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时间: 宇晴17 分享

  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是一位比较有魄力的君王,在自己当政的时候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影响了之后的时代格局。那么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具体的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欢迎大家阅读。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当时的局势是比交复杂的,吏治混乱,朝廷的财政支出也有很大的困难,尤其是经常受到了游牧民族的威胁,所以在这样的局势中孝文帝选择了汉化改革。主要的内容主要是:首先需要改革吏治,通俗点说就是制定一系列的俸禄的管理办法,这样是能够从根本上面改变贪污的现象的。因为在改革之前,所有的官吏朝廷是不会发俸禄给他们的,那么他们主要是从当地的百姓中进行剥夺和搜刮。所以朝廷能够定时的发俸禄给他们,那么有些官吏就不会剥夺百姓的,百姓的生活也会得到一定的改善的。

  其次,当时的百姓都是靠着土地农活生活的,所以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中有一项是均田制,就是暗按照既定的人口进行分配土地,这样一方面既能够帮助百姓的生活得到改善,另外一方面就是能够定时的向朝廷提供一定的赋税,所谓是一举两得的政策。

  最后,孝文帝迁都洛阳,这样的目的就是能够加强对于中原的控制,之前他们生活的环境是比较恶劣的,不利于农作物的存活,迁都洛阳这边的环境是比较湿润的,不像山西那边干燥。

  上面就是有关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的具体内容了,从上面的任何一项措施都可以看出孝文帝改革的魄力,正是因为这些措施才能够奠定之后的繁荣的盛况。

  孝文帝改革的意义

  正面

  1、北方社会经济有了明显发展:农业生产工具得到改进,兴修水利、开垦荒地,粮食产量增多,畜牧业得到发展。手工业生产日益活跃,商业活动也日趋活跃。

  2、政权封建化加速:迁都洛阳以后,鲜卑统治者接受了汉族先进文化制度,大大加速了北魏政权的封建化进程,对北魏社会政治生活乃至整个中国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3、促进了民族的交流和融合:北魏孝文帝改革不仅缓和了民族矛盾,巩固了封建统治,更促进了民族的大融合,为结束长期分裂局面,重新走向国家统一奠定了基础。促进了民族大融合。

  孝文帝的改革是北魏政治、经济发展以及鲜卑族进一步封建化的必然结果。但从另一方面,孝文帝的改革也促进了北魏政治、经济的发展,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作用。鲜卑族用武力征服了汉族及其他少数民族,但却不得不被汉族较高的文化所征服,并从中吸收了汉族文化精华,更加促进了自身的发展、巩固了封建统治。同时汉民族也从中吸收了鲜卑族文化中优秀的部分,使自己的发展更为完善。

  孝文帝的改革体现了民族融合的巨大推动作用。整个中华民族的文明就是各个民族不断交流、融合所产生的,中华民族是一个大家庭,我们应该具有高度的民族凝聚力与民族情感,懂得民族间的尊重与友爱。然而孝文帝的改革也遇到了鲜卑旧贵族的强烈反对,在孝文帝的坚决镇压下才保证了汉化政策的推行,巩固了改革的成果,由此也可见孝文帝改革的勇气与决心以及高瞻远瞩的改革眼光。

  负面

  一度因改革而强盛的北魏王朝,在孝文帝死后仅30余年便迅速地分崩离析,走向灭亡了,这事实本身就很自然会引起历史学者对孝文帝改革(尤其是他的汉化措施)的作用与意义进行深层次的思考,并形成不同的看法。因此,对孝文帝改革持否定态度者也不乏其人(尽管仅占少数)。早在古代,批评孝文帝汉化政策的言论就多见于有关典籍,马端临、叶适、王夫之、赵翼等人均在自己的著作中斥责孝文帝迁都洛阳、推行汉化,是“好名慕古而不实见国家大计”[7] ,强调“国势之衰,实始于此。一传而宣武,再传而孝明,而鼎祚移矣”[8] 。指出孝文帝是典型的虚伪之徒,“拓跋宏之伪也,儒者之耻也。夫宏之伪欺人而遂以自欺久矣”[9] 。

