父母外, 欲图一见黛玉,终不能矣."那人说毕,袖中取出一石,向宝玉心口掷来.宝玉听了这话 ,又被这石子打着心窝,吓的即欲回家,只恨迷了道路.正在踌躇,忽听那边有人唤他. 回首看时,不是别人,正是贾母,王夫人,宝钗,袭人等围绕哭泣叫着.自己仍旧躺在床上. 见案上红灯,窗前皓月,依然锦锈丛中,繁华世界.定神一想,原来竟是一场大梦. 浑身冷汗, 觉得心内清爽.仔细一想,真正无可奈何,不过长叹数声而已.宝钗早知黛玉已死, 因贾母等不许众人告诉宝玉知道,恐添病难治.自己却深知宝玉之病实因黛玉而起,失玉次之,故趁势说明,使其一痛决绝,神魂归一,庶可疗治.贾母王夫人等不知宝钗的用意,深怪他造次.后来见宝玉醒了过来,方才放心.立即到外书房请了毕大夫进来诊视. 那大夫进来诊了脉,便道:"奇怪,这回脉气沉静,神安郁散,明日进调理的药,就可以望好了."说着出去.众人各自安心散去.

  袭人起初深怨宝钗不该告诉,惟是口中不好说出.莺儿背地也说宝钗道:"姑娘忒性急了. "宝钗道:"你知道什么好歹,横竖有我呢."那宝钗任人诽谤,并不介意,只窥察宝玉心病,暗下针砭.一日,宝玉渐觉神志安定,虽一时想起黛玉,尚有糊涂.更有袭人缓缓的将"老爷选定的宝姑娘为人和厚,嫌林姑娘秉性古怪,原恐早夭,老太太恐你不知好歹, 病中着急,所以叫雪雁过来哄你"的话时常劝解.宝玉终是心酸落泪.欲待寻死,又想着梦中之言,又恐老太太,太太生气,又不能撩开.又想黛玉已死,宝钗又是第一等人物,方信金石姻缘有定,自己也解了好些.宝钗看来不妨大事,于是自己心也安了, 只在贾母王夫人等前尽行过家庭之礼后,便设法以释宝玉之忧.宝玉虽不能时常坐起,亦常见宝钗坐在床前,禁不住生来旧病.宝钗每以正言劝解,以"养身要紧,你我既为夫妇,岂在一时"之语安慰他.那宝玉心里虽不顺遂,无奈日里贾母王夫人及薛姨妈等轮流相伴,夜间宝钗独去安寝,贾母又派人服侍,只得安心静养.又见宝钗举动温柔,也就渐渐的将爱慕黛玉的心肠略移在宝钗身上,此是后话.

  却说宝玉成家的那一日, 黛玉白日已昏晕过去,却心头口中一丝微气不断,把个李纨和紫鹃哭的死去活来.到了晚间,黛玉去又缓过来了,微微睁开眼,似有要水要汤的光景.此时雪雁已去,只有紫鹃和李纨在旁.紫鹃便端了一盏桂圆汤和的梨汁,用小银匙灌了两三匙. 黛玉闭着眼静养了一会子,觉得心里似明似暗的.此时李纨见黛玉略缓, 明知是回光反照的光景,却料着还有一半天耐头,自己回到稻香村料理了一回事情.

  这里黛玉睁开眼一看,只有紫鹃和奶妈并几个小丫头在那里,便一手攥了紫鹃的手,使着劲说道:"我是不中用的人了.你伏侍我几年,我原指望咱们两个总在一处.不想我. ....."说着,又喘了一会子,闭了眼歇着.紫鹃见他攥着不肯松手,自己也不敢挪动,看他的光景比早半天好些,只当还可以回转,听了这话,又寒了半截.半天,黛玉又说道: "妹妹,我这里并没亲人.我的身子是干净的,你好歹叫他们送我回去."说到这里又闭了眼不言语了.那手却渐渐紧了,喘成一处,只是出气大入气小,已经促疾的很了.

