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历史名将>

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时间: 炜基15 分享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著名军事家,晚年著有《孙膑兵法》留世,书中主要记载了他的生平参与的战役及对军事战争的思考。

  他师从春秋战国时著名的鬼才鬼谷子先生,跟随鬼谷子避居世外,潜心学习兵法,略有所成,从师父鬼谷子独传《孙子兵法》给孙膑,而没有传给庞涓,或者孙膑和庞涓弟子两人共同修习得见,孙膑的品性要比庞涓更得鬼谷子的认可,事实也证明鬼谷子的判断,在自知才能低于孙膑的庞涓,让同在魏国报效的庞涓产生嫉妒心理,他决定先下手为强,把才能学识胜于自己的孙膑斩草除根,而不顾多年的同窗之情,但是受到刑罚处置的孙膑,刚开始并没有意识到这是同门师兄庞涓的陷害,说明孙膑并没有对庞涓有防范之心,他心胸坦荡,低调谦虚。

  即使双足不能行走,脸带耻辱,也不能打挎孙膑,常人很难想像当时的情景如何,一个人被多年同窗陷害背叛,而且身体残废,身陷牢笼,是怎样的绝望,有多少人会崩溃自杀吧,但是孙膑却没有,他逃出去了 ,并没有因身体残疾而自暴自弃,仍然有一颗大展报负的雄心壮志,他也做到了,他所学的兵事才能在那个乱世很受统治者的重用,他得到了齐威王的重用,不仅担当齐威王的军事老师,还跟随田忌担任军师率领齐国大军,消灭了庞涓率领的魏国大军,让庞涓尝到血债血偿的代价。

  孙膑的主要思想

  孙膑作为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他的军事思想,以及对战争的思考都集中在他的著作《孙膑兵法》里,这本兵书汉朝班固的史书《汉书》兵法排名里,位列《孙子兵法》之后,又名《齐孙子》。

  这部兵法,现在大家看到的是1975年,由文物出版社出版的,根据1972年于山东银雀山汉墓上出土的《孙膑兵法》的竹简为蓝本,经过专家位的考证整理,推出的简行本,因为年代久远,有些竹简已经残缺不全,不能辨别字迹,所以,尽管我们现在能看到简行本,但是这个版本的并不是完整的。《孙膑兵法》在史书有记载收录,称它共有89篇,图四卷,这与现在的简行本内容要丰富很多。分为上下两部分。主要记录了孙膑的生平所经历的战争实际,并结合他的军事思想,阐明自己的军事观点,其中比较著名的篇章有《擒庞涓》,《见齐王》等。

  从《孙膑兵法》里可以看出,孙膑对于战争的思考,他在吸收前人思想的基础上,继承了当时春秋时代对于道家的战争观念的主流思想,全书中提到道这个字非常多,认为万物发展都要遵循天道,顺应天命,战争是一种人为发动的杀戮武器,兵者就是凶器,把兵者分为五种,只有在正义的前提下发动的战争才会取得最后的胜利,不到万不得已,不能让战争涂炭百姓,残害生灵,国家统治者要对战争怀有敬畏之心,发动战争要出师有名,自服于天下

  孙膑名言

  孙膑,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军事家,生卒年月不详,生活于春秋战国末期,他的著作《孙膑兵法》享誉世界,里面有非常多的名句,即使放到现在,也非常具有现实教育意义。

  最有名的莫过于这句“天时,地利,人和,三者不得,虽胜有殃。”天时地利人和,就是从这演化的。孙膑把战争的要点都浓缩在这一句句名言里,短小却含义深重。战争要讲究天时,地利,人和,三者缺一不可,即使没有达到三者合一,而战争最后胜利了,这个战争结果也是有缺憾的。后世根据这个名言,借鉴了很多的战争实例,比如,三国时期的诸葛亮草船借箭,在考虑到地利,人和后,只欠天时,就是那句著名的“万事俱备,只欠东风”,就是这句话另一种演绎。

