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评价子贡故事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孔子对子贡的评价端木赐,也就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贡,子贡不仅在学术上精通的很,在经商也有很大的聪明才智。孔子对他作何评价?关于他的故事又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子贡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端木赐,也就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贡,子贡不仅在学术上精通的很,而且因为家庭经商的原因,在经商也有很大的聪明才智,他很少在孔子身边待着,而是经常去一些国游行,做一些生意,所以为孔子众多弟子的首富。

  子贡被孔子比喻为瑚琏,对于孔子的这一比喻,很少有人懂,有的人认为是精石确凿的美丽玉器,还有人认为是巧夺天工的坚硬木器,有的人认为是美观坚固的实用瓦器,众说纷纭,但是唯一可以确定的是,绝对是一种非常贵重的东西,古代人认为瑚琏是祭奠神圣的贵重之器。

  瑚琏其实是古代的玉器,但是这种玉器可不是一般平民百姓可以用到的,这种玉器是古代人用来供奉在寺庙与佛堂上面的,这种场所相当于中央政府,皇宫里的布置,摆在最上方,显得十分的庄严神圣,干净利落,因为这种东西是高贵与清白的象征,把子贡的这种精神比喻成这样的典型,未免有一些,太高尚贵重了,太清白了。在古代有一些特别隆重的庆典的时候,才能把瑚琏请出来亮相的,平常只能锁在柜子里面,让人保护起来。

  有的人说子贡什么都不想做,专门去做生意,而且凭着自己聪明的脑子,做出的生意总是会发财,孔子的晚年生活很安详,都是子贡照顾着,子贡这人特别慷慨,任何事物都不会拘束他,但是他为人从来不骄傲,所以孔子说他高贵,清白的风格,低三下四的事从来不做,这就像瑚琏性格。

  子贡的故事

  子贡曰贫而无谄

  子贡经常像孔子讨教学问,他问的问题大多也是关于从政治国,为人处事的等。孔子也是很乐意和他谈论的,因为子贡是很聪明的。

  子贡说:“贫穷但是不会巴结权贵,不趋炎附势,有钱但是不以有钱而骄傲,这样是不是就可以了呢?”孔子先是对子贡的说法进行肯定。说是可以了,然后又说出了应该是有钱但是谦恭,贫穷但是不悲观能够继续努力生活,乐善好施比较好。子贡听了之后不禁连连点头,非常认同,然后又问孔子说:“那么,君子的修养应该就像诗经上说的,要像对待玉石,象牙一样,先找到材料然后再细细的雕刻,最后再磨光。是这样吗?”

  孔子说:“你现在很好,和你讨论诗经,告诉你一件事情,你就能够由此想到其他的,能够举一反三了。”子贡能够从贫穷但是不谄媚,富有但是不骄傲自大的层面再上升到孔子所说的贫穷而乐道,富有而谦虚。就像玉石等要细细的琢磨一样,要做的越来越好。他这样的观点受到了孔子的夸赞,觉得现在已经可以和子贡一起来探讨诗经了。从这段对话里可以看到孔子的价值观。

  这番对话,可以看得出孔子的高明,虽然子贡之前的观点是看上去挺清高的,但是实际上不是,这也是有一颗比较的心。所以还是孔子说的比较好。如果孔子不说这些话,子贡的境界就会停留在那,不会得到提高。

  子贡手植楷

  子贡,中国著名的大思想家、大教育家、政治家,孔子门生之一,他游历数国,一生留下了很多为后人传颂的精彩故事。

  子贡之师孔子去世时,他众多学生都守墓三年,而且每人都为它种植了一棵名贵树种,这个事情让世人广为传颂。其中,孔子得意门生之一的子贡,他是大家公认的尊师重道,注重礼节之人,他在老师的墓前种了一棵楷树,等到了三年守墓之期结束之时,所有学生都离开了老师的墓地,只有子贡还继续守着,一直守了六年。因此当所有树木都枯死时,只有子贡的树木还在。因为他多守了三年,也为了纪念子贡这种对老师深深的怀念和无比尊敬之情,子贡死后,这棵楷树也一直有人照料,让它可以茁壮成长。

  虽然后来子贡的楷树在光绪八年糟了雷火,可是为了纪念子贡这种尊师重道的精神,后人将雷火后的树桩保留了下来,并且上面刻上了“子贡手植楷”这几个字,这能够时刻提醒我们,重视我国传统文化思想,尊重文化传承,好的一定要保留和发扬。

  子贡植楷的故事也让我们联想到如今的社会,我们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尊师重道本是传统美德,可是现在网络上出现的各种学生辱骂老师,父母,不懂尊长的新闻却让我们寒心,希望大家能够重视我们中华民族几千年流传下来的传统美德,尊师重道。

  子贡出使

  端木赐,子子贡所以别名也叫子贡,他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他的嘴特别能说,而且办事的效率很高,他有着聪明的才能和智商,而且因为出于经商的家庭,所以在经商上也是一把好手,也经常到各个国去做生意,他曾经担任两国的相,经常出使到异国。

  司马迁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于子贡这个人物,写的是最多的,言行举止的评价也是很多的,所以他对子贡也是十分的尊敬与爱戴。在司马迁对子贡的评价中说明,子贡是一个非比寻常的人物,尤其是子贡出使更是司马迁笔下的一段佳话。

  子贡曾经担任两国的相,所以在齐国和鲁国的地位很高,他在周游各国的时候,各国国君纷纷找子贡出使到本国替他们分析敌情,子贡也用自己能言善辩的嘴,纷纷替国君分析各国的军情与敌情,有些人不相信子贡所说的话,认为是子贡故弄玄虚,所以子贡在这种情况下善于变通,跟各个君主纷纷分析了敌情,让各国的君主十分认可子贡。子贡不愧是春秋战国时期的外交家,因为自己很有交际能力,分析各国的敌情也很准确,所以出使各国能够游说成功

  子贡能够全面地掌握解当时的各国形式情况也能掌握各国的关系,又能分析并把握各国的君主心里想的什么,各个国家的实力,设计一个连环计,使一些国家按照子贡说的去做,所以司马迁对子贡连连称叹到,子贡一出使,利用自己的聪明和别的国家实力,短短的十年,使五个大国都发生了巨变。

孔子评价子贡故事

孔子对子贡的评价端木赐,也就是孔子最得意的弟子之一子贡,子贡不仅在学术上精通的很,在经商也有很大的聪明才智。孔子对他作何评价?关于他的故事又有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子贡的故事,希望能帮到你。 孔子对子贡的评价 端木赐,也就是孔子最得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大儒孔子的天命观是什么样的
    大儒孔子的天命观是什么样的

    孔子的天命观,就是知天命、畏天命、顺天命,孔子曾经提出了三十而立,四十不惑,五十知天命的说法。关于孔子的天命观你还知道哪些?下面由学习啦小

  • 孔子杀了少正卯吗
    孔子杀了少正卯吗

    历史上儒生都将孔子看作是极其伟大的圣人,对孔子的言行都极为推崇,但历史上有过孔子杀少正卯的记载,孔子有没有做过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

  • 子贡与孔子故事
    子贡与孔子故事

    孔子学生子贡孔子出生于春秋时期的鲁国,也就是今天的河南商丘。孔子一生收了很多的弟子,子贡就是孔子众多弟子中的一个。关于子贡与孔子都有哪些故

  • 孔子气质有哪些
    孔子气质有哪些

    孔子是我国伟大的大教育家和大思想家,他之所以这么出名,是具备了一些气质,你知道是什么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介绍孔子的气质,希望能帮到你

2814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