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世界历史>亚洲历史>中国历史知识>中国古代史>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具体是哪百家

时间: 睿柠13 分享

  诸子百家独尊儒术,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最后结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流派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百家争鸣的流派介绍

  百家争鸣流派非常多,各门派的主张观点也有很大不同,西汉的刘向将诸子百家主要分为十派。

  主张与人为善,施仁政,有教无类的儒家;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道家;主张兼爱非攻的墨家;主张严刑峻法,依法治国的法家;主张诡辩无罪,逻辑思维的名家;主张以农为本,重农抑商的农家;主张纵横捭阖,巧舌如簧的纵横家;主张兼收并蓄,集各家之所长的杂家;主张阴阳有序,天人合一的阴阳家;主张写文章以文采见长的小说家,主张三十六计,兵不厌诈的兵家。

  这些流派都有其鲜明的见解和观点,都深深影响了中国人的思想和行为。

  不过这些门派虽然相互争论,互相攻击,水火不容,但是其实他们也是在无意中相互借鉴,相互学习的。春秋战国时期的学术流派非常多,也非常复杂,有些影响力小一些的观点并没有被归入那一派,比如齐国管仲的思想,但是无一例外都对当时的社会产生了影响。中国两千多年的封建王朝的发展过程中,虽然儒家思想是主流思想,但是以上所有流派的主张都或多或少的发挥了很重要的作用。其中包括萌芽于明末清初的近代民本思想,其实早在两千多年前孟子便提出“民为本,君为轻,社稷次之”。而且很多意思的是,东西方虽然长时间相互隔绝,但是西方思想家的观点与中国古代的诸子百家有异曲同工之妙,在人类的发展历程中都得到了实践的检验。

  百家争鸣的时期

  百家争鸣的局面发生在春秋战国时期,“春秋”的名字是因为孔子编撰的《春秋》一书而得名,战国则是人们对这一时期诸侯争霸,战国七雄并立,中国处于诸侯割据时期的称呼。这一时期周王室衰微,礼乐崩坏,诸侯群起,都想统一中国,但是都没有能够称霸,所以各国彼此对立但是又交流频繁的时期。

  由于没有一个统一的中央集权国家,所以客观上为文化的发展繁荣营造了一个宽松的环境,只要是能够提出自己的治国主张都可以发表,都可以拿到台面上争论。而且由于诸侯们为了富国强兵的目标,都对人才求贤若渴,纷纷为招揽人才提供各种优待条件,都能够礼贤下士,所以这一时期,那些地主家庭的知识分子纷纷设立私学,教授弟子,壮大自己的学说,还著书立作,宣传自己的学说,客观上传播了文化知识。

  那时候的学者们为了实现自己的理想抱负,纷纷奔走各国,寻找能够欣赏自己的君主,并且乐此不疲。这一客观上的需要反过来促进了学术思想的发展,形成了百家争鸣,百花齐放的文化繁荣的格局。直到秦始皇统一六国,为了钳制人们的思想,焚书坑儒,残害知识分子,而且后来汉武帝为了建立强大的中央集权的中央帝国,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中国历史上便再也没有出现过这样的思想大解放的时期,春秋战国时期可以说是中国文化的第一次高峰,为后世中国传统文化的发展开创了源头。

  百家争鸣出现的原因

  春秋战国时期只是一能够出现百家争鸣的文化大繁荣的局面是有其深刻的社会历史原因的,这是一个复杂深刻的形成过程。

  最根本的原因便是随着春秋战国时期铁制农具的大规模推广运用,极大解放了生产力,使得占有大量土地的新兴地主阶级出现,他们占有大量社会财富,但是社会地位却不高,因此急需提高自己的地位。

  再就是当时诸侯争霸,连连战争,各国君主都渴望得到人才的辅佐,客观上形成了宽松的学术环境,各种流派的人都可以自由抒发自己的见解,而且诸侯国为了招揽人才,还会给人才营造良好的经济物质条件,这也促使各种人才终年奔波,周游历国,寻找能实现自己理想抱负学说的君王。

  当时随着人们温饱问题的解决,一些有理想的普通士子也渴望学习知识文化,在政治上谋得一席之地,所以不满足传统的官府办的贵族学校的教育,纷纷拜师学艺,这就促进了私人办学的兴起,孔子便是中国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老师,这客观上促进了文化的传播。

  不同学派的人思想观点政治主张有所不同,形成了三教九流并存的局面,各种学派相互借鉴相互融合,有所学习有所排斥,互不相让,百花齐放,百家争鸣,诞生了影响中国封建社会两千多年的儒家、道家、墨家等多个学术流派。

  一些大的学术流派像儒家、道家、墨家、法家等都通过著书立说要宣传自己的思想见解,对后世的历史发展起到了很多的促进作用,因此后人一般都对这一时期的学术争鸣持正面评价。

