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古代才子>

唐伯虎为什么叫晋昌唐寅_唐伯虎生平简介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唐伯虎,晋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因为出生在晋昌,所以有晋昌唐寅之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唐伯虎为什么叫晋昌唐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伯虎生平简介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晋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出身商人家庭,父亲唐广德,母亲邱氏。号六如居士、桃花庵主、鲁国唐生、逃禅仙吏等,据传于明宪宗成化六年庚寅年寅月寅日寅时生,故名唐寅。汉族,吴县(今江苏苏州)人。他玩世不恭而又才气横溢,诗文擅名,与祝允明、文征明、徐祯卿并称“江南四才子”,画名更著,与沈周、文征明、仇英并称 “吴门四家”。

  唐伯虎自幼聪明伶俐,20余岁时家中连遭不幸,父母、妻子、妹妹相继去世,家境衰败,在好友祝允明的规劝下潜心读书。29岁参加应天府公试,得中第一名“解元”。30岁赴京会试,却受考场舞弊案牵连被斥为吏。此后遂绝意进取,以卖画为生。正德九年(1514年),曾应宁王朱宸濠之请赴南昌半年余,后察觉宁王图谋不轨,遂装疯甚至在大街上裸奔才得以脱身而归。晚年生活困顿,54岁即病逝。历史上的唐伯虎尽管才华出众,有理想抱负,是位天才的画家,但他那愤世嫉俗的狂傲性格不容于这个社会。他一生坎坷,最后潦倒而死,年仅54岁。他临终时写的绝笔诗就表露了他刻骨铭心的留恋人间而又愤恨厌世的复杂心情:“生在阳间有散场,死归地府又何妨。阳间地府俱相似,只当飘流在异乡。”在纪念唐寅诞辰540周年时,楹联家陈志岁《纪念唐寅》联云:“画臻三昧境/ 梦觉六如身。”

  唐伯虎擅山水、人物、花鸟,其山水早年随周臣学画,后师法李唐、刘松年,加以变化,画中山重岭复,以小斧劈皴为之,雄伟险峻,而笔墨细秀,布局疏朗,风格秀逸清俊。人物画多为仕女及历史故事,师承唐代传统,线条清细,色彩艳丽清雅,体态优美,造型准确;亦工写意人物,笔简意赅,饶有意趣。其花鸟画,长于水墨写意,洒脱随意,格调秀逸。除绘画外,唐寅亦工书法,取法赵孟頫,书风奇峭俊秀。有《骑驴思归图》、《山路松声图》、《事茗图》、《王蜀宫妓图》、《李端端落籍图》、《秋风纨扇图》、《百美图》、《枯槎鸜鹆图》、《两岸峰青图》等绘画作品传世。

  唐伯虎的诗词

  唐伯虎的诗主要分为两个阶段,这跟他的经历有关,早期的诗有六朝时期的风格,行文中规中矩,表达的内容也几乎是美好的。科考作弊案后,唐伯虎的诗用词相对随意,不会字字斟酌,主要讲述自己当时的生活处境,情真意切,表达流畅,作品手到擒来。

  唐伯虎的诗词有《上吴天官书》、《贫士吟》、《落花诗》、《绮疏遗恨》系列、《无题》系列、《短歌行》等,比较经典的有《桃花庵歌》、《一年歌》、《花下酌酒歌》、《夜读》、《流水诗》、《绝笔诗》等等。

  《夜读》是唐伯虎的一篇言志的诗词,夜里一直都在思考自己的前途,担心时间太快,自己等不及登上高处的那一天;然后用老虎死了还能再次跳起的比喻,表达自己要重新振作,在生前做出成就来。

  《花下酌酒歌》是唐伯虎看懂人生的诗,年轻不怕失去什么,到老了深知人生的道理后已经来不及了,时间已经过去,路还是要接着走,再去深究也只能平添烦恼,只能发出无奈的感慨。

唐伯虎为什么叫晋昌唐寅_唐伯虎生平简介

唐伯虎,晋昌人。生于成化六年二月初四(1470年3月6日),死于嘉靖二年十二月初二(1524年1月7日)。因为出生在晋昌,所以有晋昌唐寅之说。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唐伯虎为什么叫晋昌唐寅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唐伯虎生平简介 唐寅,字伯虎,一字子畏,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340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