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曹操借头怎么回事

时间: 学康27 分享

  曹操诡计多端:梦中杀人、割发代首取得民心、装头风骗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诡计。而其中更为典型更为被后世诟病的当属曹操借头这一典故。这其中到底是怎样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操借头怎么回事

  事情发生在曹操攻打袁术的时候,当时战争持续时间太久,军队粮草已经殆尽,粮官没有办法,只能请示曹操指令,曹操说可以先用小碗装,以应一时之急。粮官却说难免士兵抱怨,此法不是上策。曹操却让粮官放心,到时候他自然有办法解决。

  果然,晚饭十分,每天打仗训练的士兵看着小碗的饭,自然怨声载道,说丞相欺骗众人。这时候曹操将粮官招来,说军心不稳,需要和他借一样东西稳定军心。粮官奇怪,他能有什么东西能让军心稳定,曹操指了指他的脑袋,说要借头一用。

  粮官此时哪有不明白的,当下辩解自己根本无罪,一切都是按照命令办事。曹操威逼利诱,说他也知道粮官无罪,但是粮官不死,士兵必然会造反,而粮官死后,曹操承诺会照顾粮官的家人。

  于是,粮官被立刻斩首示众,曹操发告通知三军,说粮官自己盗窃军粮,却用小碗盛饭,现在已经就地正法。就这样,刚刚还怨声载道的士兵就被平静了下来。

  曹操行事不讲正义,凡是为达到目的而做,可能这也是他为什么被称为奸雄的原因。但就历史看,他的做法虽多有诟病,但有的时候也确实鼓舞了士气,达到了预想不到的结果。

  曹操定都

  曹操在自立魏国的时候,很多人以为他会定都洛阳,毕竟无论是地势还是政治因素,洛阳都是首选,但是最后曹操却在许昌定都,改许昌为许都。那么曹操为什么要在许昌定都呢?

  一说是,洛阳当时在董卓的的破坏下已经不再适合作为都城,所以谋士们都劝曹操定都许昌。

  二说是,曹操当时觉得许昌有粮,可以维持一个都城的繁华。

  还有一个说法是,当时曹操的劲敌袁绍在北方,而许昌却偏南,所以曹操可能是为了躲避袁绍的锋芒才定都许昌。

  当然,这些说法也没有十足的证据,不过也是从一些事件中推测罢了。我个人认为,曹操之所以定都许昌,有两方面的原因。

  一个是许昌市曹操的地盘,在许昌定都方便他在政治上把控天子,为他的野心铺路。毕竟当时的曹操开始起兵的时候打的是复兴汉王朝,才惹得一众人跟随,如今大业已成,随意定都自然会招来各方的不满,挟天子以令诸侯可谓是最好的。

  还有一个就是袁绍在北方盘踞。虽说曹操势力不小,但是袁绍无论从兵力还是从财力上来说,都远远胜于曹操,所以曹操为了赞避袁绍的锋芒,在偏南的许昌定都也是有可能的。

  不过,虽然定都,但是曹操一生都没有称帝,不过是自立为魏王,和诸侯一样的地位,但即使是这样的地位,也遭来了一些猜忌,曹操死后,其子曹丕称帝,追缢曹操为武帝,也算是成全了曹操的野心

曹操借头怎么回事

曹操诡计多端:梦中杀人、割发代首取得民心、装头风骗叔父、望梅止渴等等都是诡计。而其中更为典型更为被后世诟病的当属曹操借头这一典故。这其中到底是怎样的?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曹操借头怎么回事 事情发生在曹操攻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真实的曹操是怎样的
    真实的曹操是怎样的

    古往今来,多少正史野史描写了曹操,从不同的角度,不同的方面,有好有坏,似乎曹操在我们的眼前是一个性格多重人物。但是真实的曹操到底是什么样

  • 名将曹操人物性格怎样
    名将曹操人物性格怎样

    曹操,字孟德,小字阿瞒,沛国谯人,汉族,东汉末年著名政治家、军事家、文学家、诗人,这位名将,背后有着怎样的性格,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

  • 张郃怎么死的
    张郃怎么死的

    张郃,曹操的五子良将之一,是三国演义中赫赫有名的儒将。他的军史一直持续到他60多岁死亡为止,可谓是战场中不老的神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

  • 曹操有什么小故事
    曹操有什么小故事

    曹操,东汉末期杰出的政治家与军事家,且擅长写诗歌,在书法和音乐上也颇有修养,可以说文武双全。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曹操的小故事,希望

289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