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高中历史>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

时间: 其芳28 分享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那么大家对三国历史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历史知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一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从此开始了近一百年的战乱时代。

  黄巾起义被镇压后,外戚、宦官在内斗中失去权柄,永汉元年(189年),董卓控制朝廷[3],初平三年(192年),董卓被吕布所杀,李傕、郭汜控制东汉王朝。

  地方州郡长官在反董卓战争及后来的相互攻伐中逐渐壮大实力,形成了地方军阀割据[9-11],曹操凭借“挟天子以令诸侯”的政治优势,经过多年的南征北战,先后消灭吕布、袁术等割据势力,降张绣、逐刘备,控制了兖州、豫州、徐州以及司州等地,后来又在官渡之战中任用谋士许攸火烧袁绍势力军粮,以少胜多,击败了河北强大的割据势力袁绍,最终统一了北方[12]。[13-15]

  建安十三年(208年),曹操乘刘表病亡、荆州不稳之时,征荆州,刘琮束手无策,寄身荆州的刘备被迫退守夏口。曹操对江东虎视眈眈。

  在刘备谋士诸葛亮与孙权谋臣鲁肃的共同推动下,孙刘结盟[16][17][18][19]。其后孙刘联军大败曹军于赤壁,曹操被迫退回北方,这就是奠定三国形成局面的赤壁之战。刘备乘势占据荆州五郡[16],后分别于建安十九年(214年)和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夺得益州和汉中,势力达到了极盛。

  曹操于建安十五年(211年)击破关中马超、韩遂等部[20],又命夏侯渊西征,消灭了韩遂、宋建等割据势力,将凉州纳入“魏”的势力范围之内,此后曹操数次南下,孙权亦曾数次北上,双方均未获得大的进展。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二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八月,刘备大将关羽攻打襄樊,擒于禁,斩庞德,[21]围曹仁于樊城[22],许昌以南纷纷响应关羽,关羽一度威震华夏[21],但不久徐晃解樊城之围,曹操又采纳司马懿的建议,派人劝说孙权合攻关羽,孙权大将吕蒙设计偷袭荆州,杀关羽,至此荆州大部落入孙权之手[18][19]。[13]

  延康元年(220年)冬,曹丕篡汉称帝,建都洛阳,国号“魏”,史称“曹魏”[23]。三国正式开始。黄初二年(221年),刘备为了延续汉朝、兴复汉室,于成都称帝,国号“汉”[16],史称“蜀汉或季汉”。刘备为报孙权夺荆州、杀关羽之仇,在称帝后不久,就率数万大军东讨孙权。222年,被陆逊败于夷陵,[24]蜀汉实力大损,成为三国中最弱小的一国。[13]

  孙权于222被魏文帝曹丕封为吴王,229年在武昌(今湖北鄂城)称帝,国号“吴”[18],改元黄龙元年,史称“东吴”。后又迁都建业,自此三国正式鼎立。

  诸葛亮辅佐刘备之子刘禅与东吴孙权重新联盟,并致力恢复国内生产。三国中后期,诸葛亮、姜维多次率军北伐曹魏,但始终未能改变三足鼎立的格局。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三

  正始十年(249年),曹魏重臣司马懿发动高平陵之变,控制了大权。炎兴元年(263年),司马昭派钟会、邓艾、诸葛绪分兵三路南征蜀汉,与蜀汉大姜维发生拉锯战,钟会被挡于剑阁,邓艾避开姜维的锋芒,抄阴平小路直取涪城[26],进逼成都,刘禅投降,蜀汉灭亡。泰始元年(265年),司马昭之子司马炎迫曹魏皇帝曹奂禅让而称帝,建立晋朝,史称西晋,仍定都洛阳。太康元年(280年),晋武帝司马炎大举伐吴,孙皓投降,东吴灭亡,三国时代结束。

  黄巾之乱

  黄巾起义

  184年,太平道首领张角及兄弟张梁和张宝率信徒发起民变,史称黄巾之乱,迅速发展到数百万追随者,引起全国性的战乱[29]。汉灵帝派皇甫嵩、卢植及朱隽等率中央军压制[30-31],又令地方州郡政府和豪强地主招募军队协助。最后黄巾军的主力虽然很快被击溃,不过余部仍然散布各地。随着各地山贼土匪陆续出现,汉朝的中央军精疲力竭。