  紫鹃忙了, 连忙叫人请李纨,可巧探春来了.紫鹃见了,忙悄悄的说道:"三姑娘, 瞧瞧林姑娘罢."说着,泪如雨下.探春过来,摸了摸黛玉的手已经凉了,连目光也都散了.探春紫鹃正哭着叫人端水来给黛玉擦洗,李纨赶忙进来了.三个人才见了,不及说话. 刚擦着,猛听黛玉直声叫道:"宝玉,宝玉,你好......"说到"好"字,便浑身冷汗, 不作声了.紫鹃等急忙扶住,那汗愈出,身子便渐渐的冷了.探春李纨叫人乱着拢头穿衣,只见黛玉两眼一翻,呜呼,香魂一缕随风散,愁绪三更入梦遥!

  当时黛玉气绝, 正是宝玉娶宝钗的这个时辰.紫鹃等都大哭起来.李纨探春想他素日的可疼,今日更加可怜,也便伤心痛哭.因潇湘馆离新房子甚远,所以那边并没听见. 一时大家痛哭了一阵,只听得远远一阵音乐之声,侧耳一听,却又没有了.探春李纨走出院外再听时,惟有竹梢风动,月影移墙,好不凄凉冷淡!一时叫了林之孝家的过来,将黛玉停放毕,派人看守,等明早去回凤姐.

  凤姐因见贾母王夫人等忙乱,贾政起身,又为宝玉я愦更甚,正在着急异常之时, 若是又将黛玉的凶信一回,恐贾母王夫人愁苦交加,急出病来,只得亲自到园.到了潇湘馆内, 也不免哭了一场.见了李纨探春,知道诸事齐备,便说:"很好.只是刚才你们为什么不言语,叫我着急?"探春道:"刚才送老爷,怎么说呢."凤姐道:"还倒是你们两个可怜他些.这么着,我还得那边去招呼那个冤家呢.但是这件事好累坠,若是今日不回,使不得,若回了,恐怕老太太搁不住."李纨道:"你去见机行事,得回再回方好."凤姐点头,忙忙的去了.

  凤姐到了宝玉那里,听见大夫说不妨事,贾母王夫人略觉放心,凤姐便背了宝玉, 缓缓的将黛玉的事回明了.贾母王夫人听得都唬了一大跳.贾母眼泪交流说道:"是我弄坏了他了. 但只是这个丫头也忒傻气!"说着,便要到园里去哭他一场,又惦记着宝玉, 两头难顾.王夫人等含悲共劝贾母不必过去,"老太太身子要紧."贾母无奈,只得叫王夫人自去.又说:"你替我告诉他的阴灵:`并不是我忍心不来送你,只为有个亲疏 . 你是我的外孙女儿,是亲的了,若与宝玉比起来,可是宝玉比你更亲些.倘宝玉有些不好, 我怎么见他父亲呢.'"说着,又哭起来.王夫人劝道:"林姑娘是老太太最疼的, 但只寿夭有定.如今已经死了,无可尽心,只是葬礼上要上等的发送.一则可以少尽咱们的心, 二则就是姑太太和外甥女儿的阴灵儿,也可以少安了."贾母听到这里,越发痛哭起来. 凤姐恐怕老人家伤感太过,明仗着宝玉心中不甚明白,便偷偷的使人来撒个谎儿哄老太太道: "宝玉那里找老太太呢."贾母听见,才止住泪问道:"不是又有什么缘故? "凤姐陪笑道:"没什么缘故,他大约是想老太太的意思."贾母连忙扶了珍珠儿,凤姐也跟着过来.

