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古代历史事件>

苏峻举兵的历史事件

时间: 义媛14 分享

  苏峻举兵,又称苏峻之乱,是东晋成帝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那你知道关于苏峻举兵的历史事件的历史事件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苏峻举兵的历史事件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

  苏峻举兵的背景

  苏峻举兵种因于王敦叛乱中晋明帝引流民帅入卫京师之事。原来,晋琅邪王司马睿(即晋元帝司马睿)进驻建康后,对于率众南来的流民帅深怀疑忌,一般都使停留于淮河南北,不使过江。祖逖虽率流民过江至于京口(今江苏镇江),但不得久驻,即北返中原。苏峻率众至广陵,旋亦奉命至淮北作战。王敦起兵东下,击溃东晋所倚重的分别自淮阴、合肥入卫的刘隗、戴渊军。晋明帝无兵对付王敦,于太宁二年(323年)接受郗鉴、桓等人建议,引江淮流民帅刘遐、苏峻等入卫京师,卒得弭平内乱。

  在王敦之乱中,苏峻在王敦太宁二年(324年)进攻建康时曾出兵帮助朝廷军抗击王敦。故此战后因功升任使持节、冠军、历阳内史、加散骑常侍,并封邵陵公。苏峻因有功于国,渐渐拥有很高威望,而且有精兵万人,武器亦精良,是江北一个强的军事力量。但苏峻却因而骄纵,更加收纳亡命之徒和隐匿逃亡的罪犯。其中于咸和元年(326年)时,中书令庾亮诛除了意图作乱的南顿王司马宗,其党羽卞咸的哥哥卞阐逃亡到苏峻处,庾亮虽然命苏峻送还卞阐,但苏峻竟没有听命。庾亮因而认定苏峻是一个祸患,终有一日会引发祸乱。

  另一方面,祖约亦曾参与讨伐王敦,并镇守寿春,防卫北方。但祖约因为认为自己名气和资历都不在郗鉴和卞壸之后,却未能成为明帝所命的辅政大臣而一直耿耿于怀,更认为是庾亮篡改遗诏的结果。咸和元年(326年)后赵石聪进攻寿春,祖约多次向朝廷求援但都不获派兵支援;及后石聪被苏峻所派的韩晃击退后,朝廷却在打算修筑涂塘作防御用。祖约因而觉得是朝廷放弃了他,十分愤恨,更有怨言。

  征召致叛的历史事件

  咸和二年(327年),为解决苏峻的隐忧,庾亮决心征苏峻入朝,认为即使真的将他逼反,也是小祸;反而数年后才让他作乱,那苏峻力量会发展到强得难以压制。但当时朝中众人都不同意庾亮,光禄大夫卞壸反对声音最强,认为不能操之过急。与庾亮关系良好的温峤亦多次写信劝止庾亮,但庾亮都不听。苏峻听闻庾亮的打算,于是派司马何仍向庾亮转述自己不愿入朝任职的意愿,但庾亮拒绝,更命监淮北军事的郭默为后、领屯骑校尉;弟弟庾冰为吴国内史,用以防备苏峻。

  随后朝廷便下诏要召苏峻为大司农,加散骑常侍,位特进。并将兵众交给其弟苏逸统领。苏峻及后上表要求让他改镇青州一荒郡,但庾亮不准。苏峻知道不能改变,但担心庾亮这次其实是要加害他,在赴召的犹豫间,参军任让建议苏峻起兵。同时阜陵县令匡术亦劝苏峻起兵,苏峻于是不应命。

  苏峻亦知祖约怨恨朝廷,于是派参军徐会去推崇祖约,并请他与他联手讨伐庾亮。祖约知道后十分高兴,谯国内史桓宣知道劝阻,但祖约不听,及后便派侄儿祖涣和女婿许柳与苏峻会合,正式起兵。

