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古代历史人物>文学居士>

建安七子应玚的资料_应玚怎么读

时间: 学康27 分享

  应玚(177—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建安七子应玚的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应玚资料介绍

  应玚生于公元177年,卒于公元217年,为当今河南人士。应玚在一个书香门第出生,祖父应奉才思敏捷,在文学领域颇有建树。伯父应劭才多识广,著有多篇文章。而父亲应珣更以才气出名,在东汉朝廷担任司空掾一职。

  应玚自幼深受家庭的熏陶,所以对文学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应玚自幼饱读诗书,所以在写诗作赋方面,有自己独到的见解。但是应玚生不逢时,满腹的才华却没有施展之地。应玚出生后,正值东汉末年,在这样一个乱世中,应玚的才气根本没有施展之地。

  应玚和他的弟弟应璩被称为汝南才子,并家乡享有很高的盛名。应玚和弟弟共同著有的《应德琏休琏集》具有很高的文学价值,所以深得后来学者的喜爱。应玚是一位有才之人,当初他来到邺都,还受到曹植、曹丕的接见。

  曹植、曹丕非常欣赏应玚在文学上的见解,所以十分敬重他。曹操得知后,任命应玚为丞相掾属,后来又封应玚为平侯庶子。应玚虽然擅长写赋,但是他只有数十篇作品流世。应玚的赋作慷慨激昂,他用发人醒思的文字出对百姓生活的同情,十分具有写实意义。

  应玚怎么读

  应玚的拼音是ying yang,应本是多音字,但是涉及到人的姓名时,应该读四声,玚读二声。关于应姓起源,有三种说法。一是说,应姓来源于姬姓,话说周武王姬发之后,便将封邑的地方称为姓氏。二是说,应姓起源于官职,西周时期有一个官职名为应乐史,所以担任这一官职的人便成为应氏。

  三是说,应姓原来是少数民族的姓氏,后来汉化的时候,便将应编为姓氏。但应为姓氏时,应读作四声。玚有两种读音,一是读为chang,二是读作yang。玚字读作chang时,它的解释是古代祭祀用的一种圭。

  而玚读作yang时,它被解释为“一种美玉”。从应玚的读音来看,应玚的玚指的是“一种美玉”。从应玚的生平经历来看,应玚的确是位才华横溢,品德出众之人,所以他与“玚”本身的意思相得益彰。

  对应玚的评价

  相关史书并没有过多记载应玚的生平经历以及世人对应玚的评价。但通过为数不多的史料,也可得知东汉末年时人对应玚的评价。应玚在一个书香门第出生,所以应玚自幼对文学知识有高度的敏感性。

  随着年龄的增长,应玚在作赋方面越发具有才气,所以当地的人称应玚为汝南才子。除此之外,曹丕早已得知应玚在文学上不俗的造诣,读过应玚的作品之后,也对应玚作了一番评价。曹丕曾用四字评价应玚的作品,即“和而不壮”,除此之外,曹丕还说“常悲然有述作意,其才华足以著书,美志不遂,良可痛惜”。

  从曹丕对应玚的评价中可得知,曹丕对应玚非常欣赏。 后人对应玚的评价一是出自于对他本人的评价,二是出自于对他作品的评价。虽然应玚在一个乱世飘零的年代出生,但是应玚胸怀天下,他了解底层百姓的疾苦,所以他的作品经常以写实主义为主,通过对农民劳作细节的描写,进而刻画出农民生活的困苦。

  从应玚的作品来看,应玚用慷慨陈词的语言,反映了自己对百姓居无定所,人民流离失所的同情。同时,也反映出应玚希望国家能够早日统一的愿望。

建安七子应玚的资料_应玚怎么读

应玚(177217年),字德琏,东汉汝南南顿(今河南省项城市南顿镇)人。东汉末文学家,建安七子之一。擅长作赋,有文赋数十篇,代表性诗作《侍五官中郎将建章台集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建安七子应玚的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应玚资料介绍 应玚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班婕妤怎么读_班婕妤资料简介
    班婕妤怎么读_班婕妤资料简介

    班婕妤,汉成帝刘骜的妃子,古代著名的才女,也是古代以赋闻名的作家之一。擅长写诗和赋,那你知道班婕妤怎么读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班婕妤

  • 卓文君的资料_卓文君司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的资料_卓文君司马相如的故事

    卓文君是汉代的才女,其原名为文后,是西汉时期的才女。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搜集卓文君的资料的相关内容,希望对你有帮助! 卓文君资料简介 卓文君

  • 贾岛寻隐者不遇_贾岛资料简介
    贾岛寻隐者不遇_贾岛资料简介

    《寻隐者不遇》是唐代诗人贾岛写出的一首著名的诗,这首诗流传非常广泛,从小学课本到儿童启蒙读物以及唐诗读本中都有收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

  • 沈约资料简介_关于沈约的故事
    沈约资料简介_关于沈约的故事

    沈约是我国南北朝时期武康人,著有《晋书》《宋书》等多部史书,在著作的过程中开创了史书家传的先例,是我国南北朝时期颇有成就的史学家;沈约同时

344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