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文学家>

对易卜生的评价有哪些

时间: 学康27 分享

  易卜生是挪威十九世纪著名的剧作家及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具有杰出贡献的剧作家,易卜生被后人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地位是非常高的。那你知道都有哪些评价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易卜生的评价

  父亲

  当这位作家因大量作品而渐渐走红,生活日益滋润时,有40年不曾与贫穷的父亲联系过,他写给舅舅的信中为自己辩解,其主要原因是家庭已败落,事实是那时他正在越来越好。他越是富有,就越是不愿意与家人接触,因为家人都是需要他帮助的人。

  弟弟

  他有个跛足的弟弟,尼古莱·亚历山大,生活极其窘困,他却从未帮助过他。他的另一位弟弟奥勒·派于斯,先后干过水手、小店主和灯塔看守人,用微薄的收入艰难地养活着苍老的父亲,却从未得到过易卜生的帮助。他的家人们先后在贫困中凄凉地死去。

  情人与儿子

  1846年,18岁的易卜生在一家药房做工,与那儿一位比他大10岁的女仆艾尔丝·索菲金斯达特私通,生下一个男孩汉斯·雅各布·亨利克森,易卜生从不过问他们的生活,未支付过分文生活费用,直到艾尔丝·索菲金斯达特眼睛瞎了后,凄凉地死去。

  汉斯·雅各布过着贫困的生活,这位有着与易卜生令人惊奇的相似面貌的私生子,在生活实在过不下去时,寻求父亲的帮助。身无分文的汉斯·雅各布敲开易卜生的寓所房门时,易卜生也被门前与自己“一模一样”的人惊住了,他不得不承认这是自己的孩子。易卜生掏出5个克郎扔给汉斯·雅各布,并对他说:“这是给你母亲的,它对你们来说已足够了!”易卜生并不知道此时汉斯·雅各布的母亲已与世长辞。从此,这对父子再也没有见过面。

  在易卜生大量的财富收入中,他把三分之二以上的金钱用来投资,过着极为俭朴的生活,当他的儿子(婚生子)西居尔问他这是为什么时,易卜生的回答简单而又直接:“睡得好而吃得不好比吃得好而睡得不好强。”西居尔把易卜生与他母亲的婚姻关系比喻为一种工作上的合作关系,从无亲情的垂顾。

  易卜生人物生平

  少年时期

  1851年秋,他为卑尔根剧院创作了一首序曲,得到剧院创办人、著名小提琴手奥莱.布尔的赏识,被聘为寄宿剧作家,兼任编导,约定每年创作一部新剧本。1852年,他奉派去丹麦和德国各地剧院参观。他在卑尔根剧院创作的剧本有《仲夏之夜》(1853)、《勇士之墓》(1854)、《埃斯特罗的英格夫人》(1855)、《索尔豪格的宴会》(1856)和《奥拉夫.利列克朗》(1857)。这期间易卜生参加编导的剧本不少于145部。他在戏剧创作方面的实践经验,可以和莎士比亚、莫里哀媲美。

  1857年,易卜生转到首都剧院担任编导。翌年和苏姗娜.托雷森结婚。1862年,剧院破产,他不得不借债度日,但仍孜孜不倦地进行创作。他在这所剧院先后写 出了《海尔格兰的海盗》(1858)、《爱的喜剧》(1862) 《觊觎王位的人》(1863)等剧本。提倡自由恋爱、反对旧式婚姻的《爱的喜剧》,遭到社会上保守势力的恶毒攻击,他为此感到痛心。

  1864年丹麦和普鲁士之间的战争,引起他对整个半岛的独立前途的忧虑。于是他决定出国远行。就在这一年,他离开挪威到意大利;瓢泊异乡,疟疾缠身,又有家室之累,使他债台高筑,生活极为窘迫。他怀着绝望的心情写了一部诗剧《布兰德》 (1866),这是他旅居国外的第一个创作成果。以后又写了《彼尔.英特》(旧译《彼尔.京特》,1867)。这两部剧本都表现了“个人精神反叛”的主题。通过《布兰德》,他谴责资本主义社会的丑恶现实,痛斥宗教道德,并提出了他自己的道德理想,愤激地鼓吹精神上的极端个人主义,表现出不妥协的精神:“或者得到一切或者一无所有。”

  晚年时期

  1864年以后的27年间,易卜生一直侨居在罗马、德累斯顿、慕尼黑等地。1873年,他写了《皇帝 与加利利人》,在剧中提出了沟通情绪和精神的“第三境界”的概念。1874和1885年,他曾两度回挪威作短暂的逗留。 1891年,易卜生以名作家的身份回到他的祖国。他后期创作的《建筑师》(1892)和《当我们死而复醒时》(1899),是自传性质的作品。1900年中风。长期卧病后于1906年5月23日去世。挪威议会和各界人士为他举行了国葬。

  落选诺奖

  从1901年首届诺贝尔文学奖颁发开始,他就被提名为候选人,一直是强有力的竞争者之一,可惜前两次都失之交臂,当1903年瑞典文学院将目光投向斯堪的纳维亚半岛,特别是挪威以来,他的希望大增,可是同胞比昂斯滕·比昂松成为了他最大的竞争者,由于两人实力相当,曾经有人建议,两人同时获奖,可是有些院士以不符合评奖章程而否决,二人只能择其一,由于前两届得主都因为生病原因未能亲自前来领奖,瑞典文学院不希望今年再次有得主缺席,由于七十五岁的易卜生身患重病、卧床不起;而七十一岁的比昂逊虽也年迈,但还是生气勃勃,创作力旺盛。这样,瑞典学院选最终把文学奖单独颁发给比昂逊。

  易卜生得知这一消息后,独自呆坐一旁,沉默不语,由此可见,他内心里一定不甘心,因为他晚年因为生病创作停顿,急需要通过获奖来挽回声誉,比昂逊领奖回来后,前来看他,他握着对方的手,只说了三个字:“祝贺你!”

  而对于瑞典文学院来说,刚刚否决了两人同时得奖不符合章程,但是仅仅第二年就同时颁发给了两个人,不知道易卜生知道之后心里有何感想?而这只是瑞典文学院出尔反尔、我行我素的开始。

对易卜生的评价有哪些

易卜生是挪威十九世纪著名的剧作家及文学家,也是世界文坛上不可多得的一位具有杰出贡献的剧作家,易卜生被后人称为现代戏剧之父,地位是非常高的。那你知道都有哪些评价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对易卜生的评价 父亲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易卜生创作的体裁有哪些
    易卜生创作的体裁有哪些

    易卜生是十九世纪挪威伟大的剧作家及文学家是挪威人民的骄傲,易卜生创作的体裁有戏剧,也有诗歌,那你知道他的作品具体是哪些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

  • 文学家易卜生经典名言有哪些
    文学家易卜生经典名言有哪些

    易卜生是十九世纪挪威著名的剧作家和文学家。易卜生一生之中创作出了大量的戏剧,是一位对后世影响深远的剧作家,被认为是现代现实主义戏剧的创始

  • 对罗曼罗兰的评价有哪些
    对罗曼罗兰的评价有哪些

    罗曼罗兰因其作品富含着英雄主义的色彩和反战的思想,因此一直以来,都受到读者和文学界的好评。你知道都有哪些评价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到

  • 易卜生的故事_易卜生的作品
    易卜生的故事_易卜生的作品

    易卜生是十九世纪挪威著名的剧作家,也是享誉世界的一位剧作家,被推崇为现代戏剧之父,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易卜生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289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