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书法家>

书法家卫夫人是谁

时间: 炜基15 分享

  卫夫人作为东晋时名噪一时的女书法家,一出生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曾祖父为卫觊之曾孙女、祖父为卫瓘、叔父则是卫恒,都是书法名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书法家卫夫人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法家卫夫人的简介

  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2-349年)。河东安邑(今山西夏县)人。名铄,字茂漪,自署和南。族祖卫瓘,官至西晋司空,录尚书事,与索靖俱善草书,人称“一台二妙”。传为王右军(王羲之)之师。汝阴太守李矩之妻,世称卫夫人。师承钟繇,尤善楷书。传世楷书八行在《淳化阁帖》,及书论《笔阵图》,大概均为好事者为之。家学渊源(北派之祖卫瓘侄女、卫桓的堂妹),有名当代。从父卫恒,官终黄门郎,亦善书法,著有《四体书势》。《书法要录》说她得笔法于钟繇,熔钟、卫之法于一炉。所着《笔阵图》中云:「横」如千里之阵云、「点」似高山之墬石、「撇」如陆断犀象之角、「竖」如万岁枯藤、「捺」如崩浪奔雷、「努」如百钧弩发、「钩」如劲弩筋节。有《名姬帖》、《卫氏和南帖》传世。她曾作诗论及草隶书体,又奉敕为朝廷写《急就章》。其字形已由钟繇的扁方变为长方形,几条清秀平和,娴雅婉丽,去隶已远,说明当时楷书已经成熟而普遍。宋陈思《书小史》引唐人书评,说她的书法“如插花舞女,低昂美容;又如美女登台、仙娥弄影,红莲映水、碧沼浮霞”,应该不是过誉之词。

  书法家卫夫人的生平

  卫夫人的从祖卫觊、从伯卫瓘、从兄卫恒,都是著名书法家、书法理论家。卫夫人自小受家族影响,成为一个书法高手。后来又成为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在一定程度上可以讲,没有卫夫人的启蒙教育,也就没有后来的书圣王羲之。关于卫夫人的书法成就、书法特点以及她和王羲之的关系,许多书法史书都有记载。现略举两例:刘宋羊欣《采古来能书人名》载:“晋中书郎李充母卫夫人,善钟法。王逸少之师。”唐张怀瓘《书断》载:“卫夫人名铄,字茂漪。廷尉展之女弟、恒之从女(应为从妹),汝阴(应为江州)太守李矩之妻也。隶书尤善,规矩钟公。云:碎玉壶之冰,烂瑶台之月,宛然芳树,穆若清风。右军少常师之。永和五年卒,年七十八。子克(应为充)为中书郎,亦工书。” 这些记载,都提到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老师及卫夫人书法学钟繇。其书法的特点是婉媚清穆。除卫夫人是王羲之的书法启蒙师以外,卫夫人还可能是王羲之的姨母。主要依据是郑杓《衍极》和陶宗仪《书史会要》都说“卫与王世为中表”。王国栋所修《王氏宗谱》更在羲之之父王旷条下注明“配卫氏”。

  卫夫人所嫁的江夏李氏,也是一个书法世家。卫夫人之子李充,李充的从兄李式、李廞等都有书名。尤其是李式,其书法成就在东晋初期已可同当时的书法权威王廙(羲之叔父)和庾翼媲美的程度。发展至唐代,江夏李氏竟出现了李邕那样的书法大家。江夏李氏,东晋以前未见有以书法名世者。东晋以后李氏书法的兴旺,当与卫夫人嫁李家有关。卫夫人虽然只比李式大2岁,但如果卫夫人18岁嫁与李家,那时李式只是一个16岁的少年,可以认为,正是由于卫夫人的传授才使李家得以登上书法的高峰。张怀瓘《书断》在介绍李式时说,李式“甚推其叔母(即卫夫人)”就是证明。古代好的书迹不易看到,笔法保密,不轻易传人。一旦得到正确笔法和看到高水平的书作,就具备了成为名家的重要条件。卫夫人的启蒙书教,不仅影响了王羲之(羲之还有一个蒙师,即叔父王廙),也造就了江夏李氏这一书法世家。功莫大焉!

  永和二年,卫夫人随儿子李充来剡,永和五年,病故。

  卫夫人何时来到剡县?其子李充《本传》记载:“征北褚裒又引为参军。充以家贫,苦求外出。裒将许之为县,试问之。充曰:‘穷猿投林,岂暇择木?’乃除剡县令。遭母忧,服阙,为大著作郎。”

  《本传》还说李充“少孤”。可见卫夫人是由儿子李充赡养的。李充原在京师为王导椽,后转“记室参军”,记室参军是个低级官吏,属幕僚性质,待遇不高,故自称“家贫”,且已到了无暇择木的程度。故他借转为褚裒参军之机,提出“外出”的要求。那么,褚氏推荐他为剡县令在何时呢?据《晋书·穆帝纪》记载:永和二年(公元346年)“秋七月,以兖州剌史褚裒为征北大,开府仪同三司”。兖州剌史没有资格“开府”。开府以后才得招聘幕僚,故李充到剡县的上界在永和二年七月以后。而永和五年七月褚裒北伐失利,退屯广陵。该年十二月褚即病死。故李充始任剡县令的时间是永和二年七月至永和五年七月之间,只有3年时间。看来李充始任剡令的时间在永和三年(347)前后可能性最大。据张怀瓘所说,卫夫人永和五年病故。病故的具体时间没有具体记载。如我推想的《姨母帖》中的姨母是指卫夫人可以成立,那么《姨母帖》写于十一月十三日。当时羲之尚在京城护军任上,讣告由剡县传至京师需要几天或十几天,那么卫夫人逝世当在永和五年的十月底或十一月初。

