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

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

时间: 玉凤635 分享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

中国近代史的主流是 侵略与放抗 或说 反侵略、求民主.

  本质就是:现代化!

  现代化揭示了近代中国历史发展的本质和主题 !

  至于现代史,还不好说,但是现在的主流就是: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奋斗,核心就是复兴!

  本质:社会主义的建设,现在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尤其是全国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伟大的艰苦的斗争,经过新民主主义革命,赢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的历史;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设和改革,把一个极度贫弱的旧中国逐步变成一个初步繁荣昌盛、充满生机和活力的社会主义新中国的历史.

  1.1840-1895旧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反侵略,农民和资产阶级革命

  2.1919-1949新民主主义革命:反帝反封建反侵略反资本主义,无产阶级革命

  个人观点·

  鸦片战争后,中国开始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同时中国也在资本主义列强的入侵和不平等条约的屈辱中开启了现代化之门。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也是中国现代化的起点。中国近代史是中国逐渐走向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历史,也是中国人民从旧民主主义革命走向新民主主义革命,并最终赢得民族解放的历史。

  从另一个意义上搜索说,是世界走向中国、中国被迫走向世界的历史,也是中国艰难走向现代化的历史。中国近代史,是中国社会发生大变动的历史,无论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从国内生活到国际关系,变化的广度和深度,都是过去所有王朝无法比拟的。这段历史在中国历史长河中虽然短暂,却是中国从传统农业社会走向现代社会的转型时期。

  自鸦片战争为起点,中国走向现代化的发展进程已经历了一个半世纪之久。根据倡导和推动现代化的领导力量之更迭,中国的现代化历程可分为三个时期:

  第一个时期从鸦片战争到辛亥革命(1840—1911),即清王朝在其统治的最后几十年中试图挽救其衰亡命运而从事的现代化努力,大体经历了三个基本阶段,即洋务运动、百日维新和清末“新政”,属封建主义现代化类型;

  第二个时期是从辛亥革命到新中国诞生(1912—1949),1911年的辛亥革命标志着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即民国时期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发展阶段。

  辛亥革命终结了封建帝制,在中国第一次建立了资产阶级性质的共和国——中华民国临时政府。迈出了中国的政治从独裁向民主转化的重要一步,开创了中国政治现代化的先河。但资本主义模式的现代化却因军阀混战与政治纷争等原因而倍遭摧残,而日本帝国主义的入侵又打断了国民党主持的资本主义现代化模式的推进。抗日战争结束后,代表中国两种不同命运的国共两党经历了四年的国内战争较量,因国民党政府本身的腐败与无能败退台湾,中国共产党创建了新中国而结束;

  第三个时期(1949年至今),共产党在取得了现代化主导权之后,开始领导中国人民走上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发展之路,从此开始了中国共产党动员全体中国人民进行现代化运动的新时期。

  可见自鸦片战争至新中国成立110多年的中国近代史同时也是中国走向现代化的艰难曲折历程。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还可以将中国近代史和中国现代史、历史和现实沟通和联系起来,如果我们把中国近、现代史作为一个整体来认识,在分别研究其基本线索的前提下,揭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现代化则能够比较准确地揭示整个中国近现代史的基本线索。只不过在理解这一基本线索时,近代和现代各有侧重点。

  在1840年—1949年,反帝反封建这一任务特别突出,它是在外来刺激下不得不发生并且为现代化发展创造前提条件,现代化在这一阶段

  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能够全面、深刻地揭示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社会的基本构成大致包括三个层面:经济层面、政治层面、思想文化层面。任何一种社会的变迁必然不能脱离这三个层面。

  就近代的中国而言,历史的逻辑是这样的:西方冲击——中国反思和变革:经济现代化——政治民主化——思想文化和社会生活的现代化。近代史上的重大事件无论是洋务运动还是戊戌变法或清末新政,它们首先都是为了应付西方世界对中国的冲击。

  鸦片战争后,地主阶级改革派如林则徐、魏源等提出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经过第二次鸦片战争和太平天国农民起义,地主阶级洋务派将“师夷长技以制夷”的主张付诸实践,从而形成了历时三十多年的洋务运动,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物质层面的现代化)的闸门;甲午战争后,资产阶级改良派在内忧外患下逐渐要求改良政治、开放政权、打破封建传统的束缚,于是政治领域的现代化变革——戊戌维新粉墨登场;戊戌维新失败了,可戊戌维新所开拓的历史道路最终不可逆转,在八国联军侵华和义和团运动打击下,清末新政真正地将维新派的主张付诸实践,从而将现代化推进到一个新的层次(政治制度层面的现代化);辛亥革命推翻了帝制,建立了中华民国,开创了共和的政治体制,开启了中国现代化的新纪元;辛亥革命虽然建立了民国,但中国还没有实现真正的民主政治,民国有其名无其实。

  近代知识分子反思辛亥革命的成功与失败,于是掀起了思想文化领域的更猛烈的反封建专制主义的新文化运动(思想文化层面的现代化)。

  新文化运动后期,马克思主义的传播成为主流,五四运动促进了马克思主义和工人运动的结合,在此基础上中国共产党诞生。

  中国共产党领导新民主主义革命取得胜利,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成立,标志着中国进行大规模自主现代化建设的各项基本条件具备,中国的现代化发展进入了一个全新的发展时期。一个半世纪以来,在经济、政治和文化变革的努力中,中国社会逐渐发生变化,一步一步地走向现代化。以现代化为基本线索研究中国近代史将会从各个角度、多个层面地研究社会历史生活,而不仅仅局限于阶级斗争和政治生活所涉及的内容。

  十五大文件指出,鸦片战争以后,中国面对着两大历史任务:一个是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一个是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其实,在这两大任务之间,既存在质的区别,又彼此紧密联系着。前一个任务是为后一个任务扫清障碍创造必要条件,后一个任务是前一个任务的必然要求和根本目的。求得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是要改变民族遭压迫、人民受剥削的地位和状况,是要从根本上推倒半殖民地半封建的统治秩序,解决生产关系的问题;实现国家繁荣富强和人民共同富裕,是要改变近代中国经济、文化落后的地位和状况,是要充分发展以近代工业为主的社会生产力,解决生产力的问题,是实现中国的现代化。

  因此,我们可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争取民族独立人民解放和为实现国家繁荣富强人民共同富裕而斗争的历史。换一种表述,我们亦可以说,中国近代史是中华民族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为实现现代化而斗争的历史。

看了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的人还看了:

1.浅谈中国近代史

2.2000字左右的中国近代史读后感

3.高考历史模拟试题附参考答案

4.论中国近代史的论文3000字

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

中国的近现代史,就其主流和本质来说,是中国一代又一代的仁人志士和人民群众为救亡图存和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英勇奋斗、艰苦探索的历史;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的本质和主题的资料,仅供参考。 中国近代史的本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中国近代史与古代史区别
    中国近代史与古代史区别

    新世纪以来,中国近代史学界围绕着范式问题展开了激烈讨论,出现了革命史范式与现代化范式之间的争鸣。中国近代史与古代史区别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学

  •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

    鸦片战争是中国历史的转折点,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为什么说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鸦片战争是中国近代史的开端的原因

  • 中国近代史主要讲了什么
    中国近代史主要讲了什么

    中国近代史是初中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学习中国近代史的意义有哪些呢?中国近代史主要讲了什么?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的内容的资料,仅供

  •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

    中国近代史是一部中华民族的屈辱史、抗争史和探索史。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有哪些的呢?本文是学习啦小编整理中国近代史重大历史事件的资料,仅供

3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