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事件>重要历史事件>

侵华历史事件讲解_侵华历史事件叙述

时间: 炀炀21 分享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为实例,来分析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内涵、功能,进而从叙事空间的营造、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侵华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侵华历史事件一:天地会起义

  天地会起义,是南方各省响应太平天囯革命的主要力量。虽然因其组织松散,“随起随灭”,被清军各个击破,但因其波及地域广泛,人多势众,在广大的中国南部,星罗棋布,一呼百应,极大地牵制了清朝反动统治力量,有力地配合了太平天囯的反清起义斗争,并与北方捻军反清斗争相呼应,形成以太平天囯为中心,席卷全国的农民起义大风暴。

  天地会创立于康熙十三年(1674),因其拜天为父,拜地为母,会员同为兄弟姐妹,故称天地会。

  宗旨

  以“反清复明”为宗旨,对内称“洪门”,隐含明“洪武”年号之意。下分许多支派,如小刀会、红钱会、哥老会等。

  参会成员

  参加天地会的成员主要是破产农民、手工业者和其他游民群众。天地会起自福建漳州地区,到18世纪末、19世纪初已遍及福建、台湾、两广、湖南、江西、云贵等广大地区。太平天囯起义后,各地天地会及其支派纷起响应,

  侵华历史事件二:八国联军侵华

  八国联军侵华战争是指1900年(清光绪二十六年)英、法、德、美、日、俄、意、奥等国派遣的联合远征军,为镇压中国北方义和团运动而入侵中国所引发的战争。派遣的联合远征军,开始时总人数约3万人,后来增至约5万人。八国联军的行动,直接造成义和团的消灭,以及京津一带清军的溃败,迫使慈禧太后挟光绪帝逃往陕西西安;最终清廷与包含派兵八国在内的十一国签订《辛丑条约》,付出庞大的赔款,并丧失多项主权。华北大乱之际,东南各省督抚自行宣布中立,从此清中央政府权威低落,汉族权臣抬头。战争也引起了列强在华势力的变化,清帝国内部及辽东(满洲平原)之权力平衡,亦受重大冲击,间接导致日俄两国为争夺中国东北及朝鲜利益而引发的日俄战争。

  自从1895年中日甲午战争中国失败后,西方列强对中国这块肥肉垂涎三尺。19世纪末,西方列强掀起了瓜分中国的热潮。1900年6月17日八国联军(英国、法国、德国、俄国、美国、日本、意大利、奥匈帝国)攻占大沽炮台;7月14日攻陷天津;8月2日集兵两万从天津沿运河两岸进发,在廊坊受义和团围攻(史称廊坊大捷),兵败后加大兵力一举占领廊坊;8月14日凌晨来到北京城外向北京发起总攻;至16日晚基本占领北京全城。慈禧太后、光绪帝和亲贵大臣逃往西安,派奕劻和李鸿章与联军议和。9月德国陆军元帅瓦德西被推为联军总司令来华。联军陆续增至十万,由京津出兵,分侵山海关、保定、正定以至山西境内。此间,俄国又单独调集步骑兵十七万,分六路侵占中国东北。12月联军提出《议和大纲》,迫使清政府全盘接受,并于1901年9月7日签署了《辛丑条约》。后八国联军除留一部分常驻京津、津榆两线外,其余撤兵回国。

  八国联军侵华期间,清政府在民众的压力下,表面上向列强各国“宣战”,暗地里却破坏义和团运动,向侵略军妥协投降。1900年7月14日天津失陷后,清政府于8月7日任命李鸿章为全权大臣正式向外国列强乞和。列强各国本想以武力瓜分中国,在中国人民的反抗下,没能得逞;同时,各国各有打算,互不相让,矛盾重重,使得它们需要继续利用和维护清政府,通过清政府间接统治中国。

  侵华历史事件三:讨袁战争

  1913年(中华民国二年),以孙中山为首的革命党人, 在赣、苏等地区发动的讨伐袁世凯的战争。亦称“二革命”、“癸丑之役”、“赣宁之役”。辛亥革命后,袁世凯攫取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职位, 实行专制独裁,破坏民主共和。1913年3月20日,派人上海暗杀国民党代理理事长宋教仁。4月,擅自向英、法、 德、日、俄五国银行团借款2500万英镑,以扩充军备,灭革命势力。

看过“侵华历史事件”的人还看了:

1.二战历史事件有哪些

2.有关抗日战争的故事

3.日本重大历史事件介绍

4.古代历史事件大全

5.中国解放后的历史事件介绍

6.中国古代秦朝历史事件介绍

7.外国有名历史事件有哪些

侵华历史事件讲解_侵华历史事件叙述

侵华日军南京大屠杀遇难同胞纪念馆基本陈列内容与形式设计为实例,来分析历史事件纪念馆的内涵、功能,进而从叙事空间的营造、今天学习啦小编给大家带来了侵华历史事件,希望能够帮助到大家。 侵华历史事件一:天地会起义 天地会起义,是南方各省响应太平天囯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3353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