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国学三圣>

老子的名言有哪些精选

时间: 伟文36 分享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那么在他的众多名言当中,又有哪些经典的名言备受大家欢迎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

  精选名言

  1)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2) 道生之,德畜之,物形之,势成之。是以万物莫不尊道而贵德。

  3) 道之尊,德之贵,夫莫之命而常自然。故道生之,德畜之;长之育之;成之熟之;养之覆之。生而不有,为而不恃,长而不宰。是谓玄德。

  4) 修之於身,其德乃真;修之於家,其德乃余;修之於乡,其德乃长;修之於邦,其德乃丰;修之於天下,其德乃普。故以身观身,以家观家,以乡观乡,以邦观邦,以天下观天下。吾何以知天下然哉?以此。

  5) 知者不言,言者不知。更多老子名言敬请关注古典文学网的相关文章。

  6) 挫其锐,解其纷,和其光,同其尘,是谓“玄同”.故不可得而亲,不可得而疏;不可得而利,不可得而害;不可得而贵,不可得而贱。故为天下贵。

  7) 以正治国,以奇用兵,以无事取天下。吾何以知其然哉?以此:天下多忌讳,而民弥贫;人多利器,国家滋昏;人多伎巧,奇物滋起;法令滋彰,盗贼多有。故圣人云:“我无为,而民自化;我好静,而民自正;我无事,而民自富;我无欲,而民自朴。”

  8) 其政闷闷,其民淳淳;其政察察,其民缺缺。是以圣人方而不割,廉而不刿,直而不肆,光而不耀。

  9) 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孰知其极?其无正也。正复为奇,善复为妖。人之迷,其日固久。

  10) 治人事天,莫若啬。

  11) 治大国,若烹小鲜。

  12) 大邦者下流,天下之牝,天下之交也。牝常以静胜牡,以静为下。故大邦以下小邦,则取小邦;小邦以下大邦,则取大邦。故或下以取,或下而取。大邦不过欲兼畜人,小邦不过欲入事人。夫两者各得所欲,大者宜为下。

  人物信息

  老子,姓李名耳,字聃(音读:dān),一字或曰谥伯阳。华夏族,出生于周朝春秋时期陈国苦县,约出生于公元前571年,逝世于公元前471年。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道家学派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被唐朝帝王追认为李姓始祖。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今存世有《道德经》(又称《老子》),其作品的核心精华是朴素的辩证法,主张无为而治。

  20世纪80年代,据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统计,在世界文化名著中,译成外国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是《圣经》,其次就是《道德经》。

  老子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是全球文字出版发行量最大的著作之一。在道教中,老子被尊为道教始祖。老子与后世的庄子并称老庄。

  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美国《纽约时报》评为世界古今十大作家之首。孔子曾数次向老子问礼、求道。自古有“老子天下第一”之称。

  在修身方面,老子是道家性命双修的始祖,讲究虚心实腹、不与人争的修持。在政治上,老子主张无为而治、不言之教。在权术上,老子讲究物极必反之理。

  因老子是道家的创始人,所以老子又被古人称为“太上老君”。

  轶事典故

  【论养生经】

  话说老聃隐居宋国沛地,自耕而食,自织而衣。岂知其名,无足自行,慕其名者接踵而至,求问修道之方,学术之旨,处世之要,于是其弟子遍天下。

  有个弟子名庚桑楚,深得老子之道,住在北部畏垒山上。住三年,畏垒之地民风大变:男耕而有粟可食,女织而有衣可穿,各尽其能,童叟无欺,百姓和睦,世间太平。众人欲推庚桑楚为君主。庚桑楚闻之,心中不悦,意欲迁居。弟子不解,庚桑楚道:“巨兽张口可以吞车,其势可谓强矣,然独步山林之外,则难免网罗之祸;巨鱼,张口可以吞舟,其力可谓大矣,然跃于海滩之上,则众蚁可以食之。故鸟不厌天高,兽不厌林密,鱼不厌海深,兔不厌洞多。天高,鸟可以飞矣;林密,兽可以隐矣;海深,鱼可以藏矣;洞多,兔可以逃矣。皆为保其身而全其生也。保身全生之人,宜敛形而藏影也,故不厌卑贱平庸。”