  188年汉灵帝采纳刘焉的建议,将负责监察各郡的刺史赋予兼有地方军政权力,以加强对各郡的控管,并且将部分刺史升为州牧,由刘姓宗室或重臣担任。

  这一措施使得州正式成为一级行政区,虽有利于镇压各地叛乱,但当朝廷发生内乱后,掌握地方权力的州牧及刺史纷纷割据一方,不再受朝廷节制。例如益州牧刘焉割据巴蜀,借由五斗米道首领张鲁占领汉中[36],切断与朝廷的关系。东汉为解决黄巾之乱而制定的州牧制度,在朝廷不断衰弱下,反而开启群雄割据的局面。[37-38]

  188年汉灵帝驾崩,戚宦之争又起。宦官蹇硕等意图杀害外戚大何进,改立太子刘辩弟陈留王刘协[39]。汉少帝刘辩顺利继立后,何进又与袁绍等士大夫企图去除以张让为首的十常侍及其他宦官[39]。何进还令凉州董卓、并州丁原带兵增援。宦官们先发制人,在董卓军到达洛阳前杀死何进。

  而袁绍则以为何进报仇为名率军入宫,杀死十常侍等宦官二千人[12]。虽然困扰东汉上百年的外戚与宦官之争就此终结,却也方便了率军入都城的董卓顺势夺取朝政大权。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四

  董卓乱政

  董卓为了夺权,开始铲除反对者,手段残暴,引起了诸多不满。他促使吕布杀死掌管都城禁卫的丁原夺得军队,袁绍及曹操等原先掌握过兵权的将领纷纷逃离首都洛阳[39]。最后董卓废黜并杀死了汉少帝,改立刘协为帝,史称汉献帝,至此董卓完全掌握了朝廷[39]。[41]

  190年,东郡太守桥瑁诈称以京师三公之名向各地发檄文[42],陈述董卓的恶行,联络各地州牧、刺史及太守讨伐董卓,共有十一路地方军加入,群雄并起,共推袁绍为盟主,史称“关东军”[39]。董卓为了回避其锋芒,于是挟持汉献帝、强迁居民,迁都到长安,并火烧旧都洛阳。

  其间,关东联军只有孙坚[43]、曹操真正出兵与董卓对战,但因持久力不足而退,而关东军也随之解散[12]。此后,群雄纷纷割据一方,互相攻击。董卓迁都后,自封为太师,继续掌控朝政。[41]

  192年董卓最后被司徒王允和部下吕布等合谋刺杀,其族人亦被屠灭殆尽。不久董卓属下李傕、郭汜等人率兵攻入长安,杀死王允,吕布兵败逃亡,李傕等人挟持汉献帝,专政四年。

  其间凉州马腾与韩遂等也率军逼近长安。李傕派郭汜、樊稠及侄子李利于长平观击败马腾等人。195年,由于李傕与郭汜等人内部不和,发生内斗,分别挟持献帝与大臣,长安陷入一片战乱[39]。7月,汉献帝离开长安,开始东归洛阳[40]。李傕与郭汜等人又联合起来,追击献帝。而后汉献帝派人与李傕、郭汜讲和才停止追击。

  196年献帝辗转流亡,回到已成废墟的旧都洛阳,随后被曹操迎奉到许都,[12]以汉献帝胁迫其他诸侯,史称“挟天子以令诸侯”[12][45]。隔年,郭汜被自己的部将伍习杀死。198年,曹操派裴茂率领段煨等关中诸将讨伐李傕,李傕被诛杀,至此关中初定。[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

三国时期是我国历史上的比较著名的一段时期,那么大家对三国历史了解多少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历史知识介绍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三国历史知识介绍一 东汉末年,外戚专权,宦官秉政,政治腐败,天灾不断。汉灵帝中平元年(184年),黄巾起义爆发,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三国历史知识竞赛题库
    三国历史知识竞赛题库

    三国是我们都熟悉的历史,那么,大家有没有做过有关三国的历史竞赛题目呢?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历史知识竞赛题库,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 三国历史知识问答
    三国历史知识问答

    三国是继东汉而出现的时代称号,由于魏、蜀、吴三个国家鼎立而得名。那么你练习过有关三国的问答题目吗?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历史知识

  • 三国趣味历史知识问答
    三国趣味历史知识问答

    三国是中国的一个历史时期。东汉末年,曹操统一中国北方并实际上以丞相的职位掌握东汉政权,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三国趣味历史知识问答,

  • 山东高考历史知识点
    山东高考历史知识点

    高考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关键的考试,其中历史知识的掌握程度对于历史考试有很大的关系,下面由学习啦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山东高考历史知识点,希望对

310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