  走至半路,正遇王夫人过来,一一回明了贾母.贾母自然又是哀痛的,只因要到宝玉那边,只得忍泪含悲的说道:"既这么着,我也不过去了.由你们办罢,我看着心里也难受, 只别委屈了他就是了."王夫人凤姐一一答应了.贾母才过宝玉这边来,见了宝玉, 因问:"你做什么找我?"宝玉笑道:"我昨日晚上看见林妹妹来了,他说要回南去. 我想没人留的住, 还得老太太给我留一留他."贾母听着,说:"使得,只管放心罢."袭人因扶宝玉躺下.

  贾母出来到宝钗这边来. 那时宝钗尚未回九,所以每每见了人倒有些含羞之意. 这一天见贾母满面泪痕,递了茶,贾母叫他坐下.宝钗侧身陪着坐了,才问道:"听得林妹妹病了,不知他可好些了?"贾母听了这话,那眼泪止不住流下来,因说道:"我的儿, 我告诉你,你可别告诉宝玉.都是因你林妹妹,才叫你受了多少委屈.你如今作媳妇了 ,我才告诉你.这如今你林妹妹没了两三天了,就是娶你的那个时辰死的.如今宝玉这一番病还是为着这个, 你们先都在园子里,自然也都是明白的."宝钗把脸飞红了,想到黛玉之死,又不免落下泪来.贾母又说了一回话去了.自此宝钗千回万转,想了一个主意,只不肯造次,所以过了回九才想出这个法子来.如今果然好些,然后大家说话才不至似前留神. 独是宝玉虽然病势一天好似一天,他的痴心总不能解,必要亲去哭他一场. 贾母等知他病未除根,不许他胡思乱想,怎奈他郁闷难堪,病多反复.倒是大夫看出心病, 索性叫他开散了,再用药调理,倒可好得快些.宝玉听说,立刻要往潇湘馆来.贾母等只得叫人抬了竹椅子过来,扶宝玉坐上.贾母王夫人即便先行.到了潇湘馆内, 一见黛玉灵柩,贾母已哭得泪干气绝.凤姐等再三劝住.王夫人也哭了一场.李纨便请贾母王夫人在里间歇着,犹自落泪.

  宝玉一到,想起未病之先来到这里,今日屋在人亡,不禁嚎啕大哭.想起从前何等亲密, 今日死别,怎不更加伤感.众人原恐宝玉病后过哀,都来解劝,宝玉已经哭得死去活来,大家搀扶歇息.其余随来的,如宝钗,俱极痛哭.独是宝玉必要叫紫鹃来见,问明姑娘临死有何话说.紫鹃本来深恨宝玉,见如此,心里已回过来些,又见贾母王夫人都在这里, 不敢洒落宝玉,便将林姑娘怎么复病,怎么烧毁帕子,焚化诗稿,并将临死说的话, 一一的都告诉了.宝玉又哭得气噎喉干.探春趁便又将黛玉临终嘱咐带柩回南的话也说了一遍.贾母王夫人又哭起来.多亏凤姐能言劝慰,略略止些,便请贾母等回去.宝玉那里肯舍,无奈贾母逼着,只得勉强回房.

  贾母有了年纪的人, 打从宝玉病起,日夜不宁,今又大痛一阵,已觉头晕身热.虽是不放心惦着宝玉,却也挣扎不住,回到自己房中睡下.王夫人更加心痛难禁,也便回去, 派了彩云帮着袭人照应,并说:"宝玉若再悲戚,速来告诉我们."宝钗是知宝玉一时必不能舍, 也不相劝,只用讽刺的话说他.宝玉倒恐宝钗多心,也便饮泣收心.歇了一夜,倒也安稳.明日一早,众人都来瞧他,但觉气虚身弱,心病倒觉去了几分.于是加意调养, 渐渐的好起来.贾母幸不成病,惟是王夫人心痛未痊.那日薛姨妈过来探望, 看见宝玉精神略好,也就放心,暂且住下.

