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孔门七十二贤>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_关于子夏的故事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子夏的言行也深受孔子的影响,那你知道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子夏曰日知其所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

  子夏说,一个人每天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每个月都复习和回顾自己会了的知识,这样可以说他已经做到好好学习了吗,还是说这只是踏入学习殿堂的开始。

  这句话虽然不是孔老夫子说的,但是从他弟子的言论中,足以看出孔子的影响力,这和孔子温故而知新的思想是相一致的,学习是终身的,它没有规定终点,你要是认为自己学富五车,不用在继续探究学问了,那么恭喜你已经快被时代遗弃了,因为你连最基本的谦虚都没有学到。学习关键在于坚持,而且我们人的记忆力是有限的,在不断汲取知识的时候,我们还在不间断的忘记知识,那么怎么办呢,这就需要我们回顾自己学过的东西,或者是对学过的东西做一个总结,和看书一样,要是能把一本厚厚的书读到一本薄薄的笔记,那么这也是有所收获的。

  对于温故知新这一点,孔子以身作则,孔子曾向师襄子学琴,但是他把一首曲子反复弹奏,师襄子觉得可以换了孔子还是不同意,直到他真正掌握了歌曲的节奏、韵律甚至等到音乐全部镶嵌进孔子的身体,最后孔子竟领会到更高深的层次,他与歌曲的创作者产生了共鸣,他似乎在那一刻读懂了作曲家的内心想法,这是多么奇妙的感受啊。孔子做事贵在坚持,也许这也是他能够成为圣贤的原因吧,如今每个人面对社会激烈的竞争,更应该把这一优良传统发挥出来,在学习中变得爱思考,在就业中变得能思考,只有这样,人们才能不断进步,不断超越自我,实现自身价值。

  子夏为莒父宰问政的故事

  孔子的学生子夏在鲁国当官,有一次他来拜见老师,刚好有很多问题想要想老师请教,孔子告诉他,做事要不拘小节,成大事的人尤其忌讳这一点,不要只抓住眼前的小利益,要目光长远,只图小利,反而最后达不成目标。

  子夏在政治上有不懂的地方,来请教孔子,孔子说我们这些为君王服务的人啊,要做到比君王看的还要长远,我们这种人,有两个毛病千万不能犯,一个是急躁,遇事的处理方式不是越快越好,不是说统治者分配来的任务,我越快完成就越能得到赏识,如果不是考虑再三,我劝你不要轻易开展。

  我们说欲速则不达,这道理都懂,但真正应对其问题来又把它抛在脑后,这样是不行的。你为统治者出谋划策的时候,还要记得将目光放长远些,要是能考虑到君王考虑不到的,就是你的本事了,我们都知道,历朝历代中,志存高远的人往往能成就一番大业,而他们收获的或许是比自己之前付出的多了好几倍。

  但是那些目光短浅的人呢,最终得到的不过是他们眼前的东西,这种没有未来的做法,子夏可千万不要去考虑,如果因小失大,那才是真的不值得啊,我知道子夏你有时会被时局迷惑,做出一些急功近利的判断,但是这不怪你,每个人都会犯错,人们也常常在迷惘。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_关于子夏的故事

子夏是孔子的弟子之一,子夏的言行也深受孔子的影响,那你知道子夏曰日知其所亡是什么意思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子夏曰日知其所亡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子夏曰日知其所亡 子夏说,一个人每天学习自己不知道的知识,每个月都复习和回顾自己会了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关于原宪的故事介绍
    关于原宪的故事介绍

    原宪(公元前515年公元前?年),字子思,宋国(今河南省商丘市)人。 孔子弟子,孔门七十二贤之一。 唐玄宗开元二十七年(739年)封原宪为原伯 。关于原宪你知

  • 曾子故乡在哪里
    曾子故乡在哪里

    曾子是孔门七十二圣之一,关于他故乡记载很少,到底在哪里?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孔子故乡的位置,希望能帮到你。 曾子故乡究竟在哪 明朝时期

  • 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关于公冶长的故事

    公冶长,孔子的女婿。 为孔子弟子,七十二贤之一,名列二十。自幼家贫,勤俭节约,聪颖好学,博通书礼,德才兼备,终生治学不仕禄。相传通鸟语,并

  • 关于曾子的人生典故
    关于曾子的人生典故

    曾子的品行和名声在外被人广为流传,当时处于乱世时期,很多君主都有招揽人才的心思,于是鲁国君主便请人前去请曾子到鲁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

3465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