  朝廷抵抗的历史事件

  温峤知道苏峻不应命后,便立即打算率兵入卫建康,同时三吴亦有义兵;但庾亮都不许,更答复温峤不要赴京。后任命卞壸为尚书令、领右卫,会稽内史王舒行扬州刺史事,吴兴太守虞潭督三吴等诸郡军事;以防备苏峻。尚书左仆射孔坦和司徒司马陶回向司徒王导建策,建议在苏峻未来到以前阻截阜陵并守当利口,令苏峻军不能渡江,并可借朝廷兵多而一战决胜。又言即使苏峻不进攻,守军亦能进逼历阳,但一旦苏峻先到,人心就会惊慌,难以与苏峻抗衡,请求把握时机。王导虽然同意,但决策的庾亮不接纳。不久苏峻将领韩晃和张健攻陷姑孰并夺取当地盐米,庾亮才后悔。

  随苏峻军逼近,京师戒严,庾亮假节都督征讨诸军事,庾亮弟庾翼白衣领数百人守石头城,又命左卫赵胤为历阳太守,又命左司马流守慈湖,用以对抗。另一方面宣城内史桓彝亦领兵反抗苏峻,在芜湖击败苏峻别军并进据芜湖。徐州刺史郗鉴亦打算领兵南归保卫建康,但庾亮以防备北方为由不允许。

  温峤于次年进屯寻阳,但司马流在慈湖被韩晃击败被杀,桓彝随后亦于芜湖被韩晃击败,退守广德。苏峻则进一步逼近建康,抵御的军队多次都战败。咸和三年(328年)二月,苏峻即将到蒋陵覆舟山, 陶回预料苏峻将绕过重兵驻守的石头城,于是向庾亮建议派伏兵在小丹杨南道伏击苏峻军,但庾亮不听从。及后苏峻果然绕经小丹杨道进攻,更在其间迷路,靠一个当地人作向导才得以继续前进,期间军队无阵形可言。庾亮知道后又后悔。

  卞壸随后加都亮大桁东诸军事,与侍中钟雅领郭默和赵胤等与苏峻在西陵大战,但卞壸大败。后苏峻攻青溪,卞壸再率军拒击,但不能抵抗,卞壸力战而死。守云龙门的丹杨尹羊曼后与黄门侍郎周导和庐江太守陶瞻抵抗苏峻,但都战死。庾亮则领兵在宣阳门准备抵抗,但士卒尚未成阵就已弃甲逃走,庾亮不能战斗,唯有与三位弟弟和其他兵众出奔温峤驻守的寻阳。

  苏峻入台的历史事件

  苏峻因庾亮失败而成功攻入建康,王导与光禄大夫陆晔、荀嵩等官员都在正殿守护晋成帝,令攻进来的苏峻不敢上殿。但苏峻都在后宫抢掠,表现残酷而极为凶暴,又驱役百官,要他们负担登蒋山,亦裸剥士女,令他们被逼以草席或泥土蔽体,哀号之声震动全城。另尽掠库存的二十万匹布,五十斤金银,亿万钱和数万匹绢布。

  苏峻及后让自己为骠骑、录尚书事,祖约为侍中、太尉、尚书令,许柳为丹杨尹,马雄为左卫,祖涣为骁骑。以王导德高望重,仍然让他官居原职而排在自己前面。叛将路永、匡术劝杀尽王导等大臣,苏峻敬重王导,没有同意。[1]前一年被免职和降爵为弋阳王的司马羕向苏峻称述其功,令苏峻让他官复原职,并恢复西阳王爵。同时亦派兵攻吴国,吴国内史庾冰失利,逃亡会稽。苏峻于是派侍中蔡谟上任吴国内史。

  强弩之末的历史事件

  咸和四年(329年)正月,陆晔和尚书左仆射陆玩游说匡术以苑城归附,匡术答应,附侃于是命毛宝和邓岳守城。而右卫刘超和侍中钟雅则与建康令管斾等密谋带晋成帝投奔西军,但计谋败露,苏逸于是派任让领兵入宫收捕刘超和钟雅。此时成帝抱着二人哭着说:“还我侍中、右卫!”但任让还是带走并杀害二人。