  百家争鸣是对先秦时期各种思想流派,学术主张的总称,其中每一个派别都有自己的代表人物,他们都是后人熟知的著名的思想家、教育家、哲学家,是对中国文化做出过巨大贡献的先贤。

  对后世影响最大的莫过于儒家学派了,自从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来,儒家就成为中国古代封建社会的统治思想。它的代表人物有伟大的教育家、思想家、文学家孔子,还有他的弟子孟子,后代合称“孔孟”,孔曰成仁孟曰取义,就是对他们思想主张最精炼的概括。还有朴素唯物主义的荀子等。

  道家是中国最具有哲学思想的门派,他的创始人老子非常神秘,只留下五千字的《道德经》就不知所踪,老子还是孔子的老师。庄子也是主张无为而治,,顺应自然的学者。他们被后世合称为“老庄”。

  墨家的代表人物是墨子,善于搭建云梯;名家的代表人物有公孙龙、惠施等,他们非常善于辩论,“子非鱼安知鱼之乐”就是名家的著名论断,有点诡辩的意味;法家的主要有韩非子和秦国丞相李斯,主张严刑峻法,非常苛刻;阴阳家的代表人物有邹衍,他可是中国风水文化的祖师爷,现在还有很多人非常相信风水;纵横家主要有苏秦张仪,靠着一张巧嘴,纵横捭阖,巧舌如簧,搅乱天下大势;杂家有吕门客吕不韦,他组织下手门客写《吕氏春秋》,网罗当时社会上流行的各种言论,所以称为杂家;还有农家,它的代表人物是许行,为后世重农抑商奠定了基础,最后就是小说家,代表人是楼晶阁,以文采见长。

  百家争鸣的影响

  春秋战国时期出现了百家争鸣的文化大解放、大发展、大繁荣的开放局面,这不仅是各种思想流派之间的争论,不单是个人学术思想的发展,更是对中国早期文化的一次总结,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一次全面梳理,更是确立了后世两千多年中国传统文化的根基,对中国历史发展有着不可估量的巨大影响,对当今中国的文化复兴也有着借鉴意义。

  百家争鸣时期诞生了一大批不同思想不同主张的学术流派,尽管他们对后世影响范围各异,但我们每个人都能从中学到很多智慧。

  以孔子为代表的儒家自从汉武大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一直都是中国封建社会的的统治思想,中国古代的知识分子就是通过学习儒家经典参加科举,从而走上仕途的。儒家思想已经深深根植于每一个中国人的行为之中,直到现在仍是日常道德的来源所在。

  以老子为代表的道家,是中国哲学智慧的源泉,他总是学会我们为人处世,提高自身修养的智慧。

  韩非子的法家奠定了中国古代司法体系的伦理基础,中国古代社会一直奉行外儒内法的治国体系,一定程度上说法家其实就是儒家的内核,国家稳定下来需要儒家来安抚人心,而非常时期就非常法家的非常之法。

  其他如墨家的技巧、纵横家的博辨、阴阳家的风水、农家的农业生产技术,总之每一种思想都是我们的宝贵财富,都一定程度上对后世产生了很深远的影响。
猜你感兴趣

1.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练习题附答案

2.百家争鸣的影响是什么

3.百家争鸣各家观点是什么

4.百家争鸣同义词是什么

5.初二上册历史百家争鸣试题及答案

6.历史名人

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具体是哪百家

诸子百家独尊儒术,讲的是春秋战国时期的百家争鸣,与最后结果。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春秋战国的百家争鸣的流派介绍,一起来看看吧。 百家争鸣的流派介绍 百家争鸣流派非常多,各门派的主张观点也有很大不同,西汉的刘向将诸子百家主要分为十派。 主张与人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

    春秋战国时期的诸侯国数不胜数,今天就让学习啦小编为你介绍春秋战国时期的主要诸侯国,一起来看看吧。 春秋战国时期主要诸侯国的介绍 春秋确实有

  • 春秋战国一百个诸侯国的介绍
    春秋战国一百个诸侯国的介绍

    你知道春秋战国吗,那个充满战乱与沙场的年代,多少热血男儿向往的地方。那你了解春秋战国的诸侯国吗?下面是学习啦小编分享的春秋战国一百个诸侯国

  • 战国七雄分布地图是怎样的
    战国七雄分布地图是怎样的

    战国七雄,战国时期七个最强大的诸侯国的统称,经过春秋时期旷日持久的争霸战争,周王朝境内的诸侯国数量大大减少,周王室名义上为天下共主,实际

  • 秦朝秦始皇的简介
    秦朝秦始皇的简介

    秦朝,我国历史上建立的第一个封建制国家,他结束了春秋战国长期的分裂局面。是我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的、以皇帝为核心的中央集权制度的

56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