  《晋书·王羲之传》说:“孙绰、李充、许询、支遁皆以文义冠世。并筑室东土,与羲之同好。”王羲之永和七年才到会稽任内史。李充当时因母丧在剡闲居,用“筑室东土”来形容是可以的,但永和九年兰亭修禊名单中已无李充之名。说明李充永和八年服丧完毕已到京师任大著作郎了。故羲之与李充在会稽“同好”只有永和七至八年2年时间,这时卫夫人已经去世。

  卫夫人耳朵书法影响

  卫夫人不但在书法艺术实践上有突出成就,不让须眉,而且在书法艺术理论方面也有重大建树和比较全面深入的论述。她撰有《笔阵图》一卷,全面深入地参考了有关的书法理论,并提出自己的看法。 她在书中首先提出,书法之妙“莫先乎用笔”。主张学习书法要上溯其源,师法古人,反对谙于道理,学不该赡,以致徒费精神,学无成功。卫夫人又提出,在学习和创作时,要注意选用笔、墨、纸、砚的品种和产地,强调工欲善其事,必先利其器。又着重指出,执笔要有讲究,不同书体应采用不同的执笔法,并加以具体分析,说:“有心急而执笔缓者,有心缓而执笔急者。若执笔近而不能紧者,心乎不齐,意后笔先者,败;若执笔远而急,意前笔后者,胜。”超出了单纯论述执笔的范围,而对书法艺术中的笔、意关系和书家修养等作出深刻的论述。

  对书写不同字体时的用笔,卫夫人亦有精辟论述,她认为用笔有六种方法,如篆书是“飘扬洒落”,章草为“凶险可畏”,八分书为“窈窕出入”,飞白书为“耿介特立”,倘能“每为一字,各象其形”,则“斯超妙矣,书道毕矣。”应该说,卫夫人关于用笔的论述,在今天也仍然有其可取之处,她实质上是就此提出了书法家把握不同字体书写风格的问题。具体到笔划上,卫夫人针对七种不同笔划的书写,提出七条标准,卫夫人对七种基本笔划的描述,形象生动,恰合关窍,实为初学书法者良好的入门途径。

  此外,卫夫人在《笔阵图》中还提出初学书法,“先须大书,不得从小”,“善鉴者不写,善写者不鉴”等理论原则,也都是宝贵的经验之谈。在上述论述的基础上,卫夫人概括她对书法艺术总体的认识,提出了“力筋”之说。她认为:“下笔点墨画芟波屈曲,皆须尽一身之力而送之。”“善笔力者多骨,不善笔力者多肉。多骨微肉者,谓之筋书;多肉微骨者谓之墨猪。多力丰筋者圣,无力无筋者病。”

  这实质上是卫夫人毕生从事书法艺术实践所得,代表了她对书法艺术理论总的认识,为后代书法家指出了努力方向和途径,也成为中国书法理论中的重要内容和评判标准,对历代书法理论和实践的发展都产生了巨大影响。尽管卫夫人的《笔阵图》参考和汲取了前人的某些论点,但卫夫人在继承的基础上加以发展创造,功不可没。

书法家卫夫人是谁相关文章:

1.当代女书法家作品

2.被称为书圣的书法家王羲之书法作品

3.王羲之为什么被称为书圣王羲之在我国的书法史上是一个神...

4.关于书法手抄报

5.中国古代十大书法家

书法家卫夫人是谁

卫夫人作为东晋时名噪一时的女书法家,一出生就和书法结下了不解之缘,其曾祖父为卫觊之曾孙女、祖父为卫瓘、叔父则是卫恒,都是书法名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书法家卫夫人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书法家卫夫人的简介 卫夫人,东晋著名女书法家(27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书法家蔡文姬是谁
    书法家蔡文姬是谁

    蔡文姬是汉末三国著名的文学家,精于天文数理,博学能文,又善诗赋,兼长辩才与音律。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书法家蔡文姬的简介,希望对你有

  • 书法家蔡邕的故事
    书法家蔡邕的故事

    蔡邕是一位杰出的书法家,他擅长写隶书,篆书,其中以隶书最甚,有人夸赞他蔡邕书,骨气洞达,爽爽如有神力。他自创的飞白体,也对后世产生了深远

  • 书法家蔡邕是谁
    书法家蔡邕是谁

    蔡邕,东汉公认的才子,他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精通诗词歌赋,更是写得一手好字,其中最擅长写篆书,隶书。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书法家蔡邕

  • 书法家皇象是谁
    书法家皇象是谁

    皇象,善篆、隶、章草,时人谓之书圣。时人以其书法与严武棋、曹不兴之画并称八绝。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书法家皇象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86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