  一日,贾母特请薛姨妈过去商量说:"宝玉的命都亏姨太太救的,如今想来不妨了 ,独委屈了你的姑娘.如今宝玉调养百日,身体复旧,又过了姑娘的功服,正好圆房.要求姨太太作主, 另择个上好的吉日."薛姨妈便道:"老太太主意很好,何必问我.宝丫头虽生的粗笨, 心里却还是极明白的.他的性情老太太素日是知道的.但愿他们两口儿言和意顺,从此老太太也省好些心,我姐姐也安慰些,我也放了心了.老太太便定个日子.还通知亲戚不用呢?"贾母道:"宝玉和你们姑娘生来第一件大事,况且费了多少周折, 如今才得安逸,必要大家热闹几天.亲戚都要请的.一来酬愿,二则咱们吃杯喜酒, 也不枉我老人家操了好些心."薛姨妈听说,自然也是喜欢的,便将要办妆奁的话也说了一番.贾母道:"咱们亲上做亲,我想也不必这些.若说动用的,他屋里已经满了 .必定宝丫头他心爱的要你几件,姨太太就拿了来.我看宝丫头也不是多心的人,不比的我那外孙女儿的脾气,所以他不得长寿."说着,连薛姨妈也便落泪.恰好凤姐进来, 笑道: "老太太姑妈又想着什么了?"薛姨妈道:"我和老太太说起你林妹妹来,所以伤心."凤姐笑道:"老太太和姑妈且别伤心,我刚才听了个笑话儿来了,意思说给老太太和姑妈听."贾母拭了拭眼泪,微笑道:"你又不知要编派谁呢,你说来我和姨太太听听 .说不笑我们可不依."只见那凤姐未从张口,先用两只手比着,笑弯了腰了.未知他说出些什么来,

  林黛玉在红楼梦死因

  黛玉之逝是整部《红楼梦》的高潮之一,二百年来,不知有多少读者被小说的生动描写所吸引而不自禁的流下同情的眼泪。但是,尽管它的描写非常的成功,它的真实性还是被怀疑。先是有人指责它过于戏剧化,不象是现实主义大师曹雪芹的笔迹。然后,又有人找到了一条证据证明它的不是。脂蒙本中,在第三回“若你为他这种行止,你多心伤感,只怕伤感不了呢”句侧,有批云:“后百十回黛玉之泪,总不能出于此二语。”

  他们认为这里说黛玉在第一百一十回还在流泪,而程本黛玉在九十七回就已去逝,可见程本的黛玉之逝是伪笔。

  在此,先不论程本中的黛玉之逝是不是过于戏剧化,也不论雪芹会不会用这一方式。单就“后百十回黛玉之泪”这一句,笔者就论为他们的理解不合理。

  首先,黛玉在第三回之后不知流了多少次泪,批阅者为何不提别回的流泪,而单提第一百十回这次的流泪呢?其次,如果是单指第一百十回黛玉还在流泪,批阅者在句子中又何以要用“总”字呢?可见认为黛玉在第一百十回还在流泪者这一认识是不正确的。

  对于这句话,笔者到有两种看法,不知哪种更合理,但不管哪种看法,比上面的观点肯定合理些。

  第一种看法,笔者论为句中的“百十回”应理解为“百十次”,句子的意思就是黛玉后来流的百十次眼泪,总不出此二语。第二种看法,笔者认为句中的“后百十回”应理解为“后面百十回”,句意为后面百十回书中,黛玉流的泪总不出此二语。其中百十回应是一个求整的数,而不是说第三回后就只有一百十回。

  笔者认为,黛玉在百十回之前肯定已经去逝。于此,笔者还有证据。

  我们知道小说第七十回有一段放风筝的文章。这段文章表面写的是一群少女放风筝,其实是众人离散先后的伏笔。为了便于说明问题,特引文章如下:

