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啦——历史网>中国历史>隋朝历史>

隋灭陈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时间: 淑贤744 分享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隋灭陈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隋灭陈之战的意义,希望对你有用!

  隋灭陈之战的历史背景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和陈朝三个主要政权并存。北周武帝死后,丞相杨坚掌管朝政。公元581年二月,北周静帝禅让,杨坚登基建立隋朝,仍建都长安。当时隋朝领域大体包括长江以北,汉代长城以南,东至沿海、西达四川的广大地区。杨坚在北周和北齐的基础上,进一步采取一系列加强君主集权、发展社会经济的措施,使隋的政治军事和经济力量日益壮大。

  而江南陈朝传至后主陈叔宝时,保有长江以南、西陵峡以东到东南沿海的400余县、200余万人口。政治腐朽,上下猜忌,赋税繁重,府库空虚,刑法残暴,人民怨声载道;后主沉醉于酒色,疏于戒备,凭借长江阻遏隋军进攻。

  北方突厥为游牧奴隶社会,自6世纪中期崛起,至沙钵略可汗时,控制着长城以北,贝加尔湖以南,兴安岭以西,黑海以东的辽阔地域,拥有骑兵数十万。因隋王朝停止对其和亲,不断兴兵南犯,威胁隋的统治。但当时突厥有四可汗,各拥重兵,沙钵略与阿波、达头等可汗不和,为隋制胜突厥提供了有利条件。

  文帝曾准备先灭陈朝,后击突厥。突厥沙钵略可汗因其妻为北周千金公主,便以为北周复仇为借口,联合原北齐营州刺史高宝宁,于十二月攻占临榆镇(今河北抚宁东,一说今山海关)。并联络各部,准备大举攻隋。文帝根据隋朝新立,边防不固,实力尚不够充实等情况,决定变更原来计划,改取南和北战,先败突厥,后灭陈朝的战略。583年四月隋文帝兵分八路,对突厥发动反击。并且用长孙晟的离间之计,最后使突厥汗国分裂为东突厥与西突厥两部,让四可汗为了汗位自相残杀。584年沙钵略可汗因为对隋作战不利,向隋朝求和。至此北部边患基本消除,解除了南下灭陈的后顾之忧。

  隋灭陈之战的过程

  为击灭陈朝,统一南北,隋文帝杨坚在开皇元年三月,即派上开府仪同三司贺若弼、和州刺史韩擒虎分任吴州和庐州总管,驻江北广陵(今江苏扬州西北)和庐江(今合肥),预作灭陈准备。九月,陈将周罗喉攻占江北隋地胡墅(今江苏六合西南),骠骑大萧摩诃率兵进攻江北,隋出兵还击。后因突厥在北境经常袭扰(参见突厥攻隋之战),杨坚便改取南和北战、先北后南的军事战略。二年正月,陈后主(叔宝)继位,向隋请和,归还胡墅;二月隋以“礼不伐丧”为名撤军。此后又多次遣使访陈,表示和好。

  三年,隋反击突厥获胜(参见隋反击突厥之战),解除了北方威胁,继经几年治理,国力、军力大大增强;而陈朝政治日益腐败,府库空虚,内部矛盾尖锐。于是隋朝加紧进行灭陈准备。五年十月,杨坚以清河公杨素为倌州总管,经略长江上游。同时在五、六、七3年内,动员数十万人修缮朔方(治岩绿,今内蒙古乌审旗南白城子)、灵武(治回乐,今宁夏灵武西南)一带长城,并于朔方以东缘边险要,筑城数十,以加强北部边防,保障南进时后方无忧。七年八月,进兵江陵(今属湖北),兼并萧梁(原北周支持之小政权),扫除南进障碍。十一月,杨坚与宰臣谋议伐陈之策。尚书左仆射高颎提出:在江南收获季节,以少数兵力,声言进袭,迫陈集兵守御,以误其农时;彼既聚兵,我便解甲,如此多次,使陈军习以为常,麻痹懈怠,然后举兵渡江,登陆攻击,派人潜入陈境,反复纵火,焚其储备物资,使其财力俱尽。

