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著名画家>

山水画家荆浩的简介

时间: 炜基15 分享

  荆浩创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这个创造为中国人表现自己崇高理想,提供了一个确实可行的路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山水画家荆浩,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水画家荆浩的简介

  荆浩(约850-?)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山西沁水人。擅画山水,常携笔摹写山中古松。自称兼得吴道子用笔及项容用墨之长,创造水晕墨章的表现技法。亦工佛像,曾在汴京(今河南开封)双林院作有壁画。是中国山水画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影响的画家之一。

  他生于唐朝末年,大约卒于五代后唐(923-936)年间。士大夫出身,后梁时期因避战乱,曾隐居于太行山洪谷,故自号“洪谷子”。荆浩不仅创造了笔墨并重的北派山水画,被后世尊为北方山水画派之祖,还为后人留下著名的山水画理论《笔法记》,以假托在神镇山遇一老翁,在互相问答中提出了气、韵、思、景、笔、墨的所谓绘景“六要”,是古代山水画理论中的经典之作,比更早时期南齐谢赫的“六法论”有所发展,具有更高的理论价值。

  荆浩创山水笔墨并重论,擅画“云中山顶”,早已提出山水画也必须“形神兼备”、“情景交融”,他的作品已被奉为宋画典范,只可惜留存于世的作品极少,且仅有的几幅画也尚存真伪之疑。

  荆浩生平及早期绘画活动 荆浩出生于河南济源。济源北倚太行,西望王屋两山,南临黄河,与古都洛阳相邻,历来文风颇盛。沁河由西北截太行而出,两岸峭壁如削,谷幽水长。荆浩故里位于今县城东北十五里的谷堆头村,现存荆浩墓遗址。

  荆浩字浩然,约生于唐大中四至十年(850-856)。早年“业儒,博通经史,善属文”,学识渊博。济源的风物景观多名人足迹,白居易有诗云:“济源山水好,老尹知之久。……孔山刀剑立,沁水龙蛇走;危磴上悬泉,澄湾转枋口。”唐开元道教宗师司马承桢曾于王屋山创建阳台宫。少年时的荆浩常来此宫,受司马承桢影响,在晚年所著《笔法记》中,将其与王维、张璪并列,赞曰:“白云尊师气象幽妙,俱得其元,动用逸常,深不可测。”荆浩还曾创作表现王屋山主峰的《天台图》,这些都与他早期生活经历有关。

  唐乾符元年(874)前后,荆浩由家乡来到开封,得同乡裴休的关照,曾为唐末小官。裴休任宰相五年,唐大中十年(856)罢官,在开封遇到高僧圆绍,二人志同道合,圆绍就命他居住在开封夷门仓垣水南寺。后圆绍名声日显,又扩建成横跨夷门山的巨院,由唐僖宗亲自题赐院额曰“双林院”。荆浩曾为双林院这一重要禅院绘制壁画,足见他当时的画名。“尝于京师双林院画宝陀落伽山观自在菩萨一壁”、(《五代名画补遗》),但此画未能传留,根据他后来在水墨山水画上的创造精神,可以断定,那是一幅人物与山水结合的水墨画

  荆浩兼擅人物还有其他例证。现存他的《匡庐图》中,就有几个细小而动态极佳的点景人物。《宣和画谱》中,也记载他曾画有人物繁多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清代李佐贤《书画鉴影》著录了荆浩的《钟离访道图》:“山林墨笔,人物着色,兼工带写。”并记述画中钟离作举手问讯状,将士伫立状,对岸真人傍虎而行及童子回顾指示状等,描绘得十分生动。

  山水画家荆浩的作品

  至明末,睢州的袁枢(袁可立子)成为收藏荆、关、董、巨作品的集大成者,明王时敏在《烟客题跋》中有《题自画关使君袁环中》对袁枢赞赏道:“环翁使君,既工盘礴,又富收藏。李营丘为士大夫之宗,米南宫乃精鉴之祖,故使荆、关、董、巨真名迹归其家。”