  “一时丫鬟们又拿了许多各式各样的送饭的来。顽了一回。紫鹃笑道:‘这一回的劲大,姑娘来放罢。’黛玉听说,用手帕垫着手,顿了一顿,果然风紧力大,接过籰子一松,只听一阵豁剌剌的响,登时籰子线尽。黛玉因让众人来放。众人都笑道:‘各人都有,你先请罢。’黛玉笑道‘这一放虽有趣味,只是不忍。’李纨道:‘放风筝图的是这乐,所以又说是放晦气,你更该多放些,把你这病根儿都带了去就好了。’紫鹃笑道:‘我们姑娘越发小气了。那一年不放几个子,今儿忽然又心疼了。姑娘不放,等我放。’说着,便向雪雁手中接过一把西洋小银剪来,齐籰子根下寸丝不留,咯登一声铰断,笑道:‘这一去把病根儿可都带了去了。’……‘探春正要剪自己的凤凰,见天上也有一个凰凰,因道:‘这也不知谁家的。’众人皆笑说:‘且别铰你的,看他倒像要来绞的样子。’说着,只见那凤凰渐逼近来,遂与这凤凰绞在一处。众人方要往下收线,那一家也要收线,正不开交,又见一个门扇大的玲珑喜字带着响鞭,在半天如钟鸣一般,也正近来。众人笑道:‘这一个也来绞。且别收,让他三个绞在一处到也有趣呢。’说着,那喜字果然与这两个凤凰绞在一处。三下齐收乱顿,谁知线都断了,那三个风筝飘飘摇摇都去了。众人拍手哄然大笑,说:‘倒有趣儿,可不知那家喜字是谁家的,忒促狭了些。’黛玉说;‘我的风筝也放去了,我也乏了,我也要歇歇去了。’宝钗说:‘且等我们放了去,大家好散。’说着,看姊妹都放去了,大家放散。

  仔细看过这段文章,可知这段文章暗伏玄机。文章中黛玉说道放去风筝心有不忍,何以不忍?其中实有道理。事实上,黛玉不忍的不只是一只风筝,而是她的生命,在此,风筝实实在在代表着她的生命。对此,清人大民山某姚燮在回评中也曾指出,“放风筝一时风紧,登时线尽,竟谓黛玉病根放去,实言其日后身子也……”从文章中,不难看出黛玉已命不久长,却可知在众姐妹中,她的离去必定是算早的。

  在大观园众女儿中,只有晴雯的离去要比黛玉早,这在文章中也有暗示。文章写道,宝玉又兴头起来,也打发个小丫头子家去,说“把昨儿赖大娘送给我的那个大鱼取来。”小丫头去了半天,空手回来,笑道:“晴姑娘昨儿放走了。”

  放风筝即是放生命,放命运。晴雯因比众人早放一天,所以她在书至七十七回即已夭折,而黛玉是续晴雯逝去的第一人,其余的都紧随黛玉之后。这是文中暗示的,不容否认。

  黛玉之死新考

  根据目前已经公布的《癸酉本石头记》后28回,相关情节的主要内容是:林黛玉和贾宝玉有着共同理想和志趣,真心相爱,贾家人人皆知他们是一对。当贾家欢天喜地为宝黛二人准备婚事时,谁知飞来横祸,贾府惨遭锦衣卫抄家,使他们的婚事化为泡影。抄家之后贾府轮番遭遇贼寇烧杀洗劫,最后家里只剩她最后一个主子,由于她小性多疑、刚愎不明,听信奸人谗言误杀忠良,致使贾家彻底败亡。随后因为内心极度愧疚而吊死在柳叶渚边的槐树上(对应判词:玉带林中挂)。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回到大观园祭奠林黛玉,写下了一篇诔文,刚写完时林黛玉还魂和他相见了一面。

  在此中我们可以获知,林黛玉的死可能和《牡丹亭·离魂》中的杜丽娘的死有些相同之处,都是忧郁过度而死的。还是就是,在第76回里,林黛玉和史湘云在凹晶馆联诗时,林黛玉联了一句:“冷月葬花魂”。看到这里,众多的学者就认为这句诗是伏黛玉之死的谶语,他们就进而得出林黛玉是在月圆之夜沉湖自尽的结局。目前关于林黛玉的结局红学界尚无准确一致的说法。

