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观孔子电影有感600字左右

时间: 伟文36 分享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那么当你看完由周润发主演的《孔子》这部电影后,你有哪些感触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篇600字观后感,需要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

  《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我们重回那个战火纷飞的时代,恍惚中,我仿佛听到了孔子对弟子们的谆谆教导;听到了颜回谦和恭敬的话语;听到了子路勇敢果断的声音……

  孔子,名丘,字仲尼,被人们奉为“至圣”,他如一颗绚丽的流星,在历史漫长的黑夜中用短暂的生命照亮了夜空,给后人们带来了无尽的启示……

  铭记战争的教训。

  孔子助鲁国抗齐时,几大桶油,扔上火把,向敌军泼洒而去。霎时间,火光把天都映红了,惨叫声一片,有些人竟被火活活烧死!孔子,自然也是悲恸不已,可在那个战火纷飞的混乱年代,有什么对错可言?弱肉强食,或许是战争年代最残酷的。

  保卫和平的年代。

  试看战争年间,战火纷飞,民不聊生,百姓们流离失所,无家可归,一场战争动辄就要死几千人,甚至几万人;而和平年间呢?社会安定,百姓们丰衣足食,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这两者相比较,保卫和平,难道不应该吗?

  珍爱宝贵的生命。

  古代封建社会,仅一个季平子死亡就要几百人甚至几千人陪葬,难道人命真的有贵贱之分吗?不,只是因为封建社会是历史的必然趋势。那时的统治者视人命如野草般,动不动就草菅人命!孔子为了救一个陪葬小奴——漆思弓,在朝堂之上“舌战群儒”,以一己之力驳回咄咄逼人的季平子家管家,这就是孔子“仁义智慧”的君子品格。

  在电影中,孔子曾与弟子失散,路人这样描述他:“气度像个大人物,却像丧家之犬般狼狈。”让人有些心疼:一个圣人,怎会落魄至此?有几人又能理解孔子?

  从血淋淋的历史中,我们得到的启示太多太多:铭记战争的教训;保卫和平的年代;珍爱宝贵的生命。

  教育思想

  孔子在中国历史上最早提出人的天赋素质相近,个性差异主要是因为后天教育与社会环境影响(“性相近也,习相远也”)。因而人人都可能受教育,人人都应该受教育。他提倡“有教无类”,创办私学,广招学生,打破了奴隶主贵族对学校教育的垄断,把受教育的范围扩大到平民,顺应了当时社会发展的趋势。他主张“学而优则仕”,学习了还有余力,就去做官。他的教育目的是要培养从政的君子,而君子必须具有较高的道德品质修养,所以孔子强调学校教育必须将道德教育放在首要地位(“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

  孔子在教学方法上要求老师“有教无类”、“经邦济世”的教育观,“因材施教”、“启发式”的方法论、注重童蒙、启蒙教育。他教育学生要有老老实实的学习态度,要谦虚好学、时常复习学过的知识,以便“温故而知新”、新知识引申拓宽、深入,“举一而反三”。

  孔子道德教育的主要内容是“礼”和“仁”。其中“礼”为道德规范,“仁”为最高道德准则。“礼”是“仁”的形式,“仁”是“礼”的内容,有了“仁”的精神,“礼”才真正充实。在道德修养方面,他提出树立志向、克己、践履躬行、内省、勇于改过等方法。“学而知之”是孔子教学思想的主导思想。在主张不耻下问、虚心好学的同时,他强调学习与思考相结合(“学而不思则罔,思而不学则殆”),同时还必须“学以致用”,将学到的知识运用于社会实践

  他最早提出启发式教学。他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意谓教师应该在学生认真思考,并已达到一定程度时恰到好处地进行启发和开导,他又是在教学实践中最早采用因材施教方法的教育家。通过谈话和个别观察等方法,他了解和熟悉学生的个性特征,在此基础上,根据各个学生的具体情况,采取不同的教育方法,培养出了德行、言语、政事、文学等多方面的人才。孔子热爱教育事业,毕生从事教育活动。他学而不厌,诲人不倦。不仅言教,更重身教,以自己的模范行为感化学生。他爱护学生,学生也很尊敬他,师生关系非常融洽。他是中国古代教师的光辉典型。