  赵胤在另一方面派甘苗攻击在历阳的祖约,祖约于是乘夜带左右数百人北逃到后赵,而牵腾及后便开城门投降。

  二月,讨伐军进攻石头城,建成长史滕含大败苏逸,苏硕则领数百骁勇渡过秦淮河与讨伐军作战,但被温峤所杀。韩晃等怕,打算投奔曲阿的张健,但因门狭而令人们不能冲出,更加变成人踏人,死者上万计。苏逸在战后领一万多人经延陵湖入吴兴,在溧阳被王允之击败被捕,后被杀。滕含部将曹据在攻破石头城后抱成帝上温峤的船,让群臣朝见。同时杀投靠苏峻的西阳王司马羕、彭城王司马雄等人,亦杀任让。

  在曲阿的张健疑弘徽有貮心,将他杀死,自己亦带领水军到吴兴,并与王允之交战,被击破。张健随后与韩晃、马雄等向故鄣前进,郗鉴于是派参军李闳追击,两军在平陵山相遇,李闳击败并斩杀众人。苏峻之乱至此正式完结。

  苏峻举兵的影响

  苏峻举兵,起咸和二年冬,止咸和四年春,历时年余,影响深远。

  ① 苏峻乱后,京邑灰烬,民物凋残,众议咸谓起因于庾亮,庾亮不能自安,求出外镇自效。于是庾亮以豫州刺史出镇芜湖,以帝舅之尊,遥控朝政,因而居内辅政的王导不能相安,导致庾、王两大士族的矛盾增加,延续十余年之久,庾亮及后更曾打算起兵废掉王导,只因郗鉴反对而免却了一场士族斗争而生的动乱。

  ② 东晋建国后,内乱发自上游,朝廷唯赖淮阴、合肥为援,并不得心应手,建康动辄沦陷。东土诸郡与建康的呼应和漕运接济,都因无适当的军事保障而难于稳定维持。苏峻乱中郗鉴经营京口,使京口成为建康与东土联系的枢纽,才解决了这一问题。郗鉴用京口、广陵流民建立一支支持建康、控制东土的具有战略意义的威慑力量,成为稳定江左政局的一个重要因素。以后谢玄用之组成北府兵,刘裕因之驱桓玄而造宋,皆导源于此。

  ③ 流民帅苏峻、祖约叛乱,对东晋当政的门阀士族打击很大,教训极深。此后东晋至孝武帝时为止,士族内争在方式上有所顾忌,不敢轻动干戈,因而东晋得以免除内战达七十年之久。

  ④ 苏峻及其党众在攻陷建康后大肆破坏宫殿,至宫阙毁坏,乱事结束后以建平园为宫,且物价飞涨。于是引起迁都的争议,如温峤请求迁都豫章,三吴豪族则请迁会稽。最终由王导以“建康王者之宅”和“宜镇之以静,群情自安”决定不迁都,转而重建建康秩序和安定大乱过后的国家。

苏峻举兵的历史事件

苏峻举兵,又称苏峻之乱,是东晋成帝年间发生的一次大规模叛乱,那你知道关于苏峻举兵的历史事件的历史事件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苏峻举兵的历史事件的历史事件,希望你喜欢! 苏峻举兵的背景 苏峻举兵种因于王敦叛乱中晋明帝引流民帅入卫京师之事。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孟知祥称帝的历史
    孟知祥称帝的历史

    五代十国时期后蜀开国皇帝孟知祥是晋王李克用的侄婿,在后唐深受重用,历任中门使、马步军都虞候、北京留守等职,后出任西川节度使。下面是学习啦

  • 裴度平淮西之乱的历史
    裴度平淮西之乱的历史

    在古代的历史里,你知道裴度平淮西之乱的历史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裴度平淮西之乱的历史,希望对你有用! 裴度平淮西之乱的主要人物裴度

  • 孙策为什么把江东交给孙权
    孙策为什么把江东交给孙权

    孙策被称为三国时期的项羽,却也落得个英年早逝的下

  •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是什么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是什么

    秦始皇为什么能统一六国,统一六国有哪些意义?下面学习啦小编分享了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一起来了解吧。 秦始皇统一六国的意义 结束了中国自西

26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