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孔门七十二贤>

孔子门下弟子冉求

时间: 炜基15 分享

  冉求多才多艺,这一点也是受到孔子的认可的。而且孔子也认为冉求是有治世的才能的。冉求在跟随孔子的的时间里,受到孔子的教化,德行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孔子门下弟子冉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门下弟子冉求

  鲁国人,字子有,与以上二冉同族。小孔子二十九岁。是鲁国权臣季氏之管家。多才艺,以政事闻名。孔子称赞其才可于千户大邑,百乘兵马之家,胜任总管职务。

  冉有曾一度因为为季氏征税而被孔子责备,论语记载:“季氏富于周公,而求也为之聚敛而附益之。子曰: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季氏比周公的嫡裔鲁国还富有,而冉求却为他征更多税。孔子于是向弟子们说:冉求不是我的学生,你们击鼓声讨他的罪状,是可以的。

  孔子门下弟子冉求典籍记载

  有一回孟武伯问孔子说:"冉有是否能够办政治?"孔子就回答说:"求也,千室之邑,百乘之家,可使为之宰。"就是说冉求可以在诸侯国当邑宰,或在卿大夫家里当家臣。这也就表示说;冉有他很有政治才华。而政治是一门很深的学问,要办好政治必须具备各种才能。像子贡通达物理,以及子路的果敢、果决,都是办政事的好人才;而冉有他在政治上的天赋,主要是多才多艺。

  像有一次季康子就问孔子:“冉有可以从事政治吗?”孔子回答他说:"求也艺,于从政乎何有?"─就是说冉求多才多艺,对于办政治有什么困难呢?又有一次,子路问孔子怎样才算是一个完备的人?孔子回答说:“要有臧武仲的智慧,孟公绰的克制,及卞庄子的勇敢,再加上冉求的才能、技艺以及礼乐的陶养;也就可以算是一个人格完备的人了。”可见冉求的才艺在当时是非常出色的。而且他能够受到当政者的赏识,有机会出来办理政事,虽然冉有跟子路同样有政治才华,同属政事科,但两个人的个性完全不一样;子路是较果敢、果决,冉有比较退让。也因此孔子对子路、冉有的教导方式有所不同。

  比如说同样听到一件合于义礼的事,孔子对子路说要请教父兄才可以去做;而对冉有说,听到了就马上去做。这表示冉有天性较迟缓、稳重,所以孔子鼓励他要勇于实行,而子路因为好勇胜人,所以抑制他退让些。 冉有不仅在办事上如此,在求道方面,也显出他谦退的个性。像有一回,冉有就跟孔子说:“我不是不喜欢老师您的道,实在是我能力不到啊!”孔子即鼓励、指正他说:"能力不够总要做,做一半才停止,而你现在自己却先为自己划定一个范围,停在那里不前进呀!"可见冉有并不是没有能力求道,且说孔子对他还是很有信心的,所以才那么鼓励他。─由于冉有这种谦退的个性,有时在办事上,难免会有太过或不及的情形。如有一次,公西华出使齐,他替公西华的母亲申请“安家费”,所给的数目超过孔子所说的很多倍,虽然他是一番好意,但如此则不合中道,因“君子可周济穷迫的人,而不使富有的更富有”。

  孔子的理想在推行仁政,弟子们皆懂仁义,如有不合仁义的,孔子必会指责与纠正他。当时三家把持政权,季氏比周天子天朝的周公,还要富有,而冉求做季氏的家臣,不能劝谏季氏,减低人民赋税,还替他搜括,使他更富有。孔子就说:“非吾徒也,小子鸣鼓而攻之可也。”一方面指责冉有,同时也希望借此使季氏感悟。另有一次季氏将要政打颛臾;冉有与子路去见孔子;孔子即指责他们,不能及时的劝谏季氏。并且也教导他们治国安民的方法。

  当时三家掌握政权,想做官须经过三家或在三家当家臣,冉子才艺高,被选用了,多少也希望能将孔子的教诲,实现出来,只因三家太跋扈,要办理政治,施展他个人之政治理想,实在是困难重重啊!