  孔子的教育活动不但培养了众多学生,而且他在实践基础上提出的教育学说,为中国古代教育奠定了理论基础。由于孔子保守的政治态度,因此对待经济制度的改革也反映了保守的思想。比如鲁宣公十五年(西元公元前594年)实行“初税亩”,从法律上承认私田的合法地位,是春秋时代的重大经济改革;但是据《左传》说,孔子修《春秋》时记载“初税亩”,目的是批评其“非礼也”。而民众不富足,国君没有富足的。在《论语·尧曰》中还记载,孔子主张“因民之利而利之”,即对民众有利的事情才去做。另一方面,他又主张赋税要轻一些,徭役的摊派不要耽误农时。《论语·述而》记载,孔子还对当时的为政者进行说教,要求为政者不要过于奢侈,要注意节俭。他说:“奢则不逊,俭则固。与其不逊也,宁固。”同时,还主张“节用而爱人”。这里面包含了把孔子“仁”的思想运用于经济领域。

  经典名言

  1、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平易近,在止于至善。 ——摘孔子《大学》

  (大学的目标,在于鲜明崇高的品格,在于使人们清除旧习,在于到达善的最高境地。)

  2、所谓诚其意者,毋自欺也,如恶恶臭,如好好色,此之谓自谦,故小人必慎其独也。 ——摘孔子《大学》

  (所谓意念老实,就是说不要本人诈骗本人,象讨厌难闻气息那样讨厌罪恶,象喜欢俏丽的男子一样喜欢仁慈,如许才干说问心无愧,所以小人在一团体独处时肯定要慎重。)3、富润屋,德润身,心广体胖,故小人必诚其意。 ——摘孔子《大学》(财富可以润饰衡宇,品德可以润饰身心,气量气度广大可以使身心舒坦,所以小人必定要做到意念老实。)

  4、人莫知其子之恶,莫知其苗之硕。——摘孔子《大学》

  (没有人晓得本人孩子的害处,没有人晓得本人禾苗的旺盛。)

  5、小人有诸已,然后求诸人。——摘孔子《大学》

  (本人有善德,才干请求他人积德。)

  6、《诗》云:“桃之夭夭,其叶蓁蓁。之子于归,宜其家人。”——摘孔子《大学》

  (《诗经》说:“旺盛的桃树开着艳丽的花朵,这位姑娘出嫁了,能与婆家自相残杀。”)

  7、喜怒哀乐之未发,谓之中,发而皆中节,谓之和。致中和,寰宇位焉,万物育焉。——摘孔子《中庸》

  (人的喜怒哀乐的情感没有表示出来,叫做中;表示出来符合法度,叫做和。到达中和,寰宇就各居本人的地位,万物也就发展了。)

  8、施诸已而不肯,亦勿施于人。——摘孔子《中庸》

  ( 不肯意他人加给本人的,也不要加给他人。)


猜你喜欢:

1.关于孔子与阳子居的故事

2.孔子的励志故事

3.孔子的故事有哪些

4.孔子150字左右的故事有哪些

5.和孔子有关的故事有哪些

6.关于老子与孔子的故事

观孔子电影有感600字左右

孔子是中国古代著名思想家、教育家,是儒家学派创始人。那么当你看完由周润发主演的《孔子》这部电影后,你有哪些感触呢?下面是小编给大家带来的一篇600字观后感,需要的朋友可不要错过了! 《孔子》观后感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朝闻道,夕死可矣电影《孔子》带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观看《孔子》的观后感1200字
    观看《孔子》的观后感1200字

    《孔子》是由周润发、周迅等主演的一部传记历史片,主要讲述了孔子为了理想奔走在列国之间,孤独地和整个时代抗争故事。那当你看完这部了这部影片

  • 和孔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和孔子有关的故事名称

    孔子是东周春秋末期当时社会上的最博学的人之一,相信大家对这位圣人多少都有所了解吧!那么你想知道一些有关孔子的故事名称吗?如果你想知道就赶紧

  • 后人是怎样尊称孔子的
    后人是怎样尊称孔子的

    孔子是中国东周春秋末期著名的思想家和教育家,相信大家都对这位古代著名人物都有所了解吧!那么你知道孔子被后代尊称为什么?如果你真想想了解这个

  • 汉代孔子思想的发展介绍
    汉代孔子思想的发展介绍

    孔子思想体系的核心是德治主义,他执著地倡导德化社会与德化人生。那么你想知道这位圣人的思想在汉代时期有哪些发展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别错过了下面

55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