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人物>外国历史人物>外国哲学家>

关于狄德罗的故事

时间: 炜基15 分享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以及作家。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推动了十八世纪哲学界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狄德罗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狄德罗的故事

  德尼·狄德罗于1713年在法国朗格勒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出生。德尼·狄德罗的父亲是一名手艺人,因制刀工艺精湛,所以德尼·狄德罗的父亲在当地有很高的名气。

  18世纪20年代,在法国朗格尔天主教耶酥会中学,有一个学生常常以出色的回答博得老师和同学们的掌声,他以优异的成绩使他的父母对他充满了期望。和所有天下的父母亲一样,他们也希望自己的儿子将来能够出人头地。但是有一天,这个中学生忽然对他父亲说,他不想上学了。父亲没有责备儿子,只是看了儿子一眼,平静地说:“那好,到工场去吧,以后就当个制刀匠。”此后这个中学生离开了校园,到父亲的工场里成为一名工人。可是他接连5天为制作一把柳叶刀忙得团团转,还是毫无结果。父亲一声不吭。中学生糟蹋了材料,损坏了工具。但是父亲装作什么也没有看见。第5天快过去了,父亲同样心平气和地问道:“怎么,干不了吧?”这个中学生一言不发。第二天清早他收拾好自己的课本,急冲冲地上学校去了。 后来这个中学生成为法国18世纪杰出的思想家,法国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之一,他在唯物论和文艺理论方面大大超过了他同时代的思想家。他就是狄德罗。他主编的《百科全书》引领了法国启蒙运动的高潮。

  狄德罗的父亲是明智的,他没有强迫儿子到学校去,而是尊重儿子的选择,让事实使狄德罗明白了其实学习才是他最恰当的选择。让每个人通过教育获得使自身的潜能得到充分发挥的知识和能力,在社会中完成自己最适宜最喜欢也对社会有所贡献的工作,也许这才是教育的真正内涵。作为家长,对子女总是有很多期待,希望他学习成绩好,希望他在学校里出类拔萃,这既可以使子女有好的前途,同时自己脸上也有光彩。于是人们常常把自己的人生价值加在子女身上,特别是当子女的状态与自己的期待发生错位的时候,往往要求子女服从,而没有考虑子女的想法和实际,轻易地教训子女:“你不对。”或者说:“你距离我们的目标太远。”

  1745年,法国出版商邀请狄德罗将英国百科全书译成法文,狄德罗决定自行编写百科全书。1749年卢梭参与狄德罗《百科全书》音乐和经济学方面的撰写。1772年出版二十八卷。他继承并发展了笛卡尔、洛克和拉·美特利的唯物主义,反对贝克莱和休谟的唯心主义与不可知论。他认为没有超物质或离开肉体的精神和心理,他把人比喻为一架具有感觉和记忆能力的钢琴,嘲笑贝克莱“以为自己是世界上存在的唯一的钢琴,宇宙的全部和谐都发生在它身上”,这真是一架“发疯的钢琴”。

  他把个体心理的发展和心理的过程都看作物质因素相互作用所致。他说:“这些物质因素逐步产生的结果,便是一个迟钝的生物,一个有感觉的生物,一个有思想的生物。”狄德罗坚持感觉是一切知识的唯一源泉,观念和思维能力都是由感觉发展而来的,这是典型的感觉主义心理学思想。狄德罗一生提倡科学,曾被教会关押三个月,但他毫不畏惧,临终时说“我死后,随便人们把我葬在哪里都行,但是我要宣布我既不相信圣父,也不相信圣灵,也不相信圣族的其他任何人!”

  狄德罗的代表作

  狄德罗代表作有很多,并且涉及到了各个领域。1759年到1781年,狄德罗曾为法国雕塑展览写过评论文章,在评论文章中,狄德罗指出以布歇为代表的雕塑家们所提倡的“罗珂珂”风,只是迎合了贵族阶层的审美趣味。随后,狄德罗指出,艺术家们应该创作一些提倡现实主义的作品。

  《私生子》、《一家之主》是狄德罗在戏剧方面的代表作品。狄德罗在研究戏剧作品时发现,喜剧作品和悲剧作品很难划清界限,为了冲破古典主义的局限,狄德罗创作了一种新的戏剧形式,他主张用散文展现普通百姓的日常生活。后来,狄德罗将自己所创作的戏剧形式称为“严肃剧”。所以,从另一方面来说,狄德罗代表作《私生子》和《一家之主》都是严肃剧。

  狄德罗的戏剧作品在艺术创作形式上有很多可圈可点之处,比如狄德罗为《私生子》和《一家之主》所写的序言就有很高的理论价值。除此之外,《关于演员的与众不同之见》是狄德罗代表作之一,在这一作品中,狄德罗探讨了演员的表演技巧,狄德罗认为演员在淋漓尽致展现剧本中人物的同时,切忌让自己沉迷在角色中难以自拔。

  演员既要以极高的热情投入到角色演绎中去,同时又要保持冷静的心态来应对演出之外的生活,而这恰好就是演员的“矛盾”所在。

  关于狄德罗效应

  事实上,狄德罗效应第一次被提出时,是在十八世纪。当时,法国有个著名的哲学家名叫德尼·狄德罗,他发现人们会有一种“越得越不足效应”。顾名思义,如果人们没有得到某件物品的话,那么此时的心理就会很平稳,如果一旦得到了想要的物品,那么心理就会产生一种永不满足的状态。历史上也出现了很多狄德罗效应,殷纣王刚成为君主,便过上了奢侈的生活。

  刚开始时,商纣王使用的是象牙筷子,为了找到与象牙筷子相匹配的食器,商纣王令人打造了犀玉杯。等到有了美丽的犀玉杯和象牙筷之后,商纣王改变了自己的生活方式,他不再吃野菜,不再穿粗劣的衣服,甚至不在茅草屋下居住。等到商纣王物质生活得到满足时,国家却灭亡了。等到世人发现狄德罗效应之后,便将它广泛使用在心理健康领域。如果缺乏信心的话,便可用狄德罗效应暗示激励自己,只要从一点一滴做起,那么就可以逐渐接近心中的目标。

关于狄德罗的故事相关文章:

1.关于坚持不懈得到成功的故事

2.关于坚持与成功的名人例子

3.坚持才会成功的名人故事

4.坚持不懈成功的名人故事

关于狄德罗的故事

狄德罗是法国启蒙思想家,哲学家以及作家。他在哲学领域的贡献,推动了十八世纪哲学界的发展。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狄德罗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关于狄德罗的故事 德尼狄德罗于1713年在法国朗格勒市的一个小资产阶级家庭出生。德尼狄德罗的父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哲学家狄德罗的简介
    哲学家狄德罗的简介

    德尼狄德罗是法国十八世纪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以及作家,同时德尼狄德罗也是百科全书派的代表人物。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哲学家狄德罗的简

  • 关于哲学家培根是谁
    关于哲学家培根是谁

    知识就是力量这句是弗朗西斯培根最为经典,并且一直流传的经典名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哲学家培根的简介,希望对你有帮助。 哲学家培根的

  • 关于托马斯阿奎纳的故事
    关于托马斯阿奎纳的故事

    托马斯阿奎纳是中世纪最有名的神学家和经院哲学家,天主教教会认为他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神学家,将其评为33位教会圣师之一。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

  • 关于普罗提诺的故事
    关于普罗提诺的故事

    普罗提诺是一位哲学家,他所提出的哲学理论和思想,是后世很多人研究的对象,下面是学习啦小编搜集整理的关于普罗提诺的故事,希望对你有帮助。

789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