  当代,对孝文帝汉化改革持否定意见的论著明显增多。陈汉玉《也谈北魏孝文帝的改革》(《中国史研究》1982年第4期)、郝松枝《全盘汉化与北魏王朝的速亡──北魏孝文帝改革的经验与教训》(《陕西师范大学学报》2003年第1期)、赵向群等《孝文帝的汉化政策与拓跋民族精神的丧失》(《许昌学院学报》2003年第6期)等论著,就是其中的代表者。

  其主要观点是:一是孝文帝改革的思想和内容是恢复礼乐,是“迂腐的儒化”,“消极的汉化”,学来的主要是汉文化的糟粕,汉人的繁缛腐朽。二是孝文帝的改革不但没有振兴北魏,反而加速了北魏国家和拓跋民族的衰亡。认为孝文帝汉化改革,丢掉的是拓跋的长处──勇武质朴,削弱了北魏的军事力量,这是孝文帝终不能强大魏国的重要原因。三是孝文帝推行的不加扬弃的全盘汉化,尤其是大定族姓,移植门阀士族制度,这使得尚无文化积淀的鲜卑拓跋贵族迅速腐化,这严重消蚀了北魏统治者的锐气与活力,激化了社会矛盾与冲突,致使北魏统治迅速由盛转衰,归于灭亡。总之,孝文帝的汉化改革不适合北魏国家的国情和族情,是北魏政治危机的开端,北方的革命性完全被南方的虚腐性所取代,其教训是极其深刻的

  孝文帝改革的背景

  孝文帝登基后,北魏的弊端日益显露,这引起了孝文帝的重视。为了巩固北魏统治者的政权,孝文帝决定在北魏实行改革。

  首先,北魏政权是由孝文帝的祖先们在马背上建立起来的。在斗争和兼并的过程中,民族矛盾日益尖锐,这威胁了北魏的政权统治。北魏中期时候,虽然民族矛盾没有早年尖锐,但是统治阶级对底层百姓不断进行剥削和压迫,这引发了贵族阶层和市民阶层的矛盾。公元445年,胡人盖吴领导的农民起义爆发,将近10万多百姓响应盖吴的号召,北魏政府动用了大批士兵进行镇压。虽然,这场农民起义以盖吴被杀而得到了镇压,但是也让统治阶级看到了阶层矛盾的尖锐性。随后,农民起义不断爆发,拓跋宏即位后,意识到改革的迫切性。

  其次,北魏经济滞后,以放牧为主的鲜卑族人意识到畜牧业的薄弱性。国家生产水平低下,百姓的生活没有基本的保障,这极大的阻碍了北魏的发展。第三,北魏政治腐败,官吏们借用职位之便大量搜刮百姓的财产,百姓陷入水深火热之中。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相关文章:

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

2.高中历史选修1《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期末检测试题

3.孝文帝改革成功的启示3篇

4.初一上册历史《北魏孝文帝的改革》试题及答案

5.高中历史选修一北魏孝文帝的改革措施练习试题

6.高二下册历史北魏孝文帝改革试题及答案

7.高考北魏孝文帝改革专题训练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有哪些

北魏时期的孝文帝是一位比较有魄力的君王,在自己当政的时候推出了一系列的改革措施,从而影响了之后的时代格局。那么北魏孝文帝汉化改革具体的措施有哪些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孝文帝改革的措施,欢迎大家阅读。 孝文帝改革的措施 当时的局势是比交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改革的异同点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改革的异同点

    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年改革都属于一场资产阶级性质改革,那么日本明治维新与俄国1861改革的异同点你知道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日本明治维

  •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张居正改革的主要内容有哪些

    张居正改革是内阁首辅张居正为挽救明王朝,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那么张居正改革的内容你知道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

  • 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
    张居正变法与王安石变法的不同

    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都是历史上著名的改革,那么王安石的变法与张居正的改革两者有什么区别呢?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张居正变法与王安

  • 张居正变法的内容
    张居正变法的内容

    张居正改革是为了缓和社会矛盾,在政治、经济、国防等各方面进行的改革,你知道张居正变法的内容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张居正变法的内容,

1482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