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历史学科>考古学>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有哪些

时间: 宇晴17 分享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办法,有利于考古工作的开展,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欢迎大家阅读。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工作,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实施细则》和《国务院关于加强和改善文物工作的通知》,特制定本办法。

  第二条 本办法适用于在中国境内地下、内水和领海所进行的一切考古发掘和水下考古活动。

  第三条 国家文物局统一管理全国考古发掘工作,一切考古发掘工作都必须履行报批手续。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资格审定

  第四条考古发掘实行团体和个人领队负责制。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可申请考古发掘项目,具有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个人经具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指派,担任考古发掘项目的领队。

  第五条中国社会科学院、中国科学院、国家文物局直属考古科研单位,高等院校考古系(专业)和省、自治区、直辖市所属文物考古机构及有条件的地、市所属文物考古机构,具备下列条件者可申请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

  (一)具备一定数量受过高等学校考古专业训练,能从事考古发掘的专业人员,其中具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专业人员不得少于4人;

  (二) 具有受过专业训练、能从事文物保护工作的科技人员;

  (三)具备必需的考古发掘和文物保护设备;

  (四)具备从事一般性文物保护处理的实验室;

  (五)具有保证文物安全的文物库房和整理场地。

  第六条 申请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专业人员,必须具备下列条件:

  (一)大学考古专业(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2年以上;非考古专业(含本科、硕士、博士研究生)毕业,取得中级专业技术职称后,从事考古发掘工作2年以上,经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培训班或国家文物局委托指定的考古研究单位考核合格者;

  (二)具有独立组织考古调查、勘探、发掘的能力,胜任《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规定的领队职责,并能组织编写考古发掘报告;

  (三)作为组织者之一或主要参加者,完成过一项以上较重要的考古发掘工作,并执笔完成年度考古发掘简报或作为主要成员参与完成中型考古发掘报告;

  (四)在组织和实施考古发掘过程中,熟悉考古学某一领域的前沿问题,能根据学科发展趋势选定并研究有一定学术价值的课题,撰写有一定学术水平的论文

  第七条由国家文物局组织有关部门和专家组成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负责考古发掘资格审定:

  (一)申请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需提交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申请报告,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研究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对评议通过的单位,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并颁发证书;

  (二)申请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的个人,需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领队资格申请书》一式两份,并提交1-2篇田野发掘简报和代表性学术论文;由所在单位推荐上报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考古发掘资格初评组签署评议意见;经所在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部门研究同意后,报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对评议通过的个人,由国家文物局审查批准颁发证书;

  (三)考古发掘资格审定工作原则上每一年一次,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可根据需要对申请单位和个人进行调查和组织考核。

  (四)经国家文物局考古发掘资格评议委员会评议,国家文物局可注销不称职的单位和个人的考古发掘团体和个人领队资格。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项目申请和审批

  第八条申请考古发掘项目必须填写《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由考古发掘单位经发掘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向国家文物局提出申请。

  第九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申请书》包含下列内容:

  (一) 申请单位的名称及负责人姓名;

  (二) 发掘对象的名称、时代、级别、具体地点、面积和范围;

  (三) 前期准备(包括调查、勘探)情况;

  (四) 年度发掘点的具体位置和面积(附图);

  (五) 年度发掘的时间或期限;

  (六) 年度发掘的学术目的、计划;

  (七) 发掘经费的来源和数额;

  (八)领队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主持完成的发掘项目和代表性学术成果;

  (九) 主要业务人员的姓名、专业职称、在该项目中承担的任务;

  (十)对可能出现遗迹现象的保护措施和出土文物保护的技术准备情况;

  (十一)连续性项目的年度报告完成情况;

  (十二)其它需要说明的问题。

  第十条考古发掘单位为科学研究而进行的主动发掘申请,申请书应在每年第一季度末以前按程序上报,同时必须提交立项说明书,内容包括发掘的学术目的、立项机构、发掘计划、完成时间等。

  第十一条国家文物局会同中国社会科学院在每年第一季度至第二季度初,集中对当年各项考古发掘申请进行审议,并颁发《中华人民共和国考古发掘证照》。

  第十二条考古发掘单位配合经济建设工程的考古发掘申请,应在发掘前三十日向国家文物局提出,但因工程建设中意外发现文物或者文物面临自然破坏危险,需抢救性发掘的遗址和墓葬,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后,可以先行发掘,自发掘开工日起十五日内补报发掘申请书。

  第十三条属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文物保护单位的古遗址或古墓葬受到自然或人为破坏时,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应先将受破坏的情况和拟采取的保护措施,向国家文物局报告,经国家文物局同意后方可实施。需进行抢救性发掘的项目,应同时填报发掘申请书。

  第十四条未取得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文物考古机构,若需对因工程建设意外发现或面临自然破坏的遗址或墓葬进行小规模抢救性发掘,应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同意,并指派或聘请有考古发掘个人领队资格的人员主持进行发掘工作,同时经有考古发掘团体领队资格的单位上报发掘申请书,或由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考古机构审议后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上报发掘申请书。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项目执行和监督