  再谈冉有的志向;有一回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陪侍着孔子时,孔子就引导他们各自谈谈将来的志向,孔子问他们说:“如果将来有人能够知道你们而又能够用你们,你们究竟有什么本领可用呢?”当时冉有就回答说:“假定有个六、七十里宽的地方或是小一点,五、六十里的,如果让我来治理,只要三年,即可以使人民富足。至于兴礼作乐一类的事,那我就没有这本领了。只好等待那有才德的君子来设施了。”冉有的志趣是从政——算是一个君子儒。他十分谦虚,其实,凭他的才艺是可以治理千乘之国的。他也能够随时的关心百姓,有一次冉有跟随孔子到卫国去,看到卫国的人口很多,冉有就问:“人民已经这样众多了。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孔子说:“使他们富有"。冉有说:“人民已经富有了以后呢?还需要给他们增加些什么呢?"孔子说:“使他们受教育啊!”。

  死后葬于奚公山(今山东枣庄境内),其墓紧邻车神奚仲之墓。

  孔子门下弟子冉求历史评价

  实际上,孔子也是很欣赏冉有的。《论语·雍也》曾记载季康子问孔子子路、子贡、冉求是否可以从政,孔子回答说三人皆可从政,但孔于却分别道出三人之优点各不相同:“由(子路)也果”、“赐(子贡)也达”、“求(冉求)也艺”。《论语·先进》说:“德行:颜渊、闵子骞、冉伯牛、仲弓。言语:宰我、子贡。 政事:冉有、季路。文学:子游、子夏。”

  冉求不重仕德的修养,从来没发表过关于仁、义、礼、孝等儒家道德观念方面的看法,也没向孔子请教过这方面的问题。他认为自己学习,“仁”的力量不够,孔子批评他根本不努力学习有关“仁”的学说。他不重礼乐修养,认为礼乐教化之事,要等待贤人君子去做。他对孔子不是绝对服从,具有一定的改革精神。对后世影响很大。

  陈寿认为他的政事可和颜回的仁、伊尹、姜尚的政绩相媲美。东汉明帝永平十五年(72)祭祀孔子时以他为配。唐玄宗开元八年(720)以他为“十哲”之一,配享孔子。开元二十七年(739年)赠“徐侯”,宋真宗大中样符二年(1009年)又封为“彭城公”。度宗咸淳三年(1267年)改和“徐公”,从祀孔子。

孔子门下弟子冉求

冉求多才多艺,这一点也是受到孔子的认可的。而且孔子也认为冉求是有治世的才能的。冉求在跟随孔子的的时间里,受到孔子的教化,德行上面也有了很大的提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孔子门下弟子冉求,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门下弟子冉求 鲁国人,字子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最让孔子失望的学生冉求
    最让孔子失望的学生冉求

    冉求(前522-前489) 春秋末鲁国人。字子有,通称冉有。孔子弟子。以政事见称。多才多艺,尤擅长理财,曾担任季氏宰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最让

  • 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冉求
    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冉求

    冉求(前522年-年):字子有,通称冉有,尊称冉子,鲁国陶(今山东省菏泽市定陶区冉堌镇冉堌集村)人。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著名学者孔子门徒冉求

  • 少昊之裔冉雍
    少昊之裔冉雍

    冉雍,鲁国人,字仲弓,冉耕之宗族。孔子以其为有德行,说:雍也可使南面。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冉雍乃少昊之裔,希望对你有帮助。 冉雍乃少

  • 孔子弟子冉雍
    孔子弟子冉雍

    冉雍是中国春秋末期鲁国陶人,字仲弓,是孔子的弟子,也是七十二贤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孔子弟子冉雍,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弟子冉雍

42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