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孔子论孝道_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对孝道的论述也是颇有见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论孝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儒家看来,孝顺父母,敬爱兄长,是实行仁德的根本。”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同上)君子抓住这个根本,实行”仁”的基础建立起来了,人与人之间伦理道德就会产生出来。

  孔子强调,作为人子,不但要奉养父母、尊敬父母,还不要忘记父母的年龄。孔子说:”父母之年,不可不知也,一则以喜,一则以惧。”(《论语·里仁》)一方面,父母高寿应该感到高兴;另一方面,也应该有所恐惧。因为,年龄大了,随时可能生病,也随时有可能死亡。因此,更应该多关心父母。

  孔子认为,继承父志是”孝”一个重要内容。孔子说:”父在观其志,父没观其行,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论语·学而》)父亲在世的时候,要观察他的志向;父亲逝死之后,要观察他的行为,如果他对父亲志向和优点长期坚持下去,就可以说是做到”孝”了。”三年无改於父之道,可谓孝矣”,这句话在《里仁》篇中又一个字不差地重复了一次,孔子的学生在编辑《论语》这部书时,为什么要重复这句话呢?除了强调这个意思重要性之外,没有别的解释。

  孔子认为,为人子者不要给父母增加精神负担。”孟武伯问孝。子曰:’父母,唯其疾之忧。’”朱熹注:”言父母爱子之心,无所不至,惟恐其有疾病,常以为忧也。人子体此,而以父母之心为心,则凡所以守其身者,自不容于不谨矣,岂不可以为不孝乎?”(《四书集注·为政注》)要保重自己的身体,不要使自己生病,更不能陷入不义而使父母担惊受怕。孔子还说:”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论语·里仁》)常言说:”儿行千里娘担忧”;当父母年老的时候,要常父母身的边尽孝道。

  孔子对孝道德理解

  “事生”最基本的是”奉养”,首先要保证父母的吃和穿。在些基础上,更为重要的是要尊敬父母。子游向孔子请问”孝”,孔子回答说:”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於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孔子还回答子夏问时说:”色难。有事弟子服其劳;有酒食,先生馔,曾是以为孝乎?”(同上)如果,只养活父母,对父母不尊敬,即是每一顿都给他们酒肉吃,也不能算做到了”孝”。孝顺发出自内心的真正的爱,语言要和气,面色要和悦,行为要恭敬。子夏说:”事父母,能竭其力”(《论语·学而》),事奉父母,要做到尽心竭力。

  “事生”,还应该使兄弟之间互爱互助。孔子说:”《书》云:’孝乎惟孝,友於兄弟’。”(《论语·为政》)还说:”弟子入则孝,出则悌”,弟妹尊敬兄长,兄长要友爱弟妹,这种兄友弟恭的场面,才能使家庭和谐,让父母高兴。孔子赞颂闵子骞时说:”孝哉!闵子骞,人不间於其父母昆弟之言。”(《论语·先进》)闵子骞是一位真正的孝子,别人对于他的父母、兄长赞赏他的话都不持异议和怀疑。

  “事死”有两个方面:一个葬之以礼,一个祭之以礼。孔子主张”三年之丧”,认为”三年之丧”,是”天下之通丧也”。 有一次,宰我对孔子说:”三年之丧”的时间太长了,因为,”君子三年不为礼,礼必坏;三年不为乐,乐必崩”,一年就足够了。最后,孔子批评说予(宰我之名)之不仁也!子生三年,然后免于父母之怀。夫三年之丧,天下之通丧也。予也,有三年之爱于其父母乎?”(《论语·阳货》)孔子批评宰予是一个没有仁德的人,难道他就没有得到过在父母怀抱里三年的爱护吗?同时孔子强调,”丧礼,与其哀不足而礼有余也,不若礼不足而哀有余也。”(《礼记·檀弓上》)”丧,与其易也,宁戚。” (《论语·阳货》)办理丧事,与其把礼仪办得周到详备,宁可过度悲哀。

孔子论孝道_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对孝道的论述也是颇有见解。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孔子论孝道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孔子对孝道的论述 孔子创立仁学,孝是仁的重要内容之一。孔子的学生有若说:孝悌也者,其为仁之本与!(《论语学而》)在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的中庸_孔子的中庸思想

    孔子思想中除了仁和礼比较重要外,中庸思想也是重要的一方面,它不仅在孔子思想体系中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更重要的是他概括了中国人为人处事之道

  • 孔子生卒年_孔子诞辰时间
    孔子生卒年_孔子诞辰时间

    孔子,孔丘 (前551年9月28日农历八月廿七~前479年4月11日农历二月十一),字仲尼。排行老二, 汉族人,春秋时期鲁国人。孔子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和教

  • 孔子与孟子思想区别_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孔子与孟子思想区别_孟子对孔子的评价

    孟子与孔子都是春秋战国时期的鲁国人,也就是现在的山东人,算得上是老乡,而且孔子身为儒家学派的创始人,孟子是孔子再传弟子子思的学生,那么孔

  • 孔子的弟子颜回简介_颜回怎么死的
    孔子的弟子颜回简介_颜回怎么死的

    颜回,字渊,或者子渊,所以又称为颜渊,生于公元前521年,卒于公元前481年,现在山东曲阜人,十四岁的时候入孔子的门下学习,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342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