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事件 > 近代历史事件 >

李鸿章访美的原因介绍

时间: 漫柔0 分享

  李鸿章作为淮军、北洋水师的创始人和统帅、洋务运动的领袖、晚清重臣,官至直隶总督兼北洋通商大臣,授文华殿大学士,那么你了解李鸿章访美的原因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的李鸿章访美的原因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李鸿章访美的原因介绍

  李鸿章一生多与外国人打交道,但是引起国内外轰动的还是1896年8月底的那次访美。当时的李鸿章已经是70多岁的老人,为了宣传他的洋务运动,为了能使大清的国力昌盛,也为了保护中国人在国外的利益,他访问了美国。

  当时李鸿章出访美国举国关注,国际上也很关注此事,美国朝野也把他当做一件大事,作为东方第一位高官来到美利坚,《纽约时报》跟踪报道了李鸿章的活动全过程。

  李鸿章此次出访美国,行程紧凑,除了例行公事外会见外国使者,看完在美华人外,还发表了著名的演说,抗议美国的排华法案及美国歧视华工的做法,并接受了记着访问,讨论了清朝的对外政策,欢迎外国人在中国来进行友好的经商和投资,他说“我们必须保护国家主权,不允许任何人危及我们的神圣权力。我将牢记格兰特将军的遗训,所有资本,无论是美国的还是欧洲的,都可以自由来华投资”。

  为期十天的访美活动结束后,李鸿章离开华人自发送行,在访美的十天里,这位古稀老人不卑不亢的展现了中国人的气节,展现出了一个高官特有的风度,他虽然是一位老人,但是却用自己的行动为这个国家尽自己可能的力量,也许对于他的功过历史早有明说,但是在不同人的心里,这位老人爱国这一点是没有异议的,是一位值得尊敬的爱国老人。

  晚清名臣李鸿章的生平简介

  李鸿章,晚清政府三朝重臣,以内阁大学士(中堂)闻名,世称李中堂。出生于安徽合肥一个殷实的家庭,自幼通读经史,在成年后通过参加科举走上仕途。相较于其他学子,李鸿章获得的人际关系远比官职更为重要,例如他的恩师曾国藩。

  咸丰年间,李鸿章通过镇压太平军进入了军中,随后因清政府江南兵力的薄弱而受命组建淮军,以曾国藩的湘军为骨干,淮军通过镇压太平天国、捻军等农民起义势力,军事力量不断扩大,在湘军解散后,淮军仍旧是江南最精锐的部队。这支地处江南的武装力量成为李鸿章拥有清政府话语权的根本。

  同治年间,李鸿章与左宗棠等人试图在封建帝制下进行资本主义改革,发起了近代中国资本力量的启蒙,建立清政府国有企业,改变晚清朝廷关于近代科学、军事和经济的态度。洋务运动期间,以李鸿章为主的清政府外交部门一度在列强国家面前获得主权。

  光绪年间,李鸿章开始组建清政府的海军力量,北洋水师的成立代表洋务运动的巅峰,然而终因政治制度的腐朽,后勤补给极为落后的北洋水师在甲午海战中全军覆灭,同时也标志着李鸿章奋斗半生的改革以失败告终。

  晚年,李鸿章担任两广总督期间,八国联军发动侵华战争,李被晚清逃亡政府逼迫,前往北京。重病缠身的李鸿章在签订辛丑条约后身心俱丧,病逝于北京,谥号文忠。

382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