  第十五条考古发掘单位和主持发掘项目的领队人员,应严格执行《田野考古工作规程》,严格执行国家文物局批准的考古发掘项目计划,确保发掘质量和文物安全。

  第十六条在考古发掘工作中,考古发掘单位应事先提出保证出土文物和重要遗迹安全的保护措施。对发掘中发现的重要遗物和遗迹,应及时采取必要的保护措施。

  第十七条考古发掘中如有重要发现,考古发掘单位应在对社会公开发表之前,经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及时向国家文物局报告。

  第十八条国家文物局对考古发掘工地实行检查与监督制度。国家文物局可组织对考古发掘工地进行检查,内容包括《田野考古工作规程》的执行情况、领队人员的工地日记、遗迹照片和绘图记录、经费使用情况及发掘工地的安全措施情况等。

  第十九条对于重大的考古发掘项目,国家文物局可组成专家小组或指派有经验的专业人员赴现场指导发掘工作。

  第二十条年度考古发掘项目结束后,考古发掘单位应及时将发掘经过、收获和经费使用情况,向所在地的省、自治区、直辖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门和国家文物局提交书面报告,并尽快编写年度考古发掘报告。

  第二十一条考古发掘项目完成后,考古发掘单位应向国家文物局提交结项报告,内容包括发掘经过、主要收获、经费的来源和使用情况、发掘现场及拟保留的遗迹现象处理保护情况、对遗址的保护建议、田野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计划等需要说明的情况。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 考古资料与发掘报告

  第二十二条考古发掘领队人员在该项考古发掘工作结束后,应及时、认真地做好出土文物、各类标本、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的整理工作。

  第二十三条考古发掘所获得的出土文物和各种资料归国家所有。考古发掘领队人员在考古发掘项目结束后应将有关资料(包括文字记录、各种登记表格、照片、图纸)及时交本单位资料室保管,出土文物和各类标本按出土时的登记表向库房移交。考古资料移交时要有专人负责核实、接收,文物移交时要填写入库登记表。

  第二十四条考古发掘报告的编写工作要在发掘结束后的3年内完成。年度发掘报告应在当年完成编写工作。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奖励与惩罚

  第二十五条对在田野考古工作中做出突出成绩的考古发掘单位和个人,根据《国家文物局田野考古奖励办法(试行)》和其他有关规定予以表彰、奖励。

  第二十六条对没有年度发掘报告或报告不合要求的考古发掘单位和个人,国家文物局将不再批准其下年度的发掘申请。

  项目发掘报告编写工作未完成之前,国家文物局一般不再批准原考古发掘项目领队人员的新的领队发掘申请。

  第二十七条有下列行为的,视情节轻重,国家文物局可给予通报批评、暂停或取消考古发掘单位团体或个人领队资格:

  (一)考古发掘单位或个人严重违反《田野考古工作规程》进行考古发掘的;

  (二)考古发掘单位或个人未经文物行政管理部门批准擅自进行考古发掘的;

  (三)考古发掘单位或个人未按规定及时办理或补报考古发掘申请的;

  (四)考古发掘领队人员未按规定及时办理出土文物、各类标本和有关资料移交手续的。

  第二十八条违反本办法规定,造成古遗迹、古墓葬和珍贵文物损毁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第二十九条任何外国机构、国际组织在中国境内进行考古调查、勘探、发掘,都应当采取与中国合作的形式。申请和审批办法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涉外工作管理办法》执行。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附则

  第三十条水下文物的登记注册、保护管理以及水下文物的考古勘探和发掘活动的审批工作,按《中华人民共和国水下文物保护管理条例》执行。

  第三十一条 原有规定如与本办法相抵触的,以本办法为准。

  第三十二条 本办法由国家文物局负责解释。

  第三十三条 本办法自发布之日起施行。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有哪些相关文章:

1.2016年考古六大发现的解读

2.文物法规定细则最新版更新

3.中国考古的重大发现

4.保护文物古迹的措施

5.中国考古最大发现

6.记账有什么好处

7.保定市河道管理办法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有哪些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办法,有利于考古工作的开展,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欢迎大家阅读。 考古发掘管理办法:总则 第一条 为加强考古发掘管理工作,保护我国历史文化遗产,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中华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江西考古发现
    江西考古发现

    在江西这块神奇的土地上,历年来涌现了许多重大考古成果,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江西考古发现,欢迎大家阅读。 江西考古发现:荞麦岭遗址 荞麦岭

  •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发现
    海昏侯墓考古发掘发现

    海昏侯墓即南昌西汉海昏侯墓、又称南昌西汉大墓,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海昏侯墓考古发现,欢迎大家阅读。 海昏侯墓考古发现 刘贺牙齿尚存,

  • 2017年考古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2017年考古学专业就业前景分析

    考古学专业学生毕业后可在大学或科研单位从事教学或科学研究工作,也可以到博物馆、拍卖行等工作,考古学专业就业前景到底好不好呢?以下是学习啦小

  • 中国考古古墓探秘
    中国考古古墓探秘

    古墓背后的故事像生命一样丰富而精彩,它们的身上附着了种种传说与疑云。那么中国考古古墓探秘你知道吗?以下是学习啦小编为你整理的中国考古古墓探

65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