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春秋五霸>

晋文公退避三舍

时间: 炜基15 分享

  晋文公,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姬重耳。初为公子,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百年霸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晋文公退避三舍,希望对你有帮助。

  晋文公退避三舍

  子玉果然发怒,他总结了晋国这几个月来的军事行动与外交手段,认定晋文公是寻战。既然晋人软的不吃,只能来硬的。子玉正想与晋文公一决雌雄,曹、卫等诸侯的使臣抵达楚营,面见子玉。他们告知子玉,晋文公已经应允恢复他们国家,并表示与楚国断绝来往。

  楚军的目标就是救援卫、曹,不想卫、曹竟被晋国策反,事实上,这两个诸侯在晋国的股掌之中,宗庙能否保住尚且要看文公是否怜悯他们。子玉目睹卫、曹的反叛,咬牙切齿:“重耳,老狐狸!欺我太甚!”

  子玉命楚军倾巢而出,向晋军杀去。晋文公知子玉已被激怒,撇开先轸之谏,命大军撤退,手下军士皆不理解文公之意。文公说:“当年,我落难于楚,幸得楚王招待甚厚,未曾忘却。我也曾许诺,若复国,能与楚田猎于中原。我必退避三舍以报楚王之恩!”

  众人还是不能理解,臼犯赞成文公:“出兵打仗,理直就气壮,理曲就气衰。当初楚王曾经帮助过主公,主公在楚王面前答应过:如两国交战,晋愿退避三舍。今日后撤,就是为了实现这个诺言啊!要是我们对楚国失了信,那么我们就理亏了。我们退了兵,如果他们还不罢休,步步进逼,那就是他们输了理,我们再跟他们交手还不迟。”

  狐偃的高瞻远瞩,让人钦佩;文公的气魄,更让人肃然。晋国大军撤退90里,至城濮安营扎寨。

  晋文公退避三舍原因

  晋文公重耳还没当上国君流浪到楚国的时候,楚王亲自迎接重耳。楚王赏识重耳的才能,对重耳厚待礼遇有加,常常宴请重耳。有一次楚王在饭局中问重耳,我如此厚待于你,你用什么报答我呢?重耳回答,如果他日能重返晋国,当时晋国的国君,万一有一天晋楚两兵对战,晋国一定退避三舍,绝不主动进攻。

  重耳流落到楚国的时候,晋国国内动荡,国君病故,秦国得知这个情况后决定扶持重耳当晋国国君。于是重耳离开了楚国来到秦国,在秦国护送下重回晋国,顺利复位。由此,重耳果然当上了国君,成为晋文公。那么他是否会遵守诺言不主动和楚军对战呢?

  晋文公是一个非常有才干的君王,在国内实行整顿改革,使得晋国国力逐渐强盛起来。实力变强大晋国面临着和楚国争霸的局面。楚国发动了对宋国的战争,宋国急忙向晋文公求救。

  因为宋国曾经也有恩于他,但是帮助宋国就意味着要和楚军对战,这不是晋文公愿意做的事情,最后晋国的臣子献出了一个计策,建议晋文公去攻打曹国和卫国,因为曹,卫国刚和楚国联谊,曹,卫国有难必然求救于楚国,这样楚国会撤兵了。这个计策妙在既能解救宋国又不至于完全得罪楚国。果然晋文公派兵攻打曹国后,楚王决定撤兵。但是围攻宋国的楚将领成得臣却固执不听从命令。成得臣不甘心退兵,认为这样半途而废太可惜。而晋文公此时却把曹,卫两国都拿下了,成得臣得知后非常生气,立刻派兵去和晋军对战。宋国围困之难得到解救。

  晋军看到楚军逼迫,晋文公立刻就下令退兵。晋军总共退了三次,一次三十里。晋军将领都劝晋文公直接和楚军对战,晋文公回答到遇到楚军,退避三舍,这是他和楚王昔日的承诺,如果楚军执意相逼晋军再战,这样也没有破坏这个承诺。

  晋文公退避三舍相关典故

  《退避三舍》选自《春秋左传·晋公子重耳之亡》

  《左传》是儒家经典之一,与《公羊传》、《谷梁传》合称“《春秋》三传”。《公羊传》、《谷梁传》是从政治和思想方面去解释《春秋》,而《左传》则从丰富的历史材料去诠释《春秋》。唐刘知几《史通》评论《左传》时说:“其言简而要,其事详而博。”对研究春秋史和远古史提供了珍贵的史料。

  《左传》叙事敢于直书不讳,揭示事情的真实面貌,全书有关战争的文字较多,这些文字翔实生动,如晋楚城濮之战、秦晋郩之战、齐晋鞌之战、晋楚鄢陵之战,都有出色的叙述。善于叙事,讲究谋篇布局,章法严谨,都是《左传》的独到之处。正因为如此,它在中国文学史上也占有重要的地位。

  历代注释《左传》的著作颇多,西晋大学者杜预撰《春秋经传集解》,把《春秋》与《左传》合为一编。唐孔颖达遵循杜预注而为疏,成为历史上最有影响的注释之作。清洪亮吉撰《春秋左传诂》、刘文淇撰《春秋左传旧注疏证》、今人杨伯峻撰《春秋左传注》,都是比较重要的注本。

  《左传》相传是春秋末期的鲁国史官左丘明所著。司马迁首先认为《左传》是左丘明所写,自刘向、裴骃、刘歆、桓谭、班固皆以《左传》出于左丘明。唐朝的刘知几《史通·六家》亦称:“左传家者,其先出于左丘明。”

晋文公退避三舍

晋文公,中国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姬重耳。初为公子,后受迫害离开晋国,游历诸侯。漂泊19年后终复国,杀怀公而立。勤王事于洛邑、败楚师于城濮、盟诸侯于践土,开创晋国百年霸业。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晋文公退避三舍,希望对你有帮助。 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晋文公城濮之战
    晋文公城濮之战

    城濮之战,是周襄王二十年(公元前632),晋、楚两国在城濮地区进行的争夺中原霸权的首次大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晋文公城濮之战,希望对你

  • 晋文公称霸的战役
    晋文公称霸的战役

    晋文公称霸的战役叫做城濮之战。那是公元前的六百三十二年,晋文公希望开拓疆域,就和楚国打起仗来了。打仗的地方因为是在城濮,所以就叫做城濮之

  •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

    晋文公,汉族,姬姓,名重耳,与周王室同宗,春秋时期著名的政治家,晋国国君。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春秋五霸之一晋文公,希望对你有帮助。

  •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个人资料
    春秋五霸之晋文公个人资料

    晋文公 是晋国的主公,也是春秋五霸之一,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秋五霸之晋文公个人资料,欢迎大家阅读。 晋文公个人简介 晋文公(前671年或

39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