  虢州刺史崔仲方提出:在武昌(今湖北鄂州)以东沿江各要地部署精兵,秘密准备渡江,在益(治今成都)、信(治今四川奉节东)、襄(治今湖北襄樊)、荆(治今湖北江陵)等地速造战船,准备水战;陈如以精兵赴援上游,下游诸将即可乘虚渡江,如陈拥兵自卫,上游诸军则可顺江东下,直取建康(今南京)。杨素、贺若弼等亦争献平陈之策。杨坚均予以采纳。攻陈前,隋令介州刺史李衍在襄州道、杨素于巴东郡(治今四川奉节东)建造“五牙”(装有拍竿的大型战舰)、“黄龙”等战船,加强水师。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废料,以威慑陈人。贺若弼卖掉老马,大量购买陈船,藏匿起来,又买破旧船只五六十艘,泊于小河,使陈军以为隋军没有战船。多次将换防士兵集于广陵,大张旗帜,营幕遍野,还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噪,以迷惑陈军,使之不加戒备。

  八年三月,杨坚下诏,列举陈后主罪行又送玺书暴其罪恶20条,并将诏书在江南散发30万份,以争取人心。十月,杨坚在寿春(今安徽寿县)设淮南行台省,以晋王杨广为行台尚书令,主管灭陈之事。命杨广、秦王杨俊、杨素并为行军元帅,高颎为晋王元帅长史,右仆射王韶为司马,集中水陆军51.8万,统由杨广节度,东至大海,西到巴、蜀,旌旗舟楫,横亘数千里。隋军自长江上游至下游分为8路攻陈:杨素指挥水军主力,出巴东郡,顺流东下,消灭长江及沿岸陈水陆军;杨俊指挥上游3路进攻江夏(今武昌),以扼控长江,阻止上游陈军东援;杨广指挥下游5路,渡江进攻陈都建康。十一月,杨坚至定城(今陕西华阴东)誓师,准备渡江的各路隋军进抵长江北岸,完成进攻准备。

  隋灭陈之战隋军战略战术安排

  1、令介州刺史李衍在襄州道、杨素于巴东郡(治今四川奉节东)建造“五牙”(装有拍竿的大型战舰)、“黄龙”等战船,加强水师。故意在江中漂下造船废料,以威慑陈人。贺若弼卖掉老马,大量购买陈船,藏匿起来,又买破旧船只五六十艘,泊于小河,使陈军以为隋军没有战船。多次将换防士兵集于广陵,大张旗帜,营幕遍野,还使士卒沿江射猎,人马喧噪,以迷惑陈军,使之不加戒备。

  2、隋廷在进军之前,扣留陈使,断绝往来,以保守军事机密。并且派出大批间谍潜入陈境,进行破坏、扰乱活动。杨广与秦王杨俊、杨素为行军元帅,同时由长江上、中、下游分八路南征南朝陈。

  3、在8路大军中,3路是水军,1路是水陆联军。杨素率领的水军出水安沿长江东下,在杨俊率领的水陆军配合下,斩关夺隘,攻城略地,占领了长江上游的广阔地域,牵制了上游的3万陈军,战船千艘,使其无法东援建康。在长江中下游地区,王世积统率的水军居中策应,控制了江西地区,从建康的西南侧翼直接配合主力攻占建康。燕荣一路水军则进行远程战略迂回,掩护主力的东南侧翼,并造成对陈都的合围之势。左仆射高颖也率一部水军迫降了护卫京城的陈朝水军。

  4、长江下游隋军乘陈欢度元会之际,分路渡江。贺若弼军出广陵南渡,韩擒虎军出庐江由横江口(今安徽和县东南)夜渡,袭占采石(今安徽马鞍山市西南),晋王杨广军出六合(今属江苏)进屯桃叶山(今六合东南)。

