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近代史>

衡阳保卫战意义有哪些

时间: 睿柠13 分享

  1944年,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市发生过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衡阳保卫战意义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衡阳保卫战的意义

  衡阳保卫战对日军而言,这是他们侵略中国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战,对中国来说虽然最后以损失惨重收尾,但是衡阳保卫战意义重大。

  一方面它沉重地打压了日军攻击我国以来连连胜利的嚣张气焰,很大程度上使中国军民的士气大涨。并且打乱了日军“打通大陆交通线”的战略部署,延缓了日军进攻的步伐。最重要的是此战分解了日本内阁的几股力量,加剧了他们的危机,导致当时东条内阁的瓦解。这一战敌人死伤惨重,而我国军队加强了防御,巧妙利用地形,伤亡人数仅仅是敌军的三分之一,军民一时抗敌信心大增。

  另一方面衡阳保卫战意义在于它大大鼓舞了全国人民反抗侵略者的决心,向世界人民展现了中国对抗侵略者的英勇行动,捍卫了民族与国家的独立,体现了中国人民的爱国主义精神。这一战耗时47天,虽然最后衡阳沦陷,但是却唤醒了千万中国人的心,不仅让敌人付出了代价,也为中国全体军民做了榜样。全民人民开始反省,中国军人抗战热情普遍提高。

  衡阳保卫战大大提升了我国的国际地位,让苏联不得不承认中国的身份,此战震惊世界,赢得了全世界的关注和尊重。这为后来中国走向国际舞台奠定了基础。总而言之,衡阳保卫战意义重大,最主要在于它唤醒了当时还在沉睡的中国人民。

  衡阳保卫战伤亡统计

  衡阳保卫战是我国抗战期间以少对多的典型战事,它的作战时间不长,但是双方伤亡士兵都很多,从衡阳保卫战伤亡量来看,这几乎是唯一一次日军伤亡超过我军的战例。那么中日双方的衡阳保卫战伤亡人数是多少呢?据不完全数据显示,日军付出了我军三倍的伤亡代价,其死伤人数远远超过中国军民死伤人数。但是现在的人们根本无法得到最准确的答案,在日方资料中就有此次战役伤亡的数据记载。

  日军的数据基本上可以分为两个阶段。一是由开始到7月20日,而后是从8月4号到8号,然而8月底日军还参加洪桥会战。因此可以说衡阳保卫战是一直持续到8月底的,在这期间战伤和发病的士兵,在挽救不了的情况下,大部分也在8月底死亡。作战开始到7月20日,第六十八师团的死亡数是809人,几个资料都相差不大,所以可以推断出日军总体伤亡人数。7月21日到8月8日的伤亡总人数为587人,这也只是一个师的伤亡数。

  关于衡阳保卫战伤亡的资料,中日两国的数据相差很多,要得到一个十分准确的结论并不容易。日方公布的数字是:中国军队遗尸4万4千,被俘4千,按照这个比例日军伤亡最少有十万人,与事实严重不符。学者们通过推测得知当时国民政府存在夸大战果的情况,中国军队誓死保卫国家的壮举,值得今天的每个人学习。

  衡阳保卫战的评价

  衡阳保卫战是震惊世界的一场战役,当时国军第十军与日军侵华主力,展开了四十多个日夜激战,这也是我国抗日战争后期最大的一次战役,抗战八年当中伤亡士兵最多的一次城池争夺战。在这几十年后的今天,人们对衡阳保卫战的评价是怎样的呢?

  提到对衡阳保卫战的评价,人们首先会想到第十军军长方先觉,这位师长骁勇善战,参加过许多场对日战争,之前第十军镇守在长沙一带,但是经过长沙战役后部队伤亡惨痛,转移到了衡阳,经历了数十个月整顿后,奉命保卫衡阳。在我军和日军开始衡阳战役后,方先觉带领着第十军的勇士们,对衡阳保卫战做出了巨大的贡献。后来衡阳城内,弹尽粮绝,也没有办法进行补充,再这样恶劣的情况下,要么战死要么投降日军做俘虏。为了保住当时已经受伤的千名战士。做俘虏是方先觉最后的选择,在方先觉等将领被俘后,被关押在天主教堂,后来被国民党救出。

  衡阳保卫战是真正意义上的军民联合作战,在交战数十个日夜里衡阳百姓始终与军队一起,为抵抗日本侵略者献出了自己的全部力量。纵观整个中国抗日史,衡阳保卫战是一场持久、惨烈,也是对后世影响较深的一场城市保卫战,没有哪一场可与之堪比。这就是衡阳保卫战的评价。此战虽然以中国战败告终,却极大地打击了敌人的有生力量,为全国抗战战略反攻打下了基础。

  衡阳保卫战的援军

  衡阳保卫战对日军而言,这是他们侵略中国以来打得最艰难的一战。对中国来说是当时同期几次战役中最大的亮点。这一战中衡阳军民苦苦坚持了47天,最后弹尽粮绝,却没有一支军队前去解围。为什么衡阳保卫战援军足有几十万却无人真正前去支援呢?