  “夫赏者,所以喜众,令士忘死也,罚者,所以正乱,令民畏上也”这句也很出名,对战争的参与者士兵大众要进行激励,有赏有罚,只有有犒赏才会令士兵奋勇杀敌,鼓舞士气,而光赏不罚,也不对,这样会纵容士兵,赏罚有度才是合理的方法,这对后世的军队治理影响深远,为军队建设提供了行为准则。

  合军聚众,务在激气。复徙合军,务在治兵利气。临境近敌,务在厉气。战日有期,务在断气。今日将饯,务在延气。这句名言,就军队在战争环境下,各个具体情景,军队的指挥官要有区别,有针对性的鼓舞士兵,这句名言,就是孙膑的经验之谈,非常具有实操性。

  孙膑的成语

  提起孙膑,大家首先想到的就是田忌赛马,还有因势利导,增兵减灶,孙庞斗智等。作为一个春秋时期的大军事家,不仅给后世留下了宝贵的军事典籍,展现了春秋时代风起云涌的古代风情,还用自己的传奇励志的人生经历,给后世留下了一个千年美谈。

  田忌赛马是小语文课本里的标配课文,非常具有教育意义,教育学生敢于打破常规,大胆创新,教育意义在距历史事件发生时已千年的现代社会,依然受用。

  而增兵减灶,则是孙膑实际经历的战争经验之谈,利用故意制造士兵人数的假象,蒙蔽敌人,让敌人掉以轻心而中计,最后消灭敌人,在孙膑庞涓的马陵大战中,孙膑就是利用这个方法,让庞涓以为孙膑率领的齐军已是军心不振,士兵逃散,溃不成军,而趁胜追击,不顾军事上的忌讳,轻敌冒进,最后被设伏于马陵道两旁的孙膑,在一棵树下万箭穿心,报仇雪恨。

  因抛利导是《孙膑兵法》中的一句话精炼而来的,具体情况具体分析,原句是讲在战争期间,针对不同的战争情境,对士兵的鼓舞要有所区别,真可谓面面俱到,非常实用的战争指南。而孙庞斗智,就是孙膑一生中最浓厚惨重的时期,他从受到庞涓的陷害而身体受残,到最后让庞涓血债血偿,忍辱负重,自强不息,励志图强,这个故事就是个传奇,至今激励着后世。

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相关文章:

1.孙膑经典语录

2.描写英雄人物的成语故事之围魏救赵(孙膑)

3.挫折使人成功的事例3篇

4.高中语文作文精典素材积累

5.竞争使人成功的事例

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膑出生于阿、鄄之间,是孙武的后代。孙膑曾与庞涓为同窗,因受庞涓迫害遭受膑刑,身体残疾,后在齐国使者的帮助下投奔齐国,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希望对你有帮助。 孙膑是一个什么样的人 孙膑是春秋战国末期的著名军事家,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孙膑的死因是什么
    孙膑的死因是什么

    孙膑,春秋战国时期著名的军事理论家,师从当时的奇人鬼谷子,一生经历传奇励志,晚年著书留传,有《孙膑兵法》一书流传后世,他的军事思想及理论

  • 孙膑的生肖是什么
    孙膑的生肖是什么

    孙膑,生卒年月不详,生活于春秋战国末期,是一个著名的军事家,军事理论家,根据他的生平实践和亲历的军事经验,晚年写著《孙膑兵法》留传后世。

  • 关于孙膑的演义传说
    关于孙膑的演义传说

    孙膑,战国中期齐国人。少时孤苦,年长后从师于鬼谷子,显示了惊人的军事才能,不料,他却因此遭人暗算。 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孙膑的演

  • 史上孙膑怎么死的
    史上孙膑怎么死的

    孙膑这个人物,是春秋战国时期有名的军事大家。百年家学妙兵机,知彼犹怜己未知。绝爱奇功成砍树,何缘卫足不如葵,这首诗歌就是称赞孙膑在军事上

503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