  庚桑楚弟子中有一人,名南荣,年过三十,今日闻庚桑楚养生高论,欲求养生之道。庚桑楚道:“古人曰:土蜂不能孵青虫,越鸡不能孵鸿鹄,各有所能,各有所不能也。桑楚之才有限,不足以化汝,汝何不南去宋国沛地求教老聃先生?”南荣闻言,辞别庚桑楚,顶风冒雪,行七日七夜而至老聃居舍。

  南荣拜见老聃,道:“弟子南荣,资质愚钝难化,特行七日七夜,来此求教圣人。”老聃道:“汝求何道?”“养生之道。”老聃曰:“养生之道,在神静心清。静神心清者,洗内心之污垢也。心中之垢,一为物欲,一为知求。去欲去求,则心中坦然;心中坦然,则动静自然。动静自然,则心中无所牵挂,于是乎当卧则卧,当起则起,当行则行,当止则止,外物不能扰其心。故学道之路,内外两除也;得道之人,内外两忘也。内者,心也;外者,物也。内外两除者,内去欲求,外除物诱也;内外两忘者,内忘欲求,外忘物诱也。由除至忘,则内外一体,皆归于自然,于是达于大道矣!如今,汝心中念念不忘学道,亦是欲求也。除去求道之欲,则心中自静;心中清静,则大道可修矣?蹦先?闻言,苦心求道之意顿消。如释重负,身心已变得清凉爽快、舒展旷达、平静淡泊。于是拜谢老聃道:“先生一席话,胜我十年修。如今荣不请教大道,但愿受养生之经。”

  老聃道:“养生之经,要在自然。动不知所向,止不知所为,随物卷曲,随波而流,动而与阳同德,静而与阴同波。其动若水,其静若镜,其应若响,此乃养生之经也。”南荣问道:“此乃完美之境界乎?”老聃道:“非也。此乃清融己心,入于自然之始也。倘入完美境界,则与禽兽共居于地而不以为卑,与神仙共乐于天而不以为贵;行不标新立异,止不思虑计谋,动不劳心伤神;来而不知所求,往而不知所欲。”南荣问道:“如此即至境乎?”老聃道:“未也。身立于天地之间,如同枯枝槁木;心居于形体之内,如同焦叶死灰。如此,则赤日炎炎而不觉热,冰雪皑皑而不知寒,剑戟不能伤,虎豹不能害。于是乎祸亦不至,福亦不来。祸福皆无,苦乐皆忘也。”


猜你喜欢:

1.道德经内容观点介绍和简介

2.经典的老子故事

3.出自老子的成语大全

4.老子的中国画图片

5.老子的中国画图片大全精选

6.关于老子的资料简介

老子的名言有哪些精选

老子乃世界文化名人,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那么在他的众多名言当中,又有哪些经典的名言备受大家欢迎呢?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 精选名言 1) 出生入死。生之徒,十有三;死之徒,十有三;人之生,动之於死地,亦十有三。 2) 道生之,德畜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历史名人老子的著作有哪些
    历史名人老子的著作有哪些

    老子誉有东方三大圣人之首,他的思想对中国哲学发展具有深刻影响。那么你想知道老子分别有哪些著作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

  • 老子文学的思想是怎样的
    老子文学的思想是怎样的

    老子是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和主要代表人物,是世界百位历史名人之一。那么你想知道这位著名人物的文学思想是怎样的吗?如果你想了解这个问题可千万别错

  • 文化名人老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文化名人老子的一生是怎样的

    老子是中国古代伟大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史学家。那么你对这位古代名人的一生有所了解吗?如果你不清楚,那么你就更加不能错过这篇文章了,赶

  • 老子的祭祀祠庙太清宫在哪里
    老子的祭祀祠庙太清宫在哪里

    太清宫是老子的诞生地,也是祭祀老子的祠庙,那么你想知道这个太清宫究竟在中国哪个地方吗?如果你想知道,可千万别错过了这篇文章,赶紧和小编我一

559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