  一方面当时正逢国民党内部斗争最激烈的时候。衡阳被围时带领第十军突围的指挥员是方先觉,而方先觉与薛岳不和,所以现在的学者并不排除薛岳落井下石,暗中做小动作不去支援第十军的可能。另一方面其实衡阳保卫战援军并非没有救援。日本战争史就有记载:敌人三个师的援军,在衡阳城被围期间在附近支援过。但最后被第四十师团击退。而当时62军等多只部队就在衡阳附近,李玉堂等人的部队也在外围,很多只军队都陆陆续续分散进攻,甚至62军一度逼近,但都分别被日军击退,还是没有成功解围。学者们推测当时日军早已准备好围点打援,也可能是带兵之人并没有真心支援,最终衡阳沦陷。

  无论哪种原因,衡阳保卫战援军几十万却没能解衡阳之危,只能说罪不在兵,而在于国军内部的混乱,总是想着各自的利益,而且国军派系众多,往往作战分散,难以形成规模化的战力。这是国军历史遗留问题,在这种背景下国军部队一旦被围,多数就是凶多吉少了。

  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的结局

  战史资料对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的记载少之又少,倒是口传信息较多。有的人说他们战死了;有的人说他们坚持了47天,最后投降;又有人说他们叛国,那么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究竟如何呢?

  在一九四四年的6月27日,日军闯入衡阳,国民党派兵围剿,军事委员会命令方先觉带领第十军镇守衡阳城十天到十五天。第十军在没有援军解围的情况下,顽强地对抗日军,可惜最后衡阳沦陷。这次战争震惊了全世界。虽然这次战争狠狠的打击了日本的气焰,但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却很悲惨。第十军并没有得到任何的增援,军力物力皆所剩无几,因此在军长方先觉与日军谈判后,第十军总共一万三千多士兵放下了手中的武器,其中包括九千左右的伤员。衡阳沦陷时军事委员会给第十军派来的援军62军和79军正在赶往衡阳的路上,可惜时机已过。如果援军提前一天到来,衡阳保卫战第十军结局将会改写。

  在衡阳大战结束后,日军对第十军的忠诚和英勇感到敬佩,欣然接受了谈判的条件并信守承诺,没有为了泄愤而屠杀投降被俘的官兵,还将第十军改名为先和军。后来第十军的一些主要将领陆续逃回。第十军的指挥员方先觉也在特工的掩护下逃回了重庆,因曾带头投降日军,不被国民政府重用,1983年在台北离开人世。

  衡阳保卫战经过概述

  衡阳保卫战经过按照战时情况,可分为三个阶段。

  第一阶段:在1944年日军突然发起对衡阳的攻击,使得中国抗战最残酷的战斗正式打响,日军在死伤无数后,最终占领了衡阳外围的阵地,我军将士没有人向日军投降,全都战死沙场。经过一日的休战,日军再次发起进攻,日军手段残酷使用飞机、大炮对我军进行疯狂的轰炸,并对我军投放毒气弹。双方在经过了整整五个晚上的激烈对战后,日军最终停止了进攻,他们的第一次攻击以失败告终。第二阶段:在经过十几天的调整中,日军加大火力对我军展开第二次攻击。在持续了九个晚上激烈战斗之后,我军击毙日军大将和大佐,日军的伤亡高达8000人,只是进攻我军的第一道防线,日军就惨败而退,但是中国士兵的死伤也有4000多人。

  第三阶段:衡阳保卫战中日军战果不明显,使得日本天皇极度不满,为了一举攻下衡阳,日军又调动了四个师团,这时候中国军队体力消耗过大,加上日军的四面围剿,军粮所剩无几,药品短缺,这种局面对我军士气影响极大,日军看准了我军的弱点,进行了更大强度的攻击。在日军猛烈的进击下,方先觉军长为了保护人民与日军协商不许伤人民和士兵,不得不放弃了池城,这便是衡阳保卫战经过。

  衡阳保卫战经过让人们看到了中国军人英勇抗敌以及守卫祖国的坚定信心。
猜你感兴趣

1.衡阳会战的意义有什么

2.衡阳会战简介

3.衡阳会战的结果怎么样

4.衡阳会战为什么会无人增援

5.长沙会战有什么真相

衡阳保卫战意义有哪些

1944年,在中国的湖南省衡阳市发生过中国军队和侵华日军之间震惊世界的一战,这是中国抗战史上敌我双方伤亡最多,中国军队正面交战时间最长的城市攻防战,被誉为东方的莫斯科保卫战。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衡阳保卫战意义有哪些,一起来看看吧。 衡阳保卫战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怎样的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怎样的

    天京事变使三王被杀,翼王远走,是太平天国的转折点。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是怎样的,一起来看看吧。 太平天国天京保卫战介绍

  •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一二九运动的意义是什么

    一二九运动是什么?一二九运动,又称为一二九抗日救亡运动,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一次大规模学生爱国运动。一二九运动的意义是什么?面就是学习啦小编

  • 上甘岭战役时间在什么时候
    上甘岭战役时间在什么时候

    上甘岭战役在中国的历史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在这一场战役中中美双方都有非常惨重的伤亡,既然这场战役在历史上有这么重要的地位那么上甘岭战役

  •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标志是什么

    在日军入侵中国的期间,国共两党团结在一起,进行了第二次国共合作,以期将力量结合在一起抵御日军。第二次国共合作也的确如人们所期盼那般,将国

927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