  根据癸酉本中相关的内容,林黛玉最后主要是因为听信奸人谗言,错杀忠良导致家败人散,自己悔恨愧疚加上泪尽而在槐树上吊死了。林黛玉死后,贾宝玉回到大观园祭奠林黛玉,写下了一篇诔文(晴雯为黛玉之副,晴雯死后贾宝玉写了篇诔文祭奠她。那么黛玉死后,贾宝玉也是为她写了诔文),刚写完时林黛玉还魂和他相见了一面。癸酉本中的黛玉之死是符合林黛玉的判词“玉带林中挂”,又符合上述的脂批提示,林黛玉和杜丽娘之死有一个相同点,都是死后还魂和情人见了一次面。可以看出,癸酉本中的黛玉之死的情节是很多学者都没有想到的,因为他们研究黛玉之死时忽略了人物判词,而人物的判词才是推敲结局的主要依据,不能仅仅依靠脂批和伏笔的提示。癸酉本中的黛玉之死的结局既符合相关判词的描述,又对应文中的伏笔和脂批提示,很合理。因此,癸酉本中的结局才是林黛玉之死真正的结局,这是作为癸酉本为红楼梦原本的重要依据。

  在前面的文章已经提到,黛玉之死是直接关系到贾家的败亡,贾家败亡是《红楼梦》的真正悲剧所在,隐写的是明朝灭亡的悲壮历史,黛玉之死是影射崇祯皇帝于煤山自缢。在癸酉本中,贾家最后是彻底地家败人散了,因此,《红楼梦》原本就是一个彻彻底底的大悲剧,这与通行本中差不多是大团圆的结局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其中黛玉之死是全书悲剧最“高潮”的部分,每当看到这里,无不让人悲痛惋惜,这对应了癸酉本末回的一句批语诗:“红楼梦已尽,朱门痴未完,荒唐又辛酸,世人同悲幻。”


猜你喜欢:

1.林黛玉怎么死的脑筋急转弯的答案是什么

2.林黛玉是怎么死的脑筋急转弯

3.红楼梦林黛玉最真实死因是什么

4.林黛玉是怎么死的急转弯

5.林黛玉是怎么死的?

林黛玉之死在第几回怎么死的

红楼梦大家都知道,林黛玉之死有人认为写得好,也有人不同意。林黛玉是怎样死的?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林黛玉之死在第几回,欢迎阅读! 林黛玉之死在第几回 第九十八回,苦绛珠魂归离恨天,病神瑛泪洒相思地 话说宝玉见了贾政, 回至房中,更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林黛玉扮演者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林黛玉扮演者之死的原因是什么

    87版的红楼梦可谓是经典中的经典,再也无法超越的作品,然而林黛玉的扮演着林晓旭却英年早逝了。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林黛玉扮

  • 肯尼迪之死原因什么时候揭晓
    肯尼迪之死原因什么时候揭晓

    肯尼迪之死是一档世界级谜案。以一个超级大国的科学技术和对犯罪作战的能力,致使一人得逞;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肯尼迪之死原因

  • 黄家驹之死的原因和谁有关系
    黄家驹之死的原因和谁有关系

    黄家驹大家一定都知道,他的歌红遍大江南北,只是可惜英年早逝,接下来就和学习啦小编一起来了解一下关于黄家驹之死的原因,欢迎阅读! 黄家驹之死

  • 猫头鹰之死读后感
    猫头鹰之死读后感

    无论生命多么微小,都值得我们珍爱,小动物也是我们人类的朋友。今天学习啦小编在这里为大家介绍读《猫头鹰之死》有感的短文,欢迎大家阅读! 猫头

528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