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 > 历史事件 > 中国历史事件 > 近代历史事件 >

文登川之战的结果是什么

时间: 漫柔0 分享

  文登川之战是中国人民志愿军第68军一部在朝鲜北汉江以东文登川地区,为抗击美军坦克楔入而进行的防御战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文登川之战的结果,让我们一起来了解这段历史。

  文登川之战的结果

  作为中国抗美援朝期间著名的反坦克战斗,文登川之战的结果是中国方面取得了战争的胜利,成功的摧毁了美军的七十八辆坦克。

  1951年,美国企图通过打开东线门户文登,从而进一步向朝鲜发起进攻,所以派遣了包括南朝鲜在内的一百多辆坦克沿着文登公路,向驻扎在文登的志愿军发起进攻,同时与之配合作战的还有美国步兵、飞机以及大炮。在美军的强大的火力进攻下,志愿军第二百零四师很快发起反攻,聚集了全师的反坦克兵以及武器与美军展开正面冲突。美军向志愿军发动进攻的时间是十月十一日,志愿军在发动反攻后到十四日,仅仅三天的时间,就成功的炸毁了美军的坦克十八辆。直到战争彻底结束,中方一共摧毁了美军的坦克约八十辆,同时很多被击伤的坦克被美国飞机掩护,逃离战场。

  因为美军顾忌受伤的坦克,想方设法的将其拖出战场,使得志愿军方面很快掌握其这一心理,并且通过其拖回坦克的时机,巧妙地设置埋伏,提前布置炸药等,从而击毁了更多的美军坦克。根据记载,美军曾经为了拖回一辆受伤坦克,从而中了志愿军的埋伏,使得四辆坦克被炸伤。 在志愿军多变的战术下,最终成功的取得了文登川之战的胜利,扬中华之国威,文登川之战的结果出乎美国人的意料,使得美国看到了侵略中国的后果,从而放弃了侵略中国东北的念头。这便是文登川之战的结果。

  文登川之战的简介

  文登川之战简介主要记载了战争双方以及战争发生的时间、结果。文登川之战是中国抗美援朝战争中最主要的一场战役,当时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六十八军在朝鲜北部的东文登川驻扎,目的是对美军的坦克进行防御。当时的中国领导人考虑到中国与朝鲜的地理位置,权衡利弊下作出抗美援朝的决定,是为了防止美国在占领朝鲜后向中国发动侵略。1951年美国为了打开东线门户,派遣美军第二师加南朝鲜第八师共上百辆坦克,加上步兵、飞机和大炮的配合,沿文登路向中国志愿军发起进攻。中国志愿军第六十八军二百零四师首当其冲,成为美军坦克兵主要的进攻对象。

  刚刚经过战火洗礼的中国志愿军并没有被美军的坦克兵震慑到,志愿军战士调集了整个师的反坦克武器,向美军发起反击。二百零四师拥有的反坦克武器有一个营的山炮、一个工兵连、二十七门无后坐力炮以及火箭筒四十九架,远远不及美国的飞机大炮。但是仅仅凭借这些武器,志愿军第二百零四师成功的阻击了美国的坦克大军,用了三天的时间击毁了美国十八辆坦克。

  文登川战役中,志愿军一共击毁了美军的坦克七十八辆,被炸伤的坦克有八辆,由此成功的阻击了美军向文登川发起的进攻,将文登川牢牢地控制在朝鲜方面。因此,文登川之战成为中国志愿军在抗美援朝期间打响的最为著名的反坦克战斗。

  文登川之战的过程

  文登川之战的过程十分复杂,1951年10月美军派遣六个师向金城、文登里一线发起进攻,中国志愿者的阵地主要在文登地区。当时美国军队采取的战术是推进式,即每攻击志愿军一个连或者一个排的防御阵地时,都会通过飞机进行反复的轰炸,大约一天之内会向志愿军阵地投送约一万到三万发炮弹,并且以坦克进行反复的冲击,该战术被称为坦克劈入战。美国方面以该战术向中国志愿军发动进攻,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中国方面军很快就研究出了对策。

  10月7日文登川之战的过程进入第二阶段,刚刚与朝鲜人民军换岗后的志愿军就遭到了美军强烈的火力进攻。在此次突袭战役中,美国一共派遣了四个师,两百八十多辆坦克,而志愿军方面只有五个反坦克炮击连,为了取得战争的胜利,志愿军方面采取的作战方式是边打边补充,同时还抢修工事,白天被美军攻占的阵地在晚上通过不断往复的方式与美军进行争夺。 因为战况的不断恶化,志愿军方面指挥将领果断的将预备队投入前线,从而通过与美军三天的恶战,成功的抵御了美军的疯狂进攻。此时美军的伤亡为一万七千人,狠狠地打击了美军的嚣张气焰。

  随后美军正式向文登川发起进攻,在第六十八军换防的第二天,联合法国军队一起集中出动了两百多辆坦克向文登里两侧的川谷平原实施坦克劈入战。志愿军方面则组建了反坦克大队,专门针对美法联军的坦克发动攻击,并且成功的歼灭了美法联军的坦克约八十辆,成功的取得了文登川之战的胜利。以上便是文登川之战的过程。
文登川之战相关文章:

1.抗战黑板报模板

2.革命传递正能量的故事10篇

3.有关先礼后兵的典故

4.邱少云的英雄事迹

5.左手礼读后感范文3篇

6.我身边的四有军人演讲词稿

7.纪念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0周年征文

413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