  隋灭陈之战的历史意义

  隋灭陈的作战,仅经2月之余,便将立国30多年的陈国一举灭亡,接收陈国土地共三十州、一百郡与四百县,以及这片土地上的人民和财富。至此,结束了古代中国自东晋十六国以来270多年分裂割据、战乱不止的局面,使中华大地重新统一于中央政权之下,这是隋王朝对中国历史发展做出的重大贡献。

  此外,隋朝把陈后主和文武官员、衣冠世族、百工杂技以及乘服、图藉与法物等,运送到隋朝首都大兴城(今陕西西安市),运送的行列,前后达五百里。自晋室南渡后在江南保存两百多年的中国正统文物,至此重返北方。

  隋灭陈之战后续事件

  贺若弼和韩擒虎在隋文帝面前争论谁的功大,贺若弼说:“我在蒋山拚死鏖战,打垮了陈朝的精锐部队,俘虏了陈朝骁将萧摩诃、鲁宗达等人,打出了国威和军威,于是才平定了陈国。而韩擒虎和陈朝军队几乎没有交锋过,怎么能与我相比!”韩擒虎说:“本来接到明确指示,令我和贺若弼同时合兵攻打陈朝都城,可是贺若弼竟敢独自提前进军,遭逢敌军便投入决战,以致于所部将士伤亡很大。而我率领轻装骑兵五百人,兵不血刃,直取金陵,降服了任忠,抓获了陈叔宝,占领了陈朝的府库,捣毁了陈后主盘据的老窝。贺若弼直到傍晚才进至北掖门,是我打开城门让他入的,贺若弼赎罪还来不及,怎么能与我相比!”隋文帝说:“两位都立了上等功勋。”于是进级授予韩擒虎上柱国,赏赐布帛八千段。有关官吏弹劾说韩擒虎放纵士卒,奸淫陈朝宫女,因此不崐加封爵邑。

  后来突厥的使节来长安朝见,隋文帝对他说:“你听说过江南的陈国天子吗?”突厥使节回答说:“听说过。”隋文帝传令左右侍从带领突厥使节到韩擒虎跟前,对他说:“这位就是抓获陈国天子的。”韩擒虎威严地看着突厥使节,突厥使节十分惊恐,不敢抬头看他。

  
看过“隋灭陈之战的意义是什么”的人还看了:
1.南北朝历史大事件隋灭陈之战

隋灭陈之战的意义是什么

隋灭陈之战是南北朝末期的统一战争。580年北周宣帝去世后,权臣杨坚于隔年废北周静帝自立,建立隋朝,即隋文帝。隋灭陈之战的历史意义是什么呢?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隋灭陈之战的意义,希望对你有用! 隋灭陈之战的历史背景 南北朝末期,北周、突厥
推荐度:
点击下载文档文档为doc格式

精选文章

  • 隋灭陈之战的背景
    隋灭陈之战的背景

    隋灭陈之战是继晋灭吴之后,中国战争史上第二次大规模的渡江作战,几路水军都以自己的出色行动为最后决战的胜利作出了贡献。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

  • 隋朝与突厥的战争_隋与突厥之战
    隋朝与突厥的战争_隋与突厥之战

    隋与突厥之战,是隋朝对突厥的防御战争。隋朝最后与突厥的战争胜利后,得以将势力扩展到蒙古高原。同时也有利于保护中原地区经济与文化。下面是学

  • 什么是开皇之治
    什么是开皇之治

    什么是开皇之治?开皇之治是隋文帝在位开皇年间时开创,当时社会民生富庶、人民安居乐业、政治安定。下面就是学习啦小编给大家整理的开皇之治资料,

  •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开皇之治出现的原因是什么

    开皇之治是隋朝隋文帝在北周的基础上(根据学者岑仲勉、杨志久等人的考证,北周留给隋朝690万户,而隋朝后期大乱,留给唐朝200余万户(按《通典》记载

2932