  在历代绘画史籍和著录书中,记有荆浩作品约共五十余幅,其中山水画占绝大部分,也有少量人物画。如《宣和画谱》所记的山阴宴兰亭图三幅、楚襄王遇神女图四幅,以及前面提到的观自在菩萨、钟离访道图,这九件作品都是以人物为主的。山水画据《图画见闻志》记述有四时山水、三峰、桃源、天台;《宣和画谱》记有夏山图四、蜀山图一、山水图一、瀑布图一、秋山楼观图二、秋山瑞霭图二、秋景渔父图三、白苹洲五亭图一;南宋《中兴馆阁储藏》记有江村早行图、江村忆故图;此外,在《襄阳志林》、《云烟过眼录》、《铁网珊瑚》、《珊瑚网》、《清河书画舫》、《图画精意识》、《平生壮观》、《式古堂书画汇考》、《石渠宝笈》、《庚子消夏记》等著录中,还记有渔乐图、秋山图、山庄图、峻峰图、秋山萧寺图、峭壁飞泉图、云壑图、疏林萧寺图、云生列岫图、溪山风雨图、楚山秋晚图、仙山图、长江万里图、庐山图、匡庐图等。比较特殊的是《珊瑚网》中记载荆浩有交泰图册页,可能是一幅画有三只羊的风俗画,寓意“三阳(羊)交泰”。

  以上作品除匡庐图尚存,其他均已失传。至于目前传为荆浩所作的五幅画——美国纳尔逊美术馆收藏的雪景山水、日本大阪市立美术馆收藏的江山瑞霭图、台湾故宫博物院收藏的渔乐图等,其真伪都存有争议。

  山水画家荆浩的贡献

  荆浩对中国山水画的发展作出过重要贡献,将唐代出现的“水晕墨章”画法进一步推向成熟。他总结了唐代山水画的笔墨得失,认为李思训大亏墨彩;吴道子笔胜于像,亦恨无墨;项容用墨独得玄门,用笔全无其骨;只有张璪笔墨积微,真思卓然,不贵五彩,得到他的肯定。荆浩在山水画的师承上不只取法张璪,同时亦在吴道子与项容等人的笔墨得失之间,舍短用长,加以发展,自谓:“吴道子有笔而无墨,项容有墨而无笔,吾将采二子之所长,成一家之体”(《笔法记》)。他的山水画已经开始达到笔墨两得,皴染兼备,标志着中国山水画的一次大突破。他所作的全景式山水画更为丰富生动,其特点是在画幅的主要部位安排气势雄浑的主峰,在其他中景和近景部位则布置乔窠杂植,溪泉坡岸,并点缀村楼桥杓,间或穿插人物活动,使得一幅画境界雄阔,景物逼真和构图完整。荆浩的这种全景式山水画,奠定了稍后由关仝、李成、范宽等人加以完成的全景山水画的格局,推动了山水画走向空前未有的全盛期。他那表现北方山形特点的“云中山顶,四面峻厚”的雄伟风格,对于北宋前期山水画的发展产生了极大影响。历代评论家对他的艺术成就极为推崇,元代汤垕在《画鉴》其称为“唐末之冠”。

山水画家荆浩的简介相关文章:

1.沈周山水画作品欣赏

2.山水画家作品欣赏

3.山水画画法技巧

4.横幅写意山水画图片

5.现代名家山水画欣赏

山水画家荆浩的简介

荆浩创造了全景山水的基本模式,这个创造为中国人表现自己崇高理想,提供了一个确实可行的路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山水画家荆浩,希望对你有帮助。 山水画家荆浩的简介 荆浩(约850-?)中国五代后梁最具影响的山水画家,博通经史,并长于文章。字浩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画圣吴道子的典故
    画圣吴道子的典故

    吴道子是唐代有名的画家之一,民间传说中吴道子的故事有很多,有些故事甚至具有一定的神话色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画圣吴道子的典故,希

  • 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故事
    著名画家吴道子的故事

    吴道子对中国绘画的贡献是划时代的,如果没有他,中国画的发展不会如现在我们所见,历史将会改弦易辙。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几篇著名画家吴

  •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简介
    东晋著名画家顾恺之简介

    顾恺之是中国绘画历史上卓越的理论家,也是有名的大画家。他的绘画风格极其突出,有顾家祥的称号,同时也开创了秀骨清像的绘画风格。下面是学习啦

  • 绘画大师齐白石简介
    绘画大师齐白石简介

    齐白石是中国著名画家齐璜的笔名,在中国近现代史上有着重要的地位,在世界画坛上都有极大的影响,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绘画大师齐白石简介

53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