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中国历史事件>近代历史事件>

陈赓太行抗日的事件介绍

时间: 漫柔31 分享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 ,陈赓任旅长,那么你知道陈赓抗日战争的事件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陈赓抗日战争的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陈赓太行抗日的事件介绍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 ,陈赓任旅长,全旅约5700人。9月30日,三八六旅在师的编成内东渡黄河开赴华北抗日前线,10月18日挺进到山西打击西进的日军,先后取得长生口 、七亘村 、黄崖底等战斗的胜利 。接着,派出小分队和工作组深入太行山区的广大地区 ,创建根据地 。

  1938年3月5日 ,一二九师师长刘伯承、政委邓小平亲自来到三八六旅,与陈赓商议,准备在邯(郸)长(治)公路的黎城、东阳关、涉县之间寻找敌人的弱点,伺机予以伏击 。

  陈赓与刘邓首长商议后,制定了袭击黎城,吸引潞城的敌人来援,在潞河村地区埋伏歼灭援敌的作战方案。作战方案确定后,全旅就开始投入紧张的战备工作 。刘邓首长走后 ,整整一天陈赓都在思考着,注视着地图,心里反复斟酌,究竟把伏击战场设在哪里比较有利。

  第二天上午,陈赓召开了团以上干部参加战前准备会。陈赓传达了师首长批准的作战方案 ,又介绍了战场的形势和敌我双方的情况,最后他说 :“现在的中心问题是要选择一个最佳的伏击场地。”

  大家听后都很兴奋,不约而同地围到地图前,你一言,我一语,议论纷纷。最后,目光都集中到了神头岭。从地图上看,神头岭确实是一个设伏的好地方。地图标示出那里有一条深沟 ,公路从沟底通过,公路两旁山势陡险,既便于隐蔽,也便于出击。整个邯长线上 ,这里是理想的设伏地 。大家都同意把伏击地点设在神头岭,然后目光都集中在陈赓身上,等待他决定

  不料,陈赓并没有说出大家期待的话,却反问道 :“ 神 头 岭 的 地 形 谁实地看过?”大家你看我,我看你,说不出一句话,因为谁也没有顾得上去看。陈赓笑了。他说:“我们这不是纸上谈兵吗?刘师长(刘伯承)常讲:‘五行不定,输得干干净净。’靠国民党的老地图吃饭,要饿肚子啊!我看,会暂时开到这里,先去看看地形好不好?”随后,他宣布散会,带着十几个旅、团干部骑着马驰向神头岭。

  经过实地考察后,陈赓决定:伏击战就在神头岭打。一个团在左,一个团在右,埋伏在公路北边的国民党废旧工事里。补充团则埋伏在对面的方向。同时抽一小支部队向潞河村方向游击警戒,伺机炸毁浊漳河上的大桥,切断两岸敌人的联系。另派一个营在潞城方向警戒,切断敌人的退路。

  一切部署完毕后,陈赓又沉思了一会儿,突然说:“潞城有3000多敌人,我们的兵力是有点不足,再抽一个连出来,绕到潞城背后打游击去,吸引敌人。”

  3月15日傍晚,部队出发了。第二天凌晨4点半,部队进入埋伏地点。国民党军的旧工事都被利用起来,不多时,对黎城的佯攻也打响了。9点左右,侦查员报告1500多敌人出了潞城前来支援黎城,已经到了微子镇。

  敌人很快进入了我军的伏击地,步兵、骑兵、大车队都过来了,后卫连也紧随着走进了伏击圈。顿时,陈赓命令发出攻击信号。瞬间,平静的山梁变成了一座火山,伏击部队一起开火。

  战斗正紧张,陈赓亲自拄着拐杖率领支援部队来到村中,他挥着手杖高喊:“快上,把敌人赶到山梁上去!”

  陈赓大无畏精神感染了全体指战员,大家不顾一切地扑向敌人。残敌很快被消灭。这场战斗持续了2个小时,共毙伤俘敌1500余人,缴获长短枪500余支、子弹万余发。潞城和黎城的援敌由于陈赓布置的伏兵阻击,无法前来支援。这次闪电式的围歼战,打得敌人失魂落魄。日军在资料里承认,这次战斗是“典型的伏击战”。

  陈赓的人物事件介绍

  陈赓,黄埔第一期学员,蒋介石的得意门生,在华阳战役失败后,力谏蒋介石突围,夜行一百六十里,背着蒋介石冲出敌人封锁。老蒋在退居台湾时说陈赓是个害群之马啊,五个胡宗南也不抵一个陈赓啊。还是蒋经国问的好,为何陈赓如此和您具有渊源的学生,却没有跟从您呢?老蒋也不禁自问,是啊,为什么呢?为什么呢?也许蒋介石从来没有想通过,或许他知道为什么却不愿意承认是为什么。陈赓说,天下人饥,我以个人温饱为耻。他胸怀天下人,这就是为什么。蒋介石是一代枭雄,却不是人民的好主人。

  他器重陈赓,他感激陈赓的救命之恩,他甚至偏爱陈赓,他一心想得到陈赓,只是,他不了解陈赓。他对陈赓说,入了共产党是不要紧的,你这个年纪做的事情是不算数的,只要你跟着我就行了;陈赓南昌被抓时,他亲自去看望陈赓,并且向身边的人说,只要陈赓跟着我就行了,我不要他为我提供什么共产党的情报;就是他亲自劝降不成,他也没有完全死心,他希望胡宗南他们可以用同窗之谊来感化陈赓。

  蒋介石以为陈赓如此执拗只是因为他的性格,他没有想到这是陈赓的信仰。他也许早该料到陈赓不会投降,可是,也许是人的本性,都愿意相信自己愿意相信的,致使他总是有一点点细若游丝的希望。

  到台湾后,他才绝望了,所以他要说陈赓是害群之马。他说他在南昌放过了陈赓很后悔。不可否认,虽然共产党展开了营救工作,国母大人宋庆龄也找过蒋介石,可是如果不是蒋介石念陈赓的救命之恩,示意手下看的松些,恐怕并不能轻易的营救成功。所以,蒋中正也是有情义的。

  如果陈赓跟了蒋介石,定仍是一员虎将,但是老将却不可能改变失败的命运,也许内战还得打的时间久一些;如果胡宗南,黄维,宋希廉,李铁军,邱行湘他们跟随了共产党,人民会更加胜利,内战便不用打了这么久。个人对历史只是加速或延缓,却不能改变它的规律。某种意义上讲,选择比努力更重要。

陈赓太行抗日的事件介绍

1937年8月,红四方面军三十一军在陕西省富平县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一二九师三八六旅 ,陈赓任旅长,那么你知道陈赓抗日战争的事件都有哪些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陈赓抗日战争的事件介绍,希望能帮到你。 陈赓太行抗日的事件介绍 1937年8月,红四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介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介绍抗日战争胜利的意义

    抗日战争是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中国人民在这次抗日战争中,彻底打败了日本侵略者,捍卫了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下面由学习啦

  • 介绍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介绍抗日战争的转折点

    抗日战争是指20世纪中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中国抵抗日本侵略的一场民族性的全面战争,那么你了解抗日战争的转折点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你提供抗日

  • 民族英雄王亚樵的死因
    民族英雄王亚樵的死因

    王亚樵是著名的抗日英雄,民族志士,1889年出生于安徽肥东县磨店乡王小郢村人,曾与戴笠 、胡宗南是结拜兄弟,有江淮大侠、暗杀大王、民国第一杀手

  • 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陈赓的死因
    中国近代著名军事家陈赓的死因

    陈赓原名陈庶康,1903年2月27日生于湖南湘乡,是中国无产阶级革命家、军事家,中国人民解放军大将,国家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优秀领